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高手,都在抓三件事

财富   2025-01-05 10:03   北京  
  • 文 / 郭伟,华夏基石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华夏基石首席人才官CHO训战导师

  •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为一个卓越的CEO或者人力资源负责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以及如何发展?

01

人力资源负责人要抓好三件事
1. 懂得一把手的真实意图
如何明晰领导的真实意图,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HR需要明晰人力资源具体是做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这里面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人力资源从业者接受了一系列系统化的理论教育,容易拿理论去套实践。去了企业以后,看到职位划分很混乱,任职资格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绩效也不够清晰,薪酬激励也是一塌糊涂,逻辑性不强,列举了一大堆问题,整理出一份清单,然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但是老板和员工并不满意,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老板认为建设人力资源体系并没有使得员工焕发激情,人才梯队也没有建立起来。进行新业务拓展的时候,领军人物在哪儿?人力资源从业者表示,再过3~5年体系建立起来后,人才就有了。老板讲,那时候企业都该倒闭了。
第二种情形是有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出身“江湖”,老板一说张三最近干劲不足,马上去找他沟通;说李四薪酬低了点,马上就开始上调,导致的问题就是“四处鼓包”。HR最后成了背锅侠,还很委屈地说,这些都是老板同意的。事实上,老板的确同意,但他要的不是这样的解决方法。
2. 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句话概括叫“用技术方法解决艺术问题”。艺术问题就是个性问题,一两个点上的问题。企业家、老板看到的都是点上的问题,但是我们解决问题不能从点上来,需要系统化地去解决问题。他们看到的是,我现在要干一个新产业,谁来当总经理?我现在要成立一个研究院,关键的人才队伍在哪里?至少得有10个或者8个科学家。所以,HR要有一个系统方案,整个系统才能不鼓包。
3. 讲理
HR要做好充分沟通,让其他的人都觉得合情合理。人力资源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讲理”,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是有道理的,是公平公正的
人力资源要干的就这三件事。

02

如何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
举个例子,有一家大概五六万人的大企业,员工抱怨薪酬不公平。董事长就给人资系统下了指令,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拉出一条曲线来,所有人的工资谁高谁低在这条曲线上要合情合理,要保证员工满意度达到95%。这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其实就是岗位评价。
公司的人资负责人找了某家国际知名的外企咨询公司来做方案。做完了以后,结果员工还是不满意,又全部推翻。有一次,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跟我在交流的时候说,技术方法很清楚,董事长的意图也很清晰,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件事情还是干砸了?
我告诉他,他没有理解董事长的真实意图。董事长真的是希望建立一条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岗位评价体系吗?不是的。董事长的需求有两条,一是所有人都认同现在的这套工资标准;二是将来再有新的岗位增加和减少的时候,没有人到董事长跟前去反映问题。董事长分配任务、下达指令的时候,员工不要再拿薪酬说事。
如果这样来分析,我们会发现岗位评价操作的方法和要点就不一样了。当初国际咨询公司说,岗位评价是一套科学的方法,要进行数据化操作的时候,出来的结果大家必须认可。大家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就会明白,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广大的干部群体没有参与其中,即使四处宣传说这个东西是科学的,评价结果出来后也不会受到认可。
当时100多名干部都参与了评价,结果发现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这些评委。这家外资公司也很郁闷,你们都参与评价了,为什么还反对?后来我们给他们讲,一定要有广泛的参与度,不仅是让大家在局部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去。这个过程结束以后,还要对结果进行调整。这其中有一系列的操作方式,一个很重要的操作步骤就是评价结果出来后是否允许调整?国外咨询公司说不允许调整,我们讲如果不允许调整,不可能让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认同。
董事长的真实意图是让大家认同。所以,我们要允许大家调整。但如果允许大家调整,大家可能会怀疑这套岗位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在这里,我们要明确出来哪些可以动,哪些不可以动。既要有理论有体系有框架,还要有灵活性。
经过几次意见沟通之后,我们当时提出:有的变革管理要比项目管理更重要。所以,这个项目在进行的时候,跟员工对话了好几次,所有员工都可以提不同意见。企业有自己的电视台、报刊、杂志,我们当时跟员工的对话在电视台上公开直播了三次。通过充分的沟通,让员工认可和了解岗位评价结果。
为什么一定要了解一把手的意图?往往一把手对公司现有问题的判断是准确的。我有一个做人力资源总监的朋友,他说前几年公司书记和总经理闹矛盾,他觉得总经理说的一半对,书记说的一半对。所以他在有些事情上支持总经理,在某些事情上支持书记,听起来此人好像很公允,很客观理性。我说他好日子没多久了。
在一个单位里面,为什么大家对事情要有明确的看法?你没有在那个位置上,有的问题可能就看不到。我问这位朋友,他觉得自己对公司的判断是对的吗?他说是。我说他如果在总经理的位置上,可能就不会得出这个结论了。我在这里并不是强调要“媚上”,而是要相信对公司真正问题的判断来源于哪里。
那么,在明晰目标和充分沟通这两个环节里,需要具备懂世故、通人性,善沟通、能影响的能力。这可能不是我们这一次课程能帮大家解决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和修炼。
我们CHO课程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的是,系统化构建一套关于人力资源的认知理论和体系。

03

人力资源高手,善于在面上解决“点问题”
大家以前对人力资源的认知或许比较片面,有一些碎片化的东西没有打通,有的观点也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前几年大家一直在讲HR是业务伙伴、业务领导的partner。有一次,一家公司HR负责人在述职的时候就闹了一个笑话,他们表决心说请总经理放心,我们一定要懂业务,做好总经理HR方面的partner。这句话听起来是在表决心,结果一把手站起来说,你不是我的下属吗?怎么成为我的partner了。下属就是服从和建议,partner就是咱俩得商量着来,那以后我领导不了你了。我给你下的绩效指标,你也完成不了,结果搞一个大红脸。
HR partner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是大家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它其实是一套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如果企业没有把体系和方法建立起来,纯粹地强调这种理念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人强调高管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意识,要求副总要具备一把手的思维和胆识,但是却没有把他们放在那个位置上,这容易忽悠人致死。一个人在副总的位置上,你非得让他具备CEO的能力、意识、责任。这其实是在鼓励领导之间争权。
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管理体系和机制首先要到位,也就是正职和副职形成一个班子,通常来讲叫EMT。在决策体系上形成班子决策的机制,副总真正地能发挥一把手的作用。有平台和权利的时候,再强调副职应当具备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才是合情合理的。
很多观念要正本清源,回到整个体系和逻辑上去认知。这是我们开班的时候要解决的事情。华夏基石的CHO班可能不会讲太多的工具,到了这个层面再讲工具意义就不大了。我们不是操作人员,更多是在理论和体系上构建起系统化的思维和框架,这样我们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干到正确的点上。
什么叫理论?南加州大学的图书馆网上对理论的解读相对来讲比较受大家的认可,即理论的形成是为了解释、预测和理解现象。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在关键的边界假设的范围内挑战和扩展现有的知识。所以理论的本质是什么?是突破和创新。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理论学完就是拿来运用的,那叫教条主义。理论形成之后,我们对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将来遇到类似的事情,有自己的指导原则,知道怎么处理。
什么叫体系?体系指的是为实现某种目的,由各种活动构成的,在特定规则和标准的牵引下,能够持续循环迭代的运作模式。这个概念中有4个关键词:一是有特定目标,二是由各种活动构成,三是有特定的规则和标准,四是循环迭代。
人力资源最怕的是解决点上的问题,最需要强调的是以面上的方法去解决点上的问题。这就是用技术方法解决艺术问题,人力资源系统、人力资源从业者一定要坚持这个本心
我认为华夏基石首席人才官 CHO班,最重要的是解决人力资源负责人的三大能力之一。怎么解决?就是帮大家把混乱的、碎片的,甚至还没有形成的一些理论和体系,以及卓越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底层逻辑构建起来。
这是我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这些天的学习有一些帮助。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编辑  杨文雪)

六君子塾是一个面向所在公司规模超过20亿的企业家的高端学习及交流平台,命名源于当年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的“人大六君子”,著名管理学者、《华为公司基本法》起草专家组组长彭剑锋教授倡议发起,旨在“成就新一代企业领袖”。创办六君子塾,既体现“人大六君子”40年孜孜不倦潜心经营管理理论建树及实践贡献,又体现他们对更多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所秉持的大爱之心。我们希望能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领袖和产业引擎,帮助它们从十亿走到一百亿,并向千亿进军。

欢迎索取招生简章

华夏基石e洞察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官方公众号,彭剑锋、黄卫伟、吴春波、洪天峰、施炜、肖知兴、田涛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们努力提供具有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深度剖析最佳实战管理案例,零距离互动答疑解惑企业各种管理问题,提供咨询解决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