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一妇婴护理在线”
1.非甾体抗炎药又称非类固醇抗炎药,顾名思义它是糖皮质激素以外的抗炎药的统称,比如我们熟悉的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属于一个大家庭,适用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拥有着统一的不良反应,最最最主要的就是胃肠道反应。通常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麻醉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有严重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否有出血倾向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为了减少患者胃肠道反应的症状,麻醉医生会使用较小的剂量,不至于患者出现恶心、腹痛,甚至胃穿孔、出血。并建议患者不宜长期且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虽然它没有特别的毒副作用,但是它的代谢途径是肝脏和肾脏,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同时麻醉医生会常规使用药物预防麻醉药和镇痛药引起的恶心呕吐。
2.对乙酰氨基酚也是非甾体抗炎药家族中的一员,它的镇痛效果比布洛芬稍弱,但是它的胃肠道反应更小,也就是说对乙酰氨基酚更加的安全,尤其是对于儿童和怀孕妇女。当它使用过量时也会引起肝脏的损伤,所以麻醉医生会控制给药速率和剂量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阿片类药物是麻醉医生的终极武器,没有什么疼痛是它解决不了的,这也意味着阿片类药物更加的危险。大多数阿片类药物会抑制呼吸,如果使用不慎且没有辅助通气手段及时抢救,很可能发生窒息。所以在医院多数情况下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都会备有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在旁,并且由麻醉医生或者麻醉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此外阿片类药物使用过量会产生中枢毒性反应,长期使用会成瘾,所以阿片类药物的管理和使用都非常的严格和谨慎。麻醉医生想尽方法让患者安全的使用阿片类药物持续镇痛,于是镇痛泵应运而生。
镇痛泵采取的策略是多次微剂量间断性为患者输注镇痛药物,它可以维持镇痛药物的血药浓度,持续的发挥镇痛效果,又能避免阿片类药物单次剂量过高而引起的中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经过临床证实阿片类药物通过镇痛泵可以在无监护下安全的使用。当然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带来成瘾风险,所以麻醉医生会严格控制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4.局部麻醉剂通常被用于椎管内麻醉和区域神经阻滞,作为其他麻醉药物治疗的替代或者辅助。用于全麻术后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区域神经阻滞就是TAP(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区域神经阻滞需要把麻醉药物注射到特定的部位,为了避免穿刺和治疗带来的损伤,麻醉医生会使用B超精确引导穿刺针到达指定的部位注射药物。
以上就是常见全麻术后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方法了,最后还有一种不良反应那就是过敏反应,轻微的过敏反应会一过性的出现皮肤发红或红疹,医生会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患者不会有太大的不适感。而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引起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那就是麻醉医生最忙碌的时候了,所以麻醉医生在用药前会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身为患者可要如实相告,尤其是“易过敏体质“的患者,你也不想看到......(此处省略一万字)吧~
参考文献
[1]李爽.临床中常用镇痛药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10):3.
[2]王朵,仲洪侠.镇痛泵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利与弊的综合评估[J].当代医药论丛, 2023, 21(2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