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正在毁了一代孩子

文摘   2024-12-17 06:55   江西  


公众号余生杂谈第287篇原创日更文章


这两年,有好多大龄孩子的家长通过微信向我求助。这些所谓的大龄孩子几乎都在二十五六岁有的甚至是三十几岁。


这些家长会非常着急地说我家的孩子抑郁了,或者非常的焦虑,又或者说孩子每天躺在家里不去上班也不好好生活,问我怎么办?

这真的不是个别现象,甚至已极其普遍。而且我敢说,在接下来的10年这个现象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这和近年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单一价值观以及过度关心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家长眼里,孩子只需要学习好就什么都会变好。

所以家长只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能力的培养少之又少。

与此同时,家长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孩子的关心、关爱,会去插手孩子的方方面面,帮孩子解决了所有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的事情。生怕孩子遭受了什么样困难,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

他们甚至会提前预设好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挫折到来,并把这些挫折扼杀在摇篮里。

为了增加学习时间,家长不会让孩子从事任何家务劳动,甚至会包办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整理书包、衣柜、准备自己的学习用品等等。

甚至很多孩子都已经二三十岁了,家长还要管孩子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吃水果,甚至要把水果切好放到面前。

类似于这样子无微不至,看似是把孩子照顾得特别好,其实是在害了孩子。这些家长会在孩子成年之前不训练他的任何生活能力。

而当孩子成年了之后,不停地抱怨孩子不会做这个不会做那个。



在他们看来,只要这个孩子身体长大了,所有的他该会的东西就应该都会。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所有的能力是需要从小开始训练的。

对于孩子来说,小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的训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

当孩子到20多岁、30岁的时候,父母突然间要求会这个会那个,而自己的能力又足,所以就出现了退缩、不愿意行动的表现。

人的能力在不断的行动当中获得。人也是需要和这个世界去不断地交手、去经历失败、去经历挫折,并从这些失败和挫折当中积累经验。

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恰恰是剥夺了孩子经历这一切的机会。这不是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让他们丧失能力的残忍。


孩子终究是要自己独立生活的。

真正的爱是要从小去锻炼孩子。让孩子学会生活,让他学会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让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中学习。

一岁的时候你可能是让他尝试自己走路,跌倒了也能自己爬起来;

两岁的时候你可能是让他自己吃饭,吃不到嘴里自己想办法;

三四岁的时候你可能需要让他自己洗脸洗脚,学会扔垃圾,学会帮爸爸妈妈拿个什么物品;

五六岁的时候就要让他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了。

等到上小学,他就需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了。要学会做家务,学会煮一些简单的饭菜,学会洗自己的内裤袜子等。

再大一点就需要更多的自己照顾自己并且能够照顾他人,而不是当个什么都等着送上手来的生活废物。

人活在世上是来生活的

是要有生活的能力,也只有生活才能让人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不会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中。

如果你是屏幕前的家长,问问自己有没有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你,你会不会担心他的生活,如果会,那说明你对他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够。

这世界上所有的关系从一开始都是趋于分离的,亲子关系更是如此。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分离就开始了。

接下来的每一天父母都应该是在训练孩子拥有离开父母的能力,而不是不断的帮忙代劳来剥夺他的能力。

(全文完)


(微信@hemuxinli1)

我是刘洪均,一名10年养成的心理咨询师,在这里会分享个人成长、心理咨询、睡眠相关的感悟与知识,这里不制造焦虑,若能有那么一刻能缓解你的焦虑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关注公众号     加微信



往期推荐: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会死?

连呼吸都不会,不要想缓解焦虑了!

焦虑内耗的人要控制你的大脑,而不是被大脑控制

焦虑症会好吗?

重塑大脑:神经可塑性是甩掉焦虑的关键

焦虑的人不吃这种苦是好不了的

不要指望吃药能治好你的焦虑抑郁
这世间所有的苦恼,都有药就好了!

稻盛和夫:除了生理上的痛,所有的痛苦都是认知带来的




余生杂谈
余生大概是个心理咨询师,普及心理常识,让心理学帮助你我更好的生活。 在这里不制造焦虑,只提供缓解焦虑的办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