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常说这1种话,家人和朋友都会远离他
情感
2024-11-27 12:03
北京
网友年轻有为,名校毕业,实习期间便因为绩效显著而被公司提前签约。拿着高额的薪水,完成漂亮的业绩,她觉得人人都该如此。工作中,她言语干练,面对下属的疑惑,通常以反问结束:“你有能力,是你的优势,但是你习惯性反问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愚蠢、弱智、低等。”
看着愤怒到眼眶发红的同事,网友觉得习惯性反问真的给他造成了伤害:其实,偶尔的反问并不会让人感到特别异常,甚至还有点俏皮的味道。比如:亲子互动中,孩子问妈妈:“我可以多看一会电视吗?”孩子愣了一下,然后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的小心思被妈妈猜到,也尴尬地笑了起来。不过过了一会,孩子接着问妈妈:“那我今天表现很好,明天可以多看5分钟电视吗?”反问本身可以让对方进一步思考,但如果你经常用反问式语句回答别人的问题,就叫作“习惯性反问”。习惯性反问是“阻断对方思考”的方式,并不友好,也不礼貌。习惯性反问,很多时候带着极强的攻击性,甚至还充满了浓浓的不屑感、优越感和嫌弃感。这样的沟通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被忽视,被鄙视,被侮辱。不合适的反问方式,会在瞬间点燃战火,引起不必要的沟通纠纷。朋友有一次去医院就诊,赶上周末休息日,医院的人很多。朋友走向前台询问工作人员自己的症状应该挂哪个科,是否有专家坐诊。朋友那天只是体感不适,咨询专家也是出于自然反应。结果被反问怼到原地爆炸,和工作人员大吵时晕倒在服务台。最后,医院院务部出来道歉,又给朋友安排了专家号诊治。没有任何逻辑的反问,显然是对他人自尊和人格的侵犯。生活中,每个人的角色不同,当沟通中出现职责、权威不对等的时候,反问就成了施压,让人感到愤怒。一个人的语言模式,体现的是个人修养、心理健康以及沟通态度。有人从荣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中得出:常用习惯性反问的人群,大多都存在人格自卑的特征。从反问者的内心来看,他说话的方式存在着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总之,习惯性反问看似暴力,其实是缺爱,外强中干的表现。网友@小娟对采访者说自己从小接受到母亲的回答无外乎几种:这是一次不经意的采访,但是小娟的倾诉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后来,该节目又投放了一期专访,请来了心理学家与不同的嘉宾对话,嘉宾的共性就是小时候都曾受到过父母的言语打击。部分嘉宾承认自己在成年后,很难摆脱这种语言的影响,甚至不自觉地使用同样的方法去与人沟通。专家在节目总结部分提及:比起贫穷,令人窒息的说话方式更可怕。父母把孩子当成了了他们发泄情绪的对象,家庭成员之间就像刺猬,开口就要彼此防备,最亲的人之间互相反驳、责备、挑剔。好好的话,不会好好地说;好好的日子,没法好好地过。这样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内心封闭,人格自卑,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信任他人,过度自我保护,成年后的社交阻碍重重。从小缺乏爱和关注的成年人,像个孩子一样面对繁华的世界,不敢与之相交,生怕自己一句话说错,让别人看出自己的脆弱,于是,把自己裹起来,用攻击性语言来保护自己。《幸福关系的七段旅程》中说过:“正向沟通,从好好说话开始。”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人际关系复杂,每个实习生都小心翼翼地观察自己的“师傅”,生怕自己说错话和办错事而被责罚。每次向她汇报我的工作内容,她都会说:“好的,辛苦你了!”有一次,我有一张票据弄错了,涉及几十块钱的金额差,看着平不了账的报表,我急得哭了起来。师傅闻声过来以后,先是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着又仔细地帮我把票据核对了一遍,最后发现我多收了现金。她让我站在旁边,看着她打电话给客户,然后又打印了一份情况说明给部门领导,这件事情就顺利解决了。事后,她并未说任何批评我的话,而是告诉了我类似事情的处理方式和公司相关的规章制度。多年以后,有投资人评价我和下属沟通得当时,我会默念当年师傅教得好。“透过简单的正向表达,让我们从认知的层面扭转我们负面的惯性,将顾虑转化为自信、乐观的结果。”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是由人们对待事情的反应所决定的。当我们用积极的话代替消极的话,你就发现事情的转机,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除了能力,还有正向的沟通方式。“语言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
你说的就是你想的,如果想得到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海蓝博士
伴你面对人生各种风雨,回归内心宁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