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榜|定力

文摘   2024-10-11 22:18   广东  

有的事情,自己也是说不明白的。当我写在“定力”两个字的时候,我觉得这恰是我最缺乏的能力。首先,我是一个怀疑论者。我怀疑世间的一切。我不认为世界有绝对的真理。我看到的世界,都是某一时刻存在的世界。转瞬即逝,是世间所有美好的关键。其次,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学习积极心理学,践行积极心理学,原动力是我发现我是一名悲观主义者。还有,我是性恶论者。我不赞成性善论,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然后才能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就是标签的力量。在坚持一点件事儿的时候,最容易跌落的陷阱,就是贴标签。似乎只要贴好标签,一件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我们的内心就安静一会儿。而实际上,事情远远不是一个标签就可以总结得了的。

我们喜欢贴标签,是因为人的天性就喜欢简单的东西。那些人为地复杂,不是坏,就是要预防坏。这压根就不符合人性。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只有简单的东西,才符合趋利避害的本性。

而贴标签,就是我们常常做的事情。简单,明了。有没有缺点呢?有,就是不太准确,不太严谨。不准确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局限,是每一个人必然的特点。我在读西游记的解读文章,发现神仙世界也各有局限。神仙犯了很多错误,这些错误成为西天取经八十一难的一部分。了解这一点,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不需要有愧疚感。不太严谨是因为文字本身的缺点导致的。文字传达的信息,在过程中都是会被吃掉的,或者有第二种解读。这是文字本身所决定的。作为终身学习者,我最怕做的题就是阅读理解。鲁迅当初写下文字的时候,如果知道要成为阅读理解的母题,就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看似都合理的解释了。“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确实是天才的文字。可一定要说鲁迅先生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这样的问题,纯属多余。

所以,要有定力,最关键的事情,是不要有太多的想法。一生只做一件事儿,金惟纯先生的这句话,要谨记,要践行。想法太多,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昨天在讲座的时候,徐博就特别说到,做校长的要有定力,要坚持立言著说,要把观点形成文字记录下来。这个观点,非常触动人。我膜拜的人,都是能够写出东西,然后留存下来的人。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部分。

王阳明、曾国藩,反反复复出现在我的文字中,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今士大夫的终身追求。当今时代的红利,让我们在这条路上成为一种可能性。最终能不能成为圣人,结果不言而喻。而心学强调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其中内涵,细细品味。

类似形而上学的问题,常常想,对于普通人而言,行为和神经病人接近。而偶尔想想,是很有必要的。“定力”这个命题,做一下深入的思考,还是有必要的。这1000字的内容,权当是我对“定力”的理解。用贴标签的方式,告诉自己,我已经可以做下一步了。

这就是我对定力的理解。

(完)

松榜
重度书虫 读且思考 资深教师 年轻老爸 陪伴孩子 一路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