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

文摘   2024-08-27 18:43   广东  

认识红树林、科普红树林,有种“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感。
因为身在海滨城市的珠海嘛,这里有片环境优美的红树林,作为一个特别的植物群落,很多有趣而且有用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开始仅仅是一个个认识它们,后来对它们进行归类总结,特别是作为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志愿者,更是把保护它们、宣传它们、推荐它们作为己任。这几年,用它来接待远方的客人更成了我的常规动作。

今年以来,为了深耕红树林植物,我走了更多的红树林保护区,去了深圳的坝光、厦门的下谭尾、北海的山口、金海湾,而这个暑期去了一趟海南,去了文昌、东寨港,质与量都有个大的提升,慢慢地消化它们,在这里把它们记录下来成了我日后的责任,今天先来个最主要的,红树林家族的大哥大——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


看到我题目的朋友,会不会有种懵逼的感觉呢?红树林、红树植物、红树科、红树……都是些什么概念呀?!在介绍红树这个植物之前,我再厘清一下它们的概念吧。
红树林是个群落,是很多植物组成的群落,不是特指某一种植物,它的定义是: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即潮涨潮落之间的滩涂地带),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统称。
红树林分成两大类: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真红树植物是指专一性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它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不能够繁殖。真红树植物通常简称红树植物,这更引起误会了。
红树林的概念是因为多数红树植物体内含有大量单宁,单宁遇到空气会被氧化变红,其木材常呈红色,从树皮中提炼出的单宁可用做红色染料, “ 红树 ” 之名由此而来。
我把红树林这个群落当成植物的联合国,红树林就像植物世界的联合国,除了红树科植物是“常任理事国”外,很多科都会派代表进驻“联合国”,而且每个科的代表也不多。
无疑,红树科植物是红树林的主人了,红树科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科,有16属,120-130种。红树科的学名Rhizophoraceae由模式属红树属学名Rhizophora的复合形式Rhizophor-加上表示科的等级后缀-aceae构成,本科中文名亦由模式属中文名“红树属”中的专名“红树”加上“科”字构成。
问题来了,红树科植物都是红树林植物么?却不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红树林植物,比如属下的竹节树就不是了。在国内红树林目录里,这个科属于红树林植物的有红树属的红树、红茄苳、红海榄,木榄属的木榄、海莲,角果木属的角果木,国外分布的还有,我没做过这方面的统计与核对。

而本文的主角,红树,是红树科的一种,是真红树植物,也就是红树林植物的一种,我这样表达,你清楚了么?


红树,红树科、红树属乔木或灌木。
很多时候它被叫做正红树,或者在挂牌的时候标名名称为红树(正),可能是为了避免歧义,在海南,民间把它叫做五足驴、鸡笼答,这些名字估计来自它特别的支柱根。
红树的学名是Rhizophora apiculata Bl.,其属名Rhizophora意为“具根的”,说的它为了适应红树林环境,长了特别的根系,种加词apiculata意为“具尖头的、具细尖的”,说的是它的胚轴。
红树生于海浪平静、淤泥松软的浅海盐滩或海湾内的沼泽地。产我国海南的琼山、文昌、乐东、崖县等地,东南亚热带、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马来西亚。


由于国内红树林植物的种类非常有限,它们的名字早就熟稔有加,对红树这个物种如雷贯耳,淇澳岛红树林在2010年国家林草局(林业局)的948技术引进项目中,曾经将红树引进栽培,可惜它并不适应这里的环境而没有活下来,也因此错失了我跟它早日面基的机会。
我第一次认识它还是2022年的元旦假期,跟几个朋友在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见过它,只是那会没有花,也没有长胚轴,只是见过它的身姿,但是我也把它纳入我的“认识”范畴了。
上周,受了海南专家黄青良老师的诱惑,去了一趟海南,走了文昌和东寨港,对国内红树林植物进行了在地的了解,随处可见红树的身影,特别是在文昌,看到的都是原生态的它们,特别的亲切,让我实现了红树自由。
红树是最常见的红树林植物之一。因为名字容易混淆,所以它又被称为“正红树”。红树是红树林群落中的优势种,经常能形成 90%以上的单一种群。它们分布广泛,从斯里兰卡到东南亚,再到澳洲北部、密克罗尼西亚和西太平洋岛屿,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由于红树本身不耐寒,所以在我国,红树只分布在海南等热带地区。在我国,大多数红树只能长成灌木大小,而在东南亚,红树经常能长到30m的高度。红树习性强健,生长迅速,加上繁殖量巨大,所以经常被用于红树林群落的复建中。一片壮观的红树群落,就像一道坚固的绿色围篱,不仅能疏解台风带来的惊涛骇浪,还为众多生物提供了天然庇护所。

此外,红树由于树干粗大,木材质地坚硬,经常用于制成家具、薪材以及木炭,东南亚海岛原住民出行用的独木舟,很多时候就是用红树打造而成。


很多人会问我,那么多红树科的植物都有些类似,那么红树的特点是啥,下面,容我用我的语言跟你们聊聊。
首先的是,红树属的拉丁名Rhizophora意为“具根的”,说明它具有特别的根系。不过呢,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各自不一样的根系,大概同属植物的根系是类似的,比如木榄属的支柱根,像八爪鱼那样抓地,海桑科的植物的呼吸根。
而红树跟我认识的同属的红海榄一样,它有数十条强有力的扭曲树根彼此交错,互织互绕着插入淤泥中,这跟木榄属的植物不一样哟。

当然,它们具有这种根主要是因为身处红树林环境的淤泥中,能起到更好的抓地,防止海浪的冲击。



相对而言,红树的花却是非常的低调,虽然这季算是它的花季,可我很难找到一朵完整的花,据黄青良老师说,它的花通常在正规开放不久花瓣就马上掉落,而花萼却能在枝头保存很长的时间,因此,它的花萼倒成了辨认它的最好标配了。
它的花通常着生于已落叶的叶腋,它的花瓣被紧紧包裹在呈三角形的花萼裂片中。因花瓣过于“迷你”,加之淡黄的颜色几乎与花萼融为一体,远远望去,倒像是一颗颗青果裂开了口子。

它很红海榄是同属的,红树没开花时与红海兰很像,开花时就比较好认了,红树的花无花梗,花瓣很薄,萼片质地比较厚,雄蕊数量比较多,形态也很特别。


对了,红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胎生了。在我平时在淇澳岛跟大家科普红树林的时候,提到红树林的胎生有两种,一种是显胎生,如秋茄、木榄等红树科植物,一种是隐胎生,如蜡烛果、老鼠簕、海榄雌等。
今年有过几个红树林,又增加了几个显胎生的植物,红树、红海榄、海莲(含尖瓣海莲)、角果木等,有个很大的相同点,它们都来自红树科,分别属于红树属、木榄属和角果木属而已。
大家都知道,红树林生长在南方沿海滩涂,一会高盐度海水浸泡,一会烈日暴晒,甚至遭遇没顶之灾。为了能在极端环境中繁衍生息,部分红树林植物还具有植物界少见的"胎生"现象。
像人类一样,在妈妈肚子里十月怀胎,到时间自然生产,由于生长环境特殊,松软的湿泥以及涨落的海水,很容易把种子冲走,加上缺氧的环境,很不适合种子萌发,所以红树的果实成熟后,并不会脱离母株,而是从母株吸取养分,种子会向下发育出胚轴,突破果皮,如同一根根钢笔,在繁殖期,人们能见到无数豆角一般的胚轴在树稍挂着,蔚为壮观。

红树科的胚轴跟木榄属的胚轴不一样,它的果实庞大,专业叫“倒梨形”,宿存花萼反卷,整个像大头娃娃,它的胚轴圆柱形,稍弯曲,绿紫色,长20-40厘米。


红树在淤泥冲积丰富的海湾两岸盐滩上生长茂密,常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它不耐寒,也不堪风浪冲击,故常生于有屏障的地方,在风浪平静的海湾亦能分布至海滩最外围,与其他红树林种类构成红树群落的外围屏障。它喜生于盐分较高的泥滩。在含盐分较低的河流出口两岸的泥滩,不见有生长。

红树的材质硬而重,纹理通直,结构密致,耐腐性强,在东南亚地区多成高大乔木,但在我国由于气候影响,均为小乔木或大灌木,只能作把柄、车轴和其他强度大的小件用材。它的燃值高,极易劈开,是一种良好的薪炭材。胚轴脱涩可供食用或作饲料。树皮和根含单宁约13.6%。


红树根据环境的不同,可能是乔木,也可能是灌木,高可达4米。


红树的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短尖或凸尖,基部宽楔形,下面中脉红色;叶柄粗,淡红色。


它的花序梗粗,生于己落叶的叶腋,比叶柄短,有2花;花无梗;小苞片合生成杯状;花萼裂片长三角形,短尖;花瓣无毛;雄蕊约12,4枚瓣上着生,8枚萼上着生,短于花瓣;子房上部钝圆锥形,为花盘包围,花柱极不明显,柱头2浅裂。


▼ 这是花萼,它的标配。


▼ 未开的花苞。


果倒梨形,长2-2.5厘米,径1.2-1.5厘米。


胚轴圆柱形,稍弯曲,绿紫色,长20-40厘米。



带一下跟它同科同属的红海榄(点击阅读)与红茄苳吧。
红海榄,也写作红海兰,乔木或灌木植物。也叫厚皮、鸡爪榄、红海榄、牛眼樟(景洪),水边楠(广东),柳叶桢楠(海南植物志),台湾称五梨跤。红海榄的学名是Rhizophora stylosa ,种加词stylosa意为“具明显花柱的”,这是它花的特征。
它多见于沿海盐滩红树林的内缘;我国广东的徐闻、阳江、廉江、海南岛东北部,广西的防城、合浦和台湾省均有分布,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爪哇)、新西兰、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

▼红海榄 Rhizophora stylosa Griff.(以下三图)

红树科 红树属




红茄苳是红树科、红树属乔木;树皮褐色,有纵裂皮孔;支柱根下垂入地。叶阔椭圆形至矩圆形,长10-16厘米,宽5-10厘米。
产中国台湾的高雄港,生于海湾两岸盐滩或潮水到达的沼泽地。分布于非洲东海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模式标本采自毛里求斯。
我国大陆并没有分布,在东寨港有引进栽培,种得很好,树非常高。

▼ 红茄苳 Rhizophora mucronata Poir.(以下三图)

红树科 红树属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乔木或灌木,高2-4米;树皮黑褐色。
叶椭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7-12(-16)厘米,宽3-6厘米,顶端短尖或凸尖,基部阔楔形,中脉下面红色,侧脉干燥后在上面稍明显;叶柄粗壮,淡红色,长1.5-2.5厘米;托叶长5-7厘米。
总花梗着生已落叶的叶腋,比叶柄短,有花2朵;无花梗,有杯状小苞片;花萼裂片长三角形,短尖,长10-12毫米;花瓣膜质,长6-8毫米,无毛;雄蕊约12,4枚瓣上着生,8枚萼上着生,短于花瓣;子房上部钝圆锥形,长1.5-2.5毫米,为花盘包围,花柱极不明显,柱头浅2裂。
果实倒梨形,略粗糙,长2-2.5厘米,直径1.2-1.5厘米;胚轴圆柱形,略弯曲,绿紫色,长20-40厘米。花果期几全年。


中文正名       红树
拉丁学名        Rhizophora apiculata Bl.,
别名              正红树、鸡笼答、五足驴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纲
目                 金虎尾目
科                 红树科
属                 红树属
种                 红树









(本文图片均为原创,拍摄于海南文昌、东寨港等地,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

编号:H1043

一帆之花颜草语
用眼睛扫描世界,用手机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