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里有蚂蚁!
一次户外游戏时
老师,这里有蚂蚁!
在哪里,在哪里,给我看看!
你们看呀,蚂蚁在爬!
蚂蚁好可爱呀!
回到教室后,
孩子们依然兴奋地交流、讨论着关于蚂蚁的话题,
一场关于“蚂蚁”的探秘活动就此展开......
咦,蚂蚁去哪啦?
# 下午活动时,孩子们再次来到操场寻找蚂蚁...
这里的蚂蚁怎么不见了?
它是不是回家了呀?
它回去吃饭了吧!
蚂蚁会去哪里呢?
孩子们化身小小探索家,拿着放大镜,出发啦!
放大镜看的好仔细呀~
我们的探索结果
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会有不同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及时提炼和筛选有效问题,一场有趣的探索让幼儿在“野外场景一室内场景”中自然地转换、链接,这不仅是基于兴趣点的深入实地的探究与调查,更调动幼儿积极性与内驱力,又不断生成新的探究点。
我们想和蚂蚁做个游戏...
通过上次和蚂蚁的“亲密接触”后,
孩子们对蚂蚁就格外的关心,
户外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去找蚂蚁。
你用脚挡在蚂蚁前面干嘛呀?
我在和它玩游戏呢!
小心,蚂蚁会爬到你的脚上的。
蚂蚁真聪明,它还会拐弯。
孩子们专注地看着蚂蚁爬行,出乎意料的是,
蚂蚁绕开了鞋子,往别的地方继续爬了。
“你们快看,
我这里有只大蚂蚁!”
“我看到的这只蚂蚁更大!”
孩子们兴趣浓厚,纷纷找起了最大的蚂蚁。
一场“最大蚂蚁”PK赛!
请你们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最大的蚂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小瓶子装着带至班级进行“蚂蚁大PK”吧!
找到蚂蚁喽~
用小瓶子给它装起来~
我的蚂蚁肯定是最大的!
“蚂蚁PK赛”开始啦~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通过层层比拼,孩子们选出了最大的蚁!
“自然课程”中生发的内容丰富多样,幼儿的学习、构建的方法和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创生空间、重构学习场景的行为,应基于幼儿在不同场景中的学习方式及兴趣需求。
蚂蚁,我想认识你!
为什么有的蚂蚁大,有的蚂蚁小?
蚂蚁吃得少,才长不高。
因为它吃饭吃的多,所以才长得大。
先来认识下蚂蚁的身体结构吧!
关于蚂蚁,我知道~
做个小调查吧~
在探索活动中,我们将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了归纳,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幼儿邀请自己的家庭成员一同加入探索蚂蚁的队伍中来,幼儿与家长共同查找资料,对蚂蚁有了初步的直接感知经验。为了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进行探究,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蚂蚁工坊”,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饲养。通过直观地观察“蚂蚁的家”,幼儿对蚂蚁的外形特征、身体构造以及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认识。
蚂蚁喜欢吃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发现,
孩子们对蚂蚁的兴趣日益渐浓,
小脑袋里每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
一次孩子们在观察“蚂蚁工坊”的蚂蚁劳动...
这些蚂蚁关在自己的家里,它们吃什么呀?
我早上看到老师给蚂蚁工坊添加水和白糖。
我也看到了,我还看到蚂蚁吃西瓜呢。
蚂蚁要吃肉的,不吃肉没力气工作。
于是开始了我们的新一轮团讨:蚂蚁爱吃什么,孩子们结合已有经验,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蚂蚁喜欢吃菜、米饭、树叶、糖果、面包、西瓜、苹果……
那就做个小实验吧!
结论:蚂蚁喜欢吃糖果、饼干等甜甜的食物,还喜欢肉类和蔬菜,蚂蚁不喜欢吃生的花生,它是杂食动物。
从户外环境中生发项目问题,在室内的环境中进行探索优化,最后又回归户外环境进行深度学习——在开放的环境中幼儿探索、发现,并不断提出许多新问题。我们根据幼儿表现出的兴趣对活动加以推进,幼儿通过观察、猜测、实践、认证,一点一点地打开秘密的大门,既在真实场景中感知,又融入真实场景中沉浸式体验。
# HELLO SUMMER
我和蚂蚁的故事
我的小蚂蚁很可爱吧!
搓一搓,黏一黏。
More
我看到的小蚂蚁在找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