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以“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为主题,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为期10天的系列课程。本期研修班涵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经济学多个学科,旨在展现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魅力。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口述史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论辨析,又有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非虚构写作、纪录片创作、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无论您是口述史的初学者,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都欢迎参加本期研修班,共同探寻口述史研究的无限可能。
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
(1)多学科视角。本期研修班立足口述史研究,广泛吸收和借鉴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展现了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特性,拓宽了口述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方法论基础。
(2)理论与实践并重。研修班在注重口述史理论探讨和方法论辨析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非虚构写作、纪录片创作、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口述史研究的学以致用。
(3)师资力量雄厚。本期研修班汇聚了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授课教师均为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他们的加盟,为研修班的高水平开设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4)适用面广泛。无论是口述史的初学者,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本期研修班都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在学习交流中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凝聚共识。
按课程排序
讲座题目
跨越学科界限:多元视角的口述史
内容简介: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由于其研究(实践)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就其属性而言,它是方法与学科以及结果与过程的统一体。就其特征而言,它呈现出口述性、叙事性、表演性、客观性、可信性、主体(主观)性、主体间性、动态性、合作性与互动性等多样性。就其功能而言,它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概括而言,我们应该超越将口述史主要局限于提供史料来源与拓宽研究视野等较为狭隘的学术研究意义,充分发挥其作为更新研究方法、促进跨学科应用、加强代际传承、推动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信息、促进社会正义与实现政治和解的多元价值与功能。总之,口述史的发展需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多种视角与方法,彰显其作为一种新兴研究范式的活力与潜力,为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研究注入新动力。内容简介:作为一种独特而有力的工具,口述史在当代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以鲜活的个体声音唤醒社会记忆,凝聚群体认同,为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提供情感纽带。口述史揭示被宏大叙事遮蔽的微观面向,让复杂的历史图景得以多元呈现。它直面社会问题,展现弱势群体的处境与心声,为其发声,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同时,口述史也在化解社会矛盾、修复创伤记忆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此外,口述史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为社会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总之,口述史在传承记忆、见证历史、观照现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新时期,口述史研究应立足本土实践,与时俱进,在方法创新、主题拓展、应用探索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新的活力助力社会进步。
个人简介
杨祥银,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口述史学与中国近代医疗史研究,著有《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研究》与《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香港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变迁(1894~1941年)》等专著;主编有《多学科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与《口述史研究》(共4辑)等;并在《历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另外,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后期、青年和重大项目子课题各1项)、省部级与横向科研课题等30余项;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讲座题目
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以“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为例
内容简介:成立于2011年的上海玻璃博物馆,以卓越的创新力和先锋实验性精神为核心,全方位地展现了玻璃的基本特性、历史发展、艺术魅力、文化传播、科技知识,以及与人类生活的有趣联系。作为一家打破固有定式的博物馆,这里不仅是观赏艺术的殿堂,更是一个面向未来、探索创新的互动平台,为每一位观众提供独特且前沿的博物馆生活方式体验。鲜为人知的是,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历史根源可追溯至其前身——上海玻璃仪器一厂。2022年,博物馆正式启动了一项旨在记录与传承历史记忆的“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口述史项目”。次年4月,《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的盛大开幕,不仅标志着该项目的初步成果展示,也迅速吸引了学术界、行业内部及广大公众的热切关注。伴随展览的一系列周边活动,博物馆成功实践了其“社区导向”建馆哲学的核心要义,强化了其作为社区文化纽带的角色。本次讲座旨在深入探讨《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的策划理念与策略,细致解析口述史料的搜集过程与实践路径,同时,从理论与实践双重视角审视口述史在该博物馆的应用情境、内在价值及其外在影响。通过全面剖析口述史在构建博物馆叙事、丰富藏品内涵、增强观众参与度以及促进社会记忆保存方面的关键作用,本讲座力图强调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方法论,在新时代博物馆运营与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小觑的意义。
阳昕,上海玻璃博物馆副馆长兼策展人。201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理论与管理。2014年6月起至今工作于上海玻璃博物馆,负责博物馆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教育活动以及艺术项目。作为策展人,阳昕关注当代社会博物馆功能、博物馆展品多维阐释等话题,曾策划展览包括《间:杜蒙个展》《我的花还没有名字》《再见,长江西路 301号》《潘多拉:松藤孝一个展》等展览。阳昕还与艺术家林天苗、刘建华、孙逊、宋冬、尹秀珍、梁绍基共同合作跨界艺术“退火”项目。同时,阳昕执笔上海玻璃博物馆十周年藏品画册、本馆杂志、本馆年报等专业出版物,并为多家媒体供稿。
讲座题目
口述史与生命历程:记忆与建构
内容简介:口述史是个体生命历程独特的再现方式,但因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或者说社会结构镶嵌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之中,以致口述史或通过口述史呈现的个体记忆就不会是单纯的个体经验的简单累加;作为集体记忆的表征形式之一,口述史既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也受到个体在遭遇不同社会事件时的生命节点(life point)的影响。如果说前者显露出口述史的社会本质,那么后者则体现了社会结构与个体历程相交织时的建构机理。个人简介
周晓虹,1957年生于杭州。现为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曾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2008-2017)、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2016)、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4-2016)、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2014-2020)、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10-2020)。著有《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1998)、《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2002)、《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研究》(2012;英文版2016)、《理论的邂逅》(2014)、《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2015;英文版2020)、《中国体验》(主编,2017;英文版2017)、《重建中国社会学》(主编,2021;英文版2022)、《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2024)、《社会心理学家是一种生活方式》(2024)及《社会心理学系列》五种(2022-)。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心理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内容简介:口述史在人类学、社会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关于它的理论探讨已经很多,我想就从我的写作实践中来分析我为什么、如何要使用口述史,希望给大家以启发。作为现在时存在的“梁庄”,它的生命状态、历史存在看似敞开,实则却被时代话语和概念叙述所遮蔽。如何最大限度进入内部,“口述”的存留是非常好的表现形式。“口述”要充分保持当事人的腔调、情感以及方言的形态,这样,才有可能触及到当地的历史、地理及声音的形态,以及当事人更加丰富幽微的存在。“口述”并非只是佐证的方式,它就是主体。它不是工具性的,它本身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形态就是主人公的精神形态。所以,“口述”在梁庄书写中是核心,“我”只承担穿针引线的那一部分,外部的阐释都是为口述以及口述者服务。但“口述”也并非原封不怕地呈现,它必然会有删减、强调等,但这也更显示出作者对调查对象的把握程度。“口述”的非客观性、时间性以及情感性恰恰是它非常重要的特征,而不是缺陷。从“口述”入手,从它缺失的、当事人试图遮蔽的、或夸张等的某些部分,恰恰可以更好地分析出当事人的社会身份、情感状态以及背后更深远的历史原因。这也是“口述史”迷人和复杂的原因。作为写作者、调查者,要更宽阔把握与其相关的社会背景以及人性人生状态,才有可能对“口述史”有更深的理解和书写。从《中国在梁庄》到《出梁庄记》再到《梁庄十年》
个人简介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梁庄十年》《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作为方法的“乡愁”》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出版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2017)和《四象》(2020)。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好书”,“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2010年度《亚洲周刊》非虚构类十大好书”,“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新浪网十大好书”(2010、2013),“凤凰网年度十大好书(2010 2017)”,《当代》长篇小说2017年拉力赛总冠军,“《当代》长篇小说论坛年度五佳”、英国翻译笔会奖等多个奖项。论文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奖”(2008年度),“《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四个一人才”(2014)、“国家先进工作者”(2014)。
讲座题目
政治学视野下的口述史
内容简介:2015年田野政治学开展的“深度中国调查”是将口述史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学大规模田野调查的标志。田野政治学开展口述史调查的目的是抢救式地挖掘和保存历史资料。2024年暑期开展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口述史调查,这是田野政治学口述史研究的最近实践。田野政治学口述史研究的维度。从个体层面看,口述史要探寻的是个人经历或历史事件背后的个人情感、价值观、欲望和行为意向等;从集体层面来看,口述史探寻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群体共同拥有的集体意识、集体信仰和集体价值观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口述史探寻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时代精神或民族精神等。田野政治学口述史研究的中国化路径是将“心”比“心”,即用研究者的“心”去触摸和感通研究对象的“心态”,捕捉隐藏在社会深处的“只可意会”之处。个人简介
张奎力,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积极老龄化与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筹),主要从事健康政策与贫困治理、田野调查方法等研究。
内容简介:传承人口述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普遍运用的基本方法。经过近二十年的田野实践,目前已经建构起基本理论模型,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一个富有生长力的研究方向,其内涵扩展为兼具方法与文本的二重性概念。本讲座从田野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传承人口述史的选题设计、访谈方法、访谈策略,以及书写的基本规范、文本样态和学术伦理等问题,并辅以个体传承人、群体传承人调查的丰富田野案例,呈现传承人口述史独特的学术规律和价值取向。在以实践为导向的非遗学学科体系中,传承人口述史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特征,吸纳了历史学、文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大大丰富了口述史的研究视域。郭平,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传承人口述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和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4项。作为主要作者合著出版《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出版各种传承人口述史作品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参加中国、澳大利亚、韩国院校主办的口述史相关国际论坛。多年来立足田野,广泛开展个体、群体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对访谈策略、文本书写方法等持续开展研究。
讲座题目
口述史与纪录片创作:以《决胜淮海》为例
内容简介:《决胜淮海》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解放战争的口述史纪录片。摄制组搜集、寻访、发掘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淮海战役亲历者。其中,包括解放军战士、支前民工、亲历农民,以及国民党士兵。不再拘泥于宏观叙事,也不再一味的关注军事对决,本片深度关注60万对80万的军队背后,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的生命轨迹。决胜淮海,胜的不仅仅是军事,更是人心所向。在1948年,老兵们记忆中那个最寒冷的冬天,四万万人民的命运,神州大地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战场的背后,老百姓们从对解放军的不了解、害怕,到对解放军的鼎力支持,最终汇聚成了蔚为壮观的543万的支前民工队伍。我们回眸淮海战役这一历史瞬间,就是希望理清这种转变发生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看清历史,更有助于我们面对未来。以当下的幸福生活为出发点,以持续63天的淮海战役历史进程为线索,以多维视角的口述史为血肉,以微观的视角重新构筑起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本片在全国范围内抢救性采访了170余位淮海战役幸存战士、支前民工和亲历者。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更是一个民族宝贵的记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是永恒的命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任务越艰巨,形势越严峻,我们就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但如何才能真正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决胜淮海,为什么能依靠人民群众的小推车?面向未来,我们能否离开人民群众的“小推车”?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回顾历史,最重要的是真实呈现。本片脚踏实地,扎根人民群众,努力从深入历史与现实的沟渠中吸收养分。从拍摄角度让参与过这场胜利的亲历者,亲口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印证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个人简介
刘军卫,导演、策划、撰稿人,中视协广告艺委会主委,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项目业界导师,北京三多堂传媒联合创始人,北京“四个一批”人才。2019年荣获“第九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特别贡献奖”。主要作品:《国典春秋》《大国崛起》《宋庆龄》《任弼时》《冼星海》《唐之韵》《宋之韵》《汉字五千年》《公司的力量》《走向海洋》《晋商》《大国质量》《旅游中华》《我的时代和我》《国家宝藏》《大工告成》《千年佛缘》《从〈中国〉到中国》《发掘记》《土地,我们的故事》《足球道路》《冰雪道路》《智能时代》《黑钻:焦煤的中国故事》《功在当代》《国宝回家》等等,屡获国内外各种奖项。
讲座题目
口述史与社区研究
内容简介:口述史在社会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通过口述记忆研究个人在大叙事中的生命沉浮,更在于它提供了深挖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可称之为记忆社区的问题。记忆社区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地点、时间和人物。它以个人的口述为起点,基于人的生命实践,富含主体性和情感性特征,但其勾勒出的是一个囫囵的整体,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蕴含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口述史能够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不仅在于它呈现了独特的记忆社区,还在于指明了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机制,这便是从人心的角度,揭示了人之安所遂生的社区力量。《被束缚的过去:记忆伦理中的个人与社会》
《口述、记忆与主体性:社会学的人文转向》
个人简介
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担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口述史与社会记忆、社区研究、中国社会学史。代表作《被束缚的过去:记忆伦理中的个人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21年)获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八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口述、记忆与主体性:社会学的人文转向》入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度10本“原创好书”名单、《口述史研究的人文性及其难解之题》入选《社会学研究》2023年度“十大好文章”名单。
讲座题目
口述史在生态经济学中的应用:
原理、进展与展望
内容简介:生态经济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方法仍然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口述史提供了研究视角、实证资料和思路方法等方面的启发。本次讲座首先介绍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通过学科对比,辨析生态经济学的关键特点。其次,探讨口述史方法在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口述史在环境意识研究、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环境政策评价、文化生态价值观研究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阐释口述史如何帮助研究者获取关于生态环境变迁、资源利用模式和生态服务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资料深化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理解。讨论口述史在环境正义研究和生态经济政策评估中的应用。最后,展望口述史在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前景。个人简介
钟方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在Climate Policy、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合著专著5部、译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项目1项。担任多份国际SSCI期刊客座编辑。
讲座题目
口述史与自传创作:
以江平和陈光中自传为例
内容简介:江平和陈光中都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我非常有幸和他们一起完成两部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和《陈光中口述自传》。本次讲座将以这两部自传为例,探讨口述史与自传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来获取第一手资料,能够帮助唤起自传作者的记忆,发掘鲜为人知的故事,获得生动翔实的细节。访谈者与作者的互动,能激发新的思考,发现意义深远的主题。自传写作则是一种传记文学体裁,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能够梳理口述史访谈的内容,构建连贯的叙事,表达独特的感悟。作者能自主选取重点,塑造鲜明的形象,传达弦外之音。《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和《陈光中口述自传》两书正是二者结合的范例。一方面,口述史访谈为自传提供了丰富素材;另一方面,自传写作又对口述史形成了必要提炼。总之,口述史与自传写作之间存在多维度的联系,二者的有机结合,能为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个人简介
陈夏红,甘肃岷县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审、编辑部主任,硕士生导师。全国人大财经委破产法修改起草组成员。国际破产协会(INSOL)、欧洲破产协会(INSOL Europe)、美国破产学会(ABI)会员。早年从事法律人物相关研究,协助江平先生完成《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协助陈光中先生完成《陈光中口述自传》。著有《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政法往事》《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编有《钱端升全集》《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学人自述》等。近年主要从事破产法研究。著有《破产法常识》《破产法札记》《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护:模式、情境与程序》。编有《破产法信札》及“破产实务前沿”系列出版物。知识星球“破产法百家谈”主持人。在澎湃财经频道“澎湃商学院”栏目,开有专栏“破产法的温度”。
本研修班面向以下人员招生:
(2)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文物馆、纪念馆等各种场馆工作人员
(3)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史、地方志、宣传、党建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工作人员
(5)有志于将口述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相关大中小学教师
2024年11月22日至12月6日
2024年12月7日至12月16日
线上教学(腾讯会议)
(1)填表:
如实填写报名表,并将word版(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提取码:pna9)发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培训中心专用邮箱:lishipeixun@126.com;
(2)学院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及时一对一通知报名者;
(3)缴费:
报名者在沟通后3个工作日内在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系统一次性缴纳项目费用。
韩助教:17356206483(微信号:HanLeon123)
杜助教:15542553293(微信号:xiaoquanquan0913)
田老师:010-62511453
邮箱:lishipeixun@126.com
(1)培训费:
3000元/人(含教师授课、学习资料、结业证书、组织管理等费用);该费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统一收取,开具可报销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
(1)个人账户缴费:
点击“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发布简章的缴费链接:http://peixun.ruc.edu.cn/index/index/project_cont/id/3243.html,通过学校电子收费系统缴费。
学员通过点击简章页面发布的“报名缴费”按钮,可直接打开“中国人民大学通用收费系统”中该课程班的对应收费页面,注册并填报个人身份信息和票据信息后,通过系统缴费。
郑重提醒:学员如果遇到招生人员以参加本课程班培训为由,要求学员缴纳任何公示培训费之外的费用,可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10-82507931。
(2)单位账户缴费:
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办理银行汇款缴费。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账 号:0200 0076 0902 6400 244
特别说明:汇款时“收款人(单位)”一栏均只填“中国人民大学”六字,在“用途/摘要”栏里填上“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课程XXX(学员姓名)培训费”。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凭单提交至历史学院有关负责老师处确认。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http://peixun.ruc.edu.cn/)查询。
口述史研修班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考古口述史
中国历史学家口述史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