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回打卡问题
作为经典名著,《红楼梦》被大家熟知,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在读,不同的人也读出不同的感受。
请问,您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当时感觉如何?本次共读,您对哪方面内容更感兴趣呢?
《红楼梦》第一回就将故事结局告诉了我们,是历劫还愿,是好了歌的甚荒唐,“甄士隐这个小家庭的命运,就是故事里贾府大家庭的浓缩写照和悲剧铺垫”,如此冰冷的命运,这么惨淡的人生,石头却愿意去梦一场。
请问,您认为人生的底色是什么样的,您看重的是过程还是结果?
@李晓明
早上看到读书会书友朋友圈分享有《红楼梦》共读活动,毫不犹豫决定参加。惭愧的讲,我应该是书友们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完整读过《红楼梦》的稀有动物。可能年少时受了热播电视剧先入为主的误导(其实电视剧也没有完整看完过),总觉得封建大家族一群女子整天叽叽喳喳的矫情呱噪,没什么好看的。如今已过不惑之年,才痛感不读经典(四大名著之一必定是经典)实在遗憾。
幸运的是,悦读读书会组织的这次共读活动让我赶上了。我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自己硬着头皮干不下去的事情,一群人一块干,相互督促鼓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至于说人生的底色是什么样的,我看重的是过程还是结果?我也有自己的理解。
人生如梦,每一个的一生,各有各的意义。你赋予你的人生一定的意义,你的人生就有意义。陈晓旭短暂的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成功的塑造了林黛玉的这个角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她的人生就有意义。(被泼大粪)贾瑞的扮演者马广儒,一生以贾宝玉自比,最终沉溺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自伤自怜无以自拔,32岁就因嗜酒暴病身亡,真是人生如戏啊!他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吗?至少他做了个反面教材,警示我们要清醒认清自己,积极面对生活。人活一辈子,赤条条来赤条条走,最后都难免一死。如何过好这一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积善行,思利他,这辈子就不会太差。
@王璐璐
2024年度跟着读书会一起切切实实读了几本书,很幸福也很幸运在今年即将结束,我们一起翻开了年终大戏:红楼梦。
作为八零后的,估计我们这一代都是先看的电视剧才看的小说,所以每次看小说时都有电视剧人物的代入感,好像林黛玉就该长得陈晓旭那个样子、王熙凤就该是邓婕那种泼辣……
第一次的打卡,那就从我何时翻开这本书开始吧,记得是初二的语文课,老师好像在教我们描述人物,我因为身材细细弱弱的被拉到讲台上,作为人物模型让同学们描写,叫到后排一个男生那里,他轻轻的读起来他的语句:我们班有个文文弱弱的女孩子,在她的身上有些许林黛玉的影子,你瞧那一阵大风,似乎就可以把她吹到半空……教室里一阵哄笑,讲台上我脸红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现在想来也许就是这一次平常的作文课,让我跟这本书结下了缘分,当然真正开始看红楼梦入迷是高中阶段,当时因为父母的教育理念我所有的课外书都被没收,整个高中阶段陪伴我的只有同桌那本极厚极厚的《红楼梦》,课堂上、被窝里、书非借不能读也,正因为每天借给我的时间有限,所以看得倒是无比的津津有味。
那个阶段的我喜欢黛玉、晴雯的真性情;喜欢宝玉、 龄官的痴情;喜欢小红的一连串的奶奶;更喜欢平儿、鸳鸯的忠诚,喜欢一些列在作者笔下美好的东西,保持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高,畅想着“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悲凉。现在想来,其实有些刻意了,记得我跟妈妈讨论过,妈妈说她不喜欢林黛玉的性格,觉得她小性动不动就哭,她喜欢王熙凤的做派和干练,当时我给了妈妈一个深深地白眼,觉得她不懂,就如同不懂我的内心一样。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慢慢懂了,原来真的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这么些人物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命,伟大的曹公甚至连门口的狮子都给安排了内在性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我们看到那大厦起,看遍那大厦倾,这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飞鸟各投林,好一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晓亮
除了在学生时代课本上学过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和《林黛玉进贾府》之外,在成年之前,我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红楼梦。
直到大学毕业前夕,我那睡在上铺的兄弟在整理回家的物品时给了我一本红楼梦。当时,我并没有细看,暑假在家里无事可作时,一口气读了前五章。
再往下读到“初试云雨情”这段时,我便觉得原来这书中包含很多少儿不宜的描写,幸好我在学生时代没有细读它,要不然总免不了浮想联翩,扰乱性情。
再读红楼是在失恋之后。一个人的时候,空出来不少闲暇时间,为总结失恋的教训,决定读一些关于男男女女的书籍,想着就找一本经典的来读吧?干脆就读红楼罢!
读着读着,我渐渐发现,原来自己很不懂女孩子的心理,情商又不高,不会跟女孩们搭话儿,纯粹一个直男!
没过多少,又感觉读不下去了。因为情节很琐碎,人物关系又复杂。我至今仍然觉得,《红楼梦》虽然贵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但并不是都适合所有人读,没必要因为是经典就必须读。
要不是对里面的诗词很感兴趣,我想我是读不完一遍的。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 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本次共读,我主要对阿蒙老师的讲解比较感兴趣,想听听女老师是怎么解读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的!
@狸猫
1、曾有诗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作家王蒙先生也曾经说:“读不下去《红楼梦》是读书人的耻辱。”
说来惭愧,我就从未完整读过《红楼梦》,相比金戈铁马的《三国演义》;快意恩仇的《水浒》;降妖除魔的《西游记》,卿卿我我的《红楼梦》很难引发一个男生的兴趣。即便是看了很多遍87版电视剧《红楼梦》,仍然因为众多的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看的懵懵懂懂,只不过看个热闹而已。
随着人到中年,听了一些对《红楼梦》的讲解,发现此书通过各个人物的命运,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这次参与共读,就是希望在老师的领读下,完整地把这部伟大的作品通读一遍,做一次红楼梦中游!
2.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人总是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而哪一个人的人生不是饱经风霜呢?正所谓人生苦短!也正因如此才更应该珍惜时光,相比结果我更看重过程,结果大多数时候都是求之不得,而体验人生过程才不枉到世间一回。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非常喜欢罗曼·罗兰的这句话!
@伊然儿
第一次读全本的《红楼梦》应该是87版电视剧播出之后吧,(小时候读的小人书不算),因为年纪还小,十三四岁,那个年代十三四岁的孩子对爱情根本没有意识,更谈不上什么理解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就是单纯的喜欢美丽的东西,看小说联想电视剧的情节,就是觉得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等情景太美了,在那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甚至天真的认为应该让宝玉和黛玉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完美的结局!
这次非常荣幸参加《红楼梦》的共读,但是对于爱情又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年龄,对于宝黛的爱情故事早已没有了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通过共读首先希望对故事里的人情世故,人生轮回,作者赋予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希望对其中诗词有更好的赏析。
今天思考了一个问题,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男尊女卑,没有人去关注女性(即使是大家闺秀),曹雪芹写这样一部书,那一个个冰晶玉洁的女孩子,有才情有思想,被作者写得那样鲜活而有生命的力量,真的很伟大!
@晨
上一点年纪的人总喜欢说“命中注定”,从而给自己半生的奋斗和挣扎做一个总结或找一个借口,从而实现“不惑”。所谓命运之说,还是基于基因、阶级、环境等因素,觉得人很难摆脱出身的烙印,性格见识导致命运的走向总是在阶层的圈子里循环往复。所以,我觉得人生的底色还是取决于这些先天的因素的。
但底色之所以是底色,说明我们还是可以在底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涂改,所以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的体验、经历、修正、创造,没有结果也可以收获人生四季的风景。买椟还珠和因噎废食,注定是一种巨大的错过。所以,我想作者在创作之初的表述,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人生无常,变幻莫测,最后皆为虚无,但这丰富的一生啊,不枉我来这凡尘走一遭。
@Gwen
1.作为经典名著,了解、初读《红楼梦》大概是在小学。途径有二:其一是家姐大我近九岁,她那时正处在青春期,估计也属于高中必读作品,所以印象中是她和她的朋友们初启了我对宝黛二人的印象。那时总听到她们叽叽喳喳说自己喜欢哪一钗,讨厌哪一钗,就跟现在粉丝文化一样,还会“掐架”。小小的我就此对十二钗,十二副钗的性格生平有了深刻印象。另一途径就是每天中午十二点多中央十台的《百讲讲坛》,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心武讲红楼梦,他讲得秦可卿和妙玉至今还有几句印象深刻“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2 人生底色是什么,我可以用“空白”来说人生之始,但颜色我却无从分辨。颜色的选择是性恶论或者性善论的区别吗?这个大的哲学概念太难,私以为对一个新诞生的灵魂就打上荣辱观的评判是无意义的,我认为人生之初是混沌的,如同盘古未开天辟地一样,万物浑茫一体。
所以我认为人生的底色是“空白”,而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在于丰富,在于创造价值。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创作家,用一次次命运的选择着色、挥笔。因此我也更看重这个创作过程。
@源雪
1.我是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读《红楼梦》,有许多地方还读不懂,悲凉繁华,多情纯美,是当时读《红楼梦》能看见的颜色。
其实,少女时期的自己对《红楼梦》的关注点,多停留在了儿女情长和一直哭总怄气的林妹妹身上。喜欢宝玉,王熙凤,喜欢一群缤纷美丽的清丽女子们在园子里吟诗作乐,有一种带着“窥探”的神秘感去解读纯情之“宝黛钗”,园里丫鬟们之间的各种……
哈哈,长大后再读《红楼梦》时,心境已全然不同,如今人至中年,真还有点怀念少女视角的阅读呢。
此次共读,比较期待老师的领读,能跟一百多位书友一起,在各种视角和读后感的文字里去共情,去学习,去思考,去品读大家共建的多纬度的《红楼梦》,真的很有趣且有意义。
2024年冬天至来年春天,我更希望自己能坚持跟大家一起阅读打卡小文40次。
居然有一种要按时要交作业的学生心态,好久违的感觉。
2.人生的底色于我个人而言是温暖且丰富的,因为我是一个无比热爱生活追求细节的人。短暂的一生不过三万多天,我更看重的是每个阶段成长变化的自己,看重我平淡且平凡的“日日是好日”。
至于结果,终不过是一曲虚幻且乱哄哄的“好了歌”罢了。
@Daisy
我在很多年前只看过红楼梦的第一回,然后实在没有兴趣读下去了。后来看过87版电视剧,虽然很美但是人物命运和结局太悲了,我就不太敢读原著了,年轻时最喜欢看言情小说还得是大团圆结局才愿意看。
这次共读,我的一个小目标就是真的把原著读下来,读完每个字,让自己真的知道原著讲了什么,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看点网上二次加工过的只言片语。毕竟四大名著全没读过,这次能读完红楼梦的话就已经是很有成就感的事了。
我这次共读,非常感兴趣的是领读老师对于那些负面文字的批判性观点(不知道这么形容对不对)。阿蒙老师讲的风趣幽默,个人感觉这样的风格特别适合我这种看不下去悲剧的人,泪点太低有点伤身体。自己读的时候,读到甄士隐抱着女儿要离两位疯癫僧道远点,下凡仙师却一语成谶,最后孩子丢了家也没了,这样宿命的悲剧就会让我泪目,觉得除了出家别的干什么都是错。但是听了讲解,就豁然开朗。爱孩子没有错啊,要是连自己的宝贝孩子都不保护那不成自私自利的黑心爹妈了吗。热心助人爱护小孩的甄士隐有什么错啊!凭什么就说他惯养娇生笑你痴啊!仙师法力高强就去惩恶扬善,保护儿童才对,嘲笑他有什么意思。读悲剧也别把人生观都给带悲观了。
@芳芳
1.第一次读红楼梦应该是在高中了,之前对红楼梦的印象更多的是零散的看过几级电视剧,到高中第一次学到课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继而引起了对整本红楼梦的兴趣。但学生时代几次阅读,基本都是从黛玉进贾府开始阅读,前面几章则匆匆浏览而过,到了后面20回,贾府落败,大观园萧条,也就心有戚戚然,不愿再细读了。想来年少时更多的是对大观园生活的向往,一群少男少女,当然更多的是一群少女,起诗社,赏花游玩,不喑世事,一派花团锦簇。再大点,虽然对补足了前后几回的功课,但其实并未有更多的感触,也不能体会其更深的含义。
此次共读,希望从字里行间中感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从曹雪芹的生平再次感受小说的魅力。
2.个人想法,人生的底色应该是认清自己,不是说这一生都是要追寻结果,或者是追寻过程,而是在人生的每一次岔路口,每一次抉择中都能认清自己,想明白自己是要过程还是结果,不管如何选择都能够坦然面对结果。
@陌上花开
作为80后的我们一代确实是看着87版红楼梦的电视剧长大的,颂为经典。上学时也学过一些章回,但是家长不让读原著,说读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所以那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读,懵懵懂懂的读,自然也只是读了些皮毛而已,小时候对世界的判定还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只评判好坏善恶喜恶,那时对于黛玉说不上来喜欢,觉得黛玉整天哭哭啼啼的太多愁善感,反而觉得宝钗各方面都做的得体大方,并且招长辈的欢喜属于挑不出毛病的那种。
现在到成年人了再读红楼才真的体会到曹公的悲悯之情,每个人物都有每个人物的美,他们是鲜活的立体的,就像一个万花筒,不同人读出来和不同年龄读出来感悟皆不同,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这次跟着阿蒙老师共读红楼,期待能与大家一起再品红楼中百般滋味,领略人性的每个侧面,挖掘红楼梦中蕴含的不管是诗词、园林、服饰、饮食等等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的文化宝藏,感受剧中人物的欢喜悲忧,透过历史去反思时代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人生如梦,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卡皮巴拉
电视剧版红楼梦是最初的印象。大了之后对于四大名著一直是如雷贯耳,敬而远之。本身名著、经典就有点过于阳春白雪,再加上文言文,一直不敢尝试。高中时也是抱着看宝黛谈恋爱的心态看纸版书,但是真的谈恋爱的内容也不是我所期待的那样,没看几眼就放下了。没想到人到中年了,终于打开了这本书。和读书会相见恨晚,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共读;但是所有的为时已晚,都是恰逢其时。在最合适的时机遇上了读书会。现在读更多的想了解曹雪芹对于人性,对于真善美的歌颂。
完美对接了第二个关于人生,关于好了歌消极虚无的问题。小的时候特别不相信宿命论,越到了年纪大了越相信命运二字。命由天定,运由己生。人生既不是努力就一定能收获、人定胜天的对抗状态;也不是一切天注定,躺着等着的完全顺从。人生不可控不可知的因素太多了,唯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坦然以不变应万变,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奈。其实状态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心境。作为一个外向的悲观主义者,我还是挺认同好了歌的看法。毕竟人生就是赤条条来去,感情钱财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是这个过程之中喜怒哀乐,聚散离合的经历就像饭菜中酸甜苦辣咸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味道。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人生是苦的,但就是靠着其中那些小幸福的甜足以抚慰这一路上。所以召唤石头,召唤那些千年狐妖、蛇妖修炼的就是“人间自有真情在,水火无情人有情”吧。另外我觉得好了歌的积极意义在于,给人生中那些不可控不可知,无法解释又无法释怀的心结一个安放。就像甄士隐仗义疏财,家破女失;贾雨村小人得志,步步高升。好了歌能让人放下、看开一点吧。
@静一明轩
当年播放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时候,我家是一台14寸的松下小彩电,每周4晚上播放两集,好像正赶上我小升初吧,应该是,电视除了新闻联播都是不能看的,但是这个电视剧被允许观看,印象太深刻了。当时,学校还带我们去北京大观园参观,我买了很多红楼人物卡片。那会儿真是被宝黛的爱情悲剧打动的一塌糊涂,跟着哭跟着笑。甚至模仿居中林黛玉说话的声音,那样细细的柔柔的语气,记得有一次和姐姐吵架,还冒出一句什么什么的造化了,就是电视剧里的台词。37年了记忆犹新。贾宝玉也完全满足我对感情对象的幻想,要是有一个那么围着我转的男生就好了。这是第一次从各个角度接触红楼梦,从那以后多次读过原著,还买过一本后红楼梦看,就是满足了人们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幻想,宝黛最后还是在一起了,都成仙人了,黛玉走路不沾地雨天鞋也不湿啥啥的。反正就是看完不难过了,很圆满。其实我想大家还是希望宝黛爱情有个号结果吧。
经过了这么多年,对红楼梦的看法已经完全不同,现在我觉得宝黛爱情只是本书要表达的一部分要素,四大家族以及当时社会的背景,人物之间故事前后的因果关系才是重点。这次共读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背后的故事,引申出来的知识,才是品读本书最重要的意义。这个著作的价值可不仅仅是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这么简单,37年前看电视剧时的理解太肤浅了。
人生的底色是啥呢?是经历,是体验,是思考,是感受。其实我非常相信因果,我坚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各自的使命。经历的每一件事,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安排好的。这是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我们都是演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各种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情绪,引发思考,仔细感受这份生命的历程,然后翩然离去。至于什么结果,怎么离去都不重要了。
@咚咚咚咚咚
其实我以前真的没怎么读过红楼梦,实在太惭愧了,觉得自己像个文盲。以前都是上学的时候为了应付语文常识考试,背了一些知识点。第一次完整的了解红楼梦,还是前几年看了87版的电视剧。可能现在年龄大了一些,真的能感受到经典就是经典。
小时候的我肯定是非韩偶、台偶不看的,但是看了剧版的红楼梦,真是让我欲罢不能,看着贾母带着一群小辈欢欢乐乐、快快活活、热热闹闹的聚在一处就觉得开心,看着王熙凤骂人我都觉得爽快(你嘴里塞茄子啦),看到后来大观园诸芳流散,我一度十分难过,就觉得一亲小姐妹们,都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了。
后来我在B站上也看了很多红楼梦的解说视频,但是我总觉得越看越困惑,当年的作者真有这些意思吗?是不是后来人的曲解?尤其是说曹雪芹捧黛贬钗,争论的一塌糊涂(这方面阿蒙老师在导读的直播里也有讲解,也给了我一个答案,这也是我下决心参加本次共读的原因之一)。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人都有趋利避害性,石头也是因为太多年的孤寂,才愿意投入滚滚红尘,哪怕命运冰冷,也愿意求个潇潇洒洒,人总是美化自己没走过得那条路,但是重点是要走下去啊,世事总有个万一,只凭个预言或者警示,真的很难警醒世人啊,这也是命运耐人寻味的地方吧。
@撄宁
我认为人生的底色是空吧,我更看重过程。
我们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享受父母、朋友、爱人对我们的爱,为了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在这个世界打拼,也要经历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终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亦是赤手空拳的回去,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记得JK罗琳说哈利波特虽然有很好的朋友,但真正面临大关头的时候只有自己,我们又何况不是;虽然有朋友、爱人、亲人的相伴,但有些大关头还是必须我们自己闯,人终归是要孤独的来、孤独的走。
既然如此,那么结果就变得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我们在来和走两个结局中间,能真正拥有的只是经历,经历无所谓好坏,经历只是经历,只要勇敢的尝试、付出过了,认真的书写了人生答卷,那就是很棒的一生。
@Cinderella
这大概是第三次开始读,记得前两次都是在学生时代。第一次读是高一,理不清的人物关系,大概只记得关键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和贾母的几个孙女。一波少年少女无忧无虑,整日生活在像世外桃源一样大观园之中,不管眼前身后事,吟诗作乐,嬉戏玩耍。享受着富家子弟般的奢靡生活。(也是当时自己向往的生活)宝玉一股没心肠的性格,混与女儿堆里惹出一众人对他的爱慕之情。黛玉小家子气整日争风吃醋一样,心情郁郁寡欢。全看了热闹而已。
第二次读,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依然是理不清的人物关系,但是多了几个人物在里面。也许随着年岁见长,读完之后认知有所不同,开始喜欢书里的诗词歌赋。不在是觉得悲悲喜喜,白话过于繁冗枯燥了。宁、荣府中一砖一瓦,若大的贾府形象越来越清晰,读的过程中头脑里构思出一幅幅画面。好像读懂一点点林黛玉的性子,她为世袭侯爵的书香门第,为荣国府的至亲贵族,由于母亲离世,来到荣国府中,这种寄人篱下管教森严礼教,依然让她处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别人的一举一动或一言一行,她都自发的敏感,时常躲在深闺中黯然伤神、哀乐流泪,久而久之病情加重。宝玉仿佛是她生活中的一束光,他们志趣相投,凡事都先想着林妹妹,是对方为知己,所谓“灵魂伴侣”。最终用了一世的泪水💧还与宝玉,宝玉押入牢狱,也拼命的保护着黛玉的遗物。葬花吟:怎不能遗憾呢?(之后完整的看了一遍电视剧陈晓旭版,依然觉得书更好看,觉着等自己有时间了还要细细再读)
再读,感谢这样的书友会,有着老师一起领读,还有这么多的书友一起伴读。目前才读至第四回。
初读时是少年,再读已不是年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董卿曾说:“往浅了读,这是一院子里的儿女情长,往大了读,这是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读《红楼梦》,每每掩卷,心理总会想,真有味道。”
其实更多的想法是想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红楼梦带给我们人生哲理。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充足自己浅薄的知识!
@Chinadragon
1、好巧今天听见几个同事吃完中午饭路过提到“林黛玉”,我便问什么事情,原来是其中一个女同事的老公最近总病,哈哈,红楼梦就是这么地深入人心。这次是第一次,以前只是读过片段,在胡同的大杂院里面蹭邻居家的14寸北京牌彩电看过几集87版电视剧,懵懂的脑海中一度充斥着“一个是阆苑仙葩 , 一个是美玉无瑕。。。啊啊啊 ”。
之于《红楼梦》这本四大名著之一的大部头,我从小都是敬而远之的,当时感觉就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哭哭啼啼”,而且人物繁多,情节复杂,文言晦涩,诗词又占了大量篇幅,对于男生来说,既没有《西游记》的冒险魔幻,也没有《三国演义》的金戈铁马,更没有《水浒》的快意恩仇。然而本次共读前提前预习了一下普通版,看到了第六十八回,确是感觉如饮醇醪,白天抽空摸鱼,晚上挑灯夜读,欲罢不能。共读后再看脂批本,更觉有趣。究其缘由,还是读书是一个自洽的过程,少不更事,看不懂其中的人情事故,世态炎凉,无以对照,自然觉得无趣。待经历一遭之后,才了解宝黛为什么吵架,宝钗为什么这么会说话,凤姐是如何做贾府的职业经理人的,贾府打工仔们(丫头小厮老妈子)又是如何得不好管理,几乎包括青春期成长,家庭教育,职场管理,社会人情,人生哲学等社会万象。本次共读,期待着在阿蒙老师的领读下,更深入地掌握红楼梦的故事脉络,了解隐藏在诸多纷繁人物及琐碎故事后面的未知的解读。
2、我认为人生的底色是“真”-“真情,真我”。开篇三生石畔绛珠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情,投入凡间一生还泪,后面灌注全篇的宝玉为黛玉生死已报,是于爱情上的“真”;甄士隐因为爱女心切不能放手,贾母初见黛玉搂过来抱头痛哭,是于亲情上的“真”;宝玉喜欢女儿家的真性情,从不欺负下人,多次掩盖丫头做的错事,成为贾府“背锅侠”,是于人性上的“真”;他抵触当时主流社会价值观,不学八股,不爱功名,偷读《西厢记》,在大观园对联一展惊世之才,是于学问和人生道路选择上的“真”;黛玉葬花,相反,更衬托出贾雨村拿到甄士隐五十两赠银后不辞而别,听冷子兴提到贾府便认祖归宗,爱慕功名攀援富贵的“假”,受了甄士隐大恩,答应帮助找英莲却根本没有付诸行动,人走茶凉的“假”,书中后面还有各种的“贾”(假)。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帝王将相,富贵贫穷,结果都是梦一场,命如英莲,有命无运,命如娇杏,命运两济。把握自己拥有的,不要奢望命中所无。甄士隐宽仁达厚,却家破人亡,难道不应该好人有好报吗?贾雨村贪吝苛酷,却通过钻营苟且飞黄腾达,真是“祸害行千年”。《红楼梦》整部充斥着宿命论,充斥着对于人生无奈命运的嘲讽。不过难道我们知道自己生来有命社会不公就选择躺平或者与浊世合流吗?我想这并不是曹公写《石头记》的初衷,他是想要通过这个“警幻仙境”的真实故事告诉读者,虽然身在幻世,却要保持真我,时刻对于身边的美景幻境予以警醒,以防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石头大梦一世的结果兴许是“太虚幻境”,石头经历的充满人间色彩的过程记在青埂峰下的“石头记”却真实地证明“它活过”。
@高美丽
1.初次开始接触是小学的时候87版红楼梦电视剧,当时懵懵懂懂,最多的是被剧中的人物形象吸引。喜欢黛玉小女孩不加掩饰的小性子和文采(每一次姐妹们一起作诗都能拔得头筹)。同时也心疼她自小失去母亲,孤身一人来到荣国府。情感世界异常丰富且细腻,她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周围人情绪的微妙变化,并适时给予关怀或安慰。也被宝黛之间深厚的情谊所吸引,更加伤感故事的结局,林妹妹的离去给我的童年带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阴暗和伤感……感叹花坛锦簇 、富贵荣华的大观园,到最后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此次共读,是同样家里有上小学的女儿异常喜欢红楼梦,我们经常交流心得,讨论故事中的人物,使我迫切的想要完整的深读。希望从字里行间中感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从曹雪芹的生平感受小说的魅力。
2.我觉得人生的底色应该是多彩的,有的人为正义,真心,公平而活,有的人为物质利益不断填充内心无底洞式的安全感需求而活。人生的底色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经历而逐渐丰富和深化。例如,一位原本天真烂漫的年轻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挑战后,可能会增添一份沉稳与智慧。这种变化并非底色的根本转变,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和升华。
@Sherry
1.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为情,但还是需要诚实回答,这是第一次认真阅读文字版《红楼梦》,之前看过小儿书、87版电视剧,以及电影类影视作品。人生已过不惑,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理解,对生命中的无常和无奈,也有了重新的认识;本次共度,希望带着自己目前的一些认知,和阿蒙老师及共读书友们,一起在徜徉在本真红楼文字的世界里,体会曹雪芹笔下细腻立体的人物性格及宿命。
2. 《红楼梦》第一回就明确了故事的结局,历劫和还愿。我也是相信轮回、缘分、量子纠缠等说法,我认为的人生底色,就是来世上去体验、去还愿,和有缘人一起修行。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是结果更多是给局外人看的,我认为在过程中体验、修习、感受、共修,才是更重要的。
@海棠儿
1.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小升初那个暑期里,在奶奶家啃着厚厚的红楼梦,也不记得啥时候读完了,从此电视剧、电影、戏曲、红楼梦学刊、明信片种种伴随我到结婚前,从年少懵懂到大学轻狂,宝黛之情10余年如影随形、如痴如醉。
一别20余载,这块顽石落在悦读山青梗峰下,悲喜交集,阿蒙,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玉带林中挂,不是冤家不聚头啊。若早相识竞奚老师,也免了沉沦之苦啊。
2.回顾自己五十载年华,人生的底色似彩虹样炫丽,如泉水般叮咚,水在山泉清、水出山泉浊。一路走来点点滴滴,宝哥哥凤毛麟角、假正经才是常态,以甄论贾、由小见大,你方唱罢我登场、渺渺茫茫,皆因人间总有真情种,为人的过程和结果何尝不如有与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每个年龄段都有好梦初长,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水儿
人来到这个世间,从来的时候就知道有走的那一天,那我们来一遭的意义是什么呢?
英国经营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在17世纪提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但我认为人出生时是带着人生的底色的,比如基因、阶层、时代,再比如家庭、周围的环境,再比如本身的脾性、能力等。每个人在自己底色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继续描绘我们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书写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主见想法、自己的目标,到最后想拥有一张什么样的纸,都是靠自己来决定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此而去努力,尽量把这张纸弄得圆满,丰富多彩,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吧。短短人生几十年,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注重了过程,结果也一定是自己能接受的。正如同这部书,主要的创作目的,就是描摹和推崇人世间的真情,不惜生死以之。
@且慢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记得每个暑假都要在电视上重温一下《西游记》和《红楼梦》,那时候电视频道也就那个三五个吧,而且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姥姥家的14寸黑白电视机,所以想想也很神奇,即使就是黑白灰这么单调的颜色,也毫不妨碍让我领略到了元春的华贵、熙凤的明艳、宝钗的端庄、黛玉的哀怨、湘云的娇憨、妙玉的清冷,现在有时候会重新看看电视剧《红楼梦》,颜色虽然鲜艳了,但画面经过屏幕的放大,却是模糊了许多,好像还不如曾经的14寸黑白电视看的真切,也许是现在人到中年也开始老眼昏花了吧!
工作以后才第一次通读《红楼梦》,当时也是脂砚斋批注版本的,才看明白了很多细节,也惊觉即便电视剧精彩如斯,却仍未能将很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情节完整呈现,这是电视剧囿于时长和集数的限制,是拍摄者的遗憾,但也可能是观者的幸运,我们还能有巨大的空间去自行脑补和想象,就算自己想象力有限,那也没关系,还有阿蒙老师这位神奇的领读大咖,我是如此期待这一次的红楼重温之旅,相信必定会是酣畅淋漓!
何为人生的“底色”?突然想起来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以前吧,觉得这话说的真是睿智深刻,但现在想想,这是在说生活的真相对于平凡的普通人都是不那么值得热爱吗?生老病死苦才是生活的真相吗?既然有真相,那假象又是什么?生活哪有什么真相假相,你所经历的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只要是经历就都会有意义,无论结果。人生的底色应该是怀念,珍惜和向往——怀念过去一切美好的记忆,感恩遇到的人,无悔走过的路;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向往永远值得期待的明天,相信春风化雨滋润万物,相信善意永远不会被辜负!
@就爱嗑瓜子
想起87版的红楼梦播放时,就记得片头山顶有块大石头,上小学的我还以为是西游记,过了一会红楼梦三个大字出来时令我失望,可是片头曲实在太好听了,听我我就跑出去玩了,什么林妹妹宝哥哥实在不是我喜欢的故事。
初中时四大名著中的三大名著都读了,一次去语文老师家玩,看老师在读人民出版社的那版《红楼梦》我就很好奇,老师就给我和几个同学讲“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喜欢神话故事的我被吸引了,老师说初三的时候会讲到红楼梦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趁着初一的暑假你们可以读一读《红楼梦》,于是我们几个愣头小子装模作样的组织了《红楼梦》读书小组。整个暑假我们这个读书小组全部踢球了,把读书的事全忘在了脑后,后来实在怕老师问起来,就去县图书馆借小人书读了几本算是浅尝辄止。
再后来上了高中,我们班一个林姓女生天天长吁短叹而且文文弱弱的,我的顽皮劲上来给人起了个外号“林妹妹”,被语文老师知道了,就问我读没读过《红楼梦》,我吹牛皮的瘾上来大言不惭说读过,可不是初三课文学过一回,老师问我林妹妹进贾府多大啊!我这会胡诌不出来了,老师笑吟吟地说小子回去读明白了再给人起外号吧。
于是备受刺激的我决心好好“研究研究”红楼梦,读了全套小人书版的,简化版的,人民出版社版的,最后从我家书柜搜出了线装版的,一不留神还找出红学家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一度我天天在作业本上默写黛玉的《葬花吟》,至今有高中同学认为我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典型的“无病呻吟型的文学青年”,原本喜欢踢球的我天天沉浸在唐诗宋词里无可救药,让我的一众好哥们无言以对,倒是班里喜欢文学的女生有事没事和我谈诗作画。
就因为这些改变我高三选了文科,但最后还是被我老妈提溜到了理科男,当时我还赋诗一首“别了我的大观园,我轻轻的走了如同我轻轻来”差点把文科班的同学恶心吐了。
以上就是我当年与《红楼梦》不得不说的故事。
@小婵
1.第一次读是在初中时候,家里从小不让看课外书,中考完才敢把家里的课外书翻出来看,《红楼梦》也成了读的一本小说。第一次看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家里的书已经泛黄,只有上册,据说是我爸高中时候的书借给我舅就丢了一本,后来才知道我爸对此还耿耿于怀了很久。
初读起来还是很吃力,不明白的地方就大概略过了,最感兴趣还是有宝黛的章节,抱着看爱情故事的心情追下一章他两又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后来再读出现其他人物的环节像读一本新书。读的时候对书中诗词半懂不懂,不过大致印象还是很有意境,后来看看电视剧,再读起书都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了。
2.人的结局是死亡这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确定的事。把死亡当成一种幻灭,那么人的一生也是在走向虚无。从无到有是我们乐于接受的,但从有到无是要不断割舍的过程,有舍就有思考就有难处就有痛苦,而人要舍到直至生命没有,所以一生都要与思考为伴,也大概率与难舍痛苦相伴。要说人生的底色什么,我想就是我思故我在,我痛故我在。
如果人在出厂设置就能与人生不确定性和不如意和解,那人生无常是多么精彩的事,想象下看电视剧永远猜不到下一集剧情的趣味。可惜大部分时候人生的内容都执着于固执的追求确定性和怅然面对不如意。红楼梦第一回里也有写到,“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人生课题应该先学会拥抱不确定性再接受不如意事八九,那面对生活应该是不负重的,那苦难只是经历,不然苦难就是结局。
@kshana
感觉问题很棒,仔细想来两个问题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问题,你觉得读红楼梦的意义是什么?开篇首先回答这个问题很好,并且其也必须贯穿始终。
读书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见天山,见众生,见自己,最重要的是发现和认识自己。于我,红楼梦讲了一个大家庭中,各个角色下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对照自己童年的大家庭,可以比照出相似的形形色色的亲戚,我是按照这种比对的思想方法阅读,其中也乐趣独特,我觉我们不是贵族,人不可能理解认知以外的东西,我认可自己这种方法,也求证于各位大方之家。
第二个问题。活着为了寻求意义,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即使我们所寻求的—切高于生存的目标,到头来是虚幻的,寻求本身就使我们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从而能够充满信心地活下去。
@小点心YOYO
1、跟众人一样,我第一看《红楼梦》也是小时候在家里的黑白电视上,那是九几年了,当时觉得就是莺莺燕燕好大一家子,女的这么多,没什么别的特殊的印象。第一次翻开书,就已经是高中,四大名著是高中建议阅读书目,那时候也是读不下去,只能翻到前五回,因为只当成一部情爱小说,实在没什么兴趣,所以一开始就压根没读明白,那块补天石头就是人间游历的摄像头,老是以为贾宝玉是石头投胎(汗颜,赤裸裸展示了智商不够的样子),就再也读不下去。二三四次翻阅,都是在大学时代,依然把它定位一本主要写情爱的小说,依然没什么兴趣。这次参加共读,也是出于“一个文科生没有好好的阅读过四大名著实在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的想法,有这次共读大家监督着,这次一定得读完和读明白。也想步入中年后,重新看看能成为中国四大名著的每一部到底震撼在哪里(所以其余三部有共读的时候我还会参加,嘻嘻)。
2、看重过程还是结果,我觉得心态就是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听天由命。看重过程就做好每一步,做好每一天,看重结果就倒推什么样的过程才能实现结果。所以可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高标准的过程,也要好的结果。
只跟着阿蒙老师的进度在读,并没有着急加速读后面的章节,但是之前在追87的剧版,想提前做功课。这两天正看到十几集的刘姥姥又来贾府,最后的黛玉,妙玉(就是那个道姑)在刘姥姥走后揶揄不已看不起,也不留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这不正是她们命运结果的过程呈现吗?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一个专心修道的修行人,对贫苦的人还是这种心态和表现,所以结果不好早已见端倪了吧。
最近很喜欢的一段话:“当因果站出来时,放眼望去无一可怜人(我们只看到偌大一个贾府的衰落的可悲,却忽视了他们这个家族每一个人每一天积累的身语意---爬灰,杀人不偿命等等)。当慈悲心站出来时,世上皆是苦命人。所以不要强求,万般皆苦,唯有自渡。”。所以要好的结果,是要修正好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念。
@羽扇纶巾
加入了一个共读计划,每个月都会收到一本新书,还有共读发起者每月一封情真意切的手写的信。今年8月份她又组织这些参加共读的人去了一趟新疆。路上同车的人一起交流:每个月的共读书是否都读过?我的回答是:读书是我的工作,当然要读的呀!她很吃惊,这是做的什么工作呀,需要这么读书?
我不知道群里的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做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天天读书?
时间要退后几十年,那个时候好像就是这样,我捧着一本新买回来的《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电影连环画,看得舍不得放下,我姥姥就在一旁抱怨:没见过这么能吃书的,看书能当饭吃!
那个年代只要想看书,总能找得到,我也不知道这些书的源头在哪里,爸爸也往家里拿书,两个姑姑也往家里拿书,小舅舅还珍藏了一小袋的连环画,一个蓝色的小袋子,鼓鼓囊囊地装了有十几本的样子,上面有个能抽紧的拉绳,绳子抽得紧紧地挂在西屋的墙上,让我觊觎了很久,无奈他看得有些紧,我始终没能伸出手。所以我后来看红楼时对贾政的印象始终带着些许的顽皮,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在里屋的泥地上,发现了一根鱼刺骨,根根分明,寸腥不剩,透着清棱棱的细心而似乎又无关吝啬。
后来小舅舅在一所中学做老师,有一段时间他负责学校图书室的建设,那段时间他为学校采购了很有一些品味还不错的书,我就是在那段时间亲近的全套《红楼梦》连环画,上海美术那套,画风很美。同时看的还有一套《浮士德》,版画插图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把这两套书的记忆交迭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奇怪怪的印象。
我小时候是喜欢住姥姥家的,我喜欢被一群舅舅又哄又逗的感觉。有一次过年的时候,姥姥家里来了亲戚,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孩,他们是我姥姥的堂侄,我也应该喊小舅舅的,可我实在不喜欢他们做客人的颟顸,虽然我在心里知道姥姥对我的好,对他们只不过出于待客的礼节,但我还是躲在里屋,直到他们走了才肯出来。所以呢,我好像也格外明白了黛玉在贾府的处境。
晚上晃动的灯光把影子打在墙上,晃动的影子越多,总会让我有一种陌生感。所以也格外体贴潇湘馆的绿窗纱,与黛玉之间的疏离。
8月份在新疆,住在木垒书院,晚上坐在满天星光的院子里看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听着一个小小女孩与姥爷的故事:姥爷你不要踩我的脚印,把我的脚印踩疼了……
不算打卡吧,办公室有人敲门,老闺蜜推门进来,打住吧,䋈叨得够了。
@北北
1、我10岁第一次看红楼梦,看的版本是名家带孩子读红楼梦,刚开始觉得不同于西游记、刘关张、宋江晁盖这三大名著都是打打杀杀的情节,但读到秦可卿离世,心里还是有一丝过不去。觉得名著不应该放弃,但看着看着还是乏味了。现在发现四大名著都是有悲欢离合的,本次共读我期待洞察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2、我认为人生的底色应该是满足自己,让自己觉得快乐,因为总有一天会离开,所以到这里来的目的应该就是让自己了解像知识的快乐、读书的快乐、满分的快乐、放假的快乐……虽然一切都会过去的,但是结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应该是过程才对,因为一人的结果是风风光光、战功赫赫,但这不过是一个头衔,没有人知道他通往战功赫赫的路上会经历什么。结果可能是甜的,但过程却充满了酸苦辣咸,经历这一切会更重要。读到了后面贾宝玉薛宝钗结婚,林妹妹吐血惨死,把她和宝玉的诗帕扔进火盆。站在林妹妹的角度也好,站在宝哥哥的角度也好,这个结果是难过的,但不意味着过程也是难过的。
编者注:北北小书友只有11岁。
@毛毛虫
1、除了课文里面的必读章节,《红楼梦》电视剧小时候看过(不得不说,小时候看的四大名著拍的电视剧都太经典了),第一次从头到尾看书,大概是在三十几岁,当时也是为了读完而读,有点囫囵吞枣的意思,所以虽然过了一遍眼,很多细节甚至情节都记不清了(本身记性就不好)。好处是,每次看都有新感觉。
这次共读,读的是脂砚斋的版本,听的是真人读的音频,看的是87版经典电视剧,最主要的是阿蒙老师的领读,让我看到了很多原来没有关注到的细节。经常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特别享受。
除了看美人、美景、美物、美食,最希望通过共读能够领会共情大小人物的悲欢吧。
2、如果不去梦一场,石头会是什么命运呢,不过是在一个地方待着,运气好的话能听听过往人们的故事。这样的“石生”,即使万年不朽,又有什么意思。
我觉得人生的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
看重过程,因为充满了各种体验,每种都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都可以让我们成长。
我很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虽然总是浅尝辄止,虽然多开又无法兼顾会让我很焦虑,但还是很享受这种过程,珍惜生命中每个美好的瞬间,每个美好的人,每段美好的相遇。
对于结果,不用太执念,认真去享受过程,会自然的达到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