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妮姐又出新书了,这本《树说千年:一座城的绿色年轮》尤其喜欢,到手时还热烫着,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为此书贡献过照片,我的名字出现在扉页里。书中介绍了在广州伫立了千年的古树,是广州民众的信仰图腾,审美模范,更是温情脉脉的集体记忆。本书由史丹妮和耳东陈为首的大写岭南团队创作而成,以近万株广州古树为主角,以古树为主线,用历史典故、植物科普、民风民俗为经纬,串起一段段淹没于岁月长河里的古城故事,是一部反映广州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文化科普读物。近些年对古树的保护尤其关注,这方面的读物也多了好多,而最有文化的无疑就是这本《树说千年》了。只是就我的文字水平,不敢随便写读后感,但趁机记录一下里面的一个植物,有1314年的白花鱼藤(Derris alborubra),还是够胆的。
白花鱼藤的学名是Derris alborubra Hemsl.,其属名Derris来自希腊语的derris(毛皮),指荚果富含单宁,种加词alborubra 很有意思,alb-表示白色的,rubra-则意为“红色的”,这也是它花的特征,花瓣是白色,花萼是红色的。白花鱼藤在广东、广西的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有分布,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第一个巧合是,当我拿到丹妮姐团队出的这本《树说千年:一座城的绿色年轮》时,是二月底了,特别的喜欢,能把古树与文化结合得那么好,也没谁了。翻了一下,有个白花鱼藤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它居然是1313年的年纪,更主要的是它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树,是藤,而且,我之前跟它好多交集却对它一直没怎么研究,就想着待今年开花时我一定要去看它。没想到,五月中旬我在深圳华大进行壹木读书会聚会之时,接到梧桐山的刘永金教授的电话,说他见到了公号“追风纪”博主蒋华平老师,蒋老师特别跟他提到了白花鱼藤,他说不如待它开花之时,我们实务的团队一起去拜访这株位于增城的古藤,我们的想法居然如此不谋而合,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第二个巧合是,我给个任务丹妮姐,叫她替我留意白花鱼藤开花的时间,6月1日她发了一个开花的照片给我,说有花了,也就是那天,这个照片出现在我们实务的群里,学委说开花了,安排周末去,非常巧合的是,这两个图片是同一个,还是来自我的校友,住在增城,离白花鱼藤不远的东哥。▼《树说千年:一座城的绿色年轮》关于白花鱼藤的介绍。
我们出发的那天是6月8日,这个日子就很好意头,更好意头的是这株白花鱼藤的年龄:1314,一生一世呀,不好说这个时间准不准,起码也是相仿的。我很早就出发了,因为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早,我干脆不走高速,一直沿着增城的小道慢悠悠地开着车,增城以前也来过,但对于乡村小道印象不是很深,从生态角度讲,增城的生态环境真的很好,一路绿树成荫,没有广州城区的繁华,一切都是那么悠闲与惬意。我几乎是和微笑一起到的,定位没有一点难度,把车停着就进入一个“仙藤园”的地方,远远就看到那株白花鱼藤了,严格意义上说,那不叫一株树,那是一大丛的木质藤,经过漫长的岁月磨砺,慢慢茁长成粗壮的枝条,藤蔓攀附并缠绕着三棵粗壮的古树而生,树叶繁茂,四季长青,覆盖面积达900平方米,由于藤枝交错,分不清藤生树生,也找不到藤的根源所在。藤主茎如龙起舞,气势磅礴,当地民众称之为“盘龙仙藤”,藤茎最粗部分周长为2.3米,为目前世界白花鱼藤之冠。
▼ 入口处有关于白花鱼藤的文字介绍。
▼ 这是官方认证的。
因为刚刚下过一场雨,白花鱼藤特别的清秀,雨滴不时从嫩绿的小叶中滴下来,惬意得很。说好的花呢?我找到东哥上周拍花的那个地点和角度,原来上周的花已经结了果,好快呀,我们又错过了。不过,据丹妮姐跟我说,其实的确出现过满树繁花的情景,但是大概率花都是零星开的,何况今年还算是小年吧,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不过,我绕着白花鱼藤走了几圈,终究还是找到了几串花,也让我明白,白花鱼藤的确与我们红树林的鱼藤并不一样。最开心的莫过于,我们看到了不少的果,有刚刚花谢了开出了的迷你小果,到几乎成熟的大果,各种形态都看到了,这就是这次最大的收获了。
更大的收获是,待刘教授他们一个个来到了,他们在考察白花鱼藤的各种知识点,亲自去度量藤的直径,我从他们专业的指导下了解到更多古树的知识。
在现场,我跟大伙们也介绍了丹妮姐这本书提到的白花鱼藤,还跟大家分享了鱼藤属在杀虫剂方面的贡献。观树后,我们还吃了一个唯美的午餐,跟大家做了关于植物拉丁文的分享,跟大伙们一起,一切的一切,都是最美的安排。
说到这株白花鱼藤,不妨看看《树说千年:一座城的绿色年轮》对它的介绍:每年6月,广州增城“千年仙藤”开花的消息都会被各大媒体轮番播发,连央视媒体都不曾缺席。这株国家一级古树的生长地在车流滚滚的省道路边。枝叶繁密的仙藤,藤茎匍匐攀缘似祥龙欢腾,延伸跨度达30多米,覆盖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比标准篮球场的面积还要大。仙藤交织而出的长廊,围绕仙藤兜了一圈,每个转弯看见的都是仙藤不同的姿态,花开时彩蝶翻飞。仙藤的一侧有枝条攀着旁边的大榕树,向上缠绕,像是巨龙举首,难怪当地人也称此藤为“盘龙古藤”。仙藤园位置距离何仙姑家庙400米左右,属何仙姑旅游景区范围。相传著名的挂绿荔枝果壳上的绿线,就是何仙姑成仙时的绿丝带所化,而仙藤则为何仙姑的五彩祥云丝带所化。每年花季,无数的花簇从藤条萌发,白色蝶形花冠串串相连,似白纱笼在整片仙藤之上。鱼藤之名源于它的汁液对鱼类有毒,却对人类无毒,人们用它来清理水塘杂鱼,或是在溪涧中捕鱼。这千年前留下的瑰宝,是增城人极为珍视的绿色宝藏。▼ 特别有才的菜菜老师马上制作了视频,大家感受下。
对了,说到白花鱼藤,不能不提它的毒性,我在鱼藤(点击阅读)的记录里说过,后来发现,那是鱼藤属的共性,不妨再次提提。
它名曰鱼藤,那说明它跟鱼能扯上关系,不过并不是亲密关系,而是不共戴天的关系。有人说鱼藤的名字因其茎叶带有鱼腥气而得名,可有人说因为它的毒鱼效果而得名,因为它还叫毒鱼藤、篓藤等等。因为鱼藤的根部含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及类似物,毒效发作的时候,导致区域水质溶解氧明显偏低,导致鱼类缺氧死亡。以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在有鱼的水域,根据水域的大小、水流的情况来进行调试,最后确定好了,就将不同分量的鱼藤根捣碎,把捣碎出来的汁液滴入在上游中,之后就等待三五分钟之后,就可以去捡鱼了。鱼藤的这种作用很早就有,据说在几千年前的南美洲大陆上,当地土著居民用一种鱼藤进行捕鱼:他们将鱼藤的茎杆或根捣碎后产生的汁水投放进湖泊以及池塘中,水中的鱼就似乎表现出“中毒”症状而变得麻木,因此也更容易进行捕捉。直到现在,菲律宾等东南亚沿海一带的渔民还经常利用鱼藤根粉在珊瑚礁海域、退潮后海水滞留海域以及无法撒网的水域进行捕鱼。鱼藤不仅可以用作毒鱼剂,还对水生昆虫表现出强大的杀伤能力,于是人们设想能否将这种杀虫能力用来开发新型的杀虫剂。关于鱼藤用来杀虫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但鱼藤的活性成分直到1895年才由法国植物学家Emmanuel Geoffroy首次分离出来并命名为“nicouline”。1902年,日本化学工程师Kazuo Nagai从鱼藤属植物毛鱼藤的根中分离得到了纯净的晶体物质并将其命名为鱼藤酮。自19 世纪中叶鱼藤被当作杀虫剂使用以来,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目前人们对其活性成分鱼藤酮的作用方式和机理都已经有了清楚认识。鱼藤酮作为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剂,基本做到了既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又对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健康无害,而且在杀虫的毒性上并不亚于化学杀虫剂,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鱼藤在红树林很常见,某些地方的红树林甚至因为它长得太狂妄而被“追杀”,珠海的红树林,要是你在红树植物上面看到有种藤缠绕着,那多半是鱼藤了。可因为鱼藤的花也是白色的,好多人以为那就是白花鱼藤了,这次才真正认识到,白色的花的鱼藤,并不一定就是白花鱼藤,经过我的观察,它们有几样不一样。鱼藤分布在红树林或者湿地,而白花鱼藤野外分布于地疏林或灌木丛中,虽然都是“藤”,它们的形态相差甚远,鱼藤是“攀援藤本”,身姿纤细、柔软,而白花鱼藤是“木质藤本”,身姿硬朗、粗犷,成年后的茎干很粗,与乔木无异,这也是它出现在“古树”名目中的原因了。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区别它们的重点,白花鱼藤的花瓣白色,花萼红色。
还有一个特征不知道算不算区别,鱼藤的果荚圆形,而白花鱼藤的果实带有尾巴,这个不敢肯定,没有观察太多,没有发言权。
白花鱼藤属于木质藤本藤本;官方说它6-7米,到了增城,这个数字就远远不止了。
它的羽状复叶;叶柄基部增厚,上面有沟槽,小叶2对,有时1对,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狭窄,花序轴和花梗薄被微柔毛;花萼红色,斜钟状,花冠白色,先端被微柔毛,旗瓣近圆形。
▼这是可怜我们远道而来,好不容易留下了几串将谢的花。
▼一个枝条上可以看见果荚的各种形态,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花期太短了,结果很快,果实成长也是非常的迅速。
常绿木质藤,长6-7米。
羽状复叶;叶柄基部增厚,上面有沟槽,长2.5-3.5厘米;小叶2对,有时1对,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8 (-15)厘米,宽2-5 (-7)厘米,先端钝,微凹缺,基部阔楔形或圆形,无毛;小叶柄长2-3毫米,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狭窄,长15-30厘米,花序轴和花梗薄被微柔毛;花萼红色,斜钟状,长3-4毫米,萼齿5,最下1齿较长,被黄色褐色短柔毛;花冠白色,长10-12毫米,先端被微柔毛,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陷,基部无附属体,翼瓣基部有2耳;雄蕊单体;子房无柄,被黄色柔毛。
荚果革质,斜卵形或斜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2.2-2.5厘米,扁平,无毛,腹缝翅宽3-4毫米,背缝翅宽约1毫米,通常有种子1-2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中文正名 白花鱼藤
拉丁学名 Derris alborubra Hems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纲
目 豆目
科 豆科
属 鱼藤属
(本文图片均为原创,拍自广州增城、华南植物园,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
编号:H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