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把握超长信用配置机会 | 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文摘   其他   2024-12-11 09:40   广东  



12月第一周“抢券”行情继续演绎,利率债快涨慢跌,信用债单边下行。11月下旬以来,市场对地方债供给担忧逐步消化,政策空窗期内利空出尽,11月最后一周,同业存款自律倡议落地,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调低至1.5%,点燃做多热情。周一(12月2日),国债下破2.0%后,尾盘交易商协会发布四家农商行自律调查结果;周二(12月3日),利率小幅回调;此后市场缺少明确的多空消息,但多头情绪依旧强势;周四(12月5日),国债向下突破1.95%。周五(12月6日),证券日报发文金融机构扎堆“抢券”不可取,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上证指数拉涨超1%,债市小幅回调。12/2-12/6利率债快涨慢跌,而信用债“抢券”行情持续,收益率持续下行,3年AAA中票累计下行11bp至1.94%。
利率债和中短端、中高级信用债普遍突破前低,信用行情或将轮动至弱资质和长久期债券,关注超长信用债的配置价值。12月6日,国债突破关键点位,10年国债下至1.95%,30年国债下至2.16%,信用债中高等级、中短期也普遍突破前低,低等级、长期信用债仍有一定下行空间,3Y AA(2)、5Y AA城投债距前低还有13bp,10Y AA+中短票距前低12bp,1Y AA-二级资本债距前低11bp。本周(12/9-12/13)2万亿专项债发行基本完成,而年底年初资产为季节性配置高位,叠加年末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释放资金,这将继续驱动利率下行。而利率下行过程中,信用债收益将逐步抹平,预计行情将继续轮到至弱资质、长期信用债,超长信用债或将有更高资本利得。策略上建议资质下沉、拉久期,关注3Y AA(2)城投债、10Y AA+中票的机会。
今年超长信用债主要有4次调整,8月前触发因素是监管关注,核心是超长债性价比下降,8月后调整来源于博弈政策预期,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2024年以来,超长信用债的调整主要有4次,分别在4月底、8月、9月底10月初、10月底。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整前,1-4月,4-8月,信用债持续上涨,虽然两次调整都由监管调控引发,但核心的矛盾在于超长债性价比下降,开始调整时中长端信用利差已降至历史低点,止盈需求集中爆发。而8月的调整由于引发了广义基金的赎回负反馈,从月初持续到月底,此后市场对信用债流动性的担忧持续。第三轮调整9月底重要会议出台重磅政策,10月底市场交易财政政策预期,信用波动均明显大于利率。

11月下旬以来信用持续走强,近期中长端信用债流动性有改善迹象。超长信用债流动性的分界线在8月初的调整,超长信用债的供给主要集中在产业债,1-8月,主要是5Y以上的超长产业债流动性攀升,此外,3-5Y中长期城投债和产业债的成交占比也逐步提升。8月初债市巨震,此后以上中长期信用债流动性回落,而11月以来,3-5Y城投债和产业债成交均有改善。12月首周,5Y以上产业债流动性也有小幅提升。而超长信用债的交易热度提升,往往伴随利率下行的过程,后续随着资产荒格局持续演绎,超长债流动性有望改善。

当前信用债行情可类比4月后,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将持续收窄。4月的调整源于监管多次提升长债风险,叠加权益市场向好。后续随着市场逐步消化监管表态的影响,利率重回下行通道,资产荒格局延续,信用利差压缩,4-8月超长信用债继续占优。而本次的行情可追溯至10月下旬调整,市场加大对增量政策的博弈,并且权益市场表现较强,因此10月末信用债因流动性偏弱调整幅度较大。11月,随着化债方案落地、地方债供给冲击有限,且政策预期减弱,债市利空出尽。而同业存款利率下降落地后,债市下行空间进一步打开。后续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将释放资金和带来增量配置需求。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持续收窄,超长信用债获取资本利得将更丰厚。
从比价效应来看,当前超长信用债同样有性价比,建议在保障一定流动性的基础上择券。从资产比价的角度来看,10Y高等级中票和长债的利差,目前也有一定下行空间,12月6日,10Y AAA中票估值2.28%,与10年地方债利差19.5bp、10年国债利差32.1bp,与30年地方债利差11.7bp,利差较前低还有17-20bp的下行空间。10Y AA+中票估值2.49%,与以上资产的利差存在28-32bp的下行空间。具体到个券上,建议关注存量债规模大、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主体。有两个思路,一是负债端能忍受一定估值波动,可以关注有一定收益的超长信用债,如蜀道投资5-7Y、无锡交通产业集团7-10Y估值2.45%;另一个方向做中短期交易,以赚取资本利得为主,建议关注诚通、国新等类政府主体,存量规模大、流动性较强,并且随着5000亿稳增长专项债的发行,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




1. 12月第一周信用继续走强,后续行情如何轮动

12月第一周“抢券”行情继续演绎,利率债快涨慢跌,信用债单边下行。11月下旬以来,市场对地方债供给担忧逐步消化,政策空窗期内利空出尽,11月最后一周,同业存款自律倡议落地,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调低至1.5%,点燃做多热情。周一(122日),国债下破2.0%后,尾盘交易商协会发布四家农商行自律调查结果;周二(123日),利率小幅回调;此后市场缺少明确的多空消息,但多头情绪依旧强势,周四(125日),国债向下突破1.95%。周五(126日),早上证券日报发文,金融机构扎堆“抢券”不可取,同时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资金面边际收紧,叠加上证指数拉涨超过1%,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小幅回调。122-126日,利率债呈现快涨慢跌的特征,而信用债“抢券”行情持续,收益率持续下行,3AAA中票累计下行11bp1.94%

利率和短端信用普遍突破前低126日,国债突破关键点位,10年国债下至1.95%30年国债下至2.16%,信用债中高等级、中短期也普遍突破前低。当前低等级、长期信用债仍有一定下行空间,3Y AA2)、5Y AA城投债离前低均还有13bp10Y AA+中短票距前低12bp1Y AA-二级资本债距前低11bp。
信用行情或延续,策略上建议资质下沉和拉久期,关注超长信用债的配置价值。本周(12/9-12/132万亿专项债发行基本完成,而年底年初资产为季节性配置高位,叠加年末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释放资金,这将继续驱动利率下行。而利率下行过程中,信用债收益将逐步抹平,当前中短期、中高资质信用债收益已下至历史低位,预计行情将继续轮到至弱资质、长期信用债。操作上建议资质下沉、拉久期,超长信用债或将获得更多资本利得,关注3Y AA2)城投债、10Y AA+中票的机会。


2. 超长信用债的机会与风险
超长信用债盈亏同源,牛市中带来超额收益,熊市中流动性瑕疵凸显。今年1-8月,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超长信用债(本文定义为5年以上)异军突起,超长信用债供给大增,二级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以高票息和长久期的资本利得优势,取得了很高的相对收益。而随着8月以来的几次调整,超长信用债在熊市中的劣势也开始暴露,投资者承担放大的资本利得亏损,以及成交中较大的折价幅度。那么当前超长信用债的风险和机会怎么看?

今年超长信用债主要有4次调整,8月前触发因素是监管关注,核心是超长债性价比下降,8月后调整来源于博弈政策预期,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2024年以来,超长信用债的调整主要有4次,分别在4月底、8月、9月底10月初、10月底。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整前,20241-4月,4-8月,信用债基本单边上涨,虽然两次调整都由监管调控引发,而核心的矛盾在于超长债性价比下降,开始调整时中长端信用利差基本已经降至历史低点,止盈需求集中爆发。而8月的调整由于引发了广义基金的赎回负反馈,从月初持续到月底,此后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持续。第三轮调整9月底重要会议出台重磅政策,10月底市场交易财政政策预期,信用波动均明显大于利率。

11月下旬以来信用持续走强,近期中长端信用债流动性有改善迹象。超长信用债流动性的分界线在8月初的调整,超长信用债的供给主要集中在产业债,1-8月,主要是5Y以上的超长产业债流动性攀升,此外,3-5Y中长期城投债和产业债的成交占比也逐步提升。8月初债市巨震,此后以上中长期信用债流动性回落,而11月以来,3-5Y城投债和产业债成交均有改善。12月首周,5Y以上产业债流动性也有小幅提升。而超长信用债的交易热度提升,往往伴随利率下行的过程,后续随着资产荒格局持续演绎,超长债流动性有望改善。

当前信用债行情可类比4月后,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将持续收窄。4月的调整源于监管多次提升长债风险,叠加权益市场向好。后续随着市场逐步消化监管表态的影响,利率重回下行通道,资产荒格局延续,信用利差压缩,4-8月超长信用债继续占优。而本次的行情可追溯至10月下旬调整,市场加大对增量政策的博弈,并且权益市场表现较强,因此10月末信用债因流动性偏弱调整幅度较大。11月,随着化债方案落地、地方债供给冲击有限,且政策预期减弱,债市利空出尽。而同业存款利率下降落地后,债市下行空间进一步打开。后续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将释放资金和带来增量配置需求。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持续收窄,超长信用债获取资本利得将更丰厚。

从比价效应来看,当前超长信用债同样有性价比。从资产比价的角度来看,10Y高等级中票和长债的利差,目前也有一定下行空间,126日,10Y AAA中票估值2.28%,与10年地方债利差19.5bp、比10年国债利差32.1bp,与30年地方债利差11.7bp,利差较前低还有17-20bp的下行空间。10Y AA+中票估值2.49%,与以上资产的利差存在28-32bp的下行空间。

具体到个券上,建议关注存量债规模大、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主体。有两个思路,一是负债端能忍受一定估值波动,可以关注有一定收益的超长信用债,如存量超长债100亿以上的主体中,蜀道投资5-7Y、无锡交通产业集团7-10Y估值2.45%;另一个方向做中短期交易,以赚取资本利得为主,建议关注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类政府主体,存量规模大、流动性较强,并且随着5000亿稳增长专项债的发行,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4年12月11日发布的研报《再度把握超长信用配置机会,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研报。

杨业伟 S0680520050001 

yangyewei@gszq.com


王春呓 S0680524110001

wangchunyi@gszq.com


相关报告

打开利率空间,先足够下行方能上行丨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通胀偏弱,等待降息|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固收组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固收组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业谈债市
我们将在此公众号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找债市投资方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