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宝钗不可得兼,怎么办(《红楼梦》共读打卡集锦3)

乐活   2024-12-18 09:00   天津  
读书会本月起共读经典名著《红楼梦》,阿蒙老师领读,有178位书友参与其中。这也是时隔七年之后,读书会再次组织共读红楼,参与活动的书友比上次翻了一番。
不同的人读红楼,感触各有不同,甚至是同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是经典著作的魅力,也是读书的意义。
在共读中,领读老师除了解读相应章节,为了激发大家思考,还留了打卡作业。
一个问题多个人回答,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思考,会有不同视角的解读。这种多角度多层面的输出,除了让自己深入思考、提高输出能力外,也让共读变得更有价值。很多书友说,参与共读,一大乐事就是看看其他人的打卡说了什么。
从打卡中,我们精选了部分书友的记录分享给大家,以供大家参考。
共读打卡集锦1
共读打卡集锦2

第五、第六回打卡问题

1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遇到的仙女名为“兼美”,体现了他当时对于两位出类拔萃的姐妹都有倾慕之念。宝玉虽然对黛玉的知己之感独一无二,但还是忍不住对美好的事物都想亲近之心,直到后文才领悟到真正的爱情需要取舍和抉择。

请问,您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审美的贪心”最后升华为“专一的定情”?如果没有经历,能简单说一件生活中“闹了别扭但后来促进了感情”的趣事吗?(爱情亲情友情皆可。)

2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引出一部大戏开场,刘姥姥虽是乡间农妇,却“久经世代”,有着农民的狡黠和智慧。但等到开口求凤姐的时候,却只会推板儿说别只顾吃果子,你爹在家怎么教你,打发咱俩做啥事来的?凤姐见她不会说话,一笑止住了她。刘姥姥如愿得了银子,又欢喜地说“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觉得她说得粗鄙,凤姐走后还埋怨刘姥姥不会说话。

请问,您觉得刘姥姥谈到借钱正事和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是真的不会说话吗?您觉得这是她的本色流露,还是有意为之呢?



@晓亮

也谈“兼美”。

宝玉是红楼中的“多情公子”,所以他在梦游太虚时能够梦到兼具宝钗、黛玉之美的仙女“兼美”,我想不过是他现实所想在梦境中的投射而已。

可事实上,这可能吗?

就相貌而言,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同时兼具纤弱之美和丰腴之美。

就性格而言,更不会有一个人可以既反叛又传统,既自我又大方,既敏感又周全。

但是,我认为,既然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分为内心性格和外在性格,兼具宝、黛两种性格就成为可能。

领读老师说过,宝钗也并不是原本就是这么大方、得体,招人欢喜的一种性格,是她的父亲早逝、哥哥玩世不恭同时家道中落的外在环境才使得她逐渐成为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她难道就没有一颗娇滴滴的女儿心吗?

那么,谁可能兼具这两种性格呢?宝,还是黛?

我认为是黛玉。

设想,假如后来跟宝玉结婚的是黛玉,在结婚之后,在与宝玉举案齐眉的朝夕相伴的小日子中,在帮助宝玉处理一些家务的过程中,在与妯娌、兄弟的日常相处后,黛玉慢慢成熟起来。我想,黛玉的性格会渐渐变得不那么情绪化,不那么敏感而多疑,变得落落大方、周全得体。在婚后,他们应该会从大观园出来,搬到荣国府。如果黛玉成了宝二奶奶,如果她得到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喜爱和培养,她未必不会是一个优秀的管家主母!

然而,宝钗无法兼具这两种性格,因为这种性格的转化只能由敏感到大方,由任性到周全,是不可逆的。



@狸猫

1、在关于爱情的艺术作品中有一个套路就是男女主角两个人从第一次见面就鸡吵鹅鬬,在争吵中逐渐产生了感情,最终走到一起。所以“冤家”一词的解释之一就是情侣之间的昵称。

说来真巧,这两天刚听到一档广播节目互动话题是说说“父母的爱情”,结果包括主持人在内的所有人都父母就是小吵小闹中过了一辈子。我想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只是听上去很美,但细思极恐,若真是如此客气,估计离说那句“你是一个好人”就不远了。吵就证明还在乎对方,到了心灰意冷时就只能且行且珍惜了!

所以《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在一起时的感觉是一对打打闹闹的小情侣,而宝玉与宝钗在一起时则明显有距离感。

2、以刘姥姥后来二进荣国府的表现看,此人老于世故,且有备而来。我相信当刘姥姥见到王熙凤时,凤姐的气场肯定会使她紧张,但绝不至于到了张口无言的地步。我认为刘姥姥是以退为进,她此行的目的连周瑞家的都心知肚明,精明过人的王熙凤焉能不知,此时言多语失(贾雨村身边那个瞎抖机灵的门子就是前车之鉴),不如先看看王熙凤怎么说,结果就是双方心照不宣的把一件不便开口的事完美解决。

至于“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句话,倒是像目的达到后,有些得意忘形的表现了!

其实刘姥姥两次来到荣国府都没有明确提出求助,这就是她的智慧,都是聪明人,心领神会即可。



@嘉禾重颖

1、很喜欢这个题目。看着题目想到那句“一切钟情都始源于见色起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之常情。各花入各眼,眼缘真的很重要。先有“观之可亲”才有发展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能吧。

至于相处中,越是亲近的关系越是容易有“不虞之隙”“求全之毁”。我与家人就是如此,三代人一起住,遇到事情矛盾常常有,分歧时时见,怎么办?有问题想办法,意见可以不同但一定允许他人发表看法,你可以不接受,但要尊重对方。无法达成一致就以亲情沟通,实在没办法,就让时间说话。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时候,三代人的思想也在慢慢融合,彼此顾及,彼此理解,相亲相爱。

2、书中关于刘姥姥过往说是“久经世代的老寡妇”,无儿只有一女,唯一的生计来源就是两亩薄田。在那个社会,日子过得何等艰难呀。这个久经人情冷暖,为生计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人,虽身居底层,看她给女婿的建议以及敢于70高龄带着孙子勇“闯”荣国府,可见有几分见识和胆识(年轻的时候也许带着几分“辣”劲,我想这是年轻守寡经事造就的,自己要活着,女儿要活着,不拼怎么行?爱拼才会赢啊)。

生活的艰辛没让她丧失人性中的善良包容,能够在贾府大厦已倾时,依然不忘旧时恩情,念着凤姐的扶助,这也刘姥姥性情中的真。刻意为之总归刻意,别说在贾母、凤姐等浸淫其道多年的高手,就是周大娘、平儿这些仆人有哪个不是人精。刘姥姥的聪明也在于此,大智若愚。网上怎么说的?别用业余爱好挑战别人的专业领域。何况,那可是人均800个心眼的荣国府啊。



@且慢

1、宝玉、黛玉和宝钗从初相识到熟悉,大概都是十岁刚出头的少男少女,宝玉一开始对姐妹们的欣赏怜惜是有别于成人的爱慕之情的,他觉得女孩子是水做的,又因为不需要像男人那样读书考取功名,所以女孩子们活的要更加本真和单纯,对于诗词歌赋书画的喜欢都是出于自己的内心,不受名利所累,宝玉喜欢和姐姐妹妹们在一起玩,可能就是他的内心里是真的羡慕这种生活吧,读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写点自己真正喜欢的诗文,不用去听老夫子的那些之乎者也,不用去做那死板无趣的八股文!姐姐妹妹们相对来说天性尚存,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宝玉不仅仅对黛玉和宝钗欣赏怜惜,对其他姐妹甚至对丫鬟(袭人晴雯麝月等)、戏童(芳官)、带发修行的女居士(妙玉)也都会尊重和欣赏,宝玉可能和所有女孩都能玩的挺好,做些小孩子之间的游戏,所以最初对黛玉和宝钗的欣赏就是单纯的不含男女之情性别之分的喜欢。

但随着年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尤其是在宝玉初尝情事之后,宝玉慢慢有了性别意识和情感萌动,他这时候关注的已经不是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的游戏了,而是对两情相悦厮守终生的未来生活有了意识和向往,才会真正意识到对于黛玉的感觉是不同于其他姐妹的,有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所以从最初的“贪心”到最后的“专一”,是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在不同阶段自然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情感内涵并不相同。

说到个人经历从“审美的贪心”到“专一的定情”,我不知道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算不算得上。断断续续地练过几段书法,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每种字体都有自己各自的美,颜体的庄严厚重,柳体的骨力遒劲,欧体的方正秀丽,哦,对了,还有一段时间在练习赵体,也被它的流畅圆润所吸引,但当自己真的都尝试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我就会发现虽然各有各的美,但最终还是只有一种字体(欧体)让我写起来最顺手,自己看起来也最舒服,所以不再对其他众美浅尝辄止,就打算和欧楷“私定终身长相厮守”啦。

2、这个问题就简单说说啦。我觉得刘姥姥在去贾府之前,肯定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绝不是一拍脑门冲动之下的鲁莽行事。在此前几年,刘姥姥都未曾去过贾府,这是近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不得已去试着借借银子,这从刘姥姥刚到贾府和周瑞家的如何说话可以看出来,并不是说话毫无章法,显然之前做了功课打了腹稿。见到王熙凤之后,为什么就局促不已只顾对着板儿说话呢,一呢是因为王熙凤气场太强大,刘姥姥还是很紧张的,二呢,刘姥姥内心也有自尊,借钱开这个口吧也是很难为情,不知道怎么提这个话头,所以就拿板儿当工具,把话题引导来这是为了借钱这个事上吧。

刘姥姥如愿得了银子之后捧凤姐的话,那就不是提前准备的了,我觉得是结果超出预期,惊喜之余有点语无伦次,把市井百姓经常说的话就随口说了出来,虽然粗鄙,倒也显得真诚,估计凤姐平时听到的即使多是奉承话,也没有这么直白通俗的,所以倒也能博得凤姐美人一笑。



@

87版的刘姥姥同样也是太深入人心了。小时候觉得这个角色与大观园的环境和人物实在格格不入,不理解刘姥姥为何自取其辱一般惹笑众人,也不明白为啥一向严苛的王熙凤会对这个各方面看上去还不如府里下人的刘姥姥格外“关照”。现在想来,这也是作者的伟大之处吧,大观园里的一切都如梦似幻,美的如璧似玉,丑的一摊烂泥,而现实的作品里怎能没有最普通的老百姓?粗鄙也好,市侩也罢,他们的小聪明是他们在摸爬滚打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他们不是不勤劳,他们也不是努力,但生活依然捉襟见肘,维系艰难。他们只能碰碰运气,找找门路,搭上哪条关系就不顾一切抓住救命稻草,当然,如刘姥姥一样,他们会记住点滴之恩,真有机会时也会当涌泉相报。这就是繁华中最接地气的美德吧!



@北北

1、这个问题实在无法解答。一是第五回我没太看懂,二是我的年龄段,不论爱情友情亲情,都会使裂缝变大,毫无缝合效果,更别说促进了。

2、我觉得刘姥姥是有意为之,在家庭会议中刘姥姥从头到尾点评王狗儿一通,还说明了家中只有她一人最适合要钱,分条列点的讲述可以看出刘姥姥的逻辑性是很强的,她并不是简单的粗鄙乡下人,要说她有意为之也有其理由的。而且穷人到富人家走亲戚,本来就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更何况她不是闲来无事,而是过来借,不对,过来要钱的。在正常人的思考范围中,被要钱的人身份等级一定高于找他要钱的那位,在原文中凤姐曾说:“谁家有什么?我们也不过是做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警告刘姥姥不要狮子大张口。从这里可以看出凤姐实在是个聪明人,又特别喜欢玩弄她的聪明。对此占下风的刘姥姥就必须让步并“忍耻”——利用自己的粗劣之话语来凸显“真佛”凤姐的高明和贾家的家大业大。



@毛毛虫

1个人认为,审美的贪心和专一的定情并不矛盾。美好的人事物大家都喜欢,我们可能会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不同容貌和气质的人,是一种宽泛的审美感受。而定情应该算是一种深度的感情承诺,意味着将自己的情感专注于一个特定对象,包括忠诚、信任和深度眷恋。审美上的多元和感情的专注是可以并存的。

如果生活中“闹了别扭却能促进感情”,应该是解开了什么心结或通过坦诚沟通做出了有益的改变吧。

2、刘姥姥虽出身社会底层,却很智慧,情商在线。一方面,刘姥姥并不是好吃懒做的人,不是平白无故来攀亲戚占便宜的,确实是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才来张口,借钱这事确实有点难以启齿。如果能借孩子的口说出来,确实能少一点尴尬。后面如愿得到银子后流露感激之情说话显得粗鄙,却让王熙凤非常受用。什么场合什么身份说什么话,刘姥姥拿捏的还是挺好的。



@小婵

1、“审美贪心”一直有,有段时间贪心学习各种喜欢的东西,跳舞、古筝、画画、书法、插花、茶艺、瑜伽,能接触到喜欢的都想变成自己的技能,就是那种看到好东西都想要据为己有的心理,学习后觉得每种学习都值得投入很多精力去精进,所以就逐步减少或者一个阶段重点去做一件事。后来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喜欢从“乍见之欢”到“久处不厌”,所以对学习其一也不是打卡式炫耀,更多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修行一种与自己和世界对话的方式,一种自我在世界里的表达。现在还没有专一定情某物,不过也没关系,想要学习什么就随时再学习起来,有一天专情了某物那是一种幸运,即使没有那也是更大的一种幸运,也挺好。

2、聪明人的人是善于利用自己的缺点的,刘姥姥是懂得的。如果把这场“打秋风”说成一场谈判场,刘姥姥是非常清楚自己所处处境,她也做了功课,设想好了进退策略,在整个谈判中对对方信息也是快速反应做出对策,她处弱势但最厉害的是善于利用自己弱势。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刘姥姥毕竟生世背景所限再精通人事面对贾府这种场面怕也像选手上大舞台一样即使怎么精心准备也会动作变形。整体刘姥姥这场表现是成功的,即使她的有意为之有些地方动作变形,也不妨碍她聪明的本色。



@Chinadragon

1、只记得“闹了别扭没有促进了感情”的趣事。还是上学的时候,放假回姥姥家,姨家有个小表妹,比我小个几岁,但也是年龄相仿,经常一起玩魂斗罗,打扑克什么的,她有零食和好吃的护着不给别的孩子吃,单单我去了,怎么吃都没事。不过男孩子有时候蔫淘气,喜欢吓女孩子,有一次我就到了她家然后敲门,她问是谁,我也不说话,只是敲门,她又问了好几次,我还是不答,吓得她在屋里哭起来,我赶紧说是我,她开了门把我让进屋,然后就开始摔东西,把文具书本摔了一地,我傻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更哭个不停,我就生气了,心说有多大事你哭闹个没完呢,于是摔门扬长而去,后来好几天都不说话。长大后想起来这事,真是和贾宝玉一样傻哈。

2、半本色流露,半有意为之吧。刘姥姥刚见到周瑞家的,问她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她说“特地来看嫂子,然后请姑奶奶的安”,如果只说来找王夫人,多半周瑞家的会先不高兴了,想让她再引见就没戏了。而且她点到为止,并没有说是来借钱的,让周瑞家的自己悟,高明的领导其实也是这样,并不给下属直接命令,而是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刘姥姥求见凤姐这段儿,因为之前凤姐点过“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想必之前来找凤姐借钱的有很多。虽然刘姥姥会说话,但是也先飞红了脸,可见她绝不是那种没皮没脸的“穷亲戚”,也有着强烈的羞耻心,只是因为家里确实都吃不上饭了,才忍耻来借钱的,后面推板儿也是实在张不开嘴,毕竟是老人家,低头张口找小辈借钱实在是做不到啊。这就是我们的刘姥姥可爱的地方,她并没有因为生活窘迫而丧失羞辱心。和之前也是穷困潦倒但拼命巴结逢迎毫无羞耻心的贾雨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凤姐显然看出了刘姥姥和别的“穷亲戚”不一样,所以止住了她,不让她说出丢人的话,还厚赠她二十两银子。

凤姐这次对刘姥姥的厚道和留人一线没想到给自己和巧姐留下了一条后路。可见为人处事须留三分余地,话不必说尽,事不必做尽,是为人生大智慧。刘姥姥得知有二十两,欢喜地说“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时她又是会说话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管它文雅还是粗鄙,能拍响就行。凤姐因为不通文墨,还就喜欢这样粗鄙的,刘姥姥这个粗鄙的马屁还就拍到了马屁股上,也为她后面一进二进大观园博得贾母及众女一笑埋下了伏笔。



@麦禾

1、这两个问题都没有想到精准具体的事,也可能是太过琐碎感觉不足拿出来讲。不论是最后的“专一定情”还是“因为别扭最终促进了感情”,开始都是通过这个人的美好消灭了这人身上的缺点,而在相处中,恰恰是缺点又透过美好反杀回来,最终能够融洽,是接受了各自的缺点而坚定了美好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体会越来越丰富,不太会因为“审到美的”而轻易动摇内心,大概也是对这“美”后面隐藏的缺点不再感兴趣了,也或许是更加明白我们最终追求的那个“完美”,不过就是对自己更大程度的接纳者,而这个“接纳者”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呢。是不是只有这样,两个独立的个体,才能真正按照自己的方式盛开。

2、首先,从社会地位上看,刘姥姥能代表一家人来求这么富贵的亲戚,从心理上来说,她已经很了不起了。也一定是在家里,其他人觉得只有她胆子大,做事又周到,所以才委以重任。也或许本就是她自己的主意,既然是自己能想出来,那也能豁得出去。有勇。其次,我觉得她既是本色流露,又是有意为之。庄稼人的豪爽就是这样,这样显得她更加的“土豪”,如此表达感激,虽不好听,但能听出来是想把别人抬得高高的,也是高兴的宁愿把自己贬得很低很低,恰恰是刘姥姥身上有种不卑不亢的劲儿。如果她真的自卑,她就只点头就好了,只说谢谢就好了。看不出智慧,却又是一种智慧。



@小点心YOYO

1、讲一段“闹了别扭但后来促进了感情”的趣事。

我有一个女生朋友(A),前几年个人卫生状况非常不好,我去她自己独居的地方,会看到没洗的衣服堆成一堆。我(B)就很难受,我想让女孩子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照顾好自己。但是我就没办法真诚的跟她沟通这个话题,我老觉得明确说别人的缺点是一件非常难启齿的事情。后来我就跟我们共同的另一位朋友(C)说了这件事,这个朋友跟她关系也很好,这个朋友就明确跟她说了她存在的问题。后来她跟我聊天的时候,她就明确指出,为什么我觉得她有问题不直接跟她说而跟第三个人说,有什么事情应该和当事人沟通的。

我当时被追问的,我就仔细回想,我为什么不敢直接跟她说,我在害怕或者恐惧什么,我也不停的追问自己,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就是觉得说别人的缺点很不好意思,哪怕我出于好心我也不敢说。然后我就如实的告诉了她我的心理活动,以及从小到大我能想起来的类似不敢沟通的事件。她是有心理学背景的,然后她跟我讲了一下中国人的沟通习惯,是压抑的是不敢表达的以及自己的诉求都是难以启齿等问题,从那次我俩深入沟通后,我也逐渐改变了我的沟通习惯,不再是对好朋友有好的期盼也不敢说出口了,她也很认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卫生问题。我俩一起都在改变自己。从那次沟通后,我俩的友谊升华了不少,后来什么深度问题都能聊啦。

2、我不觉得刘姥姥是不会说话的。算是她有意为之吧。前面她面对周瑞家的时候,既把来的原因理由表达清楚了,不管说的多么含蓄,也能让别人听懂她就是来打秋风的,也还把周瑞家的面子给到了。这不是一个没情商没脑子的老太太,她有她的狡黠和智慧。

在提借钱正事之前,她推搡板儿,也是她故意的在一个想耍威风的大管家(凤姐)面前表现自己的愚钝,刘姥姥给足了凤姐耍威以及凤姐彰显自己聪明的空间(凤姐不等刘姥姥说来意就知道她是来干什么的)。---关于凤姐在刘姥姥面前那段显摆:她打扮的粉光脂艳、贵气逼人,也不抬头,慢慢地说怎么还不请进来~这才假装才看见人进来了。刘姥姥说话的功夫,贾蓉来接玻璃屏风,她先是一番充满“凡尔赛”的揶揄“怎么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才借,而后又在贾蓉走出去后叫回他来,权衡之后又不再说下去了,彰显她对贾府侄少爷呼之即来的地位。

所以综上,就是,凤姐和刘姥姥都是千年的狐狸,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哈哈。



@米玥

1、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想体验自己没接触过的领域。这种贪心我想一直保持下去,会随着年龄增长及体力的下降有所取舍。对待感情的专一,我觉得应该控制好自己,稳定自己情绪,专心对待自己的母亲、爱人、子女。

孩子在国外读书,时不时会有懈怠状态,我很希望她能随时保持积极。多次争吵后,我重新审视关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需求,意识到母子都是为了对方好,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愿意为改善关系而努力。达成共识,明确未来的相处方式,只要孩子大的方向不错,允许她偶尔放下暂停键,建立更强的信任感。

2、刘姥姥明知大家拿她取乐,依然迎合。看似滑稽,实则是聪明之处。刘姥姥审时度势,懂得人情世故,她的朴素实在,她的圆滑机敏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真的是大智若愚。那么一个乡下老妪在大观园中显得这样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一切流露在了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当中,无一丝牵强附会,无一毫矫揉造作,纯然出自本性天真,虽然俗却很可爱。比如她在餐桌上扮演的丑角形象,让贾府每一个在场的人有各具情态的笑,而每个人的笑展现了异彩纷呈的性格特征和身份特点,这和贾府平时的庄严不苟言笑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纵情地笑也是人的生命最美好的姿态。刘姥姥放下尊严,处处卑微,得到如愿的银子,真情表露也好,有意为之也好,我的感觉总有一种悲情存在。



@Helen

1、这类“闹了别扭但后来促进了感情”的趣事,回忆起来,倒也有些,都是学生时代的小口角小争执,挺有意思的。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前几年因为车被刮蹭,加了全责方的微信,偶然看到她卖沙窝萝卜,就买了一次,后来就成了老主顾了,哈哈),有时候“小吵怡情”还真挺对(和家人尤其如此)。但是,这种互相试探底线,总是需要有人大度一些,先松口示好,并且双方都还特别在乎对方,给个台阶,也就下了,而后更情比金坚了。最怕就是长时间的摩擦和不满,都没爆发,攒了一桶火药,给个火星子就炸了,这时就很难挽回了。所以说啊,有小问题就还是及时说说为好,别憋心里,林妹妹的“你猜、你猜、你猜猜猜”,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那可真是“海底针”啊。

2、刘姥姥可没有孔乙己的长衫的,虽是底层人民,但是心理负担小得多,因为从一开始就是抱着“有更好,没有拉倒”,那就豁出去老脸,试试呗。求人办事,张嘴最难,更何况都不是借钱,而是要钱,这就更考验脸皮和策略了。巨大的贫富差距背景下,刘姥姥那句“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是有感而发,也符合其农村老太太的身份,并不是不会说话,粗鄙的话,反而显得真诚(为嘛有的人讲话爱加上几句粗话,就是这个理儿)。对周瑞家的和凤姐,刘姥姥的话术就是情感价值拉满,拍得舒舒服服,求得自自然然,而且带着孙子去求钱,成功的概率更大。要不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么,情商高就是让人听着舒服。



@源雪

1、我是一个非常实际且没有容貌焦虑的人,没有“审美的贪心”可言,那我就说一件生活中关于友情的故事。

工作初期断断续续给发小借小钱,一直小数额累积着,直至发小结婚,直至我自己因为要装修房子缺钱,把请发小还钱这件事问到了发小老公那里。几千块钱是发小老公还的,但发小应该是觉得我不应该跟她老公去说这事吧,我们之间的友情也“突”地断了。然后,各自生活,各自幸福,关注对方,少有联系。许多年以后,我们都又成长了许多,或者说看清了更看淡了许多,默默关注祝福对方。

今年突然在彼此的朋友圈发现我们爱上了同一样运动,很默契的不提过往,重新拉近了距离。人到中年的我们都很默契地达成共识:我们对彼此的感情一直都在,现在与未来,只需自然相处就很好,不用刻意迎合也不用费心经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缘分,认真对待珍惜拥有就行了。

于是我们约着看演唱会,盘算着以后努力安排更多的约会。我在想,或许曾经的一段“意难平”随着时光流逝,弥合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们淡淡地相处,但心又似乎靠近了彼此。

2、生活环境和阶级地位,拉开了刘姥姥与整个大观园的巨大差异,在差异面前刘姥姥很自然真实地展现了农妇身份大智若愚的高情商。刘姥姥这个角色是曹公笔下最真实鲜活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物,我愿意相信贫困善良的刘姥姥就是“不会说话”的本色流露,善恶都有报,正是因为刘姥姥的心量宽大,知恩图报,才有后面变卖房产救赎巧姐的故事啊!



@芳芳

借钱时,推板儿出来说话。作为一个乡下老妇,深知自己和贾府众人身份地位的差距。直接开口求钱显得唐突,所以借板儿来引出借钱之事,既可以试探凤姐的态度,又给自己留了余地。若凤姐没有反应,她也不至于太尴尬。

用“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样粗鄙的语言,实际上是投凤姐等人所好。这种夸张的、带有乡土气息的表达更能让凤姐等人感受到她的感恩戴德。她以自己的“粗鄙”衬托贾府众人的高贵,是刘姥姥在洞察人情世故后,以乡土人有意选择的真情表露。



@卡皮巴拉

1第一个问题分成两部分回答吧。

“审美的贪心”那是必须的,成年人也喜欢all in啊。不仅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好看的皮囊也是各有千秋。去年给自己自制了一本挂历,从我喜欢的众多男明星当中(伯恩安德森、彦祖、胡歌、基努李维斯、菅田将暉、柏原崇etc),优中选优,忍痛割爱,选择了雅痞风的尊龙;忧郁英俊的美少年甜茶;温柔帅气的朴宝剑和邪魅的阿兰德龙。取舍是非常困难的,每个人就像大观园里的妹妹们一样,各有千秋,很难比较谁更有魅力。到目前为止也没升华成“专一的定情”,看谁的剧就最喜欢谁。追《漫长的季节》感觉蒋奇明也特别有魅力呢。

“闹别扭到促进感情”的事儿倒是有,想来还是和我妈相爱相杀最印象深刻。尽管上学的时候因为学习也好,早恋也罢和妈妈明里暗里频繁交火;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因为观念和情绪也和妈妈闹别扭,但是越来越佩服我妈的能力和智慧。工作中的情况,教育孩子的问题,越来越愿意跟我妈请教。一个例子呢是二十来岁出去上大学,终于自己掌握了钱和决定穿衣服的话语权。稀里哗啦就买了一堆,妈妈说不好看,还觉得是妈妈太落伍了。后来自己都觉得穿不出去,现在还是更信赖妈妈的眼光。另外一方面为人处世吧,上大学的时候,隔壁宿舍的女生跟我还是挺好的朋友,我妈总夸人家,我还挺不高兴的(现在想真幼稚,可能还是一直打压教育,没怎么得到过肯定)。现在我也在孩子的朋友面前夸人家,孩子也会不高兴,我再劝她。妈妈还说我当时都快20了,孩子才10来岁,确实孩子比我强。到现在跟孩子老师沟通啊,和同事相处的一些事啊,甚至跟孩子斗智斗勇啊,还都得是依靠老妈的智慧。

2、我觉得是刘姥姥的本色流露,首先“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话,在家里面给女婿出主意的时候刘姥姥也说过。而且刘姥姥能借到20两喜出望外,特别激动也能理解。另外我也没觉得这话很粗鄙啊,结合后面王熙凤跟贾蓉说“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来,打你顿好嘴巴子。”周瑞家的没听过王熙凤骂街嘛?还大户人家的大家闺秀呢,刘姥姥说这个我觉得没什么不妥啊。

3、自己设计打卡问题。

我先写了自己打卡的想法,再回来设计题目。从刘姥姥进大观园想到的底层互害。首先刘姥姥到了大观园门口打听周瑞家的住址这一段。不敢过去,掸掸衣服,溜到门脚前,这几个描写乡下人进城那种怯生生的劲儿,特别形象。回答的人说远远的在那墙犄角等着,旁边人说何苦为难她,告诉了刘姥姥应该怎么找。口语化的表达,感觉和二百年后老舍笔下的北京重叠了。我想说的重点就是有些人看到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不仅不帮还戏弄,现在也比比皆是。保安不让外卖小哥进小区,还打人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几百年几千年,人性好像也没啥进步。结合今天阿蒙老师的领读,分清什么是压迫什么是剥削,门口这些人他们和刘姥姥同属被剥削的人吧,不说阶级感情,连为人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

看了一篇文章记不清原话,意思是说底层人之间的互相同情,还不如条件好一些的人对他们的同情多。七十二烈士、秋瑾、彭湃这些革命人士没有人是吃不饱饭的,反而更关心底层人的生活和国家的未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说思想觉悟,就说人之常情,人的恻隐之心,是什么让他们这么狠心的呢?这里又有一个悖论,一方面大家都在说底层互害,穷山恶水出刁民,也有很多事实支持。但同样是这些人也是最朴实最善良的。刘姥姥救了巧姐,同样在1960年内蒙的牧民们养育了3000多个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孤儿,类似的故事也是比比皆是。哪个阶层都有好人坏人这个一定是,那是不是比例也都差不多,所谓底层互害只是片面的事实得到的一个片面的结论呢?我就总有这样的疑惑。

最后以王德峰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结尾吧。说他有一次从车站出来坐出租,司机跟他说周围都是黑车,抢了出租的生意如何如何。王德峰老师跟司机师傅说,他们都是你的阶级兄弟。我也时刻以这个故事警醒自己,对待自己的阶级兄弟、对待任何人都选择善良。



@静一明轩

宝玉对待女儿的感性表达,一度让我深陷其中,我以为男女之间的感情就应该是那样的。林子洞耗子精那一名场面,电视剧表达的极为经典,把两小无猜纯洁美好的陪伴描写表现到极致。两位演员的精湛演技,无法超越,按现在的某些影视怕是要亵渎油腻了!书中所谓“云雨”当年看时并未理解其中含义。所以爱情的纯粹被我理解成了柏拉图。其实我想曹公想表达的应该是宝玉对女儿极致的尊重爱惜心疼和不可冒犯,纯洁如雪,神圣如冰峰雪莲,珍视如冰种之翡翠不可玷污,没有任何杂质。

现实生活中曾经对鞋子有过极度的贪心,曾经因为喜欢一个款式而买了几个颜色,尤其是AJ。一度在搬家时被搬家公司误认为是卖鞋的。现在没有了,追求极简生活,只要洁净整洁实用耐用即可,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资金空间用在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更充盈。

红楼梦中我极喜欢欣赏的人物是小红,贾云,探春,倪二,和刘姥姥。刘姥姥是中国古代底层女性的代表,虽然不识字,但并不是没有文化。虽然贫穷卑微,但是并不是没有底线。她可以为了三斗米而折腰,但是她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凤姐那二十两碎银子,对于凤姐并不在意,怕是贾府一餐饭都不够,可是却足以支撑刘姥姥一家一年的开销。可见吾所不屑一顾之物,正是他人之梦寐以求。凤姐这一不打眼的施舍,却为自己的女儿换来终生的安稳平静生活。作为母亲,还有比这件事更让她安心瞑目的事吗?即便是草席裹身曝尸荒野也无所谓了吧?

刘姥姥一进荣府借钱时的态度,我认为她就是故意那样表现的。可以说她粗鄙,讨好,但是不是没有底线,她可以把最好的,自己认为能拿得出的最好的东西用来报恩。当鸳鸯和凤姐拿她取笑的时候,她没有在意什么面子,那并不是她丢弃了尊严,这更是说明她知进退,明事理,为了博取老祖宗欢心不惜哗众取宠,她是真诚的感恩并不是谄媚。正是她的真情付出,换来了一众人的看重,甚至凤姐的信任以至于托孤于她,在凤姐心中地位之高甚至超过血缘亲人。所以刘姥姥的智慧足以支撑她在贾府的进退自如,不会是不会说话,而是有意为之。



@陌上花开

1、也谈兼美,我认为爱情本身是排他的,所以兼美这种可能也会存在,一般存在于感情还没有完全确认的初期,但是一旦感情升华到爱情,并且两情相悦的这种,一般是不允许兼美这种存在的,这种就不属于纯粹的爱情了。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爱情,友情也同样重要。对于友情的话我觉得可以兼美,有时候你的朋友跟你是同频的一类人,你们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也一致,在一起可以畅聊人生特别谈得来;有时候你也会结交跟你性格完全不同的好友,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吸引你,也引领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好的朋友是互相滋养的。

2、刘姥姥的做法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做法,她故意不明说故意教育板儿,其实是她有意为之,因为直接张口要钱总归两方都很尴尬,借训孩子的口吻来点一下,既是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也是给了凤姐的主动权,让凤姐有足够的面子和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这样凤姐就可以试探给点钱把他们打发走,刘姥姥虽然看着粗鄙,但是她知道见好就收,并没有狮子大开口,这样两方都高兴,刘姥姥拿到了她想要的,凤姐也不失体面妥当的处理了这件事,可谓双赢。



@Chinadragon

《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十四首“红楼梦”曲子词这么多的警句和谶语,反复点出了全书女儿命运的主旨。那就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之下,书中的所有女儿都是薄命的。请书友试着结合曲子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对于现实的感悟。

十四支“红楼梦”曲开篇引子即点出一个“情”字。“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引出红楼梦一众痴男怨女。“门当户对”的金玉良缘怎料是意难平的“终身误”,是谁融化了山中高士晶莹雪,又是谁吹倒了世外仙姝寂寞林?唯留下木石前盟后人评。

有缘无份到底是奇缘还是还愿?枉凝了似蹙非蹙罥烟眉,白留了春夏秋冬泪,泪儿流不尽诉说着对今生未了情的一份不舍眷恋,其实青梅竹马两心相知就已羡煞多少世间有情人,留下最美丽的我的倩影在你心里,又何必非要举案齐眉直到想看两厌时。

富贵荣华又如何?世事无常多少恨,莫要让白发人送黑发人,有空多陪陪老父老母,也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

人生最怕生别离,说什么命中注定分两地,为了祖母的愿望少年的我曾经远行,卅载青春转瞬过,天伦之日有几何?莫牵挂,思念时有千里明月暂可寄乡愁。

总胜过那“乐中悲”,可怜幼年亲双亡。都说湘女多情,你看湘云多豪爽,至少父亲还健在,林妹妹你又何必暗自神伤!

机关算尽大权独揽,虽说贾瑞尤二姐自甘堕落不怨你,但是你为何如此狠心?难怪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婆媳二人都是如此,王夫人也不曾想到会害死金钏?贾母信佛看来也是假的,一家之主为什么不管管跋扈的她们?虽说是间接伤人命,殊不知得饶人处且饶人,站得远高越要对高处有敬畏,可惜凡鸟平时读书少,没学过孟尝君“狡兔三窟”给自己留个退身。聪明反被聪明累,欲要你灭亡先要你疯狂。因果报应终有时,莫道老天无眼,老天爷只是懒得看。

等到严冬来临,所有肮脏的卑微的无情的冷酷的,迫害的和被迫害的,终将被皑皑白雪覆盖这一切。任凭万水千山,一花一叶,多情自古空余恨,食尽终将鸟投林。当春天来临冰雪散去,原来最平凡的小草还有着郁郁生机。其中有一只就是小小的柔柔的绛珠草,嫩叶在轻风中摇摆着,上面还停留着一滴晶莹的露珠,仿佛是上一世颦儿的眼泪,可这一滴在这一世再也不是用来还的。



@Daisy

自问自答(本次打卡增加了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选项,也算打卡)。

《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十四首“红楼梦”曲子词这么多的警句和谶语,反复点出了全书女儿命运的主旨。那就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之下,书中的所有女儿都是薄命的。请书友试着结合曲子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对于现实的感悟。

第五回的内容太精彩了,判词和曲子的用词既美又妙,情节也很玄幻,看完之后我对曹公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尤其是,他居然可以把主要人物的结局先在头几回就点出来,我很少读到有小说先告知结局,但是你略微知道了结局,却不影响读后面故事的兴趣,反而越发好奇情节走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红楼梦的女儿们处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不想让女性拥有太高的地位,因此全方位的压制女性的成长。这些女儿们虽然有聪明伶俐的脑袋,可是被灌输的都是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贞节牌坊等等封建思想,法律上也不允许她们有大作为,甚至可以当做买来卖去的换钱商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可以预见,这些大观园的女儿们,即使开篇处在多么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中,最终还是会见识到清朝封建社会的无情黑暗。

联系到现今的世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进步太多了。我们都能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当然很多关于女性权益女性觉醒的话题还是有各种争论,无论是新闻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女性因为各种原因人格形成有问题,没有力量和勇气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甚至没想过或者没深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我自己就是例子,我有时也会莫名思考一下,我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承受了巨大的生理变化和生育痛苦还有死亡的恐惧,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妈妈和婆婆都是生好几个孩子的人,个中缘由说来也是心酸,她们痛苦的一生我是能看到的,可是陪着孩子成长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老年了孩子们经常能回来热热闹闹的,好像也比独生子女家庭的更温馨一些。

我如果自己一个人工作赚钱生活也能坚持到老,那为什么还要维持家庭关系?我自认为现在是幸福的,但是我心里好像还有缺憾和窟窿一直提醒我我要补上。还有很多很多,大概因为功力不够总也想不太明白,或者一时间是这个想法,发生了别的事情又有了新的想法。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作为女性我很能感受到大观园女儿们的悲惨。不过关于女性权益女性觉醒这方面我了解不多,这个问题也激发了我更大的兴趣,之前看到过有学者写这类内容,诸如波伏娃,上野千鹤子,戴锦华等等,我以后会去读读她们的作品来丰富我的思想。



@李晓明

1、最近因为读大家小书《乡土中国》,了解到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感情经历。

从小一块在振华女中就读的活泼开朗的杨绛是其初恋,爱情的力量(虽然是单方面的)让费先生成为了一枚真正的学霸。杨绛比费孝通先上清华大学,费为防止别人追求杨,甚至让同乡同学在清华逢人便讲“杨绛已经有男朋友了”。在清华大学,杨绛遇到了她的梦中情人钱钟书,杨和钱的神仙眷侣生活一度让费黯然神伤,但知识的力量为他打开了新大门。他全身心投入学习,深入钻研社会学及人类学。

后来在东吴大学的同学聚会上,费孝通遇到了他的姻缘——同样学社会学的王同惠。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互相影响,王同惠的存在填补了费孝通心中的空缺,最后二人结为夫妻。

1935年结伴在广西大瑶山做社会调研时,费孝通不慎入跌入山民猎捕野兽的陷阱受伤动弹不得,怀有身孕的王同惠为救丈夫脱险连夜出山寻求救助不幸跌下悬崖溺亡。新婚仅108天的妻子突然离世对费孝通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他在瑶寨为妻子立了一座纪念碑,亲写悼文催人泪下。

费孝通的悲痛使他精神崩溃,曾两次试图自杀,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完成调研以告慰妻子。费孝通从英国学成回国来到云南大学任教,大哥为了让他从失去王同惠的悲痛中走出来,给他介绍了一个纯真善良的乡村女孩——孟吟。

在大哥的开解和孟吟的坚持追求下,费孝通的心开始动摇,1939年二人在昆明喜结连理。为纪念亡妻王同惠,费孝通给自己和孟吟生的女儿取名为费宗惠,表达他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尊重。孟吟对此表示了同意。孟吟的宽容和大度,不仅体现在对亡妻的尊重上,更体现在他对费孝通不离不弃的陪伴中。

1957年,费孝通被错划为“右派”直到改革开放初才被平反,在这痛苦的二十多年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及时离婚以划清界限,深明大义的孟吟对处于人生低谷中的费孝通始终不离不弃。正是孟吟的默默付出为费孝通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让他有时间有精力潜心研究学问成为一代大家。

他们在艰难和困苦中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了55个春秋。1994年孟吟离开了费孝通,1998年钱钟书离开了杨绛。鳏居四年的有心和杨绛共度余年,他特意去杨绛家里看望她,杨绛本来很欢迎他,得知他的来意,便对他冷漠了很多。在送费孝通出门时,对他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就不要再迎难而上了。”

费孝通明白杨绛话中的意思,此后对杨绛彻底死心。2005年费孝通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临终前他决定将骨灰分成两份,一份送到大瑶山与王同惠合葬,一份与相濡以沫的孟吟同葬。也许每个男人都有对白月光的执念,费孝通也不例外。他忠于他的两段婚姻,也忠于自己的内心。

以上分享费孝通先生的感情传奇,作为对共读打卡专题的回答,希望没有离题,要是还能引发书友们些许思考或共鸣就再好不过了。



@咚咚咚咚咚

1、我觉得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遇见的仙女也是他和作者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与幻想,既然都做梦了,就做一把大的吧,平时就能遇见了,那也不用在梦境和仙境中追寻了。年轻的时候总是什么都想要,几年前的时候愿意给人张罗介绍对象,那个时候问人的要求,都是没啥要求,人好就行。我觉得这是不是也算是审美的贪心,(哈哈哈)这句话的背后往往是对被介绍人的各方面都有要求。但是后来参加工作了,年龄增长以后,接触的人也多了,在给人介绍对象的时候,要求就会具体很多,身高、工作、长相都可以说出来,也算是开始“专一”了吧。

2、我觉得有意为之方面大一点吧,从前面的种种描述不难发现,刘姥姥作为一个乡间农妇,也有着她自己的狡黠,这种狡黠不是人坏,而是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和人情世故中总结形成的。都已经找人借钱过活了(还是那种比自己家不知富贵多少的人家),就须得表现出这种粗陋的奉承,给借钱的人家捧的高高的。包括后面刘姥姥进大观园,我觉得也有点像个“小丑”,哄着园子里的太太们和小姐们高兴,也是故意装着傻,这也算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讨好吧。



@

1、何谓贪心,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想要更多。

在审美上也会有贪心。尤其在交朋友上女生容易有贪心,A男有钱B男有气质C男外貌伟岸D男对人体贴入微E男幽默风趣F男有才华,人品端正。到底该选择谁,如果这些特点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该多好。但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就需要你综合考虑你到底最需要什么样的人做你的另一半。所以最终要面临取舍和抉择。不可有贪心,万事都要有节制。

2、通过学习阿蒙老师对刘姥姥的这段解读后,对刘姥姥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前确实只把她定位为一个乡下来的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但就冲她对周瑞家的几句寒暄话就可以看出她为人处世的能力极强。(先谢了周瑞家的,紧着又说明此次来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说见不见都没关系不给周瑞家的压力)。

几句话说的恰到好处,不得不让人佩服她是"久经世代"之人。所以说她说板儿的话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罢了,因为她不好直接张口借钱。当借到钱,况且觉得数目不小时竞脱口而出"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觉她说话粗鄙,其实这未尝不是刘姥姥故意来讨好凤姐的。其实凤姐对这句话也是很受用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她有意而为之的。



@丽颖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的本能反应。但是,喜欢就一定要拥有吗?我们小的时候,都喜欢各种各样的玩具,但是爸妈不给买,眼巴巴的看着,觉得有一天,拥有这些喜欢的玩具就会特别幸福,但是长大以后,发现把这些玩具买回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可能已经过了玩玩具的年纪,也可能那个玩具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玩,又或许拥有了以后,就没那么渴望了……总之,历经风雨之后,才会发现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不一定是那个最美的,而是让你最不想离开或放弃的!

2、我觉得刘姥姥其实是个性情中人……曹雪芹先生把她刻画的惟妙惟肖。农民出身,她说的话都非常贴合她的出身和生活环境,她借钱时的羞涩掩饰,和借到钱后的感激的话语,都是她的真实情感流露。她确实想掩饰,让自己更体面些,说的更高级一点,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舟舟

1、记得上小学时最喜欢看小人书,同学之间互相借阅不亦乐乎!当时有个男生想要借我的小人书,但因为有点小摩擦,心中就有些不情不愿的,所以就借故不肯,他几次张口都被我堵了回去,他很生气又没有办法,结果有一次竟然气急了朝我扔了一块小石头,立刻额头就被打破了,一见出血了都吓傻了,事后他的爸爸狠狠的教训了他一顿,还打了他,看他被打的哇哇大哭,我也心中不忍,觉得自己也有过错,双方立刻和解了,不久还成为了朋友,现在的他在检察院工作,彼此见面时说起当年的事还是非常怀念的,那时的我们两小无猜,像块透明的水晶,生活简单而快乐!

2、我觉得刘姥姥是本色出演,她本就是一个乡下老太太,没有见过世面,但她敢于出头来打秋风就很有胆色,但她还是要自尊的,想要钱却张不开嘴但又不能不要,所以就把孩子推在前面(没人会怪罪一个小孩子),当凤姐真给了银子时又欣喜若狂,感激的话虽粗俗却发自内心,不做作也不虚伪,如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不给对方过大的压力,一个非常鲜活的农妇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水儿

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超级喜欢。

最早接触红楼梦时,就觉得刘姥姥去了一趟大观园的收获就能过一年的生活啦,刘姥姥挺厉害呀,谈笑间这事就翻篇了,结合二进大观园,觉得刘姥姥那么大岁数除了讨同龄人老太太欢心,还需要讨太太们小辈们甚至丫鬟的欢心,真是说不出的滋味。直到有了些生活阅历岁数积累了不少,才感到刘姥姥的情商、应酬能力、遇事豁得出去脸面深知孰轻孰重,而且有情有意,才感觉刘姥姥是个人物。

最近跟孩子一起听红楼梦的片段,又听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这段,我突然想,刘姥姥在应对大观园的大人物二奶奶时,她说的一些话,有没有可能是特意说的呢,当时没有深想,此次共读看到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我认为是她的本色流露加有意为之相结合。

刘姥姥去大观园办的是救命的急事,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事前定是有所考虑,不同的情况如何应对,应如何说话办事最为合适,尽量周全。即便这么紧急的事情但仍然很有分寸,给对方留足了余地,可以看出刘姥姥是具备办事的能力和心态的。

但毕竟大观园是自己从未接触到的圈子,二奶奶也属于贾府的大人物了,有气势,所以初次见面难免紧张,二奶奶又美的跟画里人物一样,够第一次见面的普通人愣半天神了,刘姥姥跟美人说的话却是没有缘由的要钱,此时此景是难以启口的、但又必须低下头说的,刘姥姥并不是一个为了钱而无下限的普通农妇,相反她有骨气、有思想、知轻重、重感情、遇事能屈能伸,确实她也只是没有文化的乡下人,说些符合她身份的粗话突显上位者的权势、地位和家财万贯,我认为既是她的本色流露,也是有意为之。

总之刘姥姥是个我敬佩的人物。



悦读读书
来这里遇见相似的灵魂,加入读书会请联系iyuedudush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