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每个人迟早都要回答:活着为了什么?死又是怎么回事?

文化   2025-01-18 08:03   江西  
写在前面:
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晚年曾说:“我愿用一生的成就与财富,换取同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
我们一定很好奇,作为成功企业家的乔布斯为什么会对古希腊哲学家如此崇拜?哲学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航海,哲学就是航海的罗盘,它会告诉我们现在在哪里,方向目标何在,以及为何要达到那个目标。
1 月 20 日中午 12 点,一诺将和著名哲学家傅佩荣教授在视频号@李一诺Y.L 直播间聊聊“活着是为了什么”。
欢迎点下方预约按钮,我们直播间见~



教了半辈子哲学,我已经被学生训练出一些心得,知道如何应对那些有关人生的难题。

最常被问到的是:

“人生有什么意义?”

我的回答是:

“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可以不断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用抽象去回应抽象,以激励学生不断去省思,不要太早或太快下结论。

但碰到学生问: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要花一点时间来作答了。


1

人生的三层架构


我们需先介绍人生的三层架构,亦即“身、心、灵”。

因为不先说明这三个层次,难免挂一漏万或言人人殊,进而演变为口舌之争。

首先,“身”代表身体,以及随着这个身体而来的各种需求。

一个人活着,就需要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作、身份和社会关系。

其次,“心”代表心智运作的三个方向,包括“知、情、意”,具体说来:

上学念书,懂得生活常识与某些专业知识,不断接触新的信息等;

亲情、友情、爱情,审美品味,藉娱乐以调节情绪等;

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日益提升自主性,并且愿意为言行的后果负责任等。

最后,“灵”是指一个人的灵性而言,是人的终极关怀所在。

“灵”的层次的存在,在于可由此界定人生意义,肯定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死后又是怎么回事。


2

必要、需要与重要


谈到灵性,宗教徒会将它理解为“灵魂”(soul);

即使不特别强调宗教信仰,比如我们中国人,只是接受“祖先崇拜”,也无异于默认祖先的灵魂以某种方式存在着。

非宗教徒则将它理解为“精神”(spirit),像古人所推崇的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无论灵魂还是精神,都将在人的身心活动结束之后,继续发生某种作用。

如果否定灵性的层次,则“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也就不必奢谈任何“人生意义”的问题了。

如此,再回到最初的问题: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有三句话可以参考,亦即:

第一,身体健康。

包括让人活下去的物质条件,尤其是金钱。这是“必要的”。

第二,心智成长。

在知、情、意三方面不断发展,这是“需要的”。

第三,灵性修养。

这一层才是“重要的”。人生的目的即指向重要的层次。

但是,强调灵性的重要性,并不表示可以忽略必要之物与需要之物。

正如亚里士多德曾经说的:

幸福包括拥有健康与金钱,朋友多而敌人少,然后专务于理性沉思,享受智慧所带来的喜悦。


3

真正的幸福需要分辨


“必要”、“需要”与“重要”这三方面,涵盖了一个人的全部需求。

但人活着时间有限,未必可以全盘兼顾,正因如此,人生才有了抉择取舍上的困惑、迷惘与苦恼。

所以,为了避免错过人生的重要目标,我们需要学习“分辨”。

以儒家来说,孔子最赞许的是颜渊。

他的理由是:

颜渊的生活极其穷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的“必要之物”少之又少;

但是在这种“人不堪其忧”的情况下,“回也不改其乐”,亦即如此穷困却丝毫没有影响颜渊的快乐。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怎么可能呢?

但颜渊可以做到,因为他有“灵性修养”的目标,以孔子所教诲的“道”为乐,亦即表现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换句话说,生活上的贫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白灵性是怎么回事,因而觉悟了人生的意义。


奴隶社会
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有高大上咨询公司合伙人,挨踢界的连续创业者,顶级VC合伙人,著名科普作家,公益人,和很多很多朋友。加入奴隶社会,也加入我们的社区,相信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