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 2024丨张文娟教授:治疗中危肺栓塞的大口径机械取栓术与导管导引溶栓术——PEERLESS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结果

健康   2024-11-01 20:38   上海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2024年10月27-30日,第36届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 2024)在美国华盛顿隆重举行。在大会的LBCT II:Lancet联合专场上,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医院的Wissam A. Jaber教授公布了随机对照试验PEERLESS研究的主要结果。

张文娟教授点评


PEERLESS研究是首个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中比较大口径机械性血栓切除术(large-bore mechanical thrombectomy,LBMT)和导管介导的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两种不同干预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结果显示急性中危PE患者如果接受LBMT而不是传统的CDT方法,能够显著降低临床恶化率、加速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善,并缩短ICU和整体住院时间,这对降低患者负担和医疗成本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结果表明LBMT不仅在治疗效果上优于CDT,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平衡,因而为中等风险PE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具优势的干预选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PEERLESS研究中主要终点的显著获胜比主要来源于LBMT在降低临床恶化/紧急抢救和减少ICU需求方面的优势,而在关键的安全性指标上,包括死亡率、颅内出血和大出血,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尽管LBMT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早期临床结局,但其在降低严重不良事件方面的效果与CDT相似。此外,临床恶化和进入ICU的判断包含了一定的临床医生主观因素,可能导致结果的解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终点指标虽然展示了LBMT在早期改善患者稳定性方面的潜在优势,但由于带有主观判断的成分,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解读。进一步的研究可能需要更明确和客观的标准,以验证LBMT在减少临床恶化和ICU需求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本次TCT 2024发布的PEERLESS研究显示,急性中危PE患者如果接受Flowtriver系统(Inari Medical)的LBMT,而不是CDT,短期内的预后较好。该研究不仅填补了现有大型RCT研究的空白,还为中危PE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临床决策。

研究背景


TCT 2024

PE是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危PE常用快速再灌注治疗,但出血风险较高,特别是颅内出血。指南建议有客观证据表明右心室功能障碍的中危PE患者采用抗凝治疗,但早期死亡率和临床恶化率仍然较高。近年来,CDT治疗和LBMT显示出积极疗效,但尚无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者。TCT 2024会议上发布的PEERLESS试验是首个在中危PE患者中评估LBMT与CDT疗效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方法

TCT 2024

PEERLESS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年龄18岁且被诊断为中等风险P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比较LBMT与CDT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纳入了550例有右心室扩张和其他临床危险因素的中危PE患者,按1:1随机分组为接受Flowtriver系统的LBMT组和CDT组,如图1所示。主要终点为:1)全因死亡率,2)颅内出血,3)严重出血,4)临床恶化和/或需要抢救,5)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及住院时长,在出院或术后7天进行评估。此外,一些重要的次要终点也在观察范围内,例如术后24小时评估的呼吸频率、心功能分级,30天内的死亡或再入院等,如图2所示。

图1. PEERLESS研究设计

图2. PEERLESS研究重要终点事件的定义
研究结果

TCT 2024

基线特征: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共有550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并分别在3个国家的57家医院接受了LBMT(n=274)或CDT(n=276)治疗。LBMT组和CDT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3.7岁和61.2岁,男性分别占54.4%和51.4%。两组的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基线时,LBMT组95.3%的患者和CDT组96.7%的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其中大多数患者使用的是普通肝素(分别为80.7%和85.5%)。LBMT组和CDT组之间从入院到导管插入治疗的时间相似(分别为22.3±17.7小时和24.8±19.6小时;P=0.09)。

表1. PEERLESS研究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手术特征和围手术期结果:LBMT组的手术时间较长(95.8±55.6分钟 vs. 70.8±77.3分钟),CDT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LBMT组(919.1±464.9分钟 vs. 48.0±27.1分钟)。在血管穿刺部位方面,LBMT组几乎主要使用股静脉,而CDT组使用颈静脉的比例较高(35.1%)。LBMT组的估计失血量高于CDT组(87.7±87.6 mL vs. 14.4±22.2 mL)。LBMT组肺动脉平均压降低的幅度更为显著(5.9±6.3 mmHg vs. 3.6±7.2 mmHg),如表2所示。
表2. PEERLESS研究两组患者的手术特征和围手术期结果

在CDT组患者的手术信息如表3所示,92.0%的患者使用了双侧导管,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总中位剂量为16.0 mg(四分位间距[IQR]: 12.0, 24.0)。在CDT患者中,59.8%使用了超声辅助导管溶栓,23.2%使用了标准侧孔导管溶栓,8.7%使用了标准侧缝导管溶栓。
表3. CDT组患者的手术信息

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事件: LBMT组相比于CDT组在主要终点上显著获益,获胜比为5.01(95%CI 3.68–6.97;P<0.001),表明LBMT在治疗效果上优于CDT(图3.A)。在主要终点的五个组成部分中,CDT组出现临床恶化、进ICU以及在ICU超过24小时的比例较高(图3.B)。在LBMT组中,4例患者(1.5%)出现了临床恶化,1例(0.4%)接受了紧急干预;而在CDT组中,10例(3.6%)出现了临床恶化,6例(2.2%)接受了紧急干预,如表4所示。在出血事件方面,LBMT组和CDT组并未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如表5所示。

图3.LBMT组和CDT组的终点事件的胜出率和优势比

表4. 两组中出现的临床恶化和抢救事件

表5. 两组中出现的出血事件

图4展示了LBMT组和CDT组的24小时访视时的功能和影像学评估情况,结果显示在24小时随访中,LBMT组患者的mMRC呼吸困难评分为3-4分的比例显著低于CDT组(13.5% vs. 26.4%;P<0.001),NYHA 分级为III-IV级别的比例也较低(16.3% vs. 27.4%;P=0.002),同时在超声心动图上表现出中度或重度右心室功能减退的患者比例亦较低(42.1% vs. 57.9%;P=0.004)。LBMT组的平均呼吸频率(18.3±3.3 vs. 20.1±5.1;P<0.001)和修正Borg呼吸困难评分(0.81±1.36 vs. 0.99±1.35;P=0.03)均低于CDT组。

图4.LBMT组和CDT组的24小时的功能和影像学评估
此外,30天的随访结果显示,LBMT与CDT组在修正Borg呼吸困难评分、mMRC呼吸困难评分分布、NYHA分级、PEmb-QoL评分和EQ-5D-5L评分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且两组的设备或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发生率相似。30天内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LBMT组的全因再入院率显著低于CDT组(P=0.03),而与肺栓塞相关的再入院率相近,如表6所示。

表6. 两组随访30天的临床评估情况

研究结论

TCT 2024

PEERLESS研究表明,与CDT相比,LBMT在对急性中等风险PE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更好的临床效果,包括降低临床恶化、24小时内临床状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更快、减少ICU使用、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30天再入院率。对于死亡率、颅内出血和大出血事件,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



点评专家

张文娟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胸痛中心总监。2006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心脏中心研修和临床心脏介入工作2年,取得在德国的行医执照及工作许可,并荣获得莱比锡大学心脏中心心血管专业医师职位资质及工资待遇。在德国期间完成冠心病等各项介入治疗手术近2000例。国家卫建委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导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中心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天津分会副会长,天津市心脏学会会长,天津市心脏学会女性心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常委。

王卓群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医师,医学硕士

韩旭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在读。
团队介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是天津市医学中心,综合实力居国内前列。心血管病学专业历经石毓澍、周金台、石嘉玲、万征、孙跃民等几代科主任不懈努力,学术水平始终居国内前列。在现任科主任杨清领导下,目前学科亚专业完备,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搏与电生理、先心病与肺血管病学、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各亚专业均在国内有较大学术影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目前是卫健委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血压中心、中国房颤中心、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心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如发现文内有误请联系我们

作者:韩旭 王卓群 张文娟

审校:Sissy

排版:9.o_O


*本文不构成任何诊疗相关意见和建议,仅供医疗人员参考学习

长按左方二维码查看详细申明

POCKETIN 将挑选重点研究,就已发布结果邀请专家陆续解读

POCKETIN 接受投稿,我们将为撰稿作者提供该研究的过往详细资料,资料包括:原文、演讲幻灯、官方新闻、演讲视频等素材。并根据稿件质量支付稿费

稿件将发表在POCKETIN、心关注微信公众号上,并发表在国际期刊《翳望》(ISSN 2709-9105)上。同时,稿件将作为供稿提供给合作单位。

投稿请联系: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郑思思


POCKETIN

TCT 2024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医望共同发起的POCKETIN项目将依托人工智能学术跟踪系统,为全国广大心血管医师带来及时全面的报道。

项目得到了医师报、梅斯医学、365医学网、健康界、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心关注、医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1.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跟踪机器人提供。
2.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提供的医学翻译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
3. 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微信联系我们(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4. 2023年8月起,POCKETIN引入人工智能(ChatGPT、文心一言),专业编辑携手AI编辑开启会议速递新体验。

心关注
一个有深度更有温度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