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保障】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警务保障稽查监督效能

文摘   2025-01-17 17:06   北京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公安财会监督体系,促进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研究制定了公安财会监督负面清单(以下简称负面清单),多措并举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青岛公安工作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支撑。


紧扣财会监督风险点,

深入查摆财会领域风险隐患

青岛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深入市南分局基层派出所督导检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会监督工作,要求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健全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财会监督体系。青岛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负面清单, 引领公安财会监督工作取得新实效。

聚焦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青岛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财会监督工作,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财会监督工作,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在推进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和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青岛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立足工作实际,将财会监督全面融入青岛市公安局构建大监督格局总体部署,组建工作专班,以负面清单形式分项列举公安财会工作多发、高发、易发的违规违纪问题,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筑牢财经法纪意识,指导业务人员在工作中引以为戒,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

聚焦典型问题,分类精准施策。围绕青岛市公安局党委总体要求,警务保障部紧盯公安财务工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聚焦突出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预决算管理、内控管理、政府采购及合同管理、涉案资金与保证金管理、资产装备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和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八个方面,列举了日常业务工作中易发多发的24 类、60 个违规问题和140 个具体风险点,以及对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55 份。制定负面清单,既是深化巡视巡察、审计督察整改成效,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各级公安机关开展警务保障工作的“红线底线”和“标准戒尺”。

聚焦整改落实,规范财经秩序。为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财会监督工作取得实效,青岛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组织全市公安警务保障部门深入学习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文件精神,全面开展财政、财务、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照负面清单所列事项,逐项分析本单位财会工作的短板不足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于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整改落实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标准要求、推进措施和进度安排,能立即整改的马上整改,不能马上解决的,采取“上下联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方式限期整改,以“钉钉子” 精神持续规范公安财经秩序。


紧跟法规制度新要求,

纵深推进公安财会监督检查

青岛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基层开展督导调研


青岛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认真履行财会监督主责, 对照负面清单常态化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强跟踪督办,逐项整改销号, 确保整改到位。2024 年,组织完成9 项专项检查任务, 开展现场检查39 次、网上巡查143 次,印发通报11 份, 组织整改各类问题32 个。

加强预算管理监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构建完善“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部署,对各级公安机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依法公开等重点环节开展全流程闭环检查,对财务处理不规范、超开支范围支出、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转移支付资金到位率和执行率偏低等问题督促整改,全面强化预算编制服务实战、服务改革发展效能和刚性约束落实。为严格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要求长期在外驻点办案和工作的单位,与酒店签订协议价格不超过住宿标准的70%,差旅伙食补助在标准范围内据实报销。各级财务部门在报销差旅费时严把审核关,对不落实协议价格、无伙食费凭证、超出出差线路的一律不予报销。2024 年, 全局差旅费实际支出同比全额标准报销费用降低400 余万元。

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持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围绕预算评审、意向发布、需求公示、代理机构选择、招标采购、项目建设及验收等重点环节,定期组织开展全流程专项检查,重点对未按要求进行评审预算,未按内控制度开展自行采购,未按政策要求选用国产信创产品,未按合同约定向企业清算支付费用,未对合同内违约事项采取应对措施,采购流程、合同签订、项目验收不规范,购买服务合同履行延续超期等问题予以关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 限期督促整改,狠抓工作落实,逐步建立健全高效、有序、透明的采购运行机制,确保政府采购项目依据合法、程序合规、价格合理、档案齐全。

加强信息化项目绩效监督,提升项目建设整体质量。为提升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青岛市公安局印发《信息化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从项目建设质量、应用效果、运维水平、经济与社会效益四个方面进行量化,制定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全面检查项目建设目标完成率、管理规范性、业务支持度、资源利用率、系统使用率、业务和数据闭环等重点事项。工作中,青岛市公安局要求警种部门对评价不合格的项目进行限期整改, 未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项目不予安排后续升级和扩建等,显著提升了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2023 年以来,青岛市公安局先后完成网络态势感知预警平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侦合成作战系统等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在服务保障公安信息化项目集约高效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加强常态化财会监督,提升标准化保障水平。为推动全省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保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落地,切实将保障经费和保障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青岛市公安局要求分市局将转移支付资金办案经费的75% 投向派出所和交警中队,按照人均公用经费5% ~ 20% 的标准安排社区警务经费,按照30% 的标准提高市区派出所、交警中队伙食补助标准。为确保政策落实落地,青岛市公安局大力推进“线下+线上”监督模式。

“线下”重点到基层督导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社区警务经费落实及辅助明细账记录等情况,并对伙食保障、装备管理、车辆管理等进行实地检查。“线上” 依托自主研发的“公务用车监督管理系统”对基层车辆派车审批、GPS 轨迹、加油信息、维修保养等数据信息进行筛查比对和智能分析,实时监督单车油耗、保险维修等运行费用;借助财政管理平台调取相关数据,将业务办理数据和财政数据进行比对碰撞,全面检查基层相关工作情况。2024 年实地督导基层所队68 个,网上巡查4700 余次,筛查比对系统数据810 余万条,警务保障管理质效显著提升。


紧抓监督制度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财会监督新质效

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和屡查屡犯问题,青岛市公安局坚持从制度机制、管理方法、责任落实等方面深入剖析,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教育培训,不断完善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财会监督机制和内控体系。

突出建章立制,强化制度先行。立足“挖根源、治未病,建长效、利长远”,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围绕财会监督工作重点制修订《全市公安机关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青岛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的通知》《青岛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和规范经费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青岛市公安局装备管理办法》《青岛市公安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青岛市公安局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20 余项制度规范,强化事前防范、事中纠偏和事后整改,确保警务保障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切实堵塞违规违纪行为滋生漏洞,扎紧织密制度笼子。

突出协同联动,加强贯通协调。为促进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青岛市公安局积极对接发改、财政部门,针对转移支付资金、重点项目投资落实等开展联合督导,确保公安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联合市审计局印发《关于建立公安执法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协调联络、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合力构建高效衔接、运转有序的财会监督机制;坚持“强穿透、堵漏洞、用重典”,建立纪检监督、审计督查、警务保障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重点问题整改和督导问责, 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财会监督格局,确保各类财会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案件线索及时移送。

突出底线思维,筑牢纪律“高压线”。坚持以负面清单学习推广为引领,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和财务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公安财会工作的红线、底线, 推动全市公安警务保障部门持续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财经秩序;深化“网络+财会监督”,在警务保障部网站设置财会监督电子信箱, 依托警务保障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强化网上监督, 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注重加强对公安财经领域公权力制约和监督,聚焦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保基层保实战保发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强化问责通报和移交处理,推动财经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原文刊登于《中国警察》杂志  2024年第12期

图片来源:青岛市公安局

新媒体编辑:张晓雪

责任编辑:王雅庆

审  核:张  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管

权威公安业务指导期刊

中国警察杂志
全国公安系统权威业务指导期刊。记录公安改革进程,探索警务发展趋势,指导业务实践工作,展示警界创新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