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韩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与医学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2000-2012)、北京市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所长(1995-2012)。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中心主任,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WHO)防聋合作中心主任,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国内、外各类学术兼职20余项。韩德民教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辛勤耕耘近30余年,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嘉奖和荣誉称号,而且是迄今为止获得联合国“南—南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奖”的唯一一位医生。
我前前后后解剖过十几个尸头。
最初,医疗队没有专门放置尸头的地方,只好先放在门诊的房间里。虽然平时遮盖起来,但护士们知道了以后,还是感到恐惧,尤其是晚上。
怎么办呢?我开始在医疗队找合适的地方。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太平间。那儿非常安静,在医疗队门诊楼前广场的东边,周围比较荒凉,平时没什么人。
有一根电线搭过去,太平间里有灯。大家都称那儿是停尸房,其实没有放过尸体。当地农村人一旦病死,就会尽快把尸体带走火化,不会放在那里。
我看这地方挺好,就决定把它作为解剖尸头的场所。没有人反对,我就把尸头搬到里面。此后,太平间成了我的另一个办公场所,晚上一下班我就过去。
平时下班后天没黑下来的时候,医疗队的年轻职工们会在广场上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熙熙攘攘倒也不寂寞。天黑,静下来的时候,就有些瘆人了。
现在做解剖,都是用电钻,省力省时。那个时候没有,是用凿子,像工匠一样,左手扶凿子,右手用锤子慢慢敲凿子。边看书,边观察,一点点地探索,不知不觉就会到深夜。
如果有人半夜突然看到一个人身边都是尸头,而且还抱着尸头弄来弄去,一定会感到毛骨悚然。
我自己倒是没有感到有什么紧张害怕,因为早在知青下乡的时候,就见过“破四旧”挖出来的尸骨,散落在我当水稻看水员的地块上,还有什么鬼火之类的东西。最后得出结论:这世界没有鬼。所以,这些尸头对我而言不算什么。
可是,有的时候也会感到害怕,不是怕尸头,而是在凿的过程中,灯晃来晃去,再加上外面呜呜的风声,让人感到有些不寒而栗。
有只野猫,不知道为什么老爱去那儿。
有一次夜深了,我感觉有些困意。突然间,不知道那只野猫从哪儿窜出来,啪的一下碰倒什么东西,喵地叫了一声,吓得我一激灵。冷眼一看,野猫那两只绿色的眼睛正盯着我,我这心里啊,咯噔一下—“鬼来了!”忽然间所有的困意都没有了。然后一想,这野猫是在帮助我完成任务呀!
醍醐灌顶
通过学习尸头解剖,颞骨内的鼓室、面神经、颅底结构,关联的神经元、脑干周围结构之类的部位,清清楚楚地展示在我的眼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都一清二楚,印象十分深刻。
颞骨深部的耳蜗也被我慢慢凿了出来,一个又一个,没有一点损伤,放在小瓶子里,时不时地看一看,欣赏一番。哎呀,真是漂亮。那不是磨出来的,是凿出来的,太难了。
我还把颞骨里面包裹着的半规管一层层地削出来,那也是需要很高水平的。半规管的直径,只有小米粒的三分之一大小,要把它清晰地凿出来、削出来,对工具的要求非常高。这需要磨刀和磨凿技术。
前面不是提到过磨镰刀割苞米秆的事吗,这个磨刀技术在医学中也能发挥作用。
我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磨刀的呢?是农村割水稻的时候。那时候需要把镰刀磨好、磨快,否则没法用。只有刀的质量好,磨得好,才能把水稻割好。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农村磨镰刀的技术放在解剖的刀凿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总而言之,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把相关的基础打牢做好。想做好手术也一样,得把解剖学好,否则怎么能做好手术呢?比如,中颅窝颅底骨壁非常薄,手术中一旦弄破了脑膜,脑脊液就会流出来。
所以,做这个手术的时候,不少医生会感到紧张,有的干脆推掉不做。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就是在学习解剖时下苦功夫。为了解颅底内外关系,解剖的时候,我先去掉颅底骨壁,把脑膜暴露出来,仔细研究。后来做手术的时候,自然就不会紧张。要练好解剖基本功,不仅要多练,还要有悟性,当个好医生真是很不容易啊。
就这样,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五官七窍着了迷。再到后来,常常达到忘我的境界,在医疗队碰到急诊手术时,血泊操作,都可以展示出我的解剖功底。
颅面、颅底外科,耳鼻咽喉科,不仅是单纯的外科技巧,更像是一门精细的雕刻艺术。非常专心的时候,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只有心与艺术的交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鲜活真实的疑难病例,在娴熟解剖功底的支撑下,手到病除,强烈的充实感会一次次地打动我。那是一种收获,会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实在是难以用语言形容,因为我做到了救人于水火,没有辜负艰苦生活的历练。
以上内容转载自公众号“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