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落魄时写一首《猪肉颂》,吃的是猪肉,品的是他对人生的态度,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文摘   2024-11-19 19:14   吉林  


苏轼这一生活得豁达,也活得艰苦。

曾经的他也意气风发,入朝为官,然而自从“乌台诗案”发生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后半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而且生活条件一次比一次差。

在古代被贬意味着与仕途诀别,官运就此而止,想必苏轼的心里也很郁闷难过。

但事情已经发生,他能捡回一条命,还是王安石,苏辙等人的极力求情。

虽然被贬,但人还活着,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未来还有无数次可能。

苏轼最终被贬到黄州,那时可能是他出生以来最艰难的一次生活遭遇。

在黄州他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朝廷俸禄少得支撑不起一家人的生活。

学生王子立返回家乡参加秋试,绕道而来拜访老师苏轼。

当时的苏轼囊中羞涩,送别时,都没有办法买一壶酒送别学子,心中虽然难过,但并不尴尬。

于是他写道“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虽然他没有钱买酒,但一杯菩萨泉也代表了他满满的诚意,既表现出一种幽默感,也给王子立一定的安慰。

苏轼的豁达心态是无人能及的,他更适合在困境中给自己找些乐子,而不是郁郁不得志。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当时远道朋友来探望,看到困境的苏轼,心中很是伤感。

然而苏轼却不认为这是伤心难过的事情,反而用捡来的羊脊骨来招待好友。

把酒言欢后,几人出门游玩,然而路上遭遇大雨,好友慌忙躲雨。

只有苏轼一人不紧不慢的走在雨中,任由雨水打在他的身上。

那一刻,苏轼的身上是闪光的,他任由风吹雨打,但是他满腔豪情,坚强意志却是风雨摧毁不掉的,让人感到敬佩,不愧是东坡先生。

黄州生活那些年,苏轼为了能支撑家人的生活,他在家附近的一片地上开辟土地,自力更生。

他高兴的将这块地称为“东坡”,“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这首诗写的便是他从播种,到稻苗生长的过程,展现出他的热忱,满足和快乐,也侧面反应出他的积极乐观。

苏轼不仅能写诗词,也喜欢美食,只要是他听说哪里有美食,都会去寻找。

在黄州生活期间,经济窘迫,想吃好的着实不容易。

恰好当地猪肉价格低廉,富贵人家不稀罕吃,于是苏轼买了一块肉,心情舒畅无比。

他亲自操刀烹饪,并写下这首《猪肉颂》,详细的记录了他做肉的过程和心情。


猪肉颂

   宋·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词译文

做肉前要把锅洗得干干净净,再放少许的清水,燃上柴木,控制好火势,不能让火苗太急煨着炖。
只要等猪肉慢慢的煮熟,不要急着去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黄州这个地方的猪肉好,价钱便宜得像泥土一样。
富贵人家不稀罕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
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煮好的肉,自己吃饱就好,不需要去管别人是怎么看待。

诗词赏析

苏轼被贬到黄州时,生活条件太糟糕,但他并没有为此而沉沦颓废,一蹶不振。

而是自我安慰,在当地寻找乐趣,虽然没钱,可是当地的猪肉也很便宜,人们也不会煮。

于是苏轼亲自研究猪肉的做法,在制作的工程中,他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成就感。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里写的不仅是煮肉的方式,更体现了苏轼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

其实人生亦如此,遇事不能急于求成,就像煮肉要慢慢等待火候足了才能品尝到美味,人生的成长和感悟也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这几句描写苏轼猪肉的细致过程,反映出他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事风格,无论是煮肉这样的生活小事,还是做学问、为官理政等大事,他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苏轼在黄州发现猪肉的价值,并愿意亲自去研究尝试,展现出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苦中作乐。

尽管苏轼身陷困境,但是他并不在意外人的看法和态度,反而展现出他的那种安贫乐道、不受外界干扰、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无论生活给予他怎样的打击,苏轼都能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也是苏轼令人佩服,倾慕的原因,这个世界上,只要不被自己打败,那么就不存在失败。


诗香墨笔
隔着千年岁月感受古人的浪漫,古人的情感,读的不是诗,是诗人的灵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