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缺爱,是一个谎言”:这6部剧,讲透了觉醒女性的魅力,太飒了!

情感   2025-01-30 12:00   山西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今日主播 | 畅心
“你得去掌权,公平才会从手里诞生。”

2024年,郭晶晶以“奥运跳水裁判长”身份传递的这个理念,火爆全网。

越来越多女性开始意识到——

女性缺爱是一个谎言

女性真正缺的是资源、权力尊重远比爱情更宏大生命课题。

而当女性开始捍卫自己边界,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你会发现她们开始站在C位,没人敢轻视她们。

这是一个忠于自我、忠于欲望,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位置——

站上去,你会发现整个精神倍儿

如今,越来越多女性渴望活出自己。

她们升起出走的决心,在斩断枷锁的挣扎与痛苦中,也长出了力量和勇气,最终为自己挣得一片天空。

就如同2024年这6部女性电影里的主角一样——她们穿越重重阻碍,活出独属于自己的绽放的生命力。


不讨好,把自己的心情放第一位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丢了,活着活着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可能是在面对朋友不合理的索取时,你明明内心抗拒,却碍于多年的情面,选择了让步;

可能是被他人强占利益时,你明明满心不甘,却碍于外界的压力与压迫,选择了妥协;

可能是在被要求做出违背内心的选择时,你明明不情不愿,却碍于环境的规训,选择了低头。

而当一个人总是不能遵从内心的声音,做出真正的选择时,她就会渐渐忘了自我,变得麻木、迷失、黯淡。

这份迷茫压抑,《热辣滚烫》中的乐莹同样有过,但她通过参加拳击比赛,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拳击比赛后,她问爸爸:“如果你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朋友跟你要,你给哪个?”

爸爸说:“朋友要啊,那给大的呗。”

乐莹苦笑道:“我两个都给。”

这就是以前的她,为了讨好他人一再牺牲自己,换来的却是背叛和变本加厉的索取。

她感叹:“所以朋友都觉得我不爱吃苹果。”

爸爸问:“所以你现在不给了?”

乐莹释然一笑:“现在看心情。”

同样的回答,也发生在她和前男友的对话中。

比赛结束后,前男友问她:“吃牛蛙?”

一贯迎合他人的乐莹,这次坦然说出真心话:“我不爱吃牛蛙。”

前男友问:“那吃点别的?”

乐莹说:“改天吧,看心情。”

一句“看心情”,证明乐莹彻底改写了迎合讨好的习惯,也成为了她打破内心桎梏的利刃。

因为这意味着,她内心深处那个一直被忽视、压抑的真实自我,开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生命的力量一旦挣脱枷锁,便只剩一个方向——昂扬向上。

过去那种讨好、压抑的生活方式,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从石缝间钻出来的种子,在冲破禁锢的瞬间,已然领略到了天地的广阔。

它怎会再回到从前那种狭小逼仄、备受压迫的环境中去呢?

它只会不断向着天空,伸展枝叶,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华彩,哪怕经历风雨洗礼,也欢迎。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

你有累得脸不想洗、牙也不想刷的时候吗?

美其名曰“怎么舒服怎么来”,其实是缺少自我支持的落点,不知道该如何安放疲惫,才能找回鲜活的生命力。

《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在城市屡屡碰壁,浑身的活力被压榨一空,但她努力寻找落点。

她回到大草原,问在这里开小卖部的妈妈:“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妈妈告诉她:

“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你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

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样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

一席话,轻巧地接住了李文秀所有的焦虑疲惫,在这片未经文明开垦的地方,带她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朴素与自由。

后来,李文秀和妈妈赶场去夏牧场。
当地人都穿得很隆重,她们为了赶路穿得破破烂烂,当地人朝戈奶奶得知原因后,笑着对她们说: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

生活很难,我们都像李文秀一样,奔走在安置疲惫的旅途中。旅途或许暂时看不到尽头,但它也是生活本身,值得好好经营。

别太累,像小草和大树一样自由舒展;别太邋遢,把自己安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以闪亮的姿态度过人生每一个节点,每一次回望,人生的路都是松弛、自洽的,内心也会时刻丰盛而富足。


人生没有既定轨道,

想活成什么样自己说了算

很多人都说孩子是原生家庭的复印件,认为“原件有瑕疵,必致复印件有缺漏”,仿佛命运早已被上一代牢牢烙印,只能在既定轨道中前行。

于是,有人觉得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命该如此”。

然而,人生不只有轨道,人生是旷野。

就像在《山花烂漫时》中,拼死想要通过高考的女孩们,在张桂梅校长的引导下,把学习当做了“改命”的出路。

过去他们眼中唯一的出路,是听父母的话。

当14岁的女孩谷雨同意被爸爸“卖掉”,换三万彩礼,张桂梅给她算了笔账:

“假如平均一年工资一万二,三年三万六,三万块钱,还不到三年的工资,你就把自己卖了,你说值当不值当?”

她翻墙潜入谷雨家,把女孩从“魔窟”里捞出来,带回学校,还给谷雨爸爸打了个欠条:
“三万块,我分五年付给你,一分不少。”

后来,谷雨顺利考上云南的大学,她把录取通知书递给父亲看,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个家。

张桂梅为无数想要“改命”的女孩,争取了“学习”这一条出路,她们能改命,我们也能。

并且,出路不止一条。工作、深造、考试、转行、学习……

只要狠下心锤炼自己,我们终将摆脱原生家庭赋予的悲惨,为自己重新写一条命。


别再等了,为自己活一次

你是否在20岁时,为了一个时机,想着“再等等”,结果一等就是几年、十年、几十年?

年过半百回头来看,人生竟只有无数个“再等等”,脑海中复演好多好多遍的精彩,现实中一样都没有发生。

电影《出走的决心》中的苏敏,50岁时,回望前半生的虚无空白,终于不想再等了。

18岁那年,她穿红裙子被妈妈指责“妖里妖气”,从此再也没有穿过裙子;

50岁那一年,她离开毫无尊重的老公、没完没了的家务、一地鸡毛的生活,开车踏上环游中国之旅。抵达其中一个目的地时,她再一次穿上了红裙子。

这份迟了32年的美丽,她始终究为自己争取到了。
她说:“我用了这么多年才走到这儿,谁也别拦着我!”

或许,我们也早有过“出走”的想法,但究竟何时行动?要不要行动?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问号。

很多人以为,答案是等来的,但苏敏告诉我们:“我总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早就该走了!”

答案由自己创造,你已经具备了远走高飞的能力,就不要再任由无形的枷锁,捆绑住自己。

去闯荡,去看见,去争取,去爱。

只要走出第一步,你就会发现:原来外面海阔天空,有着最美的风景。


敢于不好惹,为自己打破桎梏

很多时候,“拿得出手”、“贤惠”、“文静”、“脾气好”……

这些看似赞美的话,实则是一条条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压抑着女人的生命力。

纪录片《凤凰:她的传奇》中,李清照二婚遭遇家暴。

在那个年代,女性被要求“贤惠”、“得体”,若是女性敢主动提离婚,无论输赢都会被判入狱,但李清照毫不畏惧。

不但坚决要离婚,还举报丈夫科举作弊,使他被判流放边疆。

最终她离婚了,也成功被判入狱——以众叛亲离、被世人不耻的方式。

似乎生活总会这样,通过某些方式不断告诫我们做自己、表达自己会发生什么很可怕的事。

  • 可能是被批评、被恶意攻击,

  • 可能是被拒绝、被嘲笑、被排挤,

  • 可能是有人要用更大的声量淹没你,

  • 可能是要失去一切,甚至要坐牢……

于是,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之下,有人选择了妥协,选择将真实的声音深深隐藏起来。

也有人会萌生出截然不同的想法,“我这样活着就够了吗?”

对李清照而言,坐牢、被世人不耻都没有让她一蹶不振。

“他们不明白,我所图的,不是一世之名,我心中所图,乃百世之名。”

出狱后,她更是迎来了一段创作高峰期,独活了24年,长寿且自由,流芳百世。

事实上,一个人想活出她自己,想活出自己的独立意志,势必要挣脱什么。

这个功课,从我们还是个孩子、第一次挣脱大人的怀抱,自己向外攀爬、抓取物品时就开始了。

因为生命本能就是这样驱使我们的——

活出生命的攻击性,全然主导自己的人生。


摆脱苦情叙事,拥抱新视角

“没办法,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句话你是否很耳熟?

仿佛女性就该待在苦情叙事里,一边哀叹“谁让我是个女人”,一边竭力回应和满足外界的期待,直到把自己掏空。

电影《好东西》中的王铁梅,为了做一个好妈妈、好领导,把自己锻炼得什么都会,连修马桶、安装窗户也可以一个人搞定。

即使已经如此全能,她依然会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自责:
“我怎么会那么自信呢,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好?实际上我什么都能搞砸。”

朋友小叶问:“为什么要什么都做好呢?怎么才算做好呢?裁判是谁?为什么不能搞砸?”

王铁梅说:“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一个妈妈,我必须做好。”

小叶说:“可你也是一个人啊!你不是铁做的,不是超人,你也会脆弱、会无能、会需要帮助。”

王铁梅说:“这个世界的规则不是这样的。”

小叶告诉她:“那我们就不要玩他们的游戏了。”

是啊,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遵从“大家”的步伐?为什么不能不回应别人的期待?

跳出别人的游戏规则,我们才能看到,生活本来就有的很多可能性。

妈妈可以搞砸,领导可以犯错,女性可以脆弱,也可以坚强……若你敢于编写自己的游戏规则,一切都可能发生!


写在最后

曾看过这样一段内容:

很多女性由于从未正视过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常常误以为自己迫切需要的是别人的垂怜、疼爱与关心。

在这种认知的驱使下,她们把所有精力、目光倾注在男性身上——
把控制当作关心,把限制当作安全,把关系中的痛苦当作亲密。

于是,她们不惜用讨好、牺牲自我的方式,换取被爱。

实际上,女性真正需要做的是活出自己。

祝所有女性在2025都能活出崭新的自己!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文由芒来小姐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 | 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主播丨畅心
副主编 | 花花

总   编 | 康蕾

张德芬空间
由知名作家张德芬女士创办,倡导自我负责的个人成长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