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宁波进入“两会时间”。卫生健康系统代表委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认真履职,为宁波的发展献计献策。“健康宁波新闻版”特开设“宁波两会·卫健声音”专题,让我们倾听他们的声音。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党委书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宁波已经成立了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与培训基地,开展安宁疗护教育培训,多途径强化安宁疗护宣传,大力推进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最新调研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99家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已覆盖宁波各个区(县),共开设安宁疗护床位370张。
不过,我市安宁疗护工作起步虽早,但受到政策投入、联动机制、支付体系等多方面影响,仍需通过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调、社会慈善力量共同推动发展,突破瓶颈。因此,今年阮列敏带来了《关于全面发展完善安宁疗护建设的建议》。
阮列敏建议进一步加大安宁疗护政策支持力度。希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现有经费和医疗机构自筹、募集社会慈善资金的方式建设、完善安宁疗护病区,以减轻医疗机构的经济压力,启动市级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安宁疗护中心示范基地、示范社区建设,财政予以补助激励,推进“居家—社区—门诊—病床”多元化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研究医保支付机制,促进安宁疗护分级联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提升安宁疗护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安宁疗护事业,建立“医疗+民政”双轨支撑。
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依托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指导建立县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及培训基地,提高从业人员培训率,并希望财政对各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和基地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要成立专家智库,为全市安宁疗护政策制定、学术研究、诊疗服务等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还要加强安宁疗护多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对安宁疗护病区医护人员给予政策倾斜,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安宁疗护服务,推动和实现安宁疗护服务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阮列敏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普及安宁疗护知识和理念。希望媒体能够加大宣传力度,医护人员内部也要加强安宁疗护的宣传贯彻执行,改变传统观念。加强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推动公众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生死观,增加社会对安宁疗护服务的认识和接纳。同时,提升安宁疗护心理关怀,不但要将心理关怀纳入标准疗护流程,也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生死,提高生活质量。
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市健康传播中心
微信一再改版
请关注并星标
“健康宁波新闻版”
看完文章后点亮
右下角的“赞”和“在看”
方便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文章
高烧40℃,男子回国第三天突然确诊!宁波疾控提醒:出现这些症状请速就医
“在看” “点赞”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