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用在王维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他是大唐美男子,也是痴情男子,他才华横溢,能文能画,懂得音律,会弹一首好琴。
脑海中经常有一个白衣书生,背着古琴行走于山水之间,他是富贵公子,却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淡泊,仿佛一朵淡淡的栀子花。
他行走于上回之间,他善于用细腻的文笔勾勒出大自然最美好的花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是一个半官半隐的诗人,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归自然,与佛音相伴。
经历人生起起落落后,他依然有一颗平淡祥和的心,在他的世界中似乎没有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
然而曾经的王维也并非如此,而是经历大起大悲后,心态逐渐释然,
他少年时怀揣梦想来到长安,凭着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名扬京城,成为不少皇亲贵胄的座上宾,就连玉真公主也倾慕于他。
李白一生最大的追求,是王维轻而易举就得到的。
在最风光时,他曾写下“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然而没多久,王维因为手下的伶人舞黄狮子,而触犯皇帝的忌讳,最终被贬出京城。
之后的岁月他经历很多迷茫,看透很多事情,他在《 不遇咏》中写下“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后期他好不容易得道丞相张九龄的赏识,担任左拾遗,再次燃起奋斗的决心。
然而朝中勾心斗角,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李林甫掌控朝廷,这样一来朝廷乌烟瘴气,王维的心再次沉入低谷,开始过上半官半隐的生活。
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人生挚友裴迪,这个愿意为他不惜冒险的朋友。
裴迪的兄长裴回和王维是好友,当他去世后,裴迪请王维给兄长写墓志铭。
初次相见,彼此的印象都很好,王维称赞裴迪“天机清妙者。”
通过这次王维和裴迪相识,虽然王维比裴迪大十五岁,但二人志趣相投。
王维在辋川隐居,裴迪后来也搬到附近居住,在此期间二人经常一起游山玩水。
在游玩的过程中,二人起饮酒作诗,弹琴作画,他们的诗均被王维编辑成《辋川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鹿柴》就是《辋川集》中的一首。
主要描写的是自然中的美景,空山的幽静安然。
而裴迪也附和一首诗:“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之前的王维是孤单寂寞的,他绝美的琴音只能弹给山间的鸟儿,微风听。
自从裴迪来了后,他就有了一位知音,王维写完《竹里馆》,裴迪则写“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王维和裴迪之间的友情,正如庄子所言“淡如水”,不为名利,也不为那虚华,只是自然而又真挚的情意。
二人之间的友情最可贵的是,在朋友落难时可以做到两肋插刀,奋不顾身。
安史之乱时,王维被安禄山逼着担任官职,没办法王维只能被困杨国忠的旧宅。
当裴迪听闻王维的遭遇后,很是担心,不顾生命危险,冒着生命危险去长安看望王维。
王维和好友相见,忍不住流下眼泪,并将一首《凝碧池》偷偷交给裴迪。
凝碧池
唐·王维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后来这首诗也成为王维证明自己忠心大唐的证据之一。
在王维差点受罚时,裴迪托付王维的弟弟王缙呈上这首诗,帮助王维获得赦免。
王维和裴迪虽然年龄相差十多岁,但不耽误他们的友情,他在王维的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朋友。
当王维去世后,裴迪再也没有去过辋川,从而也体现出裴迪对王维的深厚感情。
酌酒与裴迪
唐·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诗词译文
我斟酒给你希望你能宽慰自己,人心反复无常就像那翻腾的波澜。
就算到老我们还是知己,但是你还是按剑而防我如同路人,你进门高升之后却笑话我戴上了官帽。
细雨打湿了青草的色泽,花枝在春风中摇曳却似要颤抖。
世事就如同浮云一样变幻莫测,又哪里值得我们去追问呢?不如归隐山林,高卧林泉之间,并且多吃一些美食来保重身体吧。
诗词赏析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已经看淡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人生和人性更加的通透。
他为了劝慰裴迪,写下这首诗,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诗人以劝酒为引,直接点明人情的反复无常,反映出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故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是全诗的千古名句,意思是即使是相交到老的知己,也还要按剑提防。
而那些先富贵的人,却嘲笑想要出仕为官的人,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和虚伪,以及官场的势利与凉薄,诗人将人性的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为即景即情之句,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与不易。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回应开头的劝酒,使整首诗的结构紧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