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看到血常规报告中有恶性肿瘤的诊断,可能很多老师会觉得此报告非常好审核,因为此类人群经常服用升白药、某些化疗药物、某些单抗药物,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如低白、贫血、低血小板情况。
但近期遇到的一例,就打破了常规惯性思维,脏器旧瘤未治愈,血液又添新“瘤”。
案例经过
10月29日,患者,男,56岁,临床诊断:肾功能不全。
血常规结果WBC 5.28×10⁹/L,RBC 2.96×10¹²/L,HGB 69g/L,PLT 226×10⁹/L。
肾功能损伤诊断,又有中度贫血,加上年纪又在60岁左右,于是跟实习生同学讲解,以后工作了遇到这种血常规,一定要推片,谨防它是一个血液病。
不过跟同学讲完,自己心里实际也没多少底,因为印象中这个病基本是要65岁以上才多见。
看看血球仪界面,看看有没有什么报警信息的线索可抓。
这界面很“干净”呀,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报警信息,WDF散点图也正常。
既然跟同学讲了要推片,自然要手把手实践一下,言传身教很重要。
染色镜检一看,我天,还真是它啊!
上图~
红色:红细胞缗钱状排列(高倍镜)
以前觉得这缗钱状是用古时候串铜钱记忆,现在觉得像家里小朋友的毛毛虫玩具。(这玩具叫:木质百变扭扭虫)
转油镜视野~
红色: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红色: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油镜下更加清晰好看,成排成串。血片看了,自然要把EDTA采血管颠倒一下,进一步验证。
红色:EDTA管壁“细沙”样附着
红色:EDTA管壁“细沙”样附着
虽然现在逐渐步入寒冬季节,看到管壁“细沙”样颗粒附着,首先会想到是冷凝集,但是别忘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球蛋白升高的疾病,也可以引起管壁细沙样颗粒附着。
究其根本,是因为过多的球蛋白中和了部分红细胞表面的Zeta负电荷,导致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减弱或消失,使得红细胞黏连在一起,放大效果后,就像是颗粒细沙样。
由于患者没有既往的血常规历史记录,说明很可能是新入院,第一次来我院就诊。
那么入院后,临床必然会完善初步的所有基础检查。血常规标本都送来了,生化、发光、免疫肯定是有的。
查询相关报告,生化结果显示:球蛋白67.8g/L。
肌酐、尿素、尿酸也高,说明肾功能确实受损了。临床初步的判断:肾功能不全,是对的。
再来看电解质,血清总钙2.27mmol/L,正常的,说明还没到骨质严重破坏的程度。
到这里,其实线索已经足够了。直接告诉经管医生,该患者多发性骨髓瘤,血片可见红细胞缗钱状排列,未见浆细胞。
临床医生一听,豁然开朗了。原来他们也在找原因,有往这方面考虑了,但苦无依据不够,只停留在猜想层面。
继续查询报告,患者的抗核抗体十项下午也出来了,正常的。
这个检查是什么意思呢?我猜测,临床除了想到肾功能损伤外,也在想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SLE这个病,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可以无差别、随机性的“攻击”人体某一个或多个系统,如“攻击”血液系统,血小板会低。“攻击”肾脏,则引起肾损伤。这就是SLE的狡猾之处,表面看起来是某个疾病,实则是它在背后捣乱。
继续查阅报告,发现尿常规中尿蛋白1+,也能理解,尿干化学试纸条对白蛋白敏感,而患者是球蛋白居多,自然1+也可以解释。
告知了临床医生疾病的方向,自然顺带把免疫球蛋白三项、免疫固定电泳也加做。
免疫球蛋白三项中IgA >6g/L,IgG 3.8g/L,IgM正常,说明球蛋白中以IgA为主。
关于IgA为什么不出具体数值,也问了生化组长,说是IgA太高了,再继续稀释的做,或许>30g/L都有可能(因为此前我们遇到一例),加上稀释倍数越大,误差也越大。
这个结果已经是高于上限的,就有病理性的临床意义了,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再进一步稀释做下去,意义不大。
外送免疫固定电泳(标本类型:尿液)回报结果,IgA弱阳性,λ轻链阳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A-λ并伴有λ游离轻链。(从电泳图谱颜色也可以发现)
后面患者在三甲医院完善骨髓穿刺。
骨髓片提示:浆细胞占42.2%,原幼浆13.2%,其中双核浆细胞、异常浆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较多见。
符合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
仔细看了下该报告,嗯,骨髓片数了500个有核细胞,看片的老师有耐心。
案例分析
(1)这个患者的血常规数据最初是提示贫血,加上肾功能不全,当时虽然有考虑多发性骨髓瘤(MM)可能,但年龄才56岁不对啊。
MM一般都是多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也有30-60岁的MM,但据病理同事告知,这都是很罕见的。
可真当自己看了血片形态后,发现还是自己局限了,真的有60岁以下的MM。
这个病例,觉得还挺好的,一是可以说明血片的重要性,可以提示某类疾病的方向;二是,看到中度贫血,血球仪又没有报警,很多人会想当然的审核出去;三是,才56岁却是个多发性骨髓瘤。
后续查询电子病历,发现患者原来在两年前就有肝脏恶性肿瘤、胃部肿瘤,而这次住院又发现了血液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是旧瘤未愈,又添新瘤。
又见到一例双重打击……上次还是尿毒症+AML患者。
(2)回顾这个案例,其实临床在加做了免疫球蛋白三项和免疫固定电泳前,还顺便加做了一个尿本周蛋白试验,这个我并不是很理解。
因为这个试验,我个人觉得,就是个摆设,很难做到阳性。
翻开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里面提及需要调PH值以及特定温度,请问有多少实验室能做到?调PH值,有PH计吗?温度的掌控,是用温度计吗?
后来沟通得知,既然考虑了多发性骨髓瘤可能,我院能做的尿本周蛋白试验是必须要做的,因为这也是鉴别诊断中的一环,临床也没办法,或许我想可能医保也有因素掺杂其中。
(3)最后一个疑问,血清IgA都大于上限了,而免疫固定电泳(尿液)IgA却弱阳性,自己查了下原因,原来患者留取的是随机尿,且是做了彩超检查后留取的,而彩超检查前,患者饮用了大量水。
好吧……检验前的不规范操作。
这也说明了,一个好的标本留取,对于结果的准确性是多么重要。检验要跟临床、跟患者讲解标本规范化采集的路,依旧很漫长。
内容来源 | 检验笔记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