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做事只做一半,结局终是凉拌

财富   2024-11-02 16:21   湖南  

读《资治通鉴》之五十八

项梁是项燕的儿子,属于楚国的旧贵族,在秦朝建立之后,他曾经因为杀人而带着侄子项羽逃难到吴中,可能是因为老爹项燕的声望,吴中地区的旧贵族都很推崇他。

跟着叔叔逃难的时候,项羽估计才十来岁,但是其性格已经展现出来了,浮躁、任性,或许在某种层面上埋下了他最后失败的祸根。

项梁者,楚将项燕子也,尝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器过人。
会稽守殷通闻陈涉起,欲发兵以应涉,使项梁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籍是时年二十四。
《资治通鉴·秦纪三·秦二世元年》

可能因为老爹很早就去世了,项羽从小就跟着叔叔一起,他是有才气的,可是内心太过浮躁。项梁给他找了各种老师,首先让他学文化,可能是诸子百家那一套,学了一半,就不学了;然后又找了剑术家让他练剑,结果又是学了没多久,便又不学了。项梁非常生气。

但是项羽却振振有词,他表示“读书这玩意,能够认识名字就行了,又不去当博士;剑术只能跟制衡一个人,没有学的价值,我想要学习以一敌万的技术”。项梁听了他这么说之后,就亲自教他兵法,项羽十分高兴。只可惜又是三分钟热度,略微懂得个大概之后,就又不想学了。

做事做一半可以说伴随着项羽一辈子,他后面做事情,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一半”,灭秦事业做了一半,不想着建立新王朝,烧了咸阳回去了;鸿门宴开了一半,然后放跑了刘邦;彭城之战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然后就没有后续措施巩固胜利果实。

也许按照项羽的资质,学一半或许能够进入最后决赛圈,但是要在决赛圈取得最后的胜利,半桶水那是完全不行的。决赛往往更看重那些细节的东西,而不是只懂个大概就可以蒙混过关。

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个地方都可以响应,会稽郡守殷通也有这个想法,但是殷通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没有信心,于是希望委任项梁和桓楚作为将军。桓楚后来是项羽的铁杆,这会儿人没找到(可能是故意躲起来了),于是项梁借口只有项羽知道桓楚在哪里,把项羽也带着一起去了。当然,不是真的让项羽去找桓楚,而是让他作为杀手和保镖参与。最后项梁找准机会让项羽杀了殷通,迅速收编了会稽郡的兵马。

这次行动中,也充分体现项羽的“匹夫之勇”,史书上记载一个人就击杀了几十个将近一百人。人的性格是稳定的,那会儿跟项羽有过接触的,但凡有点见识,就觉得他是匹夫之勇。项羽其实就不适合当老大,没有那种器宇和深谋远虑。当然,这是后话,不是这个故事所能体现出来的。


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三个人物:项梁、项羽、殷通。

首先从殷通的视角来看,他是故事中的配角,原来也是掌握权力的人,他也不缺乏野心,不然就不会想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肯定也是希望事成之后,自己也能够成为一方诸侯,可惜最后却是引狼入室。我们可以学到两点。

一是不要试图控制自己无法驾驭的人。项梁作为项燕的儿子,区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还想着让他做自己的将军,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二是务必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定位。殷通的处境跟萧何其实挺像的,但是却没有萧何这么清醒的头脑和气量,非要自己当这个老大,“反误了卿卿性命”。

而现在项梁的视角,他是故事中的老狐狸角色,尽管是逃难在外,但依然能够安身立命,还在吴中地区结交了各路英豪。他是个有心之人,作为当时项家族长,很有远见和魄力。

我们能学到的就是:1)做事要有长远打算,避免临时抱佛脚。2)人脉对于成事很关键,而积累人脉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人脉无法独立存在,都需要借助一些东西,可以靠父辈的名望,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别人解决麻烦。

最后,我们看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的早期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做事情上的致命弱点。最重要的就是做事做一半,这是他一生的梦魇,后面还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会只做一半呢?大概就是他自视极高、急功近利,没有长远打算,从而导致做事情心浮气躁,没有定力。

做事情只做一半,那终究难以逃脱失败的结局。

此外,项羽做事情粗暴,喜欢逞“匹夫之勇”,这对于做一个打手没什么问题,但是要做主公就不适合了,可惜,项羽他的很多表现就体现为他执着于做一个打手和将军,总是将精力放在局部上,所以尽管他自己吹嘘说大小七十多战未尝败绩,但是这些胜战没有什么用处,无法串起来。

逸柳投研笔记
著力即差,厚积薄发;一篇珠玉,无愧生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