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盛世掐丝珐琅仿古饕餮罍领衔 | 德国龙头Nagel亚洲艺术专拍12月举槌

科技   2024-11-28 17:30   北京  

疫情过去后,拍卖界不但全面复苏,艺术市场更比以往热闹。随着香港秋拍本周落幕,焦点紧接着转移到欧洲大陆去。

德国龙头拍卖行Nagel(纳高)的亚洲艺术专场,囊括明清宫廷出品、喜马拉雅艺术、宗教造像、明式家具、漆器陶瓷、乃至古代地图等诸般门类,包罗万有,将于12月9日隆重举槌。

其中最受收藏圈关注的焦点,乃是一件宫廷铜胎掐丝珐琅器,出自乾嘉盛世,形取商周青铜出戟罍,并以远古饕餮兽纹为饰,既散发庄严肃穆的气息,又兼具雍容华贵的美态,尽显清帝敏求好古的高贵品味。



Lot 347


清乾隆至嘉庆 铜胎掐丝珐琅仿古饕餮纹出戟罍

高度:45 cm
注:带镂空镀金铜盖,器底书有收藏编号
来源:出自德国德累斯顿私人收藏,据现藏家称集于1990年之前
估价:€60,000 - 100,000


乾隆皇帝好古敏求,常以古代艺术为灵感,再糅合当朝技艺,加以裁剪创新。此件出戟罍以铜胎掐丝珐琅为材质,上饰仿古饕餮纹,正属箇中典范。
乾隆十四年起,这位「文青皇帝」数度召集群臣,为清宫4,000多件古铜器丈量尺寸、手绘图像、撰写说明,最后完成了统称「西清四鉴」的几套图录。
此举既是为了整理藏珍,亦是希望鼓励一众艺匠,从古代重器撷取精华,推陈出新,创作出更为精彩的艺术品。在摄影和互联网面世以前,此项编书工程为清宫铜器留下了宝贵的形影纪录,倍受历代金石藏家极致推崇。
无论是器型、图纹、装饰,本品俱集合了上古青铜罍的各种标志特征,当时必定曾参考内府收藏的珍贵文物。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兽面纹罍|台北故宫

商晚期 钩连乳丁纹羊首罍|台北故宫

罍为商周大型盛酒礼器,器型可粗糙分成两种,如同上述台北故宫两件馆藏一样。本品之形,与相当有名的晚商羊首罍更为近似 - 广肩、丰腹、圈足,既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又兼具雍容华贵的美态。

本品罍身以饕餮为主纹饰。传说这种远古怪物极为贪吃,永不满足。商朝之时,饕餮纹常饰于青铜酒器、食器,铸成一双大眼,但无下颚,警惕贵族不要挥霍无度,暴殄天物。

当时的匠人常以另一主流图纹 - 夔龙为基础,令之两两成对,合组成饕餮兽面。这种手法也应用到本品之上。再与晚商羊首罍比较,本品肩部的铺首位置亦是如出一辙,只是羊首换成了兽首。

此外,青铜罍常见的圆涡乳丁,以及令外形更显霸气的出戟,同样统统移植到本品之上。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本品器底书有收藏编号

谈中国古玩,「景泰蓝」可谓无人不识。

这种工艺的正式名字,其实就是铜胎掐丝珐琅,以色鲜妍丽及光彩耀目著称,且具固久防渗等实用特质,于元朝时自西亚传入,经明初永宣积极发展,制作至景泰一朝已相当纯熟精致。由于所用珐琅釉以蓝色为主,行家与藏家皆称之为「景泰蓝」,沿用至今。

制法是先将铜丝盘出花纹,黏固胎上,后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在花纹框格内、外,入窑烘烧,如此重复数次,待器表覆盖的釉层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等手续始成,工艺异常繁复。

铜胎掐丝珐琅为明清帝王朝堂陈设用器,金丝缠身,颇具王者之气。清三代皇帝之中,乾隆对之尤其钟爱有加,不但着力发展相关技术,甚至命人以瓷胎官窑仿摹之。

青铜器本身色近黄金,棕绿色的面貌仅乃长时间氧化所致。本品以铜胎掐丝珐琅仿之,恰似在古代重器上加添七彩色相,正是当朝摹古而不泥古的艺术代表。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仿古饕餮纹出戟罍

2018年,巴黎佳士得,€343,500成交

参考公共收藏有一近例,原为Alexandrine Louise Grandjean女士雅蓄,身后捐予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
此外,市场亦有一近例(上图),先后经比利时和法国私人递藏,至2018年于巴黎佳士得举槌,估价€15万,结果在踊跃竞投下以€34.3万易手。
19世纪中叶,中国古董艺术于西方大行其道,而铜胎掐丝珐琅就对欧洲装饰艺术带来深远影响。专家认为,本品与上述两件近例,应该俱于这段时间传入欧洲。














Lot 94


西藏1721年 罕见第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公函

尺幅:60.5 x 140 cm
来源:德国重要私人西藏艺术收藏,集于1980年代期间
估价:€60,000 - 100,000


自元代开始,藏传佛教一直受到中央扶持,对宫廷艺术、信仰祭祀、乃至政治外交上皆甚具影响力。

清朝初期,皇帝把「兴黄安蒙」视为治理边疆的重要政策,借助格鲁派(藏佛四大派系之一 ,又称黄教)的力量,更有效治理信仰藏佛的蒙族及藏族地区。这件珍罕的五世班禅公函,正是见证之一。

班禅属于格鲁派四大活佛系统之一。五世班禅于后藏地区出生,年幼时便被迎进扎什伦布寺。康熙年间,他受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获赐金册金印,协助拉藏汗管理藏地事务。正是由这时起,「额尔德尼」正式成为历代班禅称号。

雍正年间,五世班禅因调解卫藏两军冲突有功,受命治理后藏诸地,他亦继而派遣高僧入京弘法。据记载,五世班禅广度僧伽,门人近三万之多,亦可见他如何受到尊崇。

公文以黑墨使用藏文草书体横写

本品的「敕封班臣额尔德尼之印」

扎什伦布寺珍藏的一方「敕封班臣额尔德尼之印」

本封公函写于黄色丝绸,立轴有裱及唐帘。公文由十三行文字组成,以黑墨使用藏文草书体横写,标题结尾钤一枚方印,书尾钤一方朱文金印,为藏、满、汉三体「敕封班臣额尔德尼之印」。班臣与班禅为同音异译,意思皆是大学者。

内容显示,本封公函为五世班禅于1721年(康熙六十年)所写,是向贡‧次旺诺布及其子颁发的特权令,适用于外蒙古和满洲地区的相关宗教或公职人员。

次旺诺布为喀尔喀蒙古族人,乃该族执政官托多额尔德尼的侄儿兼养子,获清廷授予等同公爵的地位,在中原和蒙藏关系扮演重要角色。

1717年,准噶尔入侵青藏地区,次旺诺布的部队便与清军迅速在西藏中部部署,为年轻的七世达赖回藏铺平道路;1720年,清军把准噶尔军逐出西藏,临时地区政府由七人组成,次旺诺布便是其中一员;1721年,次旺诺布获赐封将军印,成为驻扎拉萨的清军司令;同年,五世班禅便颁发了此封特权确认函。

本品上方中央绘五世班禅,左右分侍宗喀巴、达赖喇嘛

本品最下方绘画了活灵活现的吉祥天母像

本拍品虽为公函,但同时拥有精妙的绘画装饰,显示出它的艺术价值。

公函最上方精细地描绘了三位人物。中央是五世班禅,左右分侍宗喀巴、达赖喇嘛。宗喀巴为格鲁派始创人,达赖则属格鲁派另一活佛系统,传统上和班禅是彼此的导师,并负责印证对方身份。

最下方则绘画了活灵活现的吉祥天母像,双目怒睁,头顶骷髅冠,赤发上冲,侧身跨坐黄骡背上,驰骋于烈焰之间。

吉祥天母呈忿怒之相,是要表现出降魔伏妖、保护修行者的护法神身份。造型恐怖或与众不同的法器,自然亦各有含意。

例如黄骡嘴里衔着的三物,从上而下为红咒语包、疾病种子袋、黑白骰子,统统是攻击佛法之敌人的利器。腰间的拘鬼牌,能够抵挡咒语和诽谤;鞍具蛇形带上的魔线球,象征神力的本源;至于左手上的嘎巴拉碗,则代表以智慧冲洗一切污秽。















Lot 23


西藏15世纪
铜鎏金嵌石密集金刚双修莲座坐像

高度:15.2 cm
来源:德国南部私人收藏,购于佳士得伦敦1978年11月22日拍卖会,图录编号72
估价:€30,000 - 50,000


谈过藏传佛教历史,现在借此尊精彩的密集金刚像,走进信仰世界之中。

密宗所以称为密宗,皆因师徒之间秘密传授,箇中内容绝不轻易公开。是故,密宗修习的经典称为密续,意即秘密相传之典籍。

藏佛密宗里头,无上瑜伽密续地位最高,被信徒视为无法超越且最难修持的密法,修行包括呼吸、经脉、观想等。无上瑜伽又分为父续、母续、无二续。父续与母续,分别着重于阳性力量及阴性力量的展现。无二续即兼具上述两者特征。

我们的主角密集金刚,与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并列无上瑜伽的五大主尊(名单可因派别不同而有些微改变)。密集金刚属于父续,在清朝宫殿中又称为阳体秘密佛。

本品局部

18世纪 绣像阳体秘密佛(即密集金刚)唐卡局部

北京故宫

密集金刚多为三面六臂形象。三面一般为蓝、白、红三色(铜佛难以表现颜色,可参考上图的清宫唐卡),代表降服、息灾、敬爱。主臂双手拥抱明妃,象征智慧与慈悲的结合;手上同时分持金刚杵和金刚铃,代表方法与智慧双成。其余四手,则分别握着法轮、莲华、摩尼、宝剑。

密宗信仰系统相当复杂,要解说此尊密集金刚的形象,还得提到五方佛。

五方佛,乃主持中、东、南、西、北之如来,顺序为大日如来、阿閦佛、阿弥陀佛、宝生佛、不空成就佛。

某些密宗信仰认为,密集金刚是东方阿閦佛的化身。本尊造像正是一例,密集金刚其实是以金刚不动佛(阿閦佛又称不动佛)的形象展现,手持的法轮、莲华、摩尼、宝剑,便是代表另外四方如来的法器,故又可称为「 密集不动金刚」。

本品局部

一般而言,密集金刚应置于壮观的坛城曼荼罗中央,再由一众较小造像环绕。至于本尊不动金刚,如上文所言具备五方如来的象征,故单尊亦能彰显整座曼荼罗,足证非凡。

本尊密集金刚四肢轻盈,冠顶高耸,莲瓣丰满,镶嵌绿松石,造型遵循15世纪的藏地艺术风格。与此同时,其工艺亦令人想起其时西藏造像大师索南坚赞的作品。

索南坚赞造像之莲座底缘,通常可见细密的浅刻花纹一周,莲办尖端亦有轻浅细致的錾刻线条。宝冠、璎珞、臂约、手镯、脚镯以及腰带,则皆因绿松石及各色宝石而无比夺目。

至于与本品相同时期的西藏密集金刚,应以鲁宾博物馆藏之例(下图)最为人熟悉。

西藏15世纪 铜鎏金密集金刚双修坐像

鲁宾博物馆















Lot 146


12世纪 铜鎏金观音菩萨半跏像

高度:26 cm
来源:欧洲私人旧藏,据现藏家称出自荷兰Adrianus Cornelis Maria Verhelst(生于1955年2月26日)私人收藏
估价:€30,000 - 50,000


中国佛教经过唐末、五代的法难,以及朝代更迭的战乱后,由于经典散佚、寺院毁坏、僧侣受迫,几乎到了衰萎凋落的地步。及至赵宋一代,这个传统宗教踏上复苏之旅,此后千载皆是连绵不断。

本尊菩萨像作半跏坐姿,左手持钵,右手持杨柳,发巾下垂颈际,天衣成带状,披肩绕臂,佩戴璎珞,长裙裙摆在左足踝处,翻出褶褶相叠,垂落座前,形态优美。

三叶形高冠中央一尊小小的「化佛」,乃代表阿弥陀佛。相传音本是凡人,皈依佛门后受业于阿弥陀佛,最终大觉大悟。观音于是顶上置佛龛,龛中供奉阿弥陀佛,以报师恩。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此尊观音菩萨断代12世纪,其时南宋、辽国、金国、大理并立,要准确地分辨造像出自何处,绝非易事。

台北故宫馆藏之中,有一件观音菩萨半跏像(下图),天衣璎珞与本品颇为相似,尺寸亦几近相当。台北故宫官方资料之中,虽然暂且把该尊观音列为宋代,但内文介绍指可能为大理国出品。

然而,细观本品脸相,与大理风格有异,身躯肌肉线条亦较为饱满有力,或许更接近辽国审美。

辽国帝王崇佛,社会奉佛之风盛行,从事刻经、建寺、造像等各种佛事,使辽代佛教造像艺术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契丹的游牧民族性格,以及草原文化的浑朴作风倾向,亦影响其造像艺术风采。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半跏像|台北故宫















Lot 150


明代 铜漆金天官大帝坐像

高度:72 cm
来源:德国北部重要私人旧藏,集于1920年之前,遗产由某家庭成员继承
估价:€20,000 - 30,000


市场上的古董宗教造像,绝大部份都是佛教为主,道教主题本身就较为鲜见。其中如本品般能够辨认神祗身份的,无疑更是罕有。

「三官大帝」在道教中地位崇隆,各自主掌天界、地界、水界,分别具有赐福、赦罪、解厄的权能,所以传统对联常见的「天官赐福」,指的正是这位天官大帝。

「三官大帝」又称为「三元大帝」,天官大帝是上元,诞辰正月十五日乃上元节,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元宵佳节。道教在明代相当流行,而上元节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庆典。

据记载,明朝上元节之时,宫中前后放假三日,又赐文武群臣及耆老宴,午门置鳌山灯,听人纵观,以示与民同乐。正日十五号,内臣宫眷,皆穿灯景补子、服蟒衣,并奉父母一起观灯,接受皇帝赏赐;翌日十六号,灯市更是热闹,「天下繁华,咸萃于此,勋戚内眷,登楼玩看,了不畏人。」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天官作为主掌天界的大帝,身上服饰自然不会马虎。本尊明代坐像,铜制漆金,达72 cm之高。天官冠顶饰祥云托「日」、「月」圆璧,颔下飘垂五绺长髯,双手当胸,原来应该握有古代天子所用的镇圭。

留意天官所穿长袍,上面饰有特殊符号,皆是各有寓意。最明显是双腿膝盖之处,有一个像「亚」字的符号。其实它是「黻」,形状是两个弓形相背相靠,代表明辨是非的能力;「黻」的旁边有斧头,实为「黼」,象征做事干练,遇事能决。

古代宫廷里头,皇子、皇亲的袍上都可以有龙,但只有皇帝龙袍能够加上「十二章纹」,以代表天子品德。 「黻」和「黼」俱属「十二章纹」之列,可见天官在道教地位之高。

本尊造像脸相饱满丰腴,衣纹布排整齐,线条流畅有力。天官正襟危坐,下半身远较上半身宽阔,凭身躯比例突显威武严肃之感,俱为明代典型中原造像风格。















Lot 192


清代19世纪早期《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

尺幅:132 x 234 cm
注:本拍品为后装裱日本屏风,八扇屏式,其中第六屏《大清一统地理全图六》缺失,由右侧第一屏署名「文举写」人物图更替
来源:德国南部私人旧藏,1980年购于美国旧金山索萨利托某日本艺术行
估价:€30,000 - 50,000


中国古代地图在拍场并不常见,然而每次偶尔亮相,反应都相当不俗。例如2017年,传教士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在伦敦佳士得举槌,估价£8万,终以£15.5万成交。

《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是私人印刻的地图,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三部,分别为乾隆三十二年黄千人重订初刻初印本、乾隆年黄千人重订初刻后印本、以及嘉庆年黄储文增订重校刻本。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亦有一份,为嘉庆年墨印着色纸本。

市场上曾有另一例《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乃道光年间木板套印版本,和本品一样后装裱为日本屏风,尺寸与本品一致,应为同一时期出品。此例于2022年在伦敦苏富比上阵,当时估价£12万,结果以£17.6万易主。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黄千人(1694-1771),浙江人,祖父为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曾任国学生,官至修职郎。据记载,乾隆三十二年(1767),黄千人重新修订祖父旧刻舆图,是为《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并付梓之。由于黄千人版本手民之误较多,其子黄储文遂增订重校,成为后来的嘉庆年间版本。

全图东起朝鲜半岛,西至葱岭,北达黑龙江,南抵南海诸岛,主要描绘清代中期疆界的自然环境及行政区划,兼及长城与各关卡等建置;沿海诸岛屿配合文字标示名称,西部则绘出府、县行政区划并注明文字。外国领土则附有一篇长文,解释其与清朝的政治关系的历史。

至于图首题文,则显示出乾隆年间万国来朝的气势:「本朝幅圆之广恒古未有。东西南朔莫可纪极,而万国之梯航、重译、职贡、称臣者更指不胜屈。乾隆丁亥间,余姚黄千人曾为《天下舆图》,其中山川、疆界、都邑、封圻靡不星罗棋布,如指诸掌,洵足瞻盛世之版章……兹刻遵御纂诸书悉为增补,较旧图似加详晰……其塞徼绵亘无际,海屿风讯不时,难以里数计者,载其方向,俱仍旧式,未敢稍易。已见此图久经镌版行世,兹特刻为屏幅,俾途寓书箱,便于携带,博雅君子悬壁纵观天下之广,可以全览焉。」















Lot 193


清乾隆 群仙瑶池拜寿剔红挂屏一对

尺寸:99 x 61 cm
来源:出自德国德伯尔恩市Emial Shuppang先生(1891-1945)收藏,1920至1925年期间购于德国莱比锡古董行,之后由某家族成员继承,有1950/1960年代黑白照片为记
估价:€20,000 - 30,000


今日的古董市场,焦点经常落在天价成交的瓷器、造像、玉器等身上。其实论制作之困难、技术之复杂、成本之高昂、矜贵之程度,漆器非但丝毫不输,有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匠人先在胎上层层髹涂红漆,达到一定厚度为止 - 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一二百层。每道漆须晾少则半天,多则两天,至半干,才可以髹下一层。趁红漆未干透之时,便要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据专家研究,每1毫米的漆层,漆工需要反覆髹漆约30次才能达到。如此可见,剔红制作工序多、时间长,且需要兼照漆工与雕工,一件器物往往需时数月甚至经年方能完成。

西汉《盐铁论》以「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形容漆器制作之贵重,实在毫不为过。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本剔红挂屏长方硕大,尺寸达99 x 61 cm,左右对称构图,通景饰蟠桃盛会群仙祝寿图。画面正中央西王母端坐五重宫殿堂内,仙童子手捧寿桃跪拜在前;上、中、下八仙等各路神仙或腾云前来贺寿,或在松下亭台恭迎嘉宾,气氛热闹非常。

整体人物形像生动,活灵活现,造型秀雅,亭台楼阁、云海树石等精致古朴,画面繁而不乱,髹漆精美,色彩艳丽,诚为佳品。

所谓「魔鬼藏在细节里」,一件出色的剔红作品,在最细微的地方也可看出匠人功力。

以本品为例,以三种锦纹分别表现苍穹、水纹和地面。天锦用折转回头的单线,类似窄长的回纹,犹如天空飘浮着薄云;水锦用流畅曲线,似波涛起伏;地锦不仅格内刻多瓣小花,如繁花铺地,格与格之间更以「卍」字为饰,呼应贺寿主题,足见独运匠心。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堪与本品比较之乾隆朝剔红作品,1995年香港苏富比、1998年伦敦佳士得、2006年纽约佳士得皆有例可寻。

公共收藏方面,维也纳民族学博物馆有一座乾隆宝座屏风(下图),源自北京南部的皇家猎苑「南海子」,上面同样以西王母蟠桃会为饰,可作参考。

乾隆宝座屏风|维也纳民族学博物馆

乾隆宝座屏风(局部)|维也纳民族学博物馆















Lot 166


清康熙 青花山水花鸟纹凤尾尊一对

高度:53 cm、52.7 cm
注:应为青花五供中的两件,瓶底落灵芝画押款
来源:德国南部私人收藏,集于2000年之前
估价:€12,000 - 18,000


本品颈部刚劲挺拔,尊口外撇如同凤尾,腹部丰满又恰似凤体,因而得名曰「凤尾尊」。如此器型,乃是经中华数千年文明演变而来。

觚,最早于新石器时代出现,当时用陶土所制,至商朝时成为青铜器,成为祭奠用酒杯。青铜觚的上、下身皆呈喇叭形,往外张开。器身中间稍为突出,有时会配以扉棱或镂空透雕纹饰。

花觚是仿青铜觚所制的陈设用器,用以插花布置,既有瓷制,亦有玉雕,流行于明、清两朝。瓷胎的凤尾尊,正是由花觚演变而来。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之一,乃是以香、花、灯、水、果五物,配合香炉一件、烛台一对、花觚一对,以供奉祖先或神祗,合称五供。本品器型既从花觚衍生,当时可能亦为五供用器。

本品局部

康熙朝的青花凤尾尊,山水纹饰多分成上下两部份,沿颈部和器身通景绘画。

本品构图则是相当特别,以莲瓣般的形状分成许多小块,每块或绘山水亭楼,或绘花卉奇石,别具趣味。

2020年,纽约佳士得举办「中国外销瓷呈献The Tibor珍藏(第二部分)」专拍,当中有一组康熙青花五供(下图),虽然器身主要以风格别致的花卉卷草为饰,但莲瓣般的小块图纹,就与本品颇为相似。

2020年纽约佳士得拍卖的康熙青花五供















Lot 171


清康熙 御制青花夔凤纹摇铃尊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

高度:18.2 cm
来源:出自Ulrich Lindemann博士(1920-2018年)私人收藏,此瓶为其首件藏品,获赠于其姑母Hilde Lindemann女士,1969年购于柏林China Bohlken古董行Heinrich Peters先生处
展览及出版:2015年7月19日至2016年1月17日,杜塞尔多夫Hetjens陶瓷博物馆《舞龙:康熙/中国当代》(der drache tanzt. Kangxi/China Contemporary )特展,展品编56,录入2015年杜塞尔多夫出版Suebsman/ Antonin合着展览图录《康熙时期的瓷器珍品》,页106,图56
估价:€10,000 - 15,000


康熙一朝,制瓷业进入黄金时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反映出其时盛世繁华。此时期的官窑作品,造型上往往有一种浑厚奇伟的风格。

康熙青花瓷采用云南珠明料烧制,色泽翠蓝明艳如宝石。清末成书的《陶雅》有言:「雍、乾二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秾英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此外,器物造型多变,除了盘、碗、瓶等日常生活用品外,又增添了许多尊、炉、文房用具、案头陈设等等。只计算尊类,就有七、八种新创烧的品种,包括上述的凤尾尊,以及本品摇铃尊。

本品外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本品另一面的夔凤纹

本器直口、卷唇、长直颈、斜肩、长直腹,砰底、卧足,因形似摇铃而得名。青花装饰两组夔凤纹,高冠、尖喙,喙衔一环,长目曲颈,双翅展翼,身上羽毛曲卷如云,傲翔于穹苍之间,外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和夔龙一样,夔凤亦为古代青铜器常见纹饰,主要流行于东周战国时期。事实上,无论是考古证据还是古代传说,都显示出周人崇拜鸟图腾。 《国语》有曰:「周之兴也,鸑鷟(凤之别名)鸣于岐山。」相传周朝发源地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民认为神鸟全因文王德行而来,乃国势盛兴之吉兆。

整体造型别致,胎釉细腻,青花鲜丽,纹饰简洁明快,与现代简约美学不谋而合,乃康熙官窑青花器中的精品。

2013年,香港苏富比有一例举槌,乃大名鼎鼎的瑞士「玫茵堂」旧藏,连佣HK$322万拍出。















Lot 258


明代至清代早期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马蹄足八仙桌

尺寸:87 x 94 x 94 cm
来源:出自德国Max Muller领事(1867-1960)私人收藏,约1905至1908年集于中国,后由其女Irmgard Miller Doertenbach(1909-2011)继承
估价:€20,000 - 30,000


拍卖界近年掀起「黄花梨热」,以这种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多次刷新纪录。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举槌,俱是有口皆碑,叫好叫座。

本周香港秋拍,「黄花梨皇后」伍嘉恩和明式家具收藏大家叶承耀,各有单一藏家专拍举槌,更把这股热潮推上高峰。

八仙桌乃明式家具经典之作,在明清两世皆是流行,下至民间,上至达官贵人,八仙桌都可说是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最常陈设之处多为中堂,亦即古代客厅。

所谓「家有中堂,必出栋梁」,中堂为古时家居核心区域,代表着一个家族的门面、秩序、传承。八仙桌作为中堂核心家具,重要性不言自明。

本品为标准的有束腰马蹄足形式

本品桌面

「明式家具泰斗」王世襄在著作《明式家具研究》指出:「方桌一般有大、中、小三种尺寸,按照北京匠师的习惯,约三尺见方、八个人可以围坐的方桌叫『八仙』,约二尺六寸见方的叫『六仙』,约二尺四寸见方的叫『四仙』。」

本品长阔近一米,名符其实为八仙桌。当然,以此等优质黄花梨制作,原来的主人自然并非等闲人家。

本品为标准的有束腰马蹄足形式,边抹上舒下敛,层次丰富,可见明榫,桌下有穿带支承束腰平。直,牙,脚以圆格角相交,沿边起流畅的灯草线。腿间施罗锅枨,做工考究。四足方材,底收俊俏的高马蹄。

通体光素无饰,纹理生动,简约美观,结构标准,器形经典,乃明式家具代表之作。

2019年香港秋拍,中国嘉德有一近例举槌,当时以HK$118万售出。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马蹄足八仙桌

2019年,中国嘉德香港,HK$118万成交















Lot 364


晚清或更晚期
黄花梨木黑漆地博古百宝嵌彩绘山水纹顶箱柜一对

尺寸:179.5 x 122 x 52 cm
来源:德国私人收藏,集于2007年之前
估价:€25,000 - 35,000


就好像时装一样,艺术的品味往往也会伴随时间而改变。及至清朝,家具开始远离简约审美,转为更加重视装饰,并与其他工艺互相结合,而本品正是箇中佳例。

顶箱柜,北方人又称大四件柜,下为竖柜,上为顶箱,故又名顶竖柜。本对顶箱柜,表面施以黑漆,正面以博古百宝嵌为饰,侧面则彩绘山水图纹。

要解说博古图,我们要回到堪称中华美学史上的绝顶高峰 - 宋代。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北宋徽宗,虽然治国不行,但学富五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情的皇帝。他在任时下令编纂三十卷《宣和博古图》,记录宣和殿所藏古器,至今仍是金石学殿堂级著作。

自此,「博古图」一词便用来命名专门摹写瓷、玉、铜等古代器物的图画。博古图既是绘画题材,亦经常作为工艺美术图案。画家或匠人有时会加以花卉、果品等装饰点缀,让博古图更添趣味。相机出现以前,博古图也承担着记录文化的作用。

本对顶箱柜,即以各种玉石和珍贵材质嵌成博古图,器物之多让人眼花撩乱,包括古色古香的花瓶、盆景、笔筒等等。此外,还有如意、葫芦、灵芝、仙鹤、莲藕等等,统统是美好象征之物,满载传统吉祥寓意。














拍 卖 详 情

拍卖行:纳高 Nagel
专场:德国斯图加特 - 亚洲艺术拍卖会(830)
预展:2024/12/6-8|10am - 5pm
地址:Neckarstraße 189 - 191 D - 70190 Stuttgart

拍卖:
2024/12/9|9:30am(西藏尼泊尔喜马拉雅艺术,Lot 1-135;中国艺术造像瓷器杂项等,Lot 136-470)
2024/12/9|2pm(六大洲艺术,Lot 471-734)

图录下载:
https://www.auction.de/auktion-830
https://www.auction.de/auktion-830a

查询:陈小姐

电话:+852 69191741 / +861 7817491463

电邮:china@auction.de

值点网
一个三文两语的艺术新闻平台,为国际读者带来有价值的市场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