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榜|读《寸进:人人可学的曾国藩》

文摘   2024-10-05 18:43   广东  

假期里,最愉悦的事情,是翻几页书。这时候的翻书,必须是毫无压力的。《想不到的西游记》是我的选择,《修真门派掌门路》走爽文路线的网络小说也是我的选择。阅读的愉悦感,要放在第一位。

我的阅读观不是太正。有一种说法,读书就要读那些读不懂的书。读得懂的书,说明没有调整,就不要这么读了。类似的观点,曾国藩也是这么说。

在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中,就有一条是关于读书的。原文如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很显然,这一天是曾国藩严于律己在读书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么一来,就显得我的想法有很大问题。但是 ,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说“但是”。我可以说清楚这件事儿。

在我看来,现在读书这个事情,最重要的让大家读起来,而不是深度读起来。根据调查,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这个数据来自于政府网站,是很权威的数据了。如果你问我怎么来的?秘塔搜索,你可以尝试。

从这个数据来看,纸质书的数量有空间。所以,让更多的人,打开书,是需要大声呼吁的事情。当然,如果希望在阅读这件事儿上面有所收获,曾国藩“读书不二”的观点,要好好实践。罗振宇很推崇曾国藩,也是这种死磕精神的践行者。在我看来,坚持一件事儿很难,放弃一件事情很容易。

这是读《寸进》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在曾国藩的身上,认真读书很有必要,认真读完一本书,更重要。

第二个收获,曾国藩在丁忧前后的变化。

作者侯小强把这个变化,看成是儒法道的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文人,都在儒法道之间徘徊。纯粹的儒人,是无法生存下来的。

前半段的曾国藩,是内儒外法。在湖南办团练,因为严刑峻法,杀人太多,所以被称为曾剃头。同时,也罢湖南整个官场彻底得罪。内儒,说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追求的目标没有变化。外法,说的就是严刑峻法,对士兵的严格要求等等,努力建立一直可以可以战斗的湘军。

后半段的曾国藩,是内儒外道。内儒,说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没有变化。严于律己,没有变化。外道,是对官场风气的接纳,是顺势而为态势,是宽以待人的交往模式。这个时期的曾国藩,周边的人,可以在湘军建功立业。满人、汉人,都可以在湘军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用现在的说法,叫做实现个人价值。看起来,曾国藩放弃了儒家的原则,实则上才是符合当时环境的做法。

作为“两个半”完人中的一个,曾国藩完美地为读书人树立了榜样。深入解读曾国藩,《寸进》值得一读。

日课十二条: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松榜
重度书虫 读且思考 资深教师 年轻老爸 陪伴孩子 一路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