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命运的写作
——读非虚构作品《蝴蝶之家》
叶 平
一
小说,也被称为虚构文学,对“小说是写人物命运的”说法应该没有争议。非虚构文学虽是写实的,但同样需要写人物命运。罗曼·罗兰的虚构文学《约翰·克利斯朵夫》和非虚构文学《名人传》都是巅峰式的样板。虚构与非虚构的界线有时是模糊和融为一体的,《茶花女》的灵感就是源于作者小仲马对一位名叫阿尔丰西娜的女子,也就是茶花女的原型的真实情感经历。
这里说的“倾听人生”口述史,更是“素面朝天”、零距离直面命运和生命的写作。在我看来,这本以《蝴蝶之家》命名的作品集,是“非虚构文学”最好的范本之一。比之某些为金钱而写的“成功人物传记”,为出名和获奖而完成的“项目写作”,为吸睛、圈粉、蹭热度而东拼西凑的“流量网文”,这个传递善爱、弘扬正气、为普通人立传的“倾听人生”口述史写作,无疑是“非虚构文学”的一股清风,让人肃然起敬!
我对青年作家叶小果的关注,准确地说是刮目相看,来自“2021年(第六届)《收获》文学榜”,他的非虚构作品《蝴蝶之家》入围前十。比之一同上榜的名家们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这个三万余字的“小作品”,其重量和社会影响力,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有点卓尔不群。文章里的主人公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孤残重绝症儿童,每个生命所表现出的本能而顽强的状态,足以震撼和刷新读者“三观”,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不约而至。
“蝴蝶之家”是中国第一家儿童舒缓护理机构,由一对英国夫妇创办,后由符晓莉女士和她带领的团队接力传递,硬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美的图画,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17年7月7日,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儿童临终舒缓护理国际论坛研讨会。当天,热衷慈善和公益的英国王室成员安妮公主访问蝴蝶之家并出席了研讨会。
“蝴蝶之家”这个名字,在中英文化中都有着美好寓意,蝴蝶象征着蜕变,是从卵到毛毛虫,最终成为美丽的蝴蝶的蜕变,代表着美、光明和拼搏。“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不管生命是长是短或是否为社会做出贡献;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爱、被关怀,以及在爱和尊严中离开。”这句话,是蝴蝶之家的价值观。爱,是奇迹诞生的源头,唯有爱能打破医学魔咒,蝴蝶之家见证过太多奇迹,由此形成的爱的“蝴蝶效应”涟漪似荡漾。
叶小果著《蝴蝶之家》(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6、)
二
说起来,叶小果是与我同村同族的晚辈,按辈份他叫我“大大”。我们只见过一面,知道他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相对安稳的教师工作,独自去南方闯荡,在一家知名媒体当编辑记者,走着一条与许多同龄人不同的路。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腼腆的山里男孩,面目斯文,性情温和,善于倾听,俨然二十多年前的我——一个冒然闯入城市的有些自卑,又很自信,急于融入城市又不想被城市同化的年轻人。这种性格是我们生长的那方山恋叠嶂、松涛柏浪的乡土的馈赠——朴实、耿直、硬气、好强、坚韧。
此后,我从微信上常看到他的身影,不停地在多个城市穿梭,相遇不同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书写他们的故事。他也会在朋友圈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表现出一个媒体人敏感、共情、善恶分明的本色,另有不无少年气的率性、尖刻和幽默。在间断读到他在《杭州日报》和“读库”上发表的作品后,我感到对他的认识应该重新定位:一个善良、敏锐、有担当、有志向、有行动力的另类记者;一个淡定、坚韧、有定力、有才情、有思想的新锐作家。
应该说,叶小果走的这条“为小人物立传”的口述史创作道路,是少有人走的一条偏僻小径,离许多年轻人“出名要趁早”的名利观差之千里。他甚至不在意自己文章的署名在口述人之后,往往有读者误认为他只是记录了口述人的故事,其不知口述人只是讲了一堆庞杂琐碎的写作资料,如一条泥沙俱下的河流,要打捞、过滤并筛选出金子,绝非易事。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些口述故事,就像一个突然离散走失多日的孩子,家人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那蓬头垢面、伤痕累累的样子几乎认不出来,父母心疼又耐心地给他擦洗干净,疗伤止痛,换一身新衣服,才能体面地走出去。
在媒体行业打拼数年的他,不是不明白这种替人作嫁妆的事费力不讨好,写流行文章、广告文案、拍短视频,哪个都比这来钱。聪明的他不是不想赚钱和出名,只是他不想庸俗地活着,更不想模仿别人,失去自我。越明白,执念越强,如同采访的那些人物,既然选择了不同流俗,就要把自己的路走到底,不论结果如何,那怕只是自己内心的自豪和欣慰。
是什么吸引着他?是自己同胞的命运,是人活着的意义,是生命的尊严。这些听上去口号似的答案,在他眼前却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从2017年春天到现在,我在多地倾听过许多人的人生经历和心里话。每次听完这些倾诉,我总在心里不由得感叹,命运何其颠沛流离,命运何其曲折离奇。这些有传奇经历和遭遇的普通人,他们的心声被我记录下来,统一采用口述历史的体例,变成报纸专栏的文章或网上的励志故事。”
发现被遗忘在角落的“金子”,学会倾听,我手写我心,这是叶小果的写作方式。为器官捐献事业奔走的自愿者,替聋哑人发声呼吁的爱心人士,创办不打烊书店的读书人,免费为偏僻乡村家庭拍摄全家福的大学生,都是他的采访对象。不管他们在哪里,只要被他发现并感动,历尽千辛万苦,都要找到他们。那些形形色色的“俗世奇人”,由口述和倾听转换成文字,温暖着无数人的心。一路之上,他被采访对象们的精神力量推拥着不断前行。这种源于“爱”而产生的蝴蝶效应,总是伴随着他的采访写作过程,往往出乎意料,比之物质受益者,精神受益者更多。
“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这句名言一直激励叶小果。他的体会是:“行动起来,才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讲。无论写作还是其他,倾听别人的故事,让我更坚信,人生能有几多勇敢的行动,就有几多精彩的故事。”
有同行问他对“口述史”写作的理解和心得,他坦诚相告:按照现在热门的“非虚构文学”概念,我记录的“倾听人生”口述史,既有文学性,同时也属于新闻报道,真实客观是唯一的前提。当然,争取真实客观的同时,我也理解和尊重讲述者,那些“不可说不可写”的权利。这应该是非虚构写作者和媒体应该有也必须有的善意与良知。用记者的姿态去深入采访,用文学家的心灵和文笔去写下每个独特的人生故事。这是我阅读“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获得最珍贵的写作秘籍。
叶小果以普通记者的身份,坚持“口述史”写作数年如一日,用青春和激情守望着不无另类的选择,用他的话说:“比起我的采访对象,唯有惭愧,不是我有多么热爱,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无法不更加热爱。”因为太过用情用力,错过了许多世俗意义上的机遇,难免有误会和不理解,但这些从不影响他走自己的路。
《蝴蝶之家》入围“2021年(第六届)《收获》文学榜”
三
《蝴蝶之家》出版后,小果让我给他写几句推荐语,毕竟是同族和同道,重要的是他苦熬数年,终于拿出了硬扎扎的作品。我当下就动了情,写了以下二段话,供他选择:
“《蝴蝶之家》是一首正气浩然又细雨润物的以‘爱’为主题的命运交响曲!每个故事都是爱的星火燎原,或是个体生命化蛹为蝶的励志歌。其美在故事的真实,叙述的真诚,也便具有了普通人渴望得到的温暖、治愈、启示和感染力。”
“读《蝴蝶之家》,仿佛在文字的星空下梦游,沟壑纵横的峡谷,波涛拍岸的江河,花团锦绣的田野,在融融的月色里渐次展开。然而,一切又无比真实,那星空和月色是爱的代名词,峡谷、江河、田野是人生、命运、生命的原始状态。”
在我的感觉里,这部《蝴蝶之家》宛如冰天雪地里盛放的一簇红梅,我分明看到了生命在悬崖峭壁上迎风燃烧;亦如烟波浩渺的大海上的一片孤帆,目光尽头,一轮旭日正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十篇独立又互为一体的人生故事,像一幅风轻云淡又意蕴丰富的水墨画,在作者细腻而诗性的笔尖下一圈圈晕开,使每个卑微又高贵的生命,都精彩演绎出向爱而生的奇异风景,成为在泥泞中孤独跋涉者的路标,抑或是一堆熊熊燃烧的野火,给冬夜里的行人照亮取暧。
读《蝴蝶之家》,使我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的大批至今难以超越的优秀报告文学:有激励了无数青年人的励志歌《哥德巴赫猜想》(作者徐迟),有激情澎湃的引滦工程建设者的奋斗史《在这片国土上》(作者李延国),有与命运抗争的《生当作人杰》(作者肖复兴),有勇攀科学高峰的《“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作者胡思升),有为国争光的《敬你一杯酒》(作者鲁光),有爱国赤子热恋的《祖国!祖国!》(作者刘登翰)等等。这些作品都是新闻现场与文学语境融为一体的典范,都是作者满怀激情深入一线、拥抱生活、呕心沥血的见证。经由这些作品,我们记住并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会真切感受到报告文学(非虚构)的魅力和不可替代。
如今,多的是走马观花的采风观光和哗众取宠的体验生活,以及网络纵容下的移花节木、模板复制和拼盘组装,甚至是屡禁不绝洗稿和抄袭。许多人挂在嘴上的“接地气、有温度、为人民代言”,是否体现在创作实践中,只有自己知道。当然,读者也会从作品中看的清楚。每个有志于非虚构创作的作家,都应该叩问一下内心:你是否写出了说真话、有真情的作品?你为笔下的人物付出了多少真诚和情感?你的作品给社会传递了多少爱和光?
叶小果以普通记者的身份,用青春和激情守望着不无另类的选择,用他的话说:“比起我的采访对象,唯有惭愧,不是我有多么热爱,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无法不更加热爱。”《蝴蝶之家》是他的第一本书,也可能是他的代表作。书中所表现的异彩纷呈的人生群像和鲜活的生命形态,自有一种别样的魅力,感动和激励着走近它的个人。由此产生的共情与能量,以及社会影响和价值,并不亚于包括优秀小说(虚构)在内的以“文学”命名的其它写作方式。
故事的真实,叙述的真诚,是《蝴蝶之家》的核心滋力,在真实和真诚渐成“稀有金属”的写作风潮中尤为可贵,也因此具有了普通人渴望得到的温暖、治愈、启示和能量。就此而言,说《蝴蝶之家》是“口述史”写作的一个标本也不夸张。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写作拓宽和丰富了“非虚构文学”的概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
小果希望“倾听人生”口述史能写一百个故事,这是一个艰辛而有功德的工程,已完成四十多个,相信他一定能抵达目标。我们期待由此产生的“爱”的礼花,能映照更多渴望光明的心灵,使人间少些孤独和无助。
✦
•
✦
作者简介
叶 平:男, 60年代出生,陕西洋县人,曾任武汉军区《战斗文艺》编辑,进修吉林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清明》《北京文学》《青年文学》《萌芽》《小说界》《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作品多次收入各种选本,出版散文集《朴素的距离》《沿着河流行走》《华阳华阳》、报告文学《引酉魂》《纯情的手势》《创新深圳》《守望天平》《守望初心》、非虚构文学《大山书》《中国朱鹮》(入选省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由长篇小说《淘金》改编多集电视剧《那个年代》(合作),获武汉军区文艺创作奖(记三等功一次)、孙犁散文奖、《诗刊》“清白泉杯”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人民文学》评论征文一等奖、全国水利文学奖、第二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奖、“长河杯”陕西报告文学大赛最佳作品奖、陕西网络文学理论奖、陕西鲁迅杂文奖、浙江第一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奖等。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以“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为主题,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为期10天的系列课程。本期研修班涵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经济学多个学科,旨在展现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魅力。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口述史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论辨析,又有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非虚构写作、纪录片创作、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无论您是口述史的初学者,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都欢迎参加本期研修班,共同探寻口述史研究的无限可能。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