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徐永明主任医师做客“甬上健康大讲堂”,与网友分享如何做好情绪调节,过个舒坦年。
春节走亲访友,中小学生少不了被问成绩。徐永明首先呼吁,大人们不要在春节聚会时过度关注这个问题,在家不要总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家孩子比较,让孩子在假期可以好好松弛下来,享受新春佳节。
其次,他也宽慰孩子不要怕被问到类似问题。“问成绩”只是大人的常规操作,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期末考得不理想,也可以挖掘自身的其他优点,比如“我体育很好”“我动手能力很强”。
对于学生来说,春节期间如何平衡学习与休息呢?
新年聚会时,年轻人往往会面临父母亲戚的“催婚”压力,本能地起了排斥感,搞僵家庭氛围的也不少。
徐永明首先呼吁父辈、祖辈减少“催婚”,不要把自己内心的焦虑转移给孩子。难得团聚,比起催婚,可以更心平气和地了解孩子生活状态、感情状态,了解孩子暂时不想结婚的原因。
其次,年轻人也要换位思考。长辈们的成长环境跟现在的小年轻大不相同,他们在30岁左右的年纪大多都已结婚生子。而且长辈们如今已经到了面对衰老甚至死亡焦虑的年纪,自然希望早点见证晚辈结婚生子这样的大事。
另外,年轻人可以多和长辈主动沟通自己的情况。比如多和父母说说心里话,说明自己的人生规划,当下更关注事业,过几年会重点考虑婚姻问题;比如告知目前的感情状态,是否有心怡对象,是否正在接触中,等等。
图片由AI生成
对中年人来说,过年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消费压力:要给小辈们发红包,给老人买补品,朋友孩子结婚又要随份子钱……
徐永明说,这确实是中年人的必答题。他建议,在节前,夫妻俩要就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商量好春节消费的预算。如果返乡过年,也最好提前和父母沟通送礼、包红包等的规格。超额消费既会增加负担,也会导致焦虑。春节,最主要的意义是团圆,满足“归属与爱”的心理需求,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还有部分年轻人自嘲“社恐”,一想到新年的大小聚会就头疼。徐永明建议,如果真的性格很内向,非常排斥社交,也不要太勉强自己,多和熟悉、亲近的朋友走动,减少不必参加的聚会,选择让自己更舒适的方式过年。不得已聚会时,可以适当使用手机转移注意力,或者“偷溜”到周边走走。
徐永明建议大家春节假期作息务必保持规律,避免晚睡晚起、过量饮酒和暴饮暴食;每天保持一定的户外运动,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有效调节心情;假期前和家人一同制订假期安排,张弛有度,有聚会有休息,趁放假好好给身心“充电”。
作 者:王颖 徐芷菲
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
微信一再改版
请关注并星标
“健康宁波新闻版”
看完文章后点亮
右下角的“赞”和“在看”
方便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文章
肺部严重感染!热热闹闹吃完单位年夜饭,宁波大姐被送进医院抢救……
“在看” “点赞”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