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这么差,他为什么能有机会?

文化   2025-01-06 08:03   北京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789 篇文章

题图:来自网站pixabay。

作者:景红,职场专家,亚洲知名猎头公司仲望咨询CEO,LinkedIn拥有340万+关注者。本文来自: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

前阵我刚回国,一位 HR 朋友 D 找我苦恼吐槽,说现在工作压力好大,每天九点下班,焦虑失眠,大把脱发,好不容易睡着,想到看到的社交媒体上还有那么多戾气重的人,夜里经常哭醒。


原来她所在的 A 公司属于以企业文化优秀著称的,现在员工关系也紧张了。


A 公司今年业务不太好,不得不降本,严格考核,有些人确实不行,公司还算规范的,但是今年好好走的人很少,以至于开除人很多,赔偿金大增,老板很不高兴,D 是个同理心很强的 HR,理解老板也很难,但是员工确实失业了也难,行情这么差,外面根本难找工作,肯定想领失业金,可是要领失业金就不能主动离职。


有些员工在公司很多年了,但今年就是业绩不行,和她闹不肯走,D 感慨几个老同事职场关系算是破裂了,说了句,“打工人何必相互伤害”。


跟着又说了句,“其实老板也极不容易”。


是啊,作为猎头,我是企业老板和候选人都有很多朋友。今年候选人失业的不少,可是老板成老赖的更是惊人。


以我们行业为例吧,猎头做中高端招聘,算是了解经济的最前沿了。今年公司大部分经营都在缩水,发不出工资的知名猎企名单在不断增加,上周遇到几个老板都在吐槽日子不好过,因为服务的各行业都很卷,很多企业招人几乎要满分候选人,薪水涨是涨不了多少,薪资下降的情况却很普遍。


即使那些理论上稳如泰山的央国企,招聘也很谨慎。


我们公司专注于国央企的猎头表示,近几年所承接的从市场化公司向国央企的招聘单子中,无一不是降薪入职。疫情前降薪幅度相对较小,而今年部分岗位的薪资降幅甚至高达 50%。而且要求都是奇高。


那种,第一,学历要 985,第二,年龄要极有优势,第三,专业对口能力强……已经不再是特别牛的企业要求,而是很多企国央的普遍要求了。


只能说高端职位今年情形非常恶劣。


我查了一下数据,统计报道充分利用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常让人不太明了,虽然大部分ZF统计报道只报道:2024 调查失业率在 5% 啥的,还说比 2023 年有所降低,但仔细看人社部数据,就让人心中凄凄。


据人社部 2024 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数据,1-9 月,向 753 万人发放了失业金,要知道,23 年全年是 730 万(2023 年,全国共有 730 万名失业人员领取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共计 729 亿元,已经比 2022 年增长 136 亿元。)可见,年年在增长。


那就是:


再看一个更容易查到的数据,2023 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 352 万人,我用 AI 查到一个智库整理的年末领取失业金的人数数据图,可以直观看出,2020 年前相对平稳,20 年 21 年也没有超过 300 万,可见这几年失业人数算是节节攀升的。



如果被裁员拿到的失业金是多少呢?人社部也有数据:失业保险金月人均水平 1814 元,还提到一个应该是“值得骄傲”的比较吧——较 2012 年提高了一倍多。


那职场新人呢,既然要降本增效了,大家是不是招没啥经验新鲜人代替那些高薪的老油条呢?


2024 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55.5%。这意味着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2023 年也好不到哪里去,刚查了下是:57.6%(智联招聘),我查了下 2019 年前这个数字通常是在 90% 以上。


这么差的就业背后,肯定是广大挣扎的职场人,可是这背后毫无疑问是苦苦挣扎的企业了。


临近年底,从招聘端看,我发现很多企业更加紧张。


这两年很多职场人过得相当不易,财务问题,家庭矛盾在节节提升,不少人和我说过迷茫,状态不好。很多人面临的问题有:


1、丧失目标


现在很多行业太卷,而且卷得没有太多成效,前两天有候选人说现在行业不景气,业务量不足,天天公司领导要求加班,天天搞得大家心惊胆战的,实际只是为了卷而卷,什么作用也没有。


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就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于是在工作中变得随波逐流,敷衍了事。



2、缺乏自律


工作有时候不光是赚钱的问题,也是个人成长的抓手,哪怕天天有班上,起码你也会准时起床,三餐准时,很多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有些人失业后没有了工作的约束,根本无法保持规律的生活,更别说积极的精神状态了。


3、心存侥幸


有些人过于自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总认为只是现在公司或偶然的问题,自己是千里马,只是欠缺一个识才的贵人,不愿意调整预期,或者调整预期总比现实慢很多。最终陷入困境。


4、逃避问题


最近听到好几起因为失业引起的家庭问题和债务纠纷,很多人自尊强,总以为会很快过关,在外借了不少钱无力偿还,以至于不可收拾。尤其是原来是家庭顶梁柱的优秀职场人,一方面对外维持形象,不肯示弱,另一方面,还不和家人沟通。


大势如此,很多人压力极大,情绪失控也多起来,但世界很残酷,很多人除了伤人伤己,让自己更滑入深渊,并不能丝毫改变现状。


▲ 图片来自网站pixabay


我们怎么应对一件事比这件事本身要重要很多。现在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


1、接受现实,珍惜工作


看了冷冰冰的数字就知道,把形势想坏的可能是最乐观的。无论如何,指责抱怨都没啥用,要认清我们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是时代的一粒沙。


最普通的: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表现为工资都能准时拿到,那多拼一点,考核严格是正常的,降本减薪并不奇怪,努力做个性价比高的人。


如果现在有更好的机会,这个并不排除,总有更新的行业,更适合自己的企业,绝不要轻易放过,放低点要求,积极点,先显示价值,再体现价值。


实在不行拿到失业大礼包,也有很多出路,无论是自媒体,还是找新工作,天无绝人之无路。


和家人朋友保持坦诚沟通,不要想得太坏,坦诚才有更多支持力量。


2、打开视野,拥抱变化


有时候危机就是转机。好机会往往并不在容易找到,容易看到的地方。树挪死人挪活。


现在很多机会一定不像以前那样,随便就能找到个更好的企业,跳个槽就能涨个 20% 以上。


今年很多岗位的特点是两多:


一是降薪多。


降薪其实是相对原先的标准,同样薪资要求的人选条件苛刻很多,所以大家普遍会感觉薪资降了,其实从另一方面看,只是因为以你现在的水准,市场不肯接受(已经不值)你现在的薪水了。比你薪水高的人当然还有。


二是异地或异行多。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区域转移和产业转型已经是现状。


我拉了下系统,今年猎头有的团队 70% 以上的岗位是要从别的城市找人的。还有就是企业要进入新领域,原来的人脉基本不灵,在公开市场上根本招不到的。


另外就是出海,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出海需求。


所以,这时候,再死抱着:绝不降薪,绝不去异地、绝不浪费过去的经验,跳槽就要升一级的观点会很难。只有那些愿意清零,有开放心态,敢于谨慎冒险的人才能抓住机会。


比如现在出海已经很热,但真正愿意出海从零开始的人还是很少,我看到很多说要找出海机会的人,自己啥出海经历没有,就待遇放在前面,希望企业或组织把一切风险都担了……


先行者总是更能占据优势,但先行者一定要自担一些风险。


▲ 图片来自网站pixabay


3、保持自律,坚持学习


现在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职场上努力的成效并不明显,甚至有些行业面临行业性衰退,再怎么卷也无效,很多人也就放松自己的要求,事实上,时间是自己的,哪怕只是短暂的懈怠,都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很多人说现在太卷,觉得没有意义,想逃避这种职场氛围,实际上,“卷事”不如“卷人”,因为很多事限于环境,再卷也难有太大改变,但是“卷人”指的是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可以无止境,而且只要你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就会看到更多可能,比如,有人感叹国内职场卷,羡慕海外工作,但认为自己英文差没办法,其实,如果真的对自己有要求,英文差那就去学啊,没条件就去找办法啊。如果不去行动,只是一味抱怨,毫无用处。


至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多人也认同,可真正重视科技变化的是少数,在空谈中就会错过很多我们明知道的趋势,悄悄落后于时代,其实每天少刷些短刷视频,至少抽出 30 分钟每天读一页书。每月学习一项新技能或工具,慢慢就会提升综合能力。


此外,在形势越不好时,越应该做好自己的形象管理和时间管理。这往往是对自己有要求的表现。


4、维护口碑,建好网络


转型时代,人脉有时比经验和知识都重要。多点同理心,不要轻易和他人交恶。比如前面说的HR朋友 D,就告诉我经常有人向她做原员工的背景调查,离职见人品,很多事她也只能实事求是。


你如果找了几份工作都没能拿下,也可以想想是否没有背书,反而可能被背刺了。


人生在一个以生命为长度的无限游戏里,无论是创业做老板还是打工,都要做个靠谱的人,做个有正能量的人,哪怕真有困难了,积极应对不逃避,才能维持个人口碑,建立个人品牌。


另外,不断增加与他人接触和合作的机会,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拓展网络。


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专业课程、讲座、培训活动;多加入一些跨行业社群和活动,和一些非本行业交流,了解市场动向;多做点事,比如积极参与行业内尤其是公司内组织的活动、行业协会活动等;多交流,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最后的话:


在人生的长河中,职场承载着我们大部分的成长,每份工作看似只是一段旅程。然而,每段旅程中我们的经历却可能塑造我们的性格,甚至决定我们的命运。


职场大环境如风云变幻,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市场竞争难以避免,有起伏才是常态。


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职场危机总是逼自己改变的契机。求之于势,不责其人,顺势而为,树立积极的心态,主动关注职场环境的变化。


有时候职场危机也是提醒,对于新技术、新趋势,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接纳。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当面临工作变动或行业转型时,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适应新的要求。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同理他人,于人于己都不必苛责,更不必陷入抱怨自怜中。


愿我们都能学会从变化中寻找机会,将挑战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契机。

-  END  -

推荐阅读

反正市场不好,我摸鱼也没什么吧?


46岁了,第四次离开麦肯锡,去往东南亚


我的 2024 年人生领悟:关关难过,关关过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nlsh88@163.com)。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奴隶社会
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有高大上咨询公司合伙人,挨踢界的连续创业者,顶级VC合伙人,著名科普作家,公益人,和很多很多朋友。加入奴隶社会,也加入我们的社区,相信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