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身着橄榄绿,冲锋陷阵,保卫国家安宁;如今,他身着警察蓝,处突防暴,守护辖区平安。从军15 年,从警13 年,对周友江来说,早已将忠诚信仰铭刻于心,将初心使命融入血脉。
已过不惑之年的周友江,2011 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先后在刑警大队、派出所、特巡警大队三个岗位工作过,每一次调动都是临危受命,每一项任务他都超预期完成。警务改革有深度、守护平安有力度、服务为民有温度, 周友江身上始终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和一颗忠诚为民的初心,留下了一个个“最美”的身影。从警以来,周友江曾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河北省先进工作者、廊坊市最美退役军人、廊坊市公安系统先进个人等,荣立个人二等功2 次、个人三等功11 次。2025年1月10日,周友江被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授予2024“最美基层民警”。
“越是急难险重,越要冲锋在前。”不久前, 周友江调任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他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会保持矢志不渝的忠诚品格、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守正创新的改革精神和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守护一方百姓平安。”
因地制宜,
创新警务运行模式
“民警集合,迅速抓捕!”2024 年11 月5 日, 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特巡警大队发现一外地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在辖区内有活动轨迹。周友江及时组织研判跟进,带领民警迅速前往抓捕,仅用30 分钟就将这名嫌疑人成功抓获。
快速、准确的抓捕,得益于特巡警大队警务运行模式的创新。2023 年初,周友江将“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与特巡警主责主业有效结合,突破传统的“步巡+车巡”巡控方式,创新建立起巡逻防控、应急处突、视频巡查、无人机飞控等6 支专业队伍,探索完善“地空网视”立体巡防新模式。
“以往特巡警的工作主要是以巡逻、防范为主, 打击为辅,现在的新模式以多元合成作战理念给出了治安防范、打击犯罪、应急处突的‘最优解’。” 周友江说。
为了有效地进行警务机制改革,周友江花了半个月时间走遍了辖区每一处,并仔细梳理近三年来的接处警情况,会商研判发案规律;为了在特巡警大队组建无人机专业队伍,他主动学习无人机飞控专业知识,率先拿到了无人机飞手证,为队员们树立起一个好榜样。
2023年6月,周友江提出建立新的治安防控机制, 结合实际将辖区划分为6 个巡逻区域和31 个必到点, 根据警情及发案情况设定“红黄蓝绿”四级,将各巡区进行“四色”标注——警情、案件居高的区域为红色, 一般区域为黄色,数据低的区域为蓝色,无案件区域为绿色。同时,根据前一阶段的案发情况每三天调配一次警力,让警力跟着警情走,不仅提升了破案效率, 也实现了集约化、精准化用警。
2024 年春节前夕,安次区不同区域发生盗窃手机案。周友江立即将案发的第一、第三巡区升级为“红色预警区”,带着战友们街面巡、便衣蹲、视频线上找、无人机空中查……不到5 天时间,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打掉了一个流窜盗窃手机团伙。
一次接警,一步到位。2024 年以来,安次区的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社会治安防控率大大提升,街面犯罪率同比下降,群众满意度也大幅上升。
“改革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在谈到工作秘诀时周友江说, 什么是专业,干多了就专业了。
英勇无畏,
永远冲在最前线
1996 年,周友江怀揣报效祖国的梦想,从连绵起伏的南方山区来到华北平原从军。铁臂铜拳、飞针穿玻璃、高空索降、指挥作战……15 年的军旅生涯中, 他练就了一身“超凡”本领。
2011 年,周友江从部队转业。因为曾荣立过个人二等功,周友江有优先择业权,但一心向往警队的他把5 个志愿全部填了公安机关,而且首选的都是基层刑警队。
众所周知,选择了刑警,也就意味着工作中面临的风险更多。但周友江说,当刑警,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每次出任务时,周友江总是身先士卒。面对险象环生的毒窝,他果断第一个冲进去,抢先震慑住3 名主犯,战友们随后成功控制了所有人;在配合处置一起涉黑案件时,他又站到了所有人前面,在久攻不破时, 他攀越高墙一鼓作气冲入据点,为整场行动的成功抢得了先机,自己腿上却不幸挂了彩……
2024 年6 月的一天,在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镇西储村,“砰!”的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村中的宁静。
当日,周友江接到群众报警,被告知西储村一养牛户的牛发疯无法控制并且撞伤两名群众。周友江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警力赶往支援。抵达现场后,根据附近村民提供的线索很快找到了这头疯牛。经过几个小时周旋,将它驱赶至无人田野里。
为消除安全隐患,在征得牛主人的同意后,周友江决定开枪将疯牛击毙,疯牛体重500 余公斤,如果不能确保一枪击毙,受伤后的疯牛冲向过路的群众和车辆后果不堪设想。周友江手持步枪,在牛回头的一瞬间,瞄准、射击,一气呵成。“砰!”的一声,100 米以外的牛应声倒地。
周围的战友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都站着没动。周友江松开了手指,放下步枪,笑呵一声:“牛都死透了, 一个个还愣着干吗!”几个胆大的凑上去一看,止不住惊叹,“周哥真是神枪手!”原来,那颗子弹正中牛的眉心。一场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的事件随之化解。
千方百计,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研判案情
“只要尽心尽力,总有千方百计。”这是周友江的口头禅。
2024 年11 月15 日15 时,市民李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周友江手中,感谢他带领民警及时找到离家出走的孩子。
14 日凌晨,特巡警大队接到李先生报警:“警察同志, 我孩子中午骑车出去,到现在没有回家,电话也打不通, 帮我找找孩子吧。”接到报警后,周友江一边安抚李先生, 一边立即指挥大队各小组开始查找。巡逻车组、视频巡查小组、无人机小组迅速展开搜索,终于在中午时找到了孩子。
“小事不小看,小案不小办。”周友江在日常开会时, 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叮嘱大家一切工作要从群众需要出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4 年1 月,临近春节,周友江带队到辖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城南大集巡逻。在人群中他发现一位大娘面色焦急,经询问,她正在寻找刚刚丢失的电动三轮车。
“快过年了,这不是给父老乡亲添堵吗?就算这个年不过了,咱们也要逮住偷车贼,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周友江说。
布置警力、侦查摸排、调取监控、实地踏查、研判视频,周友江带领民警马不停蹄,连续作战, 仅用十几个小时就在距辖区10 公里的一处民房内, 将偷车犯罪嫌疑人抓获,缴获了被盗的电动三轮车。
“有你们,我们才安心!”看着失而复得的车, 大娘拉着周友江的手激动地说。
安次区有40 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为了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安次分局特巡警大队在原有固定式护学岗基础上,开启了“空中卫士”护学新模式。
“利用无人机体积小、覆盖面广的优势,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高空楼体、屋顶、围墙等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排查,对校园周边易拥堵及违法易发路段进行道路监控和交通引导。”周友江说, 同时,执勤民警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空中喊话”系统, 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喊话震慑,并及时制止。
“每天上下学的4 个时间段都有特巡警大队为我们守护平安。空中有无人机巡逻、地上有民警站岗, 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感到非常安全温暖。”辖区某小学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全心全意,
扎根基层为民服务
2019 年,周友江调至安次分局落垡派出所工作。有一次,刚处理完警情的周友江和战友返回派出所途中,发现辖区西马圈村有浓烟冲天而起。
“着火了,赶紧救火!”他迅速奔向着火点,并拨打119 电话,联系所内其他警力支援。到达现场后, 发现紧临村委会的一栋老房子被引燃。此时,周边有十几个老人还在村委会活动中心打牌娱乐。周友江推门大喊:“旁边着火了,快随我离开!”在他的组织下,老人们有序离开村委会,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随后在战友和消防队员的努力下,火势很快被扑灭。
用真情对待群众,用双眼发现问题,用真心解决困难。在派出所工作的两年时间,周友江先后为群众排忧解难63 件,获赠锦旗16 面。
2021 年,周友江被调往安次分局特巡警大队担任大队长。
“在基层一线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周友江说,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怎么调整,不变的始终是对人民的守护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走进大队办公楼,迎面就能看到墙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是周友江对群众的承诺,更是对大队每个队员的要求。
2023 年8 月,安次区遭遇强降雨,永定河需要紧急泄洪。情况危急,周友江带领特巡警大队冲锋在前, 为大堤筑起人墙,紧急加固高危堤坝、疏散群众、踏查河段、摸排流域村庄,为防汛救灾指挥部决策部署及时提供了关键信息。
在周友江的带领下,特巡警大队已经锤炼成“安次铁军”的标杆队伍。大队先后组织救助服务群众139 次,其中救助危重病人48 人,轻生人员5 人,查找走失妇女儿童、老人16 人,为群众找回遗失物品更是不计其数。
2022 年,大队被公安部评为抗疫工作“特别突出贡献单位”,2023 年4 月,被河北省总工会授予“河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大队先后有60 余人立功受奖,荣立集体二等功1 次、集体三等功3 次。
原文刊登于《中国警察》杂志 2024年第12期
图片来源:廊坊市公安局
新媒体编辑:张晓雪
责任编辑:徐 洁
审 核:张 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管
权威公安业务指导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