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月被定为宫颈癌宣传月,其目的在于强调宫颈癌预防的重要性,提升公众的防癌意识,广泛传播宫颈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并倡导科学的健康理念。为积极响应这一健康号召并进一步加强公众教育,2025年1月15日10:00 在东院门诊一楼,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基地特别开展了宫颈癌防治与术后康复系列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内容安排如下:
① 周贇(妇科肿瘤诊疗中心肿瘤8病区):《关爱自己,从呵护宫颈开始——早筛早诊 远离宫颈癌威胁》;
② 张莉(9B盆底与泌尿妇科):《告别“难言之隐”,重拾生活信心——宫颈癌术后盆底康复》。
Part 1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妇科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女性恶性肿瘤中均居第四位。宫颈癌不仅威胁生命,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引发负面情绪。因此,早期筛查至关重要,早期发现与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对于提升早期发现率及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
01
宫颈癌的病因
① 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但感染HPV不一定会得宫颈癌。
② 性行为和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③ 生物学因素: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感染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④ 行为因素:吸烟、营养不良、个人卫生条件差等也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02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① 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② 白带增多:浆液性或粘液性白带,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稀薄似水样或米泔水样。
③ 压迫症状:晚期由于肿瘤增大,压迫周围脏器,导致相关脏器功能障碍和疼痛。
④ 全身症状: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
03
宫颈癌筛查
(1)筛查手段——宫颈癌的“三阶梯”筛查
第一阶段:细胞学和(或)HPV检测;第二阶段:阴道镜;第三阶段: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2)筛查流程
预约挂号→妇科检查→样本收集→获取报告→结果解读→后续转诊。
(3)适宜人群
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 25~30 岁(已婚或有性生活);有性生活史、多孕多产、HPV 感染史、免疫低下等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
告别“难言之隐”,重拾生活信心一一宫颈癌术后盆底康复
Part 1
盆底像吊床一样,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参与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性快感等多项生理功能。当盆底损伤时,可发生盆腔脏器移位,即盆腔器官脱垂和其他盆底功能障碍问题,称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01
宫颈癌术后为什么会影响盆底功能
① 手术范围广: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较单纯子宫切除术切除了更多宫旁组织,其中包含丰富支配盆底的神经。
② 盆底结构发生改变:手术改变了盆底整体解剖结构。
③ 卵巢功能下降:子宫切除术损害卵巢血流供应,可导致卵巢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量减少将引起局部供血及神经营养变差,引起盆底的支持组织结构松弛。
02
宫颈癌根治术对盆底功能产生哪些影响
① 对膀胱功能影响:表现为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及尿痛等;
② 对直肠功能影响: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便失禁等;
③ 性功能影响:表现为性冷淡、无性高潮、阴道痉挛及性交疼痛等。
03
如何进行盆底功能康复
(1)基本要求
专业的盆底康复评估、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良好的依从性。
(2)盆底康复的方法
① 盆底肌锻炼:以锻炼肛提肌为主的凯格尔训练,是迄今为止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盆底复健方法。
② 盆底物理治疗: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电刺激治疗、盆底磁刺激治疗。
③ 中医治疗:中医主要采用针灸、按摩、中药口服、指压等方式。目前中医多应用于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
④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膀胱训练、减少或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液体摄入管理、减轻体重、戒烟。
⑤ 心理疏导:自我调节,家人支持。
撰稿:周贇、张莉
编辑:洪慧芳
审核:郭娜菲、段怡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一妇婴护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