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文摘   2024-07-28 20:41   浙江  

1

断章

卞之琳的名字,知道的人,估计已经不多了。在我上学那个年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本子,用来摘抄各种内容。有一些同学,整篇整篇的抄歌词,抄完之后,自己能唱会几首,不太重要。反而是,这本歌词集,成为美好的回忆。

而卞之琳的诗,《断章》是抄写在我本子上的内容之一。作者没错,题目没错,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我站在桥上看风景,

你在窗台上看我

然后,我搜索了一下,原文是这样的:

   断章

   现代·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很显然,诗人的水平,比我好多了。我即使读过了,再写出来,也差那么点意思。这就是诗歌经久不衰的魅力。

好东西,永远是好东西。

心血来潮,想起这么一首诗,是因为身处乌镇。这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桥是这个文化里,最重要的图腾之一。小桥流水人家,成为精神世界里标识,静下心来的时候,就希望走进到这样的世界。

美好,安静,从容。和城市的喧嚣离得很远,和人世间的尔虞我诈没有关联。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2

乌镇人家

江南水乡的那个模样,和接待我们的房东,一个样子。穿着干干净净,精神矍铄,看起来六七十岁。我们一下车,就迎上来。很客气。

来到房子里,一看就是很常见的两居室,家具是普通人家的木质家具,那张木沙发,是八九十年代,富裕家庭的标配。

然后,聊了几句。老人家住在嘉兴城里,乌镇的这个房子,闲着也是闲着,儿子就挂在网上,有客人过来,他就到这里来给客人钥匙。然后就回嘉兴。

我说我们准备住两天。他说,没关系。你们走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把钥匙放在桌面上就好。

我问了几句乌镇的事儿,老人家很热心地说我们该如何如何,然后就离开了。

在我看来,房东就是桥上看风景的人。我就是看着这些在乌镇生活、在楼上看风景的人。

在房东看来,我才是桥上看风景的人,而他,是看着这些在乌镇来来往往的、在楼上看风景的那个人。

卞之琳的这首诗, 慢慢品,越品越有味道。就像乌镇人喝的黄酒,不同的人,可以品出不一样的人生。而这个味道,只有自己知道。


3

餐饮店与汪汪队

傍晚的时候,就在乌镇老街上走 。这条街上,人来人往。没有那种景区人员爆满、人挤人的尴尬,却也是有一种热闹在里面。或许,是因为古色古香的墙和屋顶,加上霓虹灯的点缀,烟火气息就出来了。

正在我们不知道该到哪家店里用餐,纠结的时候,妙妙指着一家小店,原因是妙妙要看电视。是的,这家店的电视,正在放动画片。妙妙的要求很简单,有动画片就好。

我们找位置坐了下来,店里的生意很不错。服务员介绍了几个本地的特色菜,还拿来了烫餐具的热水和工具。我笑着说,你怎么知道我们是从广东来的?小姑娘笑了笑。

人来人往的。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在旁边站着,眼睛盯着电视。我打趣到,汪汪队好看吗?

孩子视线挪到我这儿,很快又回到电视,嘴里回应着:“好看。”

这个时间,来乌镇的游客,基本上是全家总动员。孩子们跟着父母,在各个景点里,估计看动画片的机会少了很多。妙妙是典型的例子。有了这样的机会,好好地看上一段。

电视里放动画片,小朋友要看,父母就跟着进来吃饭。这样的逻辑,不知道这家店老板是不是这么想的。只是我进来吃饭的原因是因为动画片。

都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不知道汪汪队是不是可以帮助到一些人。

我这个看风景的人,想到了这一些。

4

朦胧诗

在我的印象中,《断章》是一首朦胧诗的代表坐。和八十年代的诗人舒婷等,是一个时代的。短短几行,意境、韵味都有了。查了查资料,发现记忆并不是那么可靠。

《断章》的年代,是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创作时这四行是一首长诗的一部分。只有这四句,作者很喜欢。摘出来独立成章,取名《断章》。而原来的完整的长诗,已经没有人记得了。

文学史上的一段轶事,许多年后,知道的人,或许和我类似。在搜索引擎里找到这样的一段话。说来和这首诗描述的场景是一样的。

有太多的事情,都是顺气自然。要发生的,自然而然就发生了;不该有的事情,强求的结果,自然就结束了。还是那句话,所有的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第一种办法是我的办法,第二种办法是他人的办法,第三种办法是时间。

时间会解决一切的问题。

《断章》距今的时间,快一百年了。留给我们的,是这四行文字的精美,是一种享受。放在一百年前,诗人卞之琳写了一首长诗,最后只有这四行留下来了。这个结果是否有预想到呢?

或者,还有很多诗人,写了更多的诗歌,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又会作何感想?

该开的总该要来,该走的总归要走。

(完)

松榜
重度书虫 读且思考 资深教师 年轻老爸 陪伴孩子 一路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