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对所有研究的重要性

学术   2024-11-19 13:28   北京  
口述史对所有研究的重要性
一种跨越学科界限的研究方法

Oral history for all: 

a research method that crosses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image credit: SeventyFour/iStock.


观点

口述史具有捕捉鲜为人知观点和填补知识空白的潜力,值得深入进行人文科学之外的研究。


口述史广泛应用于公共历史和人文学科,然而,跨学科研究者也可以从口述史数据收集的价值中获益。尽管口述史方法无法确定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影响,解释冲刷如何影响海上风力涡轮机,或在海平面上升情景下提供对未来海岸侵蚀率的预测,但它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例如,通过口述史可以追踪运输用户群体在其一生中暴露于污染物的情况,并记录工程师评估海上风力涡轮机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当地变化对海岸线造成的影响。


基于此,我们提出建议以协助研究者和机构扩大口述史的运用。


什么是口述史?

口述史是记录叙述者个人回忆、经历和观点的音频/视频访谈。与其他形式的采访相比,口述史采用传记的方法来记录深入的生活故事或关注特定的主题或事件。他们要求采访者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具有同理心、尊重和文化敏感性,鼓励叙述者在他们的回忆中诚实和准确。口述史可以记录个人和群体的情况。研究人员应始终注意不要主导谈话或引入偏见。这些记录提供了对过去的新的见解或解释,并为后代创造了宝贵的资源。


口述史的最佳实践以及去哪里寻求帮助


口述史是一种可广泛获取的资料收集方法。虽然推荐培训和实践无疑提高了访谈者的信心和技能,但该方法的对话风气支持广泛的用户采用。1966年在美国成立的口述史协会和1973年在英国成立的口述史协会是最佳实践的知识持有者。他们促进卓越的方法学,并拥有一个由来自不同背景的认证人员组成的网络,他们可以提供指导。为了寻求口述史工作的概念和方法上的支持,我们可以走出大学机构的舒适范围,并请非学术专家就口述史数据的收集、储存、使用和传播提供意见。



口述史具有超越人文学科的潜力


口述史在人文社会科学之外有了更多的应用。在地理学中,它越来越多地用于地方记忆和地方认同的研究。口述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生态历史和人力资源利用等方面也越来越多。最近由Nicola Johnstone (Minderoo基金会)完成的博士研究——利用口述史来提高我们对海洋保护区如何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解。



资源与技能的建议,每个职业生涯早期的学术需要


利用社区参与的研究,让边缘化的人发出声音


开放研究:它到底是什么?


在研究环境变化和管理中使用口述史的其他例子包括:在澳大利亚没有正式监测的情况下收集藻类大量繁殖的数据,追踪渔业科学的制度变化,以及在景观生态学中绘制过去的土地使用制度。除了研究之外,口述史也经常用于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遗产项目。口述史可以成为灾后恢复的一部分;在一场风暴事件之后,一个社区利用长者与年轻农民分享的口述史知识,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情况与更大的集体记忆记录联系起来”。


口述史与其他历史来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六个特征:口述性、叙事性、表演性、主观性、记忆性和多变性。这些区别也为口述史在不同学科中的实用性提供了线索;口述史是一个工具箱,通过人的镜头来探索问题和挑战。例如,美国的交通工程师利用口述史来更好地了解司机的行为和动机,进而为城市规划提供信息。一名医师采用自我反思口述病史的方法,探索自己的癌症治疗经验。


口述史对所有研究的重要性


今年4月,我们在南安普顿海洋与海事研究所(SMMI)的支持下,为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组织了一场口述史入门培训。对于口述史和其他与学科相关的方法的使用,大学可以通过促进这种跨学科背景特定的网络团体,以及通过承认学术机构内外的方法专家来支持跨学科研究努力来改进。在这个共同设计、共同制作和合作研究的时代,我们需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方法学专家都住在学术机构里。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方法收集有价值的关于过去事件及其对人们生活影响的第一人称叙述的潜力,我们就限制了自己。无论你最终是否使用它,我们都要求你在下一次的咖啡休息时间重新审视你当前的研究项目,并思考:“关于这个主题,口述史方法可能会告诉我什么?”



本文作者

Sien van der Plank(南安普顿大学的高级研究员)


Lareb Dean(AXA 研究员)


Padmini Broomfield(口述史学家)

END

文章原文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于2024年12月7日—12月16日举行,每天晚上7点—9点安排一次授课(腾讯会议),连续10讲。如各位有意向参加第三期研修班,可向群内韩助教(手机:17356206483;微信:HanLeon123)或杜助教(手机:15542553293;微信:xiaoquanquan0913)咨询和索要报名表。培训费:3000元/人(含教师授课、学习资料、结业证书、组织管理等费用);该费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统一收取,开具可报销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因研修班申请需要学校立项通过,目前正在走流程,等正式立项后将发布正式招生简章。


第三期口述史研修班主讲专家和讲座题目(按授课时间排序):


12月7日晚上6:30-9:30点

杨祥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跨越学科界限:多元视角的口述史》+《声音的力量:口述史的社会价值》)


12月8日晚上7-9点

阳昕(上海玻璃博物馆副馆长兼策展人;讲座题目:《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以“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为例》)


12月9日晚上7-9点

周晓虹(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讲座题目《口述史与生命历程——记忆与建构》)


12月10日晚上7-9点

梁鸿(知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口述史与非虚构写作:以写作“梁庄”为例》)


12月11日晚上7-9点

张奎力(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政治学视野下的口述史》)


12月12日晚上7-9点

郭平(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副所长;讲座题目《传承人口述史访谈和书写方法》)


12月13日晚上7-9点

刘军卫(资深纪录片导演,北京三多堂传媒联合创始人;讲座题目《口述史与纪录片创作:以<决胜淮海>为例》)


12月14日晚上7-9点

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讲座题目《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


12月15日晚上7-9点

钟方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讲座题目《口述史在生态经济学中的应用:原理、进展与展望》)


12月16日晚上7-9点

陈夏红(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讲题目《口述史与自传创作:以江平和陈光中自传为例》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口述历史
本号致力于传播与介绍有关口述史学、医疗史与全球史的相关学术信息。联系电邮:yangxiangyinwzu@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