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这个话题之前,我得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脑动脉瘤可不是什么小病,它就像是脑袋里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而介入手术就像是拆除炸弹,医生就是拆弹专家,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从大腿或者手上的血管,一路追踪到脑子里动脉瘤的位置,定点拆除这颗炸弹。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拆弹专家们都是用的什么工具吧!
首先,我们得说说“弹簧圈”。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弹簧圈,而是专门用于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一种特殊医疗器械。它的外形就像是一小卷细细的金属线,但作用可太大了。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导管将弹簧圈送到动脉瘤里,然后将其释放。弹簧圈在动脉瘤内会形成一个小型的三维结构,这样就可以慢慢地填满动脉瘤,使其失去血液供应,最终动脉瘤就会逐渐萎缩,达到治疗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聊聊“支架”。
脑子里放置的支架一般是由金属丝编制而成,可以折叠得很小,便于通过导管送到病变部位。一旦到达指定位置,支架就可以从管子中释放并展开,像一个镂空的管道,支撑起血管壁,同时给动脉瘤的“牢房”加做了一道“牢门”。这样一来,动脉瘤里面填塞的弹簧圈就跑不出来了。
再来说说“血流导向装置”。
这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名词,其实是一种相当先进的介入手术器械。简单的理解,血流导向装置也是一种支架,是很多个支架套在一起,这样它的金属丝围成的一个个网眼就非常小,密度很高,也叫做密网支架。当网眼达到一定小的程度,红细胞就穿不过去啦,只能顺着它的通道跑,就叫血流导向。所以当我们把血流导向装置放到动脉瘤的“牢房”门口时,经常连弹簧圈也不用放就可以治愈动脉瘤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扰流装置”。
这个名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其实它的作用非常直观。扰流装置更多是为了生长在“丁字路口”或者“Y型路口”的动脉瘤设计的。不同于血流导向装置从动脉瘤外面加固“牢门”,扰流装置的设计非常巧妙,是从动脉瘤里面加固“牢门”。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所使用的材料和器械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得不说,现代医学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这些看似神奇的器械和材料,正是我们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当然,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选择接受介入手术的朋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专家介绍
顾宇翔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和“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专项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12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等奖项。举办全国烟雾病大会、国家级颅内外血管吻合学习班等,领衔撰写中国烟雾病诊治专家共识。
诊疗专长
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烟雾病、动脉硬化狭窄等脑脊髓血管病的显微外科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雷宇
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博士,华山医院团委副书记,国家卫健委第二批援藏医疗队队长。师从毛颖、顾宇翔教授,擅长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显微外科治疗,科研方面主攻认知及影像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脑科学青年创新计划1项,任国自然青年基金评审专家;以第一或通讯发表论文34篇,JOCN编委,Frontiers in neurology专刊主编及NRR、JNS等多本杂志审稿人;拥有专利12项,曾获2项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奖,1项上海市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奖及创新之星提名,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0完成人)等;获复旦大学十佳青年医生、援藏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基地住院医师、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和静安区优秀团干部等称号。
擅长: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显微外科治疗
文丨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顾宇翔团队 雷宇
☆延伸阅读☆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这个健身操系列科普视频近半亿人观看,荣获“典赞·2021科普中国” 十大网络科普作品!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跟着中山医院专家学习正确洗手!
公卫·科普 | 流感季,上班族超详细个人防护攻略
宅出痛来怎么办?
颈椎病、腰突症、骨质疏松……别慌!必听必看的“骨健康”宝典来了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
您想越来越健康吗?
您想了解并远离疾病吗?
您想经常收到权威医学科普知识吗?
还等什么,
赶紧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呦
【免责声明】本文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本文非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观看量1000万+颈椎健身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