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女教师,很难找到对象

文摘   教育   2024-11-05 15:33   陕西  
“体制内”这三个字足以让单身青年在婚恋市场占据优势,然而县城女教师却为个人问题发愁,成为人们眼中所谓的“大龄剩女”,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01、县城女教师的婚恋困局

去年,观察者网发布了一篇名为《县域女教师的婚配难题是如何形成的?》的文章,再度将县城女教师的婚恋困局揭示出来,引人关注。

通过作者的调研可知,县域女教师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婚配对象,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显著且普遍的社会难题,想必身处县城体制内的朋友深有感觉。县城出身的女孩,通过高考的形式进入相应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毕业之后,有的进入企业工作,有的选择考研深造,但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选择回到县城,成为老师或者公务员,成为体制内一员,这可能与自己的性格、家庭等因素有关。

相对大城市而言,县城生活节奏慢,圈子很小,生活方式很简单,工作家庭两点一线,没有太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往往会被生活的琐碎所包围和困扰,逃不过人情世故,也逃不过父母的催婚。

然而窘迫的现实证明,县城女教师很难找到相匹配的对象,成为县城“剩女”的主体,多少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02、女教师为何陷入婚恋困境

在传统观念中,女教师学历高、工作稳定、时间充裕、收入也算不错,具有养育子女的绝对优势,是婚恋市场的“香饽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惊奇地发现,县城女教师成了县城“剩女”的主体。

一则与当前县城单身男青年数量减少有关。与女性相比,大量优质年轻男性尤其是考了大学的男青年,纷纷前往报酬更高、发展前景更大的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导致回到县城的男青年减少。与之同时,相对追求安稳的女性则选择回到县城,考编考公,进入体制内,谋得一份安稳的工作。

一减一增,县城单身年轻女性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县城单身年轻男青年,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女性择偶范围减少,选择合适且匹配对象的难度增大。

二则县城平台窄,就业机会少,工资相对微薄,使得县域工作的男性青年经济实力不足,倘若没有家里的帮助,很难适应当下彩礼、教育与城镇化生活压力,致使县城男性婚配条件上不如女性,县域婚姻市场出现了女性与男性发展不同步的局面。

三则县城传统观念浓厚,不如大城市开放。在父母看来,男性的结婚对象最好比自己要小一点,倘若年纪太大,可能有什么问题;女性不能跟带孩子的二婚男性结婚,否则结婚后就难熬了……

因此,在县城青年男性数量减少、婚配条件不足和传统观念束缚的前提下,县城女教师要么选择降低要求,选择“下嫁”,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要么持观望态度,高质量单身,静待自己的“白马王子”。

一来二去,高不成低不就,越来越的女教师没有找到对象,成为县域“剩女”的主体。
03、坚守或逃离,县城女教师的婚恋抉择
有人说,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投胎。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却反映出婚姻对女性的重要性,因此县城女教师在对待自己的人生大事上,需要慎之又慎,切不可因为外界的压力,草草了之,给自己带来无尽的苦楚。
一来,要认识到当前婚恋困局的现实,不要排斥相亲等活动,多认识一些人,多交流一些圈子,或许能够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但不可以触及自己的底线,倘若遇人不淑,婚姻稳定性会受到极大挑战,一旦离婚带小孩,再婚难度非常大。
二来,在自己不愿意“下嫁”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自己,通过考研、考公等形式,走向更大的城市,换得更大的平台,实现个体和婚恋抉择的突破。
三来,自己不愿意将就,也没有向上的打算,那么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不要局限于县城之内,必要时可以接受“异地恋”,等到合适的机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实现夫妻长聚。
总而言之,由于各种原因,县城女教师面临严重的婚恋困局,这是很严峻的形式。但面对人生大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屡屡降低自己的要求,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将自己早早嫁出去,倘若识人不明,会有较大的苦楚。
只要自己幸福,不适合不将就,宁愿单身也不应委屈求全。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长,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往期回顾


教育最大的悲哀:不是教师不读书,而是教师忙到没有时间读书


教师群体口碑逐渐下滑,背后的误解与无奈


对教师群体的不实举报,或给教育蒙上阴影

为防失联,欢迎关注
晨阅浮一白,教育问题的思考者。深度分析教育热点话题,关注最新教育资讯,了解前沿史学动态,发布权威教学思考。因为懂得,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坚持。



晨阅浮一白
一群历史教师创建的公众号,因为懂得,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坚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