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赫斯特洛姆《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中译本发布

学术   2024-11-23 19:55   北京  

基本信息


作者: [瑞典] 彼得·赫斯特洛姆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折射集

原作名: Dissecting the Social: On the Principles of Analytical Sociology

译者: 陈云松 / 范晓光 / 朱彦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236

定价: 6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ISBN: 9787305280818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社会学理论和研究的解释力提出了较为严肃的质疑。为了回应这些质疑,著名社会学家彼得·赫斯特洛姆在这部著作中论述了以分析为导向的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基础,主张只有系统地发展社会学理论,才能使其具有解释力和精确性。在本书中,他探讨了各种行动和互动的机制,并展示了如何在微观和宏观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证研究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这是一部清晰、简洁且富有原创性的著作,于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翌年即获美国社会学协会(ASA)詹姆斯·科尔曼图书奖(James S. Coleman Book Award),并被陆续翻译成德语、意大利语、瑞典语,不断吸引着新的读者。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欣然为本书中文版作序。

作者与译者简介


关于作者
彼得·赫斯特洛姆1955年生于瑞典。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社会学教授、欧洲社会学协会主席、瑞典社会学协会主席。先后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牛津大学、林雪平大学执教。他与理查德·斯威德伯格(Richard Swedberg)于1998年合著的《社会机制:社会理论的分析方法》(Social Mechanism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Social Theory)是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关于译者
陈云松 牛津大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8)。兼任多种知名SSCI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社会学、数字人文、社会心态与传播、社会治理和网络。主要著作包括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Big Data: Applications of Theory-Oriente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Causal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Labor Markets and Beyond、《社会远观:人文社科的大数据视野》,主编《社会科学杂志》,主持汉译《牛津社会学词典》。
范晓光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国际社会学会理性选择研究委员会(RC45)理事,全球精英数据库(WED)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转型与分层、计算社会科学、科学社会学和精英社会学等。主要著作包括《镜中之我:中国社会的主观不平等》《边界渗透与不平等:兼论社会分层的后果》等。
朱彦 牛津大学社会学硕士,任职于上海文广集团,志奋领学者。曾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从事多年新闻记者和编辑工作,参与东方卫视青藏铁路通车、直击日全食等大型直播节目并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目录


1 社会学的分析传统

1.1解释

1.2解析和抽象

1.3准确和清晰

1.4行动

1.5社会学的分析传统

1.6本书纲要

2 社会机制和解释理论

2.1社会学理论化的分类

2.2覆盖律解释

2.3统计学解释

2.4机制性解释

2.5差别和相似

2.6本章回顾

3 行动和互动

3.1DBO理论

3.2社会互动

3.3社会互动和有关行为模式

3.4由信念调节的社会互动

3.5由期望调节的社会互动

3.6由机会调节的社会互动

3.7机制之串联

3.8机制的类型

3.9理性选择理论化过程中的工具主义

3.10结语

4 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

4.1个体与社会: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区别

4.2个体与社会之间关联的复杂性

4.3期望、信念与行动的社会模式

4.4社会结果和群体联系

4.5结论与讨论

5 论因果模型

5.1社会学中的因果模型传统

5.2社会学理论与因果模型

5.3预测准度意味着一切吗?

5.4因果模型、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果

5.5概要与结论

6 定量研究、基于主体的建模和社会理论

6.1定量研究与基于主体的建模

6.2社会互动和青年失业率

6.3摆脱失业状态:统计估算

6.4一个简单的基于主体的失业模型

6.5经实证校准的基于主体的失业率模型

6.6总结

 7 尾声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于2024年12月7日—12月16日举行,每天晚上7点—9点安排一次授课(腾讯会议),连续10讲。如各位有意向参加第三期研修班,可向群内韩助教(手机:17356206483;微信:HanLeon123)或杜助教(手机:15542553293;微信:xiaoquanquan0913)咨询和索要报名表。培训费:3000元/人(含教师授课、学习资料、结业证书、组织管理等费用);该费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统一收取,开具可报销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

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口述历史
本号致力于传播与介绍有关口述史学、医疗史与全球史的相关学术信息。联系电邮:yangxiangyinwzu@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