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设置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2356”,要求到2025年5月1日0时前,各地现有心理援助热线与“12356”连接,实现一个号码接通心理援助热线。目前,12356热线已在宁波投入运营。
早在2010年,宁波就在全国率先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2017年起24小时不停歇接听。1.6万余人次志愿者值守热线,共接听6万余人次电话,成功干预200余起高危来电,积累了一整套为同行称道的宁波经验。
“我真的走投无路了。”43岁的朱先生(化名)是众多电话求助者中的一员,他绝望地讲述自己的轻生计划,并询问“这样自杀会很疼吗?”
在专业志愿者的引导下,他说起自己的中年危机——先后经历3次下岗,收入越来越低,新工作考核压力大,近来非但完成不了考核,还频频出错……而他又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生活的种种让他感觉难以负荷。
经过许久的沟通,朱先生的心情平静了很多,明确表示打消了轻生念头,为了儿子也要好好活下去,并表示将听从建议到医院治疗抑郁症。
志愿者表示,如果来电者在沟通后仍情绪激动,有明显的轻生念头,接线员会启动应急预案,一键联系警方。
图片由AI生成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沉默来电在热线中也很常见。不少来电者接通电话后可能只是啜泣,不出声。和其他类型的热线接听流程不一样,在心理援助热线中,哪怕是沉默来电,也不能轻易挂断,而是要根据操作手册,温柔又专业地对待。“每一通电话,都可能是深陷泥潭中的心灵在发出求助信号,必须慎之又慎地对待。哪怕对方一时没想好怎么说,也要让他感受到,他并不孤独,我们随时愿意倾听。”
作为心理援助热线管理专员,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公共卫生科的于路杰介绍,近几个月,热线每月接听1000多个电话,月均通话时长在140-150个小时左右。
从年龄分布看,来电者的年龄区间主要集中在13-40岁。
从性别分布看,女性比例略高些。
从来电类型看,未成年人常为亲子关系、学习、青春期等因素苦恼;成年人则往往是因为情绪问题,工作、婚姻方面的压力叠加在一起,又碰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才会倍加崩溃、绝望。
“我们能做的主要是耐心倾听,和来电者共情。这样的倾诉和理解,这也正是来电者最需要的。”于路杰说,有人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不找熟悉的家人朋友倾诉,而要打心理援助热线。事实上,对很多受负面情绪困扰的当事人来说,往往觉得自己不被身边的人理解,对着热线那头和自己并无生活交集的志愿者,反而更容易敞开心扉,也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倾听和共情外,工作人员也会根据沟通情况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采访中,于路杰和其他热线工作人员、志愿者都再三表示,如果市民朋友觉得情绪无法疏解,请不要一个人痛苦消化,可以随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12356。宁波市阳光心理援助热线0574-81859666、浙江省心理援助热线96525目前也在正常运营。
14年来,宁波已经积累了一整套为同行称道的“宁波经验”。大家来“取经”时,都关心一个问题——怎么保证心理援助热线专业有效?
仅人员设置这一项就是个难题。心理热线全年24小时开通,两部电话值机,哪来这么大量的专业人员来坚守?宁波解法是广泛招募专业志愿者。目前,共有150名志愿者24小时值守热线,志愿者均为持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专业人员,在招募时严格把关,并签订伦理协议。志愿者上岗前均参加岗前培训,每季度参加业务学习和案例督导,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为了规范热线接听,宁波还制定了专门的热线接听手册,规范高危来电的接听流程等。依托宁大附属康宁医院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组建市级心理救援队,在危机来电和高危来电时给予志愿者技术指导。
怎么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保障热线的运作呢?宁波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宁波经验。
2021年,宁波整合各区(县、市)卫生系统、12345政务、市教育局心理热线(工作时间段)、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等13条心理热线,更集中地为有需要的市民服务。
心理援助热线还建立了警医联动机制,针对高危来电,开通一键报警。在不挂断电话的情况下,热线接听人员与民警联动,共同开展救援行动。
市、区两级联动机制也强化了心理援助热线的效能。比如,针对高危来电,在救援行动之后,会帮助来电者联系相应区县的公益心理服务,并进行追踪,形成闭环管理模式。
作 者:王 颖
编 辑:曹歆 施忆秋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
微信一再改版
请关注并星标
“健康宁波新闻版”
看完文章后点亮
右下角的“赞”和“在看”
方便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文章
泡澡驱寒?宁波阿姐竟然因此进了ICU!医生提醒:这些情况下不要泡
“在看” “点赞”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