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榜|因材施教

文摘   2024-10-10 22:34   广东  

下一周,准备做一个关于家校沟通的讨论。有些想法,很零碎,尝试用文字的方式梳理,争取能把逻辑理清楚。

  1. 因材施教

    这是教育长期以来的追求。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来,并且身体力行,取得了成效。我们现在读论语,就发现,子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在《论语》中,确实存在弟子向孔子提出相同的问题,而孔子根据不同的情境或弟子的性格、资质给出不同答复的情况。这种情况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以下是《论语》中的一个例子: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文出自《论语·颜渊》篇。子路和子贡都向孔子询问关于治理政事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对于子路的提问,孔子的回答简洁而直接,强调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先之”),并关心民生(“劳之”),当子路请求进一步的指导时,孔子强调了持之以恒、不懈怠(“无倦”)的重要性。

而对于子贡的提问,孔子的回答则更为详细,提出了三个要素:充足的食物(“足食”)、充足的国防力量(“足兵”)和民众的信任(“民信之矣”)。当子贡进一步询问如果必须舍弃其中之一时,孔子首先建议舍弃军事力量,然后是食物,因为“民无信不立”,表明了信任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2.私塾

两千多年前,都已经确定的教学原则,为什么慢慢就没有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觉得不容易做到?

一个原因,是因为孔子是圣人。圣人不是普通人。做的事情,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第二个原因,孔子的学生号称三千,而贤者七十二人。因材施教在多少人中实施?这是一个问号。

然后,教育的形式,基本以私塾为主。西方的主要教育形式,则是家庭教师。这些场景,对于因材施教比较容易落实。或者说,对因材施教的需求不是关注点。主要矛盾不是这个。

3.班级授课制

成为主要矛盾的原因,是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工业革命之后,急需大量的产业工人,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候,教育的发展成为制约生产力提升的关键。于是,教育开始变革。班级授课制的形成,适应了大批量知识传授的需要。现代学校的样态开始出现。

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伴随一个新的问题出现。

批量化的问题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凸显出来了。

4.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材施教的矛盾。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学生的情况,进行归类,进行系统分析,对教师友好。同时,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6.温度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提供有温度的教育。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冷冰冰的教育。

松榜
重度书虫 读且思考 资深教师 年轻老爸 陪伴孩子 一路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