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祥银:跨越学科界限:多元视角的口述史&声音的力量:口述史的社会价值 |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预热(一)

学术   2024-11-22 09:26   浙江  


授课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

杨祥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口述史学与中国近代医疗史研究,著有《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研究》与《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香港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变迁(1894~1941年)》等专著;主编有《多学科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与《口述史研究》(共4辑)等;并在《历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另外,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后期、青年和重大项目子课题各1项)、省部级与横向科研课题等30余项;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授课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

跨越学科界限:多元视角的口述史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由于其研究(实践)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就其属性而言,它是方法与学科以及结果与过程的统一体。就其特征而言,它呈现出口述性、叙事性、表演性、客观性、可信性、主体(主观)性、主体间性、动态性、合作性与互动性等多样性。就其功能而言,它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概括而言,我们应该超越将口述史主要局限于提供史料来源与拓宽研究视野等较为狭隘的学术研究意义,充分发挥其作为更新研究方法、促进跨学科应用、加强代际传承、推动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信息、促进社会正义与实现政治和解的多元价值与功能。总之,口述史的发展需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多种视角与方法,彰显其作为一种新兴研究范式的活力与潜力,为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研究注入新动力。

声音的力量:口述史的社会价值

作为一种独特而有力的工具,口述史在当代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以鲜活的个体声音唤醒社会记忆,凝聚群体认同,为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提供情感纽带。口述史揭示被宏大叙事遮蔽的微观面向,让复杂的历史图景得以多元呈现。它直面社会问题,展现弱势群体的处境与心声,为其发声,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同时,口述史也在化解社会矛盾、修复创伤记忆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此外,口述史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为社会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总之,口述史在传承记忆、见证历史、观照现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新时期,口述史研究应立足本土实践,与时俱进,在方法创新、主题拓展、应用探索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新的活力助力社会进步。

成果节选 两篇

口述史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意义


《光明日报》2023年9月28日,第14版。

作者:杨祥银,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环球视野】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8月8日宣布,2023年7月是自1940年该机构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甚至可能是12万年以来的最热月份。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7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问题新闻发布会的开幕致辞中警告:“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仍然有可能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避免气候变化的最严重影响。但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立即采取大刀阔斧的气候行动。”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自21世纪以来,有关口述史与气候变化的实践计划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对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维度的认识与理解。近年国际上出版的不少环境口述史作品都重点论及口述史与气候变化问题,例如美国学者蒂比·李(Debbie Lee)和凯瑟琳·纽芳德(Kathryn Newfont)主编的《大地在说话:口述史与环境史交汇处的新声音》。通过关注个人和社区经历,口述史可以弥合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差距,揭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维度,同时也为气候行动提供宝贵的经验智慧与路径选择。总之,面对全球气候危机,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口述史的多元价值与功能,在气候科学、气候传播、气候正义与气候决策等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气候科学研究的人文视角

在深化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过程中,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光靠科学数据和模型难以完整地呈现气候系统的复杂性。人类社会与气候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更是受到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历史因素的塑造。作为一种记录和呈现人类有关气候变化的经验和见解的重要方法,口述史通过填补科学数据空白或不足来丰富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多维度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气候科学研究。

尽管现代气候科学凭借仪器观测、数值模拟和遥感技术获得大量关于气候的定量信息,但对于历史气候变化的记录却常常存在空白或不足。气候变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时间尺度,而人类记录和仪器观测的时间跨度则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记录人们的生活经验、观察和记忆,口述史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过去气候变化的宝贵信息。尤为重要的是,世界各地土著社区拥有世代流传的关于气候条件、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实践的丰富传统知识。但是,这些土著和地方知识主要以口头故事、传统仪式等非文字形式得以传承,因而口述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选择。通过记录个人与社区世代相传的故事与记忆,口述史有助于追溯到更远的时间,提供对正式记录保存之前的历史气候变化的信息与见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起的“NOAA之声:口述史档案馆”就是一个旨在收集和分享有关环境、气候、海洋和海岸变化的数字化口述史档案馆,目前保存将近2300份口述史资料。每份口述史都包含了关于气候变化和传统生态知识的重要一手资料,时间跨度从1893年到现在。

作为捕捉个人化经验的有效手段,口述史为深化气候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人文视角。通过深入挖掘个人经历,口述史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亲历者与目击者如何经历、感受、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些个人化经验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的真实体验与实际影响,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人群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与复原力。同时,借助口述史,研究人员还可以揭示塑造个人和社区脆弱性、复原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加强气候传播的有效手段


简单而言,气候传播是指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向公众传播有关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与知识,进而教育和动员公众采取行动,以应对气候危机。然而,将这一异常复杂的科学现象与知识传达给广大公众,并唤起他们的意识与激发他们的行动,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基于此,欧洲著名气候传播团队气候宣传工作小组(Climate Outreach)曾指出:“故事——以叙述形式呈现信息——提供了一种建立更加可持续和有意义的科学参与的方式,因为人们更习惯于通过故事而不是图表和数字来传播信息。”而作为一种叙述与传播真实故事与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口述史正逐渐凸显出在气候传播中的独特意义。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科学现象,所涉数据、图表与模型之抽象,常常让普通公众望而却步。有学者曾警告:“使用全球尺度的数字或长期趋势带来的一个挑战是:它可能会强化这样的看法,即气候问题是一个抽象的技术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而口述史则可以通过呈现真实的个人故事和经历,将气候变化相关的抽象概念与定量信息转化为具体的故事与情境,使之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通过触发情感连接,口述史有助于唤起情感共鸣与传达紧迫感,进而激励气候行动。当个人分享他们如何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故事时,受众被邀请站到他们的立场,体验他们的愤怒、恐惧、沮丧和希望。这种共同的情感经历创造了一种超越地理、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的联系与共鸣,是传达气候危机严重性与紧迫性的有力手段。而当人们通过听取个人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和紧迫感时,他们对问题的关注不再仅仅停留在被动的共情上,而是渗透到积极的行动意愿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解决问题。

而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手段,口述史有助于改变气候传播模式。传统上,气候专家通常将相关信息与知识单向传递给公众,使得公众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口述史可以鼓励相关个人和社区通过自主开展气候口述史计划来促进气候教育与公众意识提升,进而提高参与气候传播与行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方面的一个代表性例子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汉娜·特纳(Hannah Turner)在“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硕士课程中带领学生完成的项目“倾听地球:为未来保存生物的口述史”。学生们采访了该大学9位研究人员,询问他们“最喜欢的生物”以及这些生物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通过口述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地球众多生物正在遭遇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同时也有助于将这些生物的知识传递给今天乃至未来的公众。正是如此,该计划还通过校园实体展览和在线博客等多元方式宣传和发布口述史资料,以增强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感与使命感。


促进气候正义的有力工具


虽然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与挑战,但其影响却极不均衡。正是如此,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特别强调要将气候变化与正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正义问题。穷人和边缘化人口往往受到洪水、干旱和风暴等日益严重的气候危害的打击最为严重。……解决气候危机也意味着解决不公正和不平等问题。”通过鼓励和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得到关注和倾听,口述史有望成为促进气候正义的有力工具。

当前的气候研究和行动往往以科学数据、技术解决方案和经济利益为中心,可能会忽略有助于全面理解气候变化的丰富的人类经验、情感和地方知识。那些在决策和行动中最需要被考虑的群体,比如土著人民、有色人种、少数族裔、妇女、低收入人群和易受气候影响的脆弱社区等,却往往受到忽视。而当我们仔细倾听被边缘化的声音时,将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2017年9月,飓风“玛丽亚”侵袭波多黎各,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这场风暴只是灾难的开始,因为波多黎各和美国政府救援不力而引发一系列次生危机。群岛上的很多居民数月里一直面临电力短缺、饮用水困难、食物匮乏以及医疗服务不足等困境。这场灾难表明,在气候紧急情况的前线,还有这样边缘化的社区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使他们无法获得必要的支持,也无法参与有关减轻这一全球危机的更广泛的对话。基于此,通过分享17位幸存者有关飓风及其长期后果的故事,2021年出版的《从风暴中幸存下来:来自波多黎各的声音》一书尝试将口述史作为解析全球层面气候正义问题的一种手段。该书呈现了一种多声部的灾难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府救灾失败以及受到这些失败影响的群体。

概括而言,作为放大边缘化声音的重要手段,通过揭示气候不公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与挑战气候变化受害者的刻板印象,口述史有助于促进气候正义。首先,口述史可以追踪西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等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影响的不平等分布。这些故事揭示了过去的行为和现在的后果之间的联系,阐明了造成气候不公正的系统性力量与根源。其次,口述史赋予那些遭受气候变化不成比例影响的边缘化群体以能动性。通过口述史挖掘和记录边缘化群体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独特知识体系与应对策略,有助于凸显他们在塑造自身命运和应对气候挑战方面的努力。


气候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气候决策需要基于准确的科学研究、全面的信息来源与积极的公众参与,以确保采取的政策能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口述史作为一种记录人类经验和见解的方法,在为气候决策提供信息参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就一直在记录世界上历史和当代的传统生态知识,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帮助科学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资源。而口述史则被视为是从土著人民那里收集这种迄今没有文字记录的资料的主要方法。作为一个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建立的专业气候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从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开始就强调利用口述史来挖掘和记录世界各地的土著或地方知识,进而帮助制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战略。正如有学者所说:“他们的详细知识是至关重要的。……面临的限制之一是如何在地方层面上确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是只有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才能感知到的东西。他们对直接影响他们生活的东西了如指掌,能够察觉到气候和农作物产量的变化以及动植物物种数量的减少。”在《应用地方知识:口述史对澳大利亚坎耶培拉盆地湿地修复的贡献》一文中,作者通过采访9位当地居民和11位自然资源管理者,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有关坎耶培拉盆地过去60年来洪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分布变化、珍稀濒危动物观察以及过去管理成功经验的丰富信息。这些口述史不仅被用于指导坎耶培拉盆地的生态研究和开发替代性管理方案,而且有助于阐明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与关切点,这些对于健全的环境决策至关重要。

概括而言,口述史能够深入挖掘、记录与分享不同个人和社区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真实经历、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通过收集这些故事,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气候变化对人们的具体影响以及不同个人和社区的应对策略与利益诉求,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帮助制定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包容性、公平性与前瞻性的气候政策。

气候变化已不再是遥远的未来问题,它正逐渐威胁到我们的现实生活,需要人类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减缓其影响并适应其变化。随着口述史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的重要性得到不断认可,研究者、决策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努力探索最佳做法和维持最优标准,进而确保与促进口述史的潜力与价值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总之,作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合力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过程中,口述史将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考察山西运城博物馆时强调:“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我国的工业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仅是见证和承载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科技进步与发展等的物质载体,也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等丰富精神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等,需要不断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近年来,我们在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有形物质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对而言,在挖掘、阐释、传播工业遗产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口述史这些年来在我国取得长足发展,呈现日益明显的跨学科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活生生的人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团体与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见闻、记忆、见解、感受等。伴随着口述史的“空间转向”,它不断被用来挖掘、记录与诠释人们在特定空间中的生活经历、历史记忆以及他们与该空间的历史、社会、文化、情感联系,进而探究人们记忆中的空间关系与意涵及其所呈现的空间感、认同感与归属感。口述史的这一功能决定了它能被应用到工业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中。目前,许多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历史,参与“一五”计划、三线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等重要工业化历程的亲历者与当事人还都健在。我们要充分发挥口述史的作用,助力提升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更好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

   有助于更好挖掘与阐释丰富精神内涵。工业遗产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厂房、车间、作坊、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与工业相关的管理和科研场所以及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产品、档案等物质遗存等。那些曾经工作或生活于其中的不同个人和群体赋予这些场所和物质遗存以意义、价值、情感等。口述史可以让那些曾经工作或生活于工业遗产中的普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者、当地居民等不同个人和群体进行回忆和叙述,内容包括他们在特定场所中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价值取向与身份认同,揭示工业遗产场所中人、事、物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关系,帮助收集关于各种物质遗存的历史沿革、使用方法、工艺流程、生产方式等丰富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进一步揭示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此外,工业遗产还承载着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劳动智慧等,也可以通过口述史进行深入研究。作为一种情感丰富的叙述方式,口述史可以让我们听到那些曾经工作或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亲身经历的故事,感受他们对于工业遗产的记忆、情感,从而更深刻地挖掘、阐释、传播工业遗产丰富的精神内涵。

   有助于更好促进公众传播。当前,口述史在互动交流、公众传播与代际传承中的作用逐渐凸显。通过讲述那些曾经在工业遗产场所工作或生活的人们的亲身经历、故事和感悟,口述史研究能让公众生动且直观地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等精神内涵,从而让公众在个体经历和情感中找到共同点、共鸣点,增进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与理解。当前,口述史已经形成多元呈现与传播的形式,比如将口述史资源开发成图书、音频节目、纪录片、数据库等多元化产品,使它们成为工业展陈、工业旅游、工业文化教育实践等各类工业遗产宣传推广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扩大公众传播辐射面提供多样载体。此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口述史能够搭建起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工业遗产蕴含的精神内涵得以传承和发扬。比如,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贴近历史现场,通过口述史所呈现的工业遗产,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责任担当。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9日第09版)



往期精彩分享

杨祥银 | 当代西方口述史学的六大理论转向

杨祥银 | 以口述历史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杨祥银 | 倾听的力量: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报名(点击下方海报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以“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为主题,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为期10天的系列课程。本期研修班涵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经济学多个学科,旨在展现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魅力。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口述史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论辨析,又有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非虚构写作、纪录片创作、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无论您是口述史的初学者,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都欢迎参加本期研修班,共同探寻口述史研究的无限可能。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口述历史
本号致力于传播与介绍有关口述史学、医疗史与全球史的相关学术信息。联系电邮:yangxiangyinwzu@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