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估计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脱口而出,而真正能明白它的深意,那一定是离家许久的游子,诗中满满都是游子的思乡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每年重阳,我都会走上回家祭祖的路,一次都不会缺席,特别是这些年,除了缅怀先祖,还能与亲戚们难得的一年一聚,也可以在登高之时,看看乡间的野草,山上的草木。可能它们没有颜值,没有故事,可它们一年一年守候在这片土地,我又怎么能嫌弃它们呢,来一个呗,乡间常见的马松子(Melochia corchorifolia)。
马松子,锦葵科、马松子属半灌木状草本,也叫野路葵、止痒草。马松子所在的马松子属原归于梧桐科,后属于锦葵科,它的学名是Melochia corchorifolia L.,其属名Melochia来自阿拉伯语的meluchia,“锦葵”之意,种加词corchorifolia是由黄麻属Corchorus和叶子folia组成,是指马松子的叶与黄麻属的相似。马松子生于田野间或低丘陵地原野间。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台湾和四川内江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多有分布。
虽说这些年每年都会回几次乡下,可对于乡下的植物也不敢说很熟悉,因为以前对植物漠视吧,现在却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也许受耕种农药的影响,很多小时候耳熟能详的野花野草早就不见了踪影,村里原来的小树林,那可是儿时的乐园,如今除了一棵锥树被挂上古树牌还依旧坚挺外,其他早就没有了,忍不住哀叹因为社会的发展它们都做出了牺牲。屋前屋后更多的是打不死的“小强”,如白花鬼针草,南美蟛蜞菊,银合欢,光荚含羞草等等,让我突然产生一种危机感,原生态的野草,我要是再不记录下来的话,我怕再过几年,我要找它们也不容易了,比如这个前几年就认识的马松子,现在感觉也不是很多了,因为没多大的颜值,没什么故事,连之前老人认可的药用价值都失去了市场,没什么人关注它们,我还是勉为其难,留个印记吧,也因为这次回家,拍了好几个平时真的不在意的植物,还比如飞扬草、通奶草、假臭草等,我希望把它们就在我这里。
事实上,马松子我已经关注许久了,还记得2016年的十月,我们初中同学聚会,在东江边的堤坝走了一下,我还煞有其事跟同学们介绍这个开着白色小花的叫马松子,其实那会啥也不懂,多少年过去了,每年都见到它们,可我对它们还是不懂。了解一个植物,通常是从名字入手,可我搞不懂它跟“马”有啥关系,跟“松子”又有啥关系。倒是它民间叫它“野路葵”、“止痒草”可以从中诡探一点什么,前者说它的“野”,长在路边,样子像“锦葵”,后者说它的功用,据说是靠谱的。马松子与锦葵一样,有5枚花瓣。只是有点奇怪的是,据《中国植物志》介绍,花瓣为白色后变为淡红色。但是,我所见到的马松子花,都是白色,并没有见过淡红色,而后来查找资料发现,很多人见到的是淡红色,二而没有见过白色的花,比如小丸子,我可以大胆猜测,植物志这句“花瓣5片,白色,后变为淡红色”是错的,而是“它的花有白色和淡红色两种”,不同地方有差异吧。
马松子的分布很广,可以从我的植物圈子就能发现,植物志说:马松子生于田野间或低丘陵地原野间。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台湾和四川内江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多有分布。不过,我也不觉得到处能见到它,只是每次回到乡下还能见到它,它随意而生,这次在亲戚门口的一堆石头堆里见到,它们从碎石中钻出来,照片中,居然高原流石滩的感觉。我希望它们在与外来入侵物种的“抗战”中,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1753年,近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瑞典博物学家Linnaeus(林奈)建立了马松子属Melochia。马松子有明显的叶柄,叶片呈卵形,边缘有锯齿。叶面无毛,但叶柄、叶缘和叶背有柔毛。此外,花序部分也密被柔毛。花谢后,子房发育为圆球形的蒴果,具凹槽和长柔毛。每个蒴果有5室,各有1-2个褐黑色种子。种子与松子相似,马松子之名可能与此相关。还有个特别的梗,马松子的英文chocolateweed,直译的话就是“巧克力杂草”,这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马松子性味辛、苦,温,具有消炎止痒,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癣症、瘾疹、湿疮、湿疹、阴部湿痒等症状。除外,它的茎皮纤维可与黄麻混纺以制麻袋,只是它的植株那么矮小,要是用上,那可能要采用很多才行了。
马松子是亚灌木状草本;高不及1米;枝黄褐色,略被星状柔毛。
叶薄纸质,卵形、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不明显3浅裂。
花萼钟状,5浅裂,外面被长柔毛和刚毛,内面无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后淡红色,长圆形。
蒴果球形,有5棱,径5-6毫米,被长柔毛,每室1-2种子;种子卵圆形,略成三角状,褐黑色,长2-3毫米。
半灌木状草本,高不及1米;枝黄褐色,略被星状短柔毛。叶薄纸质,卵形、矩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有不明显的3浅裂,长2.5-7厘米,宽1-1.3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 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近于无毛,下面略被星状短柔毛,基生脉5条;叶柄长5-25毫米;托叶条形,长2-4毫米。花排成顶生或腋生的密聚伞花序或团伞花序;小苞片条形,混生在花序内;萼钟状,5浅裂,长约2.5毫米,外面被长柔毛和刚毛,内面无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片,白色,后变为淡红色,矩圆形,长约6毫米,基部收缩;雄蕊5枚,下部连合成筒,与花瓣对生;子房无柄,5室,密被柔毛,花柱5枚,线状。蒴果圆球形,有5棱,直径5-6毫米,被长柔毛,每室有种子J-2个;种子卵圆形,略成三角状,褐黑色,长2-3毫米。花期夏秋。
中文正名:马松子
拉丁学名:Melochia corchorifolia L.
俗名:野路葵、止痒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锦葵目
科:锦葵科
属:马松子属
(本文图片均为原创,拍摄于惠州博罗,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
编号:H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