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各种肿瘤
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
眼睛里也会长肿瘤
50多岁的张师傅(化名)就不幸中招,辗转求医后终于在宁波市眼科医院确诊“眼内淋巴瘤”。这种肿瘤的主要症状是眼睛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下浸润灶,很容易漏诊误诊,因此也常被称为“伪装综合征”。
陈安颖医生在查房。
去年3月初开始,50多岁的张师傅就感觉左眼看东西有点模糊,眼前好像有黑影在飘动。刚开始因为没有痛、痒等不适感觉,所以并没太在意。
但一段时间后,视物模糊的情况愈加严重,总好像有层东西遮住了双眼,张师傅就此成了医院的常客。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治无果后,张师傅又辗转上海等地,有的说葡萄膜炎,有的说是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炎,对症治疗后刚开始还能看得清楚点,可没两天又不行了。
就这样,他的左眼视力越来越差,半年时间不到,视力就降到只能看到眼前一指的距离,几近失明。更糟的是,两个多月前,他的右眼又开始出现跟左眼发病时相似的情况。张师傅非常担心,自己才50多岁,很难想象后半辈子只能生活在黑暗中。
张师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宁波市眼科医院。该院接诊的眼底病、葡萄膜炎专家陈安颖主任医师仔细听了他的病情讲述,又详细翻看了之前的检查报告,给他进行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左眼已经失明,B超下显示玻璃体混浊,OCT检查显示视网膜结构紊乱伴有一些不规则高回声;右眼也出现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现病变。
结合眼底改变及眼科影像诊断,加上其病史,陈安颖怀疑可能是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这种比较少见的眼内肿瘤。
专家团队随后抽取了张师傅眼内液进行细胞学实验室检查及基因重排,确诊是双眼眼内淋巴瘤。张师傅对这个结果非常震惊——眼睛里也会有肿瘤?但同时他也非常感慨,以前跑了那么多医院都没找到病因,没想到最后还是在家门口得到了确诊。对陈医生团队,他充满了感激。
据介绍,眼内淋巴瘤有的原发于眼内,有的则是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经过进一步全身检查,张师傅体内其他地方并未出现淋巴瘤症状,所以判断是长在玻璃体视网膜里面的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病因找到了,陈安颖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对其实施眼内化疗药物注射,并根据病情对药量进行调整。经过两个月的眼内化疗,张师傅目前左眼视力已经恢复到了0.5。
陈安颖医生门诊中。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
陈安颖介绍,淋巴瘤属于免疫系统疾病。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细菌、病毒等外来微生物的侵袭,淋巴系统在防御的过程中,就可能发生细胞恶变,继而形成恶性淋巴瘤。
眼内淋巴瘤确实非常少见,不少眼科医生可能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也正因为原发性眼内淋巴瘤只有眼部症状,身体其他部位没有任何淋巴瘤迹象,而且症状和葡萄膜炎非常相近,所以很容易误诊漏诊,诊断需要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
不过,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这种疾病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而且从目前国内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都能得到缓解,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当然,在进行眼内淋巴瘤治疗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是否发生淋巴瘤转移情况。
陈安颖表示,眼内淋巴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如果延误病情,不仅会导致失明,同时还可能发生淋巴瘤转移,最常见的就是转移到脑子里。她也提醒市民朋友,如果出现无痛性视力下降症状,被诊断为葡萄膜炎经过反复治疗不见效果的,就要警惕眼内淋巴瘤的可能,应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作 者:程鑫 陈怡
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市眼科医院
微信一再改版
请关注并星标
“健康宁波新闻版”
看完文章后点亮
右下角的“赞”和“在看”
方便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文章
深化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活动——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仁元在宁波调研
“在看” “点赞”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