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余生杂谈第289篇原创日更文章
这几年焦虑抑郁的人实在太多了。不管是在公众号后台,还是说在我咨询的过程当中,总是有很多人来问我吃西药到底能不能治愈焦虑、抑郁。
之前也写过一篇公众号文章:《不要指望吃药能治好你的焦虑抑郁》
今天我想从更详细的角度来阐述西药和治疗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说到药物治疗焦虑、抑郁就躲不开一个名词: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大脑的 “信使”
大脑如同一个超级繁忙的信息枢纽,神经元们是这儿的 “居民”。神经元之间没法直接触碰交流,这时候神经递质就登场了。
它们是小巧却关键的化学分子,像快递员一样,从一个神经元的末端(突触前膜)出发,带着信息跨越神经元间的微小间隙(突触间隙),精准投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 “收件点”(突触后膜)。
如此一来,大脑里的各种指令、信号才能顺畅传递,身体机能、情绪感知、思维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
不管是思考一个问题,还是要给身体下一个指令去做一件事情,这里必不可少的就是神经递质的传递。
所以神经递质传递是我们大脑正常运行的一个必要条件。
焦虑抑郁中神经递质的 “失衡闹剧”
血清素 —— 情绪 “稳定剂” 告急
血清素堪称 “情绪警察”,它维持着情绪的平和稳定。正常状态下,它在大脑里均匀 “巡逻”,让我们放松、愉悦,还能管睡眠、管食欲。可焦虑抑郁来袭时,血清素水平常常跳水。
想象一下,警局警力不足,城市(大脑)就乱糟糟的。血清素匮乏,负面情绪就肆意疯长,焦虑像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抑郁则似浓重阴霾,罩住生活热情,患者陷入无端悲伤、消极绝望,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
多巴胺 —— 奖赏通路 “断链”
多巴胺一登场,那就是快乐信号。它主导大脑奖赏系统,我们达成目标、享受美食、收获爱意时,多巴胺汹涌分泌,激励我们重复美好行为。但在焦虑抑郁情境下,这通路出岔子了。
好比电路短路,多巴胺分泌要么疲软,像努力工作却没奖金激励的员工,人做啥都提不起劲,对以往爱好兴致缺缺;要么释放紊乱,忽高忽低,情绪跟着坐过山车,一会儿莫名亢奋,转瞬又跌入焦虑谷底,心境极度不稳定。
去甲肾上腺素 —— 应激 “警报器” 失控
去甲肾上腺素是身体应对压力的 “警报先锋”,危机时刻迅速拉响警报,让心跳加速、血压飙升,精力高度集中,好对抗挑战。
可要是长期焦虑抑郁,它就像失灵的警报,昼夜狂响。大脑被持续高压笼罩,注意力全被分散。满脑子危险信号,人时刻紧绷,疲惫不堪,一点点小事都能触发过激反应,加剧焦虑循环,把心理能量一点点耗尽。
因果交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现在的研究发现:1.焦虑抑郁的人,他的神经递质是异常的;2.补充或者是抑制神经递质可以某些症状有改善;3.焦虑抑郁会导致神经递质异常,神经递质异常又会加重焦虑抑郁,他们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到底是神经递质失衡催生焦虑抑郁,还是长期负面情绪把神经递质系统搅乱?这个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很难说的清楚。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慢性压力、职场高压、亲密关系破裂、童年创伤累积、扭曲认知、糟糕生活习惯等等是会加速神经递质异常的。
也就是说去分清神经递质和焦虑,抑郁的先后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让这件事情停止并且不是变得更严重。也就是我们怎么样让这个鸡可以持续的生蛋的问题。
现代西药治疗的机理:
现在所有的西药的作用机理就是去影响神经递质。要么抑制某些神经递质的摄取、减少刺激,要么补充某些神经递质,要么以弥补疲惫的神经不能释放足够神经递质的缺陷。
神经递质调节的局限性
代偿机制与适应性变化 长期使用药物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可能会引发身体的代偿机制和适应性变化。例如,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使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后,身体可能会通过下调相关受体数量或改变受体敏感性等方式来维持内稳态。这可能导致药物效果逐渐减弱,需要不断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难以实现根治。
直白地说,就是你的神经本来是需要持续地工作来提供某一种神经递质。这个时候,不断的外源性的大剂量提供神经递质,会让你的神经处于一个休息的状态。
我们身体的细胞都是用进废退,他一旦处在休息的状态,他都会以为他不需要工作了。慢慢地他的功能就退化了,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这样的功能。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西药是要说药物不能轻易停。
因为你一旦长时间服用,你的神经就处于功能衰退的状态,停药之后会让你的症状复发,甚至会变得更严重,因为你的神经已经功能减退。他必须长期需要外援的帮助。
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调节某一种神经递质的药物,可能会对其他神经递质系统产生间接影响,进而引发新的平衡失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服用药物之后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同时目前对神经递质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药物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也只是一种相对宽泛的干预,无法精准地解决所有神经生理层面的问题。神经递质也不是焦虑抑郁的全部,对于焦虑抑郁的人来说,可能还存在其他多方面的失衡和紊乱。
因此对于焦虑抑郁的治疗,神经递质只能作为一个方面,还要综合的去考虑其他的方面。
药物治疗似给递质工厂 “紧急注资”,抗抑郁、抗焦虑药调节递质浓度,为大脑重启 “纠错程序”;
心理治疗则像手把手教大脑 “理财规划”,认知行为疗法纠正负面思维,重塑应对模式,让情绪归位;
生活里,规律作息是给递质 “稳节奏”,运动是激活 “生产线”,社交是引入 “新活力”,冥想是清扫 “杂念尘”。
多管齐下,从分子层面到生活全景,逐步驱散焦虑抑郁阴霾,重寻内心安宁。
总结一下:并不是药物不能服用。
对于严重的焦虑,抑郁,短期的服用药物可以控制住你的症状,I让你有一个喘气的机会去改变你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生活习惯 。
但是如果想要长期的依赖药物去治疗焦虑和抑郁是不可能的。
这过程当中并不排除有极个别的人在服用药物之后,他的焦虑抑郁确实治愈了。但这个数量是极少的。
到底是改变了神经递质让他治愈,还是改变了神经递质之后,他通过自己对于生活习惯认知模式的改变实现的治愈,这两者很难说。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解答你对于到底要不要吃药治疗焦虑抑郁的疑惑。
关注我,我会持续分享焦虑抑郁的科普文章。如果希望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焦虑抑郁也欢迎联系我。
(全文完)
(微信@hemuxinli1)
我是刘洪均,一名10年养成的心理咨询师,在这里会分享个人成长、心理咨询、睡眠相关的感悟与知识,这里不制造焦虑,若能有那么一刻能缓解你的焦虑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关注公众号 加微信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