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葵

文摘   2024-08-13 21:28   海南  

巴黎奥运会刚刚落幕,我国选手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这段时间我也追星,乐在其中,为我国选手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在开幕之前,网上却因为奥运会的另一个话题炒翻了,起因是,中国自带了300多台空调去了奥运会,因为奥运村没装空调。
在这八月的天气里,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夏天的半条命是空调给的,这种鬼天气,啥都可以没有,就不能没了空调。
可是,上了年纪的朋友想想,小时候,那会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这种酷热的天气是如何过来的呢?大家还记得有个神器叫葵扇么?奶奶手里的葵扇,一定在你的童年里烙下了记忆。

葵扇来自于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的叶片,这个时候,必须让它带给我们凉气。


蒲葵,棕榈科、蒲葵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
因其叶片似蒲扇形状而得名蒲葵,又称扇叶葵、葵树、华南蒲葵等,它的英文名叫Fan Palm,直译过来就是扇形棕榈。
蒲葵的拉丁名是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其属名Livistona 纪念17世纪英国植物学家Patrick Murray,种加词chinensis 就不用解释了,我国妥妥的本土植物。

蒲葵产中国南部,多分布在广东省南部,尤以江门市新会区种植为多,中南半岛亦有分布。


现在出去随意逛个自然教育集市,你一定会收到很多小礼物,都是些自然机构的文创产品,其中,各种打着logo的扇子一定是最受欢迎的,毕竟,那么热的天气,出门在外,有个扇子防身还是可以的嘛,比如我随手拍的身边的几个:


虽然扇子现在做得很文艺,款式样式也是层出不穷,可是,我还是喜欢奶奶手里的那把葵扇。
小时候长在农村,不要说空调了,电都没有,酷暑之时,只有这个葵扇了,虽然想象不出那个年代,这把葵扇为啥能抵御高温,可那份温馨依旧历历在目。
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有个大的天坪(客家人说法,相当于广场),天坪有棵大榕树,每到夏天,晚饭后,大人孩子们都在聚在这里,大人们聊天,孩子们跑来跑去,跑累了,就坐在奶奶身边,奶奶手里总有一把葵扇,她一边给我们讲故事,一边给我们扇风,顺便赶蚊子,人们一般都会到很晚才会回去睡觉,感觉热气退些了,就招呼小孩各自散了。
那把葵扇简直就是神器,除了扇风,赶蚊子,还可以扇灶膛的火,还可以把刚刚端上桌的热粥热汤扇凉一点,在我眼里,奶奶是无所不能的。

葵扇一直陪着奶奶,奶奶一直陪着我,回忆小时候的夏天是快乐且简单的,但回忆起来何尝不是在思念她老人家呢。


葵扇,也称蒲葵扇,或者蒲扇。由蒲葵的叶,柄制成。早在唐代就有蒲葵扇的身影,唐代李嘉祐 《寄王舍人竹楼》诗曰:“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白居易在他的《白羽扇》写到: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为了追寻儿时的回忆,更为了对葵扇多一份了解,疫情期间,约了贵华和小鹿,特意去了一趟广东新会的葵博园,对,这里就是葵扇的发源地,或者说是葵扇发扬光大的地方。
新会,因盛产蒲葵,素有“葵乡”的美誉。新会早在东晋时期就开始种植和加工蒲葵,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历史上,新会葵艺创造了“五个世界之最”:种植面积最广,从业人员最多,加工能力最强,种类最丰富,历史最悠久。
葵扇是新会人民引以为豪的土特产品,也是新会人民的骄傲,千百年来,新会人民与葵树、葵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新会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传统的葵艺创作中不断开拓创新,丰富葵艺的品种,使葵制品由单一的葵扇发展到葵篮、葵帽、葵席、葵座垫等多个品种,葵扇也由原来的玻璃扇、火画扇、漂白绣花扇等100多个品种,为新会赢得“葵乡“的美誉,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 看看同去的小伙伴,小鹿与贵华拿着葵扇嘚瑟的样子,看他们带着口罩就知道这是啥时去的了,贵华的扇子更是在以后的很长的日子,每每逛园总是一扇在手,成了他的标配了。


▼ 新会的葵扇款式非常多,下面随意拍几款就可见一斑了。


葵扇好做么?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容易到你奶奶都会做,可讲究起来也是需要技术的,葵扇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五大步骤,分别是:晒扇→剪扇→焙扇→合扇→烙火画。
制作蒲扇,首先要挑选叶片完整、质地柔软、色泽均匀的蒲草叶片。选好的蒲草叶片会被放在切削机上,按照所需的大小和形状逐一削成相应的扇骨。这个步骤是为了后续的编制工作做准备。将削好的扇骨用细线绑紧,再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成一个完整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蒲扇的基本形状!然后用剪刀或小刀将多余的蒲草叶片修剪掉,形成完整的扇面。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将扇面用颜料进行涂色。将上色好的蒲扇的扇面进行加工,打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同时颜色也会更加均匀。在一些传统的蒲扇制作过程中,可能还会包括熏、烤、压平等工序,这些步骤都是为了让蒲扇更加耐用、美观。
▼ 这是葵博园模拟的制作葵扇现场。




1958年7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踏上新会的土地进行视察,当时,新会葵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总理的目光。他驻足于葵扇制作现场,仔细观察着匠人们灵巧的双手如何在葵叶间穿梭,编织出一把把精美绝伦的葵扇。总理的脸上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赞赏,他不时向匠人们询问制作细节,表现出对民间艺术的深切关怀与尊重。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周恩来总理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也深刻体现了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重视。


在广东,我们见得最多的棕榈科植物大概就是蒲葵了吧,知道它最扇子的原理后,对它的叶片形象就很深了,靠叶片来标识就更容易了,它的叶片专业叫“阔肾状扇形”,并不是完全的圆形。
它四季常青,树冠伞形,叶大如扇,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绿化树种。它每年会开两次花。每年的春季3~4月份,会进入到蒲葵的主开花期;而到当年的9~10月份,蒲葵还会再开一次花,这是它的副花期;副花期过后,才会进入到它的结果期。

在热带地区,它常列植置景,夏日浓荫蔽日,一派热带风光。


蒲葵浑身都是宝,嫩叶可以做成葵扇,老叶可以做成蓑衣,叶片的肋脉可以制作成方便的牙签。
同时,它的果实及根入药。在葵博园,我们看见他们还有卖葵果的,葵果就是蒲葵的种子,它作为一种民间中草药,在当地中医临床上经常使用。
其味甘、涩、平,具有败毒抗癌,消淤止血的功效,有抗癌的活性,可以作临床处方用药或食疗,对治疗食道癌、乳腺癌、肝癌、 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等具有一定功效;是民间医治以上疾病作支持处方使用;也常用于恶性肿瘤的保守治疗。



蒲葵属于常绿乔木,树干单一。


▼ 树皮棕灰色,有环纹和纵裂纹。


▼ 叶形如扇,簇生于茎顶,裂片70~80枚,先端开裂,下垂。叶柄长,有长刺。



▼ 肉穗状花序,腋生,花多,黄绿色。



▼ 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紫黑色。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乔木状,高5-20米,直径20-30厘米,基部常膨大。叶阔肾状扇形,直径达1米余,掌状深裂至中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宽4-4.5厘米,顶部长渐尖,2深裂成长达50厘米的丝状下垂的小裂片,两面绿色;叶柄长;1-2米,下部两侧有黄绿色(新鲜时)或淡褐色(干后)下弯的短刺。
花序呈圆锥状,粗壮,长约1米,总梗上有6-7个佛焰苞,约6个分枝花序,长达35厘米,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个佛焰苞,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小花枝长10-20厘米。花小,两性,长约2毫米;花萼裂至近基部成3个宽三角形近急尖的裂片,裂片有宽的干膜质的边缘;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裂至中部成3个半卵形急尖的裂片;雄蕊6枚,其基部合生成杯状并贴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稍粗,宽三角形,突变成短钻状的尖头,花药阔椭圆形;子房的心皮上面有深雕纹,花柱突变成钻状。
果实椭圆形(如橄榄状),长1.8-2.2厘米,直径1-1.2厘米,黑褐色。种子椭圆形,长1.5厘米,直径0.9厘米,胚约位于种脊对面的中部稍偏下。花果期4月。


中文正名      蒲葵

拉丁学名      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Br.

别称              扇叶葵、葵树、华南蒲葵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初生目

科                  棕榈科

亚科              贝叶棕亚科

族                  贝叶棕族

属                  蒲葵属

种                  蒲葵









(本文图片均为原创,拍自广东珠海、新会等地,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

编号:H1037

一帆之花颜草语
用眼睛扫描世界,用手机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