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啥全麻复苏期会躁动?

文摘   2025-02-05 16:00   上海  

撰稿:孙静璐 | 编辑:黄柯佳

校审:徐芸菲 许晨莹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一妇婴护理在线”


全麻手术后复苏期躁动是患者围术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也是PACU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极为关注的麻醉围术期安全性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和精细化麻醉及人文护理模式的逐渐提出和实施,已经从原来的仅确保术中无痛转变为患者的整个围术期的舒适及安全。全麻术后苏醒期烦躁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对其原因的分析:

1

疼 痛

术后疼痛:手术后切口疼痛是导致躁动的常见原因之一。疼痛刺激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焦虑,从而导致躁动。

2

麻 醉 药 物 残 留

麻醉药物:某些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患者意识恢复不完全,出现躁动。

肌松药残留:肌松药残余作用可导致患者苏醒后呼吸费力,也会表现出烦躁不安。

3

各 管 路 的 刺 激

气管插管刺激:气管插管可能会刺激咽喉部,引起不适和疼痛,导致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留置导尿管刺激:尿管的置入可能会引起膀胱和尿道的不适,尤其是在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时,这种不适感可能导致躁动。

4

心 理 因 素 

术前焦虑:术前紧张、焦虑的患者在苏醒期易出现烦躁。焦虑是一种对恐惧的延伸感觉,并不与实际存在的威胁相关联,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多表现对即将进行手术麻醉的恐惧和对未来预后的不确定,而这种焦虑状态的持续存在是导致和诱发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原因。

5

缺 氧 和 二 氧 化 碳 蓄 积

缺氧:呼吸功能未完全恢复,导致体内氧含量降低或二氧化碳蓄积,可能引起患者烦躁不安。

6

长时间被动体位和姿势引起的舒适度下降

体位不适:如果手术时间长,患者长期处于俯卧位或平卧位,复苏期会感到特别累,此时容易引起烦躁。



全麻术后苏醒期烦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镇静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镇静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躁动。
2.镇痛药物:合理应用镇痛药控制术后疼痛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重要措施。国内外相关指南均推荐采用多模式镇痛、预防性镇痛、加强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管理等方法控制术后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以缓解疼痛引起的躁动。


非药物治疗

1.心理干预:术前与患者沟通,交代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等的必要性和不适可能,做好心理预期,同时了解其心理需求,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
2.环境调整: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噪音和光线刺激,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术后环境。
3.安全护理:对于躁动严重的患者,可适当进行约束,防止其自伤或伤害他人.。 
总之,全麻术后复苏期躁动需要及时发现并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无痛、舒适。

参考文献:

[1]肖蕊,史晓萍,高昀,等.优质麻醉苏醒护理对肩关节镜术后全麻复苏期患者躁动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40(10):777-783.

[2]张山,崔薇,吴瑛.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活动受限和睡眠紊乱预防及处理指南“谵妄部分”解读[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6):116-119.



上海一妇婴护理在线
欢迎关注“上海一妇婴护理在线”,在这里我们将与您分享孕前保健、计划生育、辅助生殖、孕期管理、分娩应对、产后康复、母乳喂养以及妇科、新生儿照护相关的热门话题和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