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医务人员在网上发帖,吐槽自己所在医院,突然宣布实施末位淘汰制。
这一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来无数医务人员的热议和共鸣。
许多网友,纷纷跟帖表示,既然是考核,就必然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分别,那就会必然卷起来,只有超过同行,才不会被淘汰掉。
末尾淘汰制
01
一种是末位淘汰,分流调岗。
比如,有些医院,每年考核,末位的医生,不能在临床待着,要去其他研究或辅助科室待满至少两年。两年结束,再次考核,没有商量余地。如果心不甘情不愿,只有辞职一条路。
02
末位淘汰,是绩效评优,一票否决。
比如,2022 年,湖南常宁市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就实行末位淘汰制。采取百分制方式进行考核,年度考核得分最后一名,为末位淘汰对象,扣发 1 个月绩效,所在科室所有人员,年度取消评先评优。
除了对普通职工实行末位淘汰。
还有对中层干部、科室负责人实行末位淘汰的。
比如中国科大附一院就对科主任,进行末位淘汰考核。在考核中,排名最后的科室主任,不仅扣发部分绩效,还会在其他方面予以一票否决。
除了扣钱,调岗,还有一种更厉害的末位淘汰,就是直接停职,甚至解聘。 曾经,咸阳市妇幼保健院,实行末位淘汰制,一次性“优化”掉40多人。 那一次,动静太大,动作太猛,以至于闹成了群体性事件,最终引起舆论发酵,主管部门不得不出手,予以干预,强力介入,紧急叫停。 但此后,医疗界依然时有耳闻末位淘汰事件的发生。 近日,又有一位研究生毕业、于今年7月入职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医院(龙岗)康复科的医务人员,向媒体投诉,反映他遭到医院不公对待“被离职”。 他说自己通过了试用期考核,在门诊做正骨推拿工作,10月8日突然被调至“科研岗”,每天无所事事,接触不到患者,英雄无用武之地。 随后不久,他就收到一份考核表,接受考核。接着11月5日医院正式通知他,被辞退了。
原因是他“考核不通过”。 医院给予的理由是,由于他不能胜任康复科门诊康复技师岗位,经过调整工作岗位至康复科住院部康复技师岗位后,仍不能胜任。根据医院劳动合同等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解聘。 到底是末位淘汰,还是“恶意解聘”,不重要。重要的是考核不合格,就面临淘汰出局,让人不免惶恐。 所以,笔者认为,医院管理当然需要有规则,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刚硬地去执行规则,适当的留出一点回旋空间,柔和与人相处,稳妥推进处理,比刚性执行更加重要。 同时,在制定一些规则时,也应充分考虑实际,不能盲目实施,要有减震缓冲系统。医院行政,宽简为宜,切不可急促催逼。毕竟医务人员也是人,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让人先活下来,才有条件去从容提升。不要动不动就“淘汰”“优化”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这种理念,永远都不过时。 很多医院领导,并不清楚的知道,他并不是因为自己屹立不倒,而被大家拥护。而是因为他被大家拥护,所以才屹立不倒。 医疗行业,一直以来,在外人看来,都是一个相对稳定、手捧铁饭碗的领域。 可是,如今,不合格,即解聘。一下子打破了包括业内同行的认知。铁饭碗,不铁了。就像某位网购平台大哥说,不拼命、没业绩的就不是兄弟的时候,就已经重新定义了兄弟,哪怕伤到自己的基本盘,也不在乎。 为什么不在乎? 因为,都是局中魂,自有后来人。 只是所有人都懂,但所有人都不认命。不见棺材不落泪,没有谁,是例外。所以,寒意料峭袭来之时,你不卷起来,就会被卷出去。 要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可不是一般小民营医院,而是妥妥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大都市,这样的大三甲医院,都开始卷了起来,其他地方其他医院,可想而知。 所以,做医生,先要踏踏实实想做好每一件的事,要有危机意识,别老是想着那些高大上的话“我想成为一束光”,我想成为爱”。你被末位淘汰了,调岗了,或者解聘了,病人都没的看,你还怎么成为有爱的人?还怎么成为温暖的光? 神经病! 面对越来越内卷的医院考核,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都背负了各式各样的疑难杂症,而每一次考核,又似乎是同事之间在交流病情,有的人病情可以自控,所以侥幸合格了;有的人不能自控病情,就淘汰出局了。 所以,身为医务人员,身处考核局中人,救治病人,先得救治自己。救治自己的脆弱自尊心,痴慢疑。
毫无疑问,末位淘汰制和过于严苛的考核,对医务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身心伤害。
为什么说是身心伤害?
因为它会产生鲶鱼效应。加剧导致医务人员之间的竞争,难以一心一意扑在临床上,引发职业倦怠感和价值失衡,团队合作精神受到冲击,整体医疗质量被拉低。
团队、单位、组织、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如果个个都自己的同事当做“敌人”,看成威胁其利益的,就完了。或慢慢完了。泰坦尼克号是半夜11点多撞上冰山,凌晨两点多才沉没,因为它太大了。很多危险或坏,是一点点透支、消耗掉的。 医疗在各个行业里,已经算是抗经济周期的了,但受到土地收入下降,地方财政吃紧,就会发生各种职业黑天鹅事件。比如前几天某县医院,今年八个月只发了一千元工资,外行人,不相信。比如发生在医院的末位淘汰制,以及“被辞职”等等现象。各种酸楚,只有医务人员自己才知道,不是曲中人,不解其中味。 在前期医疗过于扩张,如今行业遭受严冬的当下,我们所有医务人员,都如同乘坐在一辆严重超载的客车上,有时会刹车,有时会踩油门,有时候会遇到红灯,有时候会有剐蹭。车上的人不被甩下,路上的人不被剐蹭,都算是幸运。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放到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句话就更有意义了。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反而更不能妄自菲薄,更要力争上游。与其抱怨体制内公立医院的红利时代结束了,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拥抱变化,不断提升。想不被雨淋湿,就要学会在雨中奔跑。 万一,哪天即便被末位淘汰了,或者“被辞职”了,也不要放弃自己。生为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如纸应有不屈之心。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什么。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不会被打败,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一片海。
内容来源 | 老叶说医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
近日,一名医务人员在网上发帖,吐槽自己所在医院,突然宣布实施末位淘汰制。
这一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来无数医务人员的热议和共鸣。
许多网友,纷纷跟帖表示,既然是考核,就必然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分别,那就会必然卷起来,只有超过同行,才不会被淘汰掉。
末尾淘汰制
01
一种是末位淘汰,分流调岗。
比如,有些医院,每年考核,末位的医生,不能在临床待着,要去其他研究或辅助科室待满至少两年。两年结束,再次考核,没有商量余地。如果心不甘情不愿,只有辞职一条路。
02
末位淘汰,是绩效评优,一票否决。
比如,2022 年,湖南常宁市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就实行末位淘汰制。采取百分制方式进行考核,年度考核得分最后一名,为末位淘汰对象,扣发 1 个月绩效,所在科室所有人员,年度取消评先评优。
除了对普通职工实行末位淘汰。
还有对中层干部、科室负责人实行末位淘汰的。
比如中国科大附一院就对科主任,进行末位淘汰考核。在考核中,排名最后的科室主任,不仅扣发部分绩效,还会在其他方面予以一票否决。
随后不久,他就收到一份考核表,接受考核。接着11月5日医院正式通知他,被辞退了。
所以,身为医务人员,身处考核局中人,救治病人,先得救治自己。救治自己的脆弱自尊心,痴慢疑。
为什么说是身心伤害?
因为它会产生鲶鱼效应。加剧导致医务人员之间的竞争,难以一心一意扑在临床上,引发职业倦怠感和价值失衡,团队合作精神受到冲击,整体医疗质量被拉低。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放到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句话就更有意义了。
万一,哪天即便被末位淘汰了,或者“被辞职”了,也不要放弃自己。生为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如纸应有不屈之心。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什么。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不会被打败,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