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妻子嫌弃后,写下一首最狂的诗,最后14字,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文摘   2024-11-13 19:54   吉林  


李白的性格豪放洒脱,不拘一格,心胸开阔,就算是在逆境中也可以自我安慰。

从古至今喜欢李白的人非常多,很多诗人对他都充满仰慕之情。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李白报出自己的姓名,便可以白吃饭,白喝酒。

李白去山东之时,不少文人知道他大驾光临,争先恐后的请他吃饭喝酒。

在唐朝时期,来的朋友非常多,杜甫便是他的忠诚粉丝,曾经为他写下过《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等经典诗句。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就连当时的唐玄宗也对他礼遇有加,曾招李白入宫为他写诗。

李白的诗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不仅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而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就算是读他最低落的诗,也会产生一种激情四射,奋发图强的感觉。

李白的诗给世人带来了精神上的鼓励和力量。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李白,他也有被嫌弃的时候,甚至有人说李白在唐朝时,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比如他的妻子,就曾嫌弃过李白,其实从古至今女人也是崇拜才子的,他的妻子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生活过程中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没有经济基础,那么日子过的就会比较煎熬,也难怪李白的妻子会嫌弃他了。

这个嫌弃李白的女人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刘氏,他们二人之间刚开始感情肯定是不错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之间的性格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李白生性豪放,喜欢饮酒作诗,喜欢仗剑天涯,虽然有对功名民利禄追求的执着,但始终仕途不顺。



李白有时候特别的任性,作为一个游历诗人,经常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所以生活并不稳定,经济来源也很不稳定。

很多时候李白都需要朋友的接济和支持,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能改变家庭的生活,经济情况。

而李白的妻子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毕竟操持家务都是女人的活儿。

所以生活的苦辣只有刘氏自己最清楚,久而久之就从曾经的摩拜变成了不满,二人经常因为经济的事情争吵。

尤其是李白从不在乎钱,而且嗜酒如命,要知道在古代酒的价格是比较贵的。

这样一来经常导致家庭入不敷出,所以刘氏对李白经常有嫌弃和怨念。

后期经常对李白嘲笑谩骂,甚至认为李白除了写诗,就是一个窝囊废。

在妻子的抱怨和嫌弃之中,李白的心情也是不好受的,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忍耐。

直到有一天,他的机会终于来了,在好朋友贺知章,以及玉真公主的努力之下,李白的大名引起了唐玄宗的好奇。

他竟然下下诏让李白入京,此时的李白已经42岁,一直碌碌无为的他终于得到了来之不易的转机。

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这让他欣喜若狂,甚至内心憧憬着入宫的生活。

此时再看到一脸嫌弃他的妻子,李白得意洋洋,发笔一挥,写下一首最爽的诗《南陵别儿童入京》。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词译文

酿的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里面回来,黄鸡正在啄着谷粒,此时秋天正是它长得最肥的时候。

我直接叫来童子将这鸡杀了斟上一杯白酒,孩子们笑嘻嘻的拉扯着我的衣服。

我放声高歌想要用喝酒来自我安慰,随着日落余晖的起舞,想要和它争抢那最后的光芒。

我之前游说君王没有得到重用,真的实在是太遗憾了,现如今我挥鞭跨马要远行去寻求新的机会。

会稽愚蠢妇之前一直看不起那个朱买臣,现如今我也辞别家乡向着那长安城奔去。

我仰天大笑着走出家门,我们这些人怎么会是长期隐居在蓬蒿之间的普通人呢?

诗词赏析

李白的这首《南陵别儿童入京》整体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同时读起来也特别的爽利。

整首诗风格豪放,洋溢着诗人积极奔放的生活热情和慷慨,充分的体现出此时李白的喜悦之情。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从山中回家的时间,通过黄鸡啄着谷粒描绘出一幅丰收的景象,以这样的情景衬托诗人的情绪非常的高涨。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高兴的让仆人杀鸡酌酒,孩子们拽着他衣角嬉戏打闹。

形成了一幅温馨生动的生活场面,进一步体现出诗人此时快乐的心情。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诗人一边唱歌,一边痛饮,想用醉酒的方式来安慰自己。

喝醉酒之后,又是舞剑,又是和落日争辉,从这里又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浪漫,也展现出诗人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满怀希望,急切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立马前往京城。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这两句李白运用了朱买臣和妻子的典故,暗讽了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其中可能就包括他的妻子。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短短14个字,却被无数后人当作座右铭。

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李白得意的神态,并且自己进行了一定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宣告。

表明他并不是一个乡野村夫,将来一定能够在政治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可以说这首诗读起来特别的畅快,也是在李白众多诗当中非常经典的一首。


诗香墨笔
隔着千年岁月感受古人的浪漫,古人的情感,读的不是诗,是诗人的灵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