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命运的写作——《蝴蝶之家》:10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口述史

学术   2024-11-23 15:41   北京  

《蝴蝶之家》

叶小果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


内容简介

作者叶小果行走7年,采访上百个普通人,倾听他们诉说自己人生中不一般的故事,以口述纪实的方式,用真挚朴实的文字还原他们的心声。

本书共10个篇章,10位主人公,凭借内心的善意、勇气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向社会各个角落伸出援手。他们当中,有人救助流浪动物,有人为器官捐献事业出力,有人开一个永不打烊的书店为读者留一盏灯,还有人替聋哑人发声、为无障碍出行呐喊、为一群身患重症的孩子寻找生命的希望……

当善意传递,内心的冰雪被一点点消融,生活里的沟壑被一寸寸抚平,生命的希望与意义渐渐显现。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让人看到生而为人的力量,也许只要多迈出一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也能照亮自己与他人的人生。

作者简介

叶小果成长于陕西,大学毕业后赴天津任教,后南下广州,曾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任编辑记者,于2017年开启“倾听人生”系列非虚构写作。该系列已在《杭州日报》副刊“倾听·人生”栏目发表四十多篇,在《读库》发表六篇,其中十多篇被《中国青年报》《读者》《青年文摘》《作家文摘》《意林》等转载,《蝴蝶之家》入围“2021年(第六届)《收获》文学榜”。

编辑推荐

★ 10个普通人的口述故事,让我们看见生而为人的无限力量

临终关怀、器官捐献、聋哑人普法、无障碍出行、救助流浪动物……世界总有裂缝,也有缝缝补补的人,在容易被人忽视的社会角落,他们愿意以微小的力量一点点消融他人内心的冰雪,一寸寸抚平生活里的沟壑,让希望的微光透过裂缝照亮人生。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让人看到,生而为人,有能尽之事,也有可期之光。


★ 即使是小人物,也能成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

袁阿姨说:“做这件事情,我就是不想让儿子的悲剧在其他人身上重演。”她开通一条助人热线挽救了上百个家庭,初衷不仅为了利他,更为了在失去至亲的深渊中自我救赎。芸芸众生,皆如蝼蚁,有困苦,有坎坷,但弱小如我们,也能看见自己、理解自己,带着自己的伤痛继续前行。


★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认可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没有谁能代替我们来定义我们的人生,这10个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曾犹疑、迷茫,曾经遭受质疑或不理解,但即使困难重重也拼着一腔孤勇坚持着自己的路。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它不来自他人的称颂,不受他人准则的框定,而是生于内心,从于自我。


★ 在倾听人生故事的旅程中,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作者叶小果说:“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倾听,他们的百味人生,参差百态,喜怒哀乐,都让我深感荣幸,能够有机会和原本陌生的他们进行深度的推心置腹的交流。”他7年来不停寻访有血有肉的人生,将倾诉者的心声化为真挚的文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相识,点亮了彼此生命中的一程。当人走出孤岛,也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精彩书斋

蝴蝶之家

原本可以在蓝天下嬉闹奔跑的孩子们,与死亡和病痛抗争,与他们相处的我,越是见证过病痛与死亡,越会被生命的坚强震撼。

我最早知道蝴蝶之家,是在2012年6月。

在那之前,我在陕西长大,在新疆工作,从事了8年英语教学及管理工作。我也曾经想要和我先生去贵州支教,但当时我们还没结婚,人家不允许一对准夫妇去同一所学校,而我们也不可能为了这个事情就盲目地结婚,所以我们放弃了去贵州的支教计划。

2010年,我先生有个机会到长沙工作,于是我们一起来到长沙,不久后在这里结了婚。当时我的打算就是工作挣钱,买房子买车,过普通人的生活。

然后我去了一所私立大学做校长,结果做了一年半以后,我跟股东们在一些理念上不太契合,因为他们更追求赢利,而我更专注于教育科研。我对自己开玩笑说,我是不是不太适合挣钱。的确,每个月叠加的那种经济压力太大了。我就离开了学校,准备休息一下。

我先生是英国人,他在外国人的群里面认识了英国人古英俊(Alan Gould),了解到他们夫妇在长沙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儿童临终关怀中心,名字叫“蝴蝶之家”。听说他们需要搬家,我先生对我说,反正你闲着没事,去给他们帮忙搬家呗。

搬家地点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我以前在学校里组织学生给福利院的孩子捐钱捐物,印象中福利院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状况。当时我对蝴蝶之家,什么都不知道,想着先去看看,反正只是一次搬家而已。去了蝴蝶之家,我第一次见到金林(Gould Lynda Catherine)老师和古先生,才发现那里的情况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样。

我妈妈是儿科护士,我算是在医院里长大的,对生病的儿童已经有些认知和印象,但是蝴蝶之家让我非常诧异。我的诧异之一是,没有想到福利院里面还有一群身体这么不好的孩子,有些孩子插着呼吸机,有些孩子躺着不能动。我以前见过残疾的孩子,但没有想到会有孩子残疾得那么严重。

诧异之二是,金老师和她先生完全不会汉语,虽然机构里有一些外籍护士,但他们还是需要和一群湖南的老阿姨们沟通,我完全听不懂阿姨们的话,更加不知道金老师和她们怎么交流。这样子她们还能一起生活和工作吗?

诧异之三是,我以前听说外国的机构标准都挺高的,设施挺好的,可是眼前的环境和设施很简陋,办公地点在一座旧楼上。我记得很清楚,一个志愿者在几台洗衣机上搭了块木板,晚上就在那儿睡觉。

诧异之四是,家长们怎么这么心狠,孩子都病得这么重了,还能把孩子给抛弃啊。

所有的这些见闻和感受,让我很忐忑,心里是各种不解,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到底在做什么。我跟蝴蝶之家的主任聊了一会儿,得知蝴蝶之家只有一个正式的中方员工,就是她自己。

她说自己来到蝴蝶之家以后瘦了20斤。我随口说,哎呀,我做了一年半校长都没有瘦下来,要是有什么事情能让我瘦点也行啊。然后她说,无论怎么样,自己明天就不做了,还说:“你来做吧!”

啊,太意外了。我只不过是临时打算来做个志愿者帮忙搬家。因为那座楼要装修,需要把东西搬到另一座很简陋的楼里面去,等到装修完,还得再搬回去。

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到蝴蝶之家工作,但是心里懵懵懂懂地想着怎么帮帮这些孩子。她说:“没关系,你做着试试吧。”

在另外一个房间,我跟金老师聊了起来。金老师向我介绍,1950年她出生在英国南部的德文郡。8岁那年,她看了由好莱坞女明星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六福客栈》(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初的真实故事:一名英国女佣来到中国山西阳城县扶贫济困,抗战爆发后,她带着100多名孤儿翻山越岭,徒步转往西安的安全地带——“儿童之家”。

女主人公救治孤残儿童的爱心和大无畏的精神感动了金老师。她说:“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某一天,我也要到中国去做同样的事情。”

1970年,20岁的她成了一名护士,开始对疼痛缓解感兴趣,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她对成人临终关怀和儿童临终关怀非常关注。之后的35年里,她服务于英国公立医疗系统(NHS)下的皇家德文和埃克塞特医院(Royal Devon and Exeter Hospital)第一线。她曾担任护士主管和护理部领导,每天要统筹1000张病床的护理。此外,她还参与了很多“家庭病房”的临终护理。

1994年,金老师和她先生第一次来中国从事志愿者工作,拜访了几个地方的福利院。看到重病孩子们缺乏足够的护理,她感到震惊。自那以后,他们每年都来中国待上3周,去福利院学习如何跟当地政府打交道,理解福利院体制在中国是如何运行的,顺便掌握一点语言技巧,习惯中国的饮食。

在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孤儿院,她从事过儿童看护工作。1996年,她在河南省焦作市一家孤儿院见到一个患有脑瘤的3岁男孩,用药品帮助他缓解了症状。在做义工期间,她注意到重症儿童的生命质量堪忧,而国内并没有专业的儿童临终关怀服务,于是决定把英国的儿童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引进到中国。

2005年,她申请提前退休,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英国注册成立了名为“中国孩子”的慈善基金会。第二年,夫妇俩带着在英国存下的积蓄和退休金来到中国,专门为自己取了中文名“古英俊”和“金林”,开始寻找合适的合作机构,期待能为重症儿童提供相关的舒缓护理服务,但总是遭到拒绝。

那时,临终关怀的观念在国内并不深入人心,而且他们作为外籍人士,要与地方取得合作更加艰难。2009年6月,他们辗转来到长沙,在广济桥附近租房住下。一位长期关注中国孤儿的外国朋友,帮他们和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及民政部门取得了联系。

经过考察、协商、回国筹款、装修场地等一系列工作,2010年4月8日,中国第一个儿童临终关怀中心——“蝴蝶之家”儿童临终关怀中心,以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下设机构的名义,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幸福楼内成立。

金老师告诉我,在蝴蝶之家的筹备阶段,为了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他们亲自采购用品,粉刷墙面。

在创建蝴蝶之家的时候他们想了很多名字,最后选了一个在中英文化中都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她解释:“蝴蝶是临终关怀很好的标志,蝴蝶象征着蜕变,是从卵到毛毛虫,最终成为美丽的蝴蝶的蜕变,代表着美、光明和拼搏,就像由死亡转向了一个不同的生活。无论什么样生命形式的变化,终究是幸福和令人慰藉的。”

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支持下,蝴蝶之家成立了,正式开展儿童舒缓及临终关怀的护理服务,接受从福利院转送过来的孤残儿童——孩子都在16岁以下,病情严重,预期寿命在6个月以内。

福利院的孩子会先送到本地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经医疗评估,有危重病及需要特别护理的孩子,就会送到蝴蝶之家护理。福利院为蝴蝶之家提供护理场地及每个孩子每个月800元的补助。蝴蝶之家接收了第一批共6名重症孤残儿童,孩子们的医疗费主要靠金老师夫妇的退休金和一些基金会与爱心企业的资助。那天,金老师对我说:“我希望孩子们在生命的尽头,能够在‘蝴蝶之家’得到温暖和关爱,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我们不能忽视‘爱’在临终关怀中的力量。我见过有些孩子得到最好的护理以及丰裕的食物然后好转,甚至康复。但如果没有人用心去爱他们,孩子很难从阴影中走出来。他们有权利在生命的每个过程受到关爱和照顾。



《蝴蝶之家》目录


自 序:我在中国倾听人生 


蝴蝶之家

无声之辩

生命摆渡人

老兵回家

浴火而歌

轮椅英雄

解忧热线

流浪动物之家

全家福拍摄团

不打烊书店


后记:我倾听,故我在



直面命运的写作

——读非虚构作品《蝴蝶之家》

叶 平


小说,也被称为虚构文学,对“小说是写人物命运的”说法应该没有争议。非虚构文学虽是写实的,但同样需要写人物命运。罗曼·罗兰的虚构文学《约翰·克利斯朵夫》和非虚构文学《名人传》都是巅峰式的样板。虚构与非虚构的界线有时是模糊和融为一体的,《茶花女》的灵感就是源于作者小仲马对一位名叫阿尔丰西娜的女子,也就是茶花女的原型的真实情感经历。


这里说的“倾听人生”口述史,更是“素面朝天”、零距离直面命运和生命的写作。在我看来,这本以《蝴蝶之家》命名的作品集,是“非虚构文学”最好的范本之一。比之某些为金钱而写的“成功人物传记”,为出名和获奖而完成的“项目写作”,为吸睛、圈粉、蹭热度而东拼西凑的“流量网文”,这个传递善爱、弘扬正气、为普通人立传的“倾听人生”口述史写作,无疑是“非虚构文学”的一股清风,让人肃然起敬!


我对青年作家叶小果的关注,准确地说是刮目相看,来自“2021年(第六届)《收获》文学榜”,他的非虚构作品《蝴蝶之家》入围前十。比之一同上榜的名家们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这个三万余字的“小作品”,其重量和社会影响力,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有点卓尔不群。文章里的主人公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孤残重绝症儿童,每个生命所表现出的本能而顽强的状态,足以震撼和刷新读者“三观”,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不约而至。


“蝴蝶之家”是中国第一家儿童舒缓护理机构,由一对英国夫妇创办,后由符晓莉女士和她带领的团队接力传递,硬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美的图画,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17年7月7日,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儿童临终舒缓护理国际论坛研讨会。当天,热衷慈善和公益的英国王室成员安妮公主访问蝴蝶之家并出席了研讨会。


 “蝴蝶之家”这个名字,在中英文化中都有着美好寓意,蝴蝶象征着蜕变,是从卵到毛毛虫,最终成为美丽的蝴蝶的蜕变,代表着美、光明和拼搏。“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不管生命是长是短或是否为社会做出贡献;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爱、被关怀,以及在爱和尊严中离开。”这句话,是蝴蝶之家的价值观。爱,是奇迹诞生的源头,唯有爱能打破医学魔咒,蝴蝶之家见证过太多奇迹,由此形成的爱的“蝴蝶效应”涟漪似荡漾。

叶小果著《蝴蝶之家》(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6、) 



说起来,叶小果是与我同村同族的晚辈,按辈份他叫我“大大”。我们只见过一面,知道他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相对安稳的教师工作,独自去南方闯荡,在一家知名媒体当编辑记者,走着一条与许多同龄人不同的路。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腼腆的山里男孩,面目斯文,性情温和,善于倾听,俨然二十多年前的我——一个冒然闯入城市的有些自卑,又很自信,急于融入城市又不想被城市同化的年轻人。这种性格是我们生长的那方山恋叠嶂、松涛柏浪的乡土的馈赠——朴实、耿直、硬气、好强、坚韧。


此后,我从微信上常看到他的身影,不停地在多个城市穿梭,相遇不同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书写他们的故事。他也会在朋友圈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表现出一个媒体人敏感、共情、善恶分明的本色,另有不无少年气的率性、尖刻和幽默。在间断读到他在《杭州日报》和“读库”上发表的作品后,我感到对他的认识应该重新定位:一个善良、敏锐、有担当、有志向、有行动力的另类记者;一个淡定、坚韧、有定力、有才情、有思想的新锐作家。


应该说,叶小果走的这条“为小人物立传”的口述史创作道路,是少有人走的一条偏僻小径,离许多年轻人“出名要趁早”的名利观差之千里。他甚至不在意自己文章的署名在口述人之后,往往有读者误认为他只是记录了口述人的故事,其不知口述人只是讲了一堆庞杂琐碎的写作资料,如一条泥沙俱下的河流,要打捞、过滤并筛选出金子,绝非易事。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些口述故事,就像一个突然离散走失多日的孩子,家人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那蓬头垢面、伤痕累累的样子几乎认不出来,父母心疼又耐心地给他擦洗干净,疗伤止痛,换一身新衣服,才能体面地走出去。


在媒体行业打拼数年的他,不是不明白这种替人作嫁妆的事费力不讨好,写流行文章、广告文案、拍短视频,哪个都比这来钱。聪明的他不是不想赚钱和出名,只是他不想庸俗地活着,更不想模仿别人,失去自我。越明白,执念越强,如同采访的那些人物,既然选择了不同流俗,就要把自己的路走到底,不论结果如何,那怕只是自己内心的自豪和欣慰。


是什么吸引着他?是自己同胞的命运,是人活着的意义,是生命的尊严。这些听上去口号似的答案,在他眼前却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从2017年春天到现在,我在多地倾听过许多人的人生经历和心里话。每次听完这些倾诉,我总在心里不由得感叹,命运何其颠沛流离,命运何其曲折离奇。这些有传奇经历和遭遇的普通人,他们的心声被我记录下来,统一采用口述历史的体例,变成报纸专栏的文章或网上的励志故事。”


发现被遗忘在角落的“金子”,学会倾听,我手写我心,这是叶小果的写作方式。为器官捐献事业奔走的自愿者,替聋哑人发声呼吁的爱心人士,创办不打烊书店的读书人,免费为偏僻乡村家庭拍摄全家福的大学生,都是他的采访对象。不管他们在哪里,只要被他发现并感动,历尽千辛万苦,都要找到他们。那些形形色色的“俗世奇人”,由口述和倾听转换成文字,温暖着无数人的心。一路之上,他被采访对象们的精神力量推拥着不断前行。这种源于“爱”而产生的蝴蝶效应,总是伴随着他的采访写作过程,往往出乎意料,比之物质受益者,精神受益者更多。


“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这句名言一直激励叶小果。他的体会是:“行动起来,才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讲。无论写作还是其他,倾听别人的故事,让我更坚信,人生能有几多勇敢的行动,就有几多精彩的故事。”


有同行问他对“口述史”写作的理解和心得,他坦诚相告:按照现在热门的“非虚构文学”概念,我记录的“倾听人生”口述史,既有文学性,同时也属于新闻报道,真实客观是唯一的前提。当然,争取真实客观的同时,我也理解和尊重讲述者,那些“不可说不可写”的权利。这应该是非虚构写作者和媒体应该有也必须有的善意与良知。用记者的姿态去深入采访,用文学家的心灵和文笔去写下每个独特的人生故事。这是我阅读“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获得最珍贵的写作秘籍。


叶小果以普通记者的身份,坚持“口述史”写作数年如一日,用青春和激情守望着不无另类的选择,用他的话说:“比起我的采访对象,唯有惭愧,不是我有多么热爱,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无法不更加热爱。”因为太过用情用力,错过了许多世俗意义上的机遇,难免有误会和不理解,但这些从不影响他走自己的路。 

《蝴蝶之家》入围“2021年(第六届)《收获》文学榜”

《蝴蝶之家》出版后,小果让我给他写几句推荐语,毕竟是同族和同道,重要的是他苦熬数年,终于拿出了硬扎扎的作品。我当下就动了情,写了以下二段话,供他选择:


“《蝴蝶之家》是一首正气浩然又细雨润物的以‘爱’为主题的命运交响曲!每个故事都是爱的星火燎原,或是个体生命化蛹为蝶的励志歌。其美在故事的真实,叙述的真诚,也便具有了普通人渴望得到的温暖、治愈、启示和感染力。”


“读《蝴蝶之家》,仿佛在文字的星空下梦游,沟壑纵横的峡谷,波涛拍岸的江河,花团锦绣的田野,在融融的月色里渐次展开。然而,一切又无比真实,那星空和月色是爱的代名词,峡谷、江河、田野是人生、命运、生命的原始状态。”


在我的感觉里,这部《蝴蝶之家》宛如冰天雪地里盛放的一簇红梅,我分明看到了生命在悬崖峭壁上迎风燃烧;亦如烟波浩渺的大海上的一片孤帆,目光尽头,一轮旭日正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十篇独立又互为一体的人生故事,像一幅风轻云淡又意蕴丰富的水墨画,在作者细腻而诗性的笔尖下一圈圈晕开,使每个卑微又高贵的生命,都精彩演绎出向爱而生的奇异风景,成为在泥泞中孤独跋涉者的路标,抑或是一堆熊熊燃烧的野火,给冬夜里的行人照亮取暧。


读《蝴蝶之家》,使我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的大批至今难以超越的优秀报告文学:有激励了无数青年人的励志歌《哥德巴赫猜想》(作者徐迟),有激情澎湃的引滦工程建设者的奋斗史《在这片国土上》(作者李延国),有与命运抗争的《生当作人杰》(作者肖复兴),有勇攀科学高峰的《“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作者胡思升),有为国争光的《敬你一杯酒》(作者鲁光),有爱国赤子热恋的《祖国!祖国!》(作者刘登翰)等等。这些作品都是新闻现场与文学语境融为一体的典范,都是作者满怀激情深入一线、拥抱生活、呕心沥血的见证。经由这些作品,我们记住并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会真切感受到报告文学(非虚构)的魅力和不可替代。


如今,多的是走马观花的采风观光和哗众取宠的体验生活,以及网络纵容下的移花节木、模板复制和拼盘组装,甚至是屡禁不绝洗稿和抄袭。许多人挂在嘴上的“接地气、有温度、为人民代言”,是否体现在创作实践中,只有自己知道。当然,读者也会从作品中看的清楚。每个有志于非虚构创作的作家,都应该叩问一下内心:你是否写出了说真话、有真情的作品?你为笔下的人物付出了多少真诚和情感?你的作品给社会传递了多少爱和光?


叶小果以普通记者的身份,用青春和激情守望着不无另类的选择,用他的话说:“比起我的采访对象,唯有惭愧,不是我有多么热爱,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无法不更加热爱。”《蝴蝶之家》是他的第一本书,也可能是他的代表作。书中所表现的异彩纷呈的人生群像和鲜活的生命形态,自有一种别样的魅力,感动和激励着走近它的个人。由此产生的共情与能量,以及社会影响和价值,并不亚于包括优秀小说(虚构)在内的以“文学”命名的其它写作方式。 


故事的真实,叙述的真诚,是《蝴蝶之家》的核心滋力,在真实和真诚渐成“稀有金属”的写作风潮中尤为可贵,也因此具有了普通人渴望得到的温暖、治愈、启示和能量。就此而言,说《蝴蝶之家》是“口述史”写作的一个标本也不夸张。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写作拓宽和丰富了“非虚构文学”的概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

小果希望“倾听人生”口述史能写一百个故事,这是一个艰辛而有功德的工程,已完成四十多个,相信他一定能抵达目标。我们期待由此产生的“爱”的礼花,能映照更多渴望光明的心灵,使人间少些孤独和无助。

作者简介

叶 平:男, 60年代出生,陕西洋县人,曾任武汉军区《战斗文艺》编辑,进修吉林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清明》《北京文学》《青年文学》《萌芽》《小说界》《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作品多次收入各种选本,出版散文集《朴素的距离》《沿着河流行走》《华阳华阳》、报告文学《引酉魂》《纯情的手势》《创新深圳》《守望天平》《守望初心》、非虚构文学《大山书》《中国朱鹮》(入选省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由长篇小说《淘金》改编多集电视剧《那个年代》(合作),获武汉军区文艺创作奖(记三等功一次)、孙犁散文奖、《诗刊》“清白泉杯”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人民文学》评论征文一等奖、全国水利文学奖、第二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奖、“长河杯”陕西报告文学大赛最佳作品奖、陕西网络文学理论奖、陕西鲁迅杂文奖、浙江第一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奖等。


以上内容转自:文学自由谈、汉中文艺评论公众号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报名(点击下方海报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以“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为主题,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为期10天的系列课程。本期研修班涵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经济学多个学科,旨在展现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魅力。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口述史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论辨析,又有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非虚构写作、纪录片创作、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无论您是口述史的初学者,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都欢迎参加本期研修班,共同探寻口述史研究的无限可能。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口述历史
本号致力于传播与介绍有关口述史学、医疗史与全球史的相关学术信息。联系电邮:yangxiangyinwzu@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