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从打工牛马到自由职业者,就是告别“证明题”人生了,结果……

文化   2025-01-23 08:03   江西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808 篇文章

Photo by Daniel Stuben. on Unsplash

作者:雪梅,前大厂技术总监,四十岁之前从大厂裸辞,转型成为一名职业发展教练。两个孩子的妈,爱好写作,公众号“码上破茧”,坚持日更中。

2022 年底,我告别大厂,开启自由职业,到目前创业两年整。


2023 年,个人创业的元年,是一路狂奔,疯狂习练开船技术的一年。


2024 年,是转折的关键一年,是一手修行,一手商业的元年。


年底时,跟几个老朋友一起做 2024 年的总结。其中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你的 2024,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一棵竹子。竹子的生长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竹笋,有句俗话“雨后春笋”,长得特别快;另一个阶段是竹子真正长粗长状,这个阶段是慢的,但是稳的。这就是我的 2024。


1

从打工牛马到自由职业者,

就告别“证明题”人生了吗?


去年在奴隶社会投稿的生命故事文章《从阿里技术总监到自由职业者,40 岁之前终于告别“证明题”人生》,我把前四十年人生做了一个打包,贴上名字“证明题”人生。然后纵身一跃,转型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开启自己的第二人生。


当告别大厂时,很多朋友都劝我,你应该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沉淀沉淀。可一个被关押了几十年的奴隶有朝一日被释放了,哪有心情岁月静好,赶紧撒脚丫奔跑呀。


可以说创业这两年,前 18 个月我都是在一路狂奔。即使老二才一岁多,锁起门来就是我的工作时间,打开房门下一秒我变成妈妈。即使寒暑假旅居,在西双版纳白天玩,晚上我给写作营的小伙伴讲课,给学员做教练……互联网十几年练就的随时随地办公,我可以发挥到极致。


也确实拿到了一些结果,比如干了不到一年,其实收入就够养活家人了,也推出了自己的课程,也有了自己的社群,也有了一批自己忠实的长程客户。



在所有教练同学都很羡慕我,前同事都夸我好明智时,只有我自己知道还有哪里不对劲!


这个事业收入一直稳中有升,助人的底层快乐也体会过,不断创造新产品的乐趣也品尝过……但我似乎是个贪心的女人,总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被满足。


我发现自己的状态一直起起落落。去年找我自己的教练,聊的最多的话题,我的状态为啥像坐过山车?有时候 high 到感觉世界就在脚下,任由我驰骋,有时候又恨不得把自己埋起来,让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不断来回震荡。


震荡的导火索可能是收入的上升或者下降,可能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或失败,可能是别人做得比自己好……


我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一有几天没教练客户,就会胡思乱想。常常一个产品刚进入正轨,就着急要开启下一个产品……好像几年前 ipad 里那个 Temple Run 的游戏,好像只能一直奔跑。


之前有个小伙伴做完教练时说,雪梅姐,感谢你,对我帮助很大。但我有个问题,教练就是卖时间的,从商业模式来说是效率很低的,未来你怎么做大?


我虽然回答了更多的产品形态,但我知道这个困惑我并没有解决,似乎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像绝大部分创业者一样——卷!


这种卷是比大厂的卷高 100 倍的,我亲身体验过自由职业者你要卷起来,根本不是什么 996,而是 007!


这不是我想要的职业转型,我也深知这种状态也无法支撑我的事业走得更远,但那时候却没有能力解决。


如果说大厂人中年职业转型,就像一个在操场跑道上跑了几十年的人,突然要出海开船。刚开始完全不会开船,疯狂学习开船技术,慢慢会开船了,想要把船开到深海,却发现底层触礁了。


原来我以为告别职场,从打工牛马到自由职业者,就是告别“证明题”人生,就开始自由地自我实现了。


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02

一张 OH 卡带来的“解套”


6 月有次参加了甘甘老师(一个很喜欢的前辈)的线下小聚。


有位伙伴带了 OH 卡,当时就玩起来,我是第一次玩。当时我的话题是自己的状态总是起起伏伏,抽到的 OH 卡是这张图:


▲ 图片来自作者


我第一眼看这张图,很契合自己的真实状况——前面的门是开着的,还泛着光,就像我知道做的事情是心之所向,光也代表看到了希望,但又在爬楼梯,两边都是枯燥的墙。这一路攀爬的过程很辛苦,还有些孤独。


我描述完这些后,旁边的甘甘老师问我:雪梅,你再仔细看这张图,一定是爬楼梯吗?有没有可能是下楼梯呀?


我当时有点懵了,仔细一看,确实也有可能是下楼梯,但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甘甘老师说,真正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不应该是很辛苦地爬楼梯,这是我们固定思维限定导致,做热爱的事业如果顺应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让天赋像瀑布一样自然流淌,是不费力的!


瞬间醍醐灌顶!


曾经我觉得困住自己的是我不喜欢的技术专业,所以创业我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职业发展教练方向。


我曾经以为困住自己的是时间不自由,中年人时间很贵,不想全卖给公司,所以我把打工换成自由职业者。


我曾经以为困住自己的是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没完没了的“拥抱变化”,变的只是唱戏的人,没变的是业务数据,所以我把老板炒了,自己当老板。


当我把所有困住自己的东西一一解套,一头扎进去要做可以干到 80 岁的终生事业,以为从此就可以告别“证明题”人生,开启自我实现。


可事实上,一个小镇做题家,做了几十年的证明,告别职场了,我依然还在做证明题——证明“老娘离开大厂依然可以活得很好”,证明“职场内我有很多才华被压抑了,职场外我要绽放给你们看看”。


如果说在职场做证明题,背后是那个老板,如果老板不满意,还可以背后吐槽老板。而现在老板换成了自己,这个老板比所有老板更难伺候!


一旦有证明,就是束缚,就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来评价,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终于知道自己卡在那里,我只松脱了证明题的“皮”,要真正开启自我实现,还必须换内核。



03

重新发问,小镇做题家为什么要中年职业转型?


如果说前 18 个月,像雨后春笋,目的只有一个,冲破包裹的层层束缚,快速长。


但所有挖过竹笋的人都知道,竹笋看起来很粗大,剥完一层层外壳,其实里面很小。当清晰了自己的内在卡点时,这颗竹笋该真正长成竹子了。

老爸原来做过竹匠,家里经常有碗口粗大的被砍下来的竹子,老爸说这种竹子得长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


我想自己是时候认真扎根,不徐不疾,长成更大的竹子。


老天好像在帮我,9 月单月收入也超过了大厂,该品尝的“高光”也尝到了,是时候去解决更底层的问题。


我不断问自己,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我为什么要在中年开启职业转型?


身边很多人职业转型,其实不过是换个地方,换种方式继续搞钱,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认识一些享受过互联网红利的朋友和前辈,过上了外人羡慕的生活——住很大的房子,不用为钱发愁,但人到中年,依然兜兜转转在解决中年人的三大人生课题:健康、关系、意义。


我也见证很多小镇做题家,即使知道这三大课题,依然一门心思搞钱,好像搞到足够的钱,就可以换这三样东西。


  • 用高昂的保险产品、更好的医疗资源就能换来身体健康?

  • 用最好的兴趣班,最好的保健品就能换来好的亲子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吗?

  • 赚了更多钱,就可以换来人生意义了吗?如果是这样,大厂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拿着高薪却无比焦虑的人?


显然成年人都知道,根本就换不来,这世界上有太多用钱买不到但又无比珍贵的东西。


那为什么要兜一圈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不能去直面这些问题,努力活好,去真正自我实现,又帮助更多小伙伴告别证明题人生,开启自我实现之路呢?



04

一手商业,一手修行


在我更加清晰自己的职业转型目的,不只是搞钱,更要提升生命质量。


10 月之后我开始让自己安定下来,做了很多内在的功课。开始站桩,开始认真练习太极拳师傅布置的作业,开始有主题的冥想,开始更深入的自我觉察……


在进入寒冬之后,在完成自己灵魂产品第二期的交付时,在甘甘老师的帮助之下,我开始了“冬藏”——让自己学会发呆,学会安静跟自己呆在一起。


这些一个理科生完全无法理解的事,当真正沉下心去做的时候,带来的效应是惊人的。


我发现自己工作的效率高了很多,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客户的卡点,不断有小伙伴给我分享自己做完教练之后蜕变的好消息。


大 B 端的单子也进来了,很多新的可能在展开。我体验了“原来不用力,也可以拿到好结果”,对未来的事业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年底写总结时,人生第一次,没有遗憾,唯有满满的感恩。


我也初步体证了,当内在安定下来,原来很多固有思维、固定模式组成的围墙就像冰块一样慢慢融化,你能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更能做正确的事,更能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发力,在什么时候要臣服。


最最重要的是,我破了困扰四十年的底层卡点。


从小我就感觉这个世界处于分裂状态,书上一套,现实生活一套。很多先贤的智慧大多数人都听过,但都置若罔闻,现实中大多都是背道而驰的,为了眼前利益蝇营狗苟,尔虞我诈。


而自己骨子里冥冥是相信天道的,相信这个世界不是资源稀缺,不是零和游戏地你争我夺,而是一起把蛋糕做大,但在现实中总是跌跌撞撞,总被别人说“情商太低”,总被别人说“太傻,不会争取自己的利益”……


直到今年,亲眼见证一些更高维的人做事是尊重天道的,舒服地拿到了不错的结果。内心那条四十几年的鸿沟才慢慢填平了。不只是从头脑层面理解了,还有在自己的实践上体悟到了。


相信更多了,内在的笃定自然也就多了。



我也越来越清晰自己的人生使命,是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小镇做题家,告别“证明题”人生,活出自己的天赋优势,开启自我实现之路。


我太能理解曾经的小镇做题家,从小地方赤手空拳来大城市打拼这一路的攀爬之苦,而当扎根之后,曾经几十年咬牙坚持的拼搏模式会继续影响自己的行为和整体幸福感。


很多小镇做题家到了中年之后,完全被原来的拼搏模式束缚,看不到更多的可能,像活在火柴盒里,整个人完全被痛苦封印了。


我也亲眼见证过,只要稍微在内在松一点绑,小镇做题家本来的韧劲、朴实、感恩会继续带他们走向更远。


因为我是这样一路走过来,是这样一路活出来的,希望自己能变成那道光,去给前行的人照一段路。


2024 年已经过去,感恩老天让我这样的小镇做题家,在从“证明题”人生走向自我实现之路上,体验如此丰富的一年。


那些曾经成就我们的地方,也有我们最深的枷锁,但老天是仁慈的,在最深的枷锁之处,也有人生的大宝藏。


2025,请老天再让我继续体验——活好自己,帮助更多生命蜕变,助人达己,这是我体验过最好的轻创业模式。


2025,我这个曾经的小镇做题家会继续体验从马斯洛需求原理最底层的生存焦虑干到最顶层的自我实现,看看这样的人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无比期待。

-  END  -

推荐阅读

“小镇做题家”这个标签曾经深深束缚了我们,也极大成就了我们


从18线农村考上博士的我,却从未真正快乐


小镇做题家们,你的努力是否还有意义?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nlsh88@163.com)。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奴隶社会
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有高大上咨询公司合伙人,挨踢界的连续创业者,顶级VC合伙人,著名科普作家,公益人,和很多很多朋友。加入奴隶社会,也加入我们的社区,相信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