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主题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获得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评:《里斯本丸沉没》的三重“新发现”

学术   2024-11-17 09:02   北京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影金鸡奖闭幕式上,《里斯本丸沉没》凭借其深刻的历史内涵、人文价值以及出色的制作水平,获得了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

影片还原了二战时期运送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船“里斯本丸”沉没前后的历史真相,回溯了舟山渔民冒死营救落水盟军的英勇事迹。这不仅是一段战争史,更是一千多个家庭的受难史、数百名侵略者的犯罪史,以及舟山渔民的义举史。


1942年9月底,1816名盟军战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船舱,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在海上平稳行驶三天后,在中国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鲈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

在船从被击中到沉没的25个小时里,日军将所有英军战俘封锁在船舱底,并用木条和帆布钉死舱门。英军战俘奋勇自救,破舱逃生。危难之际,浙江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划着舢板在水中捞起了384个奄奄一息的盟军战俘,并给他们提供食物、衣物和庇护所。尽管如此,仍有828位战俘或被淹死或被日军射杀,或被困在船中未能逃生。

导演方励原来是一位地球物理学者,海洋技术专家,后来跨界从事电影工作。2014年,他在监制韩寒作品《后会无期》时偶然听当地渔民讲起里斯本丸的故事。“从得知这个事情开始,出于好奇去带队勘探,想要找到这艘沉船。找到船之后,又想要找到跟这艘船有关的人,想去了解他们的故事,他们在82年前都经历了什么。就这样挖掘出了这个故事。现在,是时候把它们讲给更多人听了。”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方励说。

据猫眼专业版,截至11月16日,《里斯本丸沉没》在内地票房达4510.4万元,总观影人数超过110万人。

此前在凹凸镜组织的观影活动中,方励导演也亲临现场,并回答了主持人和观众的提问。他分享了找寻沉船坐标的打捞历程,2016年,他率领团队下海定位沉船位置,多次搜索无果,原因是当时提供的坐标和实际坐标误差很大,给寻找沉船带来了很大困难。


他觉得,寻找里斯本丸,是历史赋予的机会,如果不去抢救这段历史,就对不起历史提供的舞台,这是必须要做的事,并直言即使花费18年也要把这部电影制作出来,只因为这是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因为日方始终否认“里斯本丸沉没”事件,做出这部电影最希望日本能够承认这段历史。

当回答观众对于是否要坚持做纪录片的问题时,方励导演坦言:纪录片是特别有魅力的职业,他鼓励大家勇敢追梦,并称本片整个制作过程中深入调查,将真相一点点拼起来是充满挑战与魅力的,解谜的过程十分迷人,最终作品也会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人的经历连接起来,展现人类共同的情感。


《里斯本丸沉没》在豆瓣开分9.2,并一度到达9.3分,创今年国产电影最高评分。此前凹凸镜DOC联合全国多座城市的观影团,希望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里斯本丸沉没》助力。还没走进电影院观片影片的朋友,我们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大家。

以上综合自:澎湃新闻、凹凸镜DOC微信公众号(ID:pjw-documentary

戴硕:《里斯本丸沉没》的三重“新发现”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日前,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正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映,当然,说“热”映大概存在事实的“错位”,实际上这部纪录电影上映两周,票房仅2000万,这对院线电影来说并不亮眼。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该片上映以来,豆瓣评分已达9.3分,同时各大媒体持续报道,知识界广泛热议,其影响力正从电影领域向社会话题溢出,形成当前的一个文化热点事件。


《里斯本丸沉没》讲述的是一个真实事件,1942年9月,日军征用货船“里斯本丸号”准备将英军战俘从香港运送到日本,行至中国东极岛海域附近时,美军巡逻船发射鱼雷击中船舱尾部,日军为了防止战俘发生暴乱,将船舱封死。在船舱下沉过程中,附近的中国舟山渔民从水中拯救了384人,但最终仍有828人死于这场悲剧,他们或随船沉没,或在逃生后溺亡,或是漂浮在海上时被日军开枪射杀。


应当说,这段尘封82年的沉痛往事,并非不为人知,20年前就有该事件相关史料的报道,英国历史学家托尼·班纳姆在2006年也出版了《里斯本丸沉没:英国被遗忘的战争悲剧》一书,浙江舟山本地作家杨怡芬也在去年9月出版了以这段历史事件为基点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海上繁花》。但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上映后,依旧引发了持久回响,端赖于该片具有全新的历史发现、审美发现与思想发现,进而在史料的厚度、情感的力度与思辨的深度交相辉映中,重新生成新的文化景观。


历史发现:扎实的史料支撑与全新突破。关于历史的言说与叙述,前提都要依赖于扎实的史料支撑。傅斯年在针对史料学研究时,曾有过一个有趣的说法,“我们不是读书的人,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史料学如此,以历史为内容向度、以真实为精神尺度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也应如此。


影片中导演方励以“调查者”的角色出镜,围绕“82年前这艘沉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历史因由展开调查,团队足迹遍及中国、英国、美国、日本等涉事国家,遍访“里斯本丸”事件中的幸存者、遇难者家属、救援者、历史学家等群体。为了找到更多幸存者或战俘后人,主创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上刊登了整版寻人广告,8年中他们走遍了上百个英国小镇,采访了150多个战俘后人和幸存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借助对历史事件亲历者以及旁观者丰富的口述史料,彼此交叉互证,主创回到历史现场,将散落的残简断篇,一点点拼凑成界标清晰、形貌完整的事件场景,并采用动画手段,情景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证成历史真实。


更为人称道的是,方励团队耗时两年利用水下无人机、海底声呐等精密设备勘测调查确定沉船位置,并通过草图对比证实了这便是当年沉没于海底的里斯本丸号,这个关键历史证物的发现是开创性的,进而让该片“镜头考古”的史料价值极大提升。


审美发现:以个体痛史钩沉集体创伤记忆。写实精神之外,优质纪录片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这是其有别于新闻和专题的幽微之处。不少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史料的搜集和还原上不遗余力,但有时会止于冰冷的文献堆砌和机械的事件罗列,从而使其在美学超越上后继乏力。由此可见,对纪录片来说并不是缺少史料,而是缺少有血有肉、直抵人心的人物故事。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不仅有严谨的调查、翔实的资料,同时也不乏全新的审美发现,这种审美发现就在于该片在时代洪流中聚焦具体的个人,讲述凡人的命运故事,讲述普通家庭的离合悲欢,让小人物的创伤叙事与历史浩劫关联,让精细的学者考据与一代人的情感结构交互,从而通过个体的痛史言说生成丰沛的情感张力。


影片以99岁的丹尼斯·莫利和98岁幸存者威廉·贝宁菲尔德两位船难生还者口述为叙事主轴,同时也广泛采访事件当事人或后人,通过他们的叙述,这段在二战叙事中一直遮蔽的沉船往事被逐渐“打捞”,那些随沉船消逝的828个“无名之辈”的画像也渐次清晰。例如,22岁的英军士兵在写给只有5岁的弟弟的家书中,把母亲和家托付给他,这封皱皱巴巴的电报被弟弟放在钱包里40年;在一个遇难炮兵的家族墓地上,墓碑下没有遗骸和骨灰,墓碑上只有一行小字:“列兵,可能被淹死”;年轻军官写给家人的信件上,令人动容地写着“我们很快会相聚”等字眼。


即便是对日方、美方涉事者的创伤记忆,影片也一一进行了呈现。如里斯本丸号船长经田茂晚年每天要抽50多根烟,直到睡着了嘴上也叼着烟,最后罹患肺癌而死;美军发射鱼雷的机械师加菲尔德,在得知里斯本丸号死去的都是盟军后,患上精神疾病而退伍。



这些在过往历史中无人问津的个人痛史与家庭血泪史,在《里斯本丸沉没》中被悉心捡拾,通过个人和后人的深情讲述,个人叙事成为历史叙事的有力承载者,这段历史瞬间变得鲜活而真实,令人挥之不去。


思想发现:以共同体叙事拓展反战命题。《里斯本丸沉没》有着鲜明且强烈的反法西斯立意,并且这种反战意图并非被慷慨激昂地宣之于口,而是在影像修辞的巧妙铺陈中,不动声色地展示。例如,主创利用动画情景再现出的当时场景,在遭受鱼雷重创之后,日军停止供应食物、水和照明,甚至为了防止战俘逃亡,将所有英军封锁在船舱底,用木条和帆布将船舱钉死,并将试图逃脱的英军战俘开枪射杀。无须更多观点阐述,《里斯本丸沉没》就达成了影像论证,告诫着观众“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除反战主题之外,该片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拓展着新的思想发现。影片中,当舟山东极岛渔民注意到落水者后,在并不清楚落水者身份的情况下,毅然顶着枪林弹雨和滔天巨浪,驾驶着舢板向事发海域进军。46艘小船、65次往返,经历了一天一夜救援,拯救了384条生命。这种不分国别、不分人种,只是有人落难就要出手相救的朴素情怀,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最好折射。


事实上,方励团队拍摄创作《里斯本丸沉没》影片,本身就是一种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展开的创作。不难发现,该片的叙述重音并非浓墨重彩地展现舟山人民对英国军人的救援行为,相反,它将更多笔墨聚焦于“里斯本丸号”失事当天的历史真相以及那些逝者的人生故事,这就使得该片能够站在人类立场对战争反思,体现了一种时代胸怀和国际视野。


以上内容转载自《文艺报》2024年9月27日,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于2024年12月7日—12月16日举行,每天晚上7点—9点安排一次授课(腾讯会议),连续10讲。如各位有意向参加第三期研修班,可向群内韩助教(手机:17356206483;微信:HanLeon123)或杜助教(手机:15542553293;微信:xiaoquanquan0913)咨询和索要报名表。培训费:3000元/人(含教师授课、学习资料、结业证书、组织管理等费用);该费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统一收取,开具可报销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因研修班申请需要学校立项通过,目前正在走流程,等正式立项后将发布正式招生简章。


第三期口述史研修班主讲专家和讲座题目(按授课时间排序):


12月7日晚上6:30-9:30点

杨祥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跨越学科界限:多元视角的口述史》+《声音的力量:口述史的社会价值》)


12月8日晚上7-9点

阳昕(上海玻璃博物馆副馆长兼策展人;讲座题目:《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以“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为例》)


12月9日晚上7-9点

周晓虹(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讲座题目《口述史与生命历程——记忆与建构》)


12月10日晚上7-9点

梁鸿(知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口述史与非虚构写作:以写作“梁庄”为例》)


12月11日晚上7-9点

张奎力(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政治学视野下的口述史》)


12月12日晚上7-9点

郭平(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副所长;讲座题目《传承人口述史访谈和书写方法》)


12月13日晚上7-9点

刘军卫(资深纪录片导演,北京三多堂传媒联合创始人;讲座题目《口述史与纪录片创作:以<决胜淮海>为例》)


12月14日晚上7-9点

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


12月15日晚上7-9点

钟方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讲座题目《口述史在生态经济学中的应用:原理、进展与展望》)


12月16日晚上7-9点

陈夏红(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讲题目《口述史与自传创作:以江平和陈光中自传为例》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口述历史
本号致力于传播与介绍有关口述史学、医疗史与全球史的相关学术信息。联系电邮:yangxiangyinwzu@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