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孩子吼你时,你该闭嘴?还是吼回去?

文摘   2024-10-15 21:38   北京  


《论语》010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文 | 颜小宝


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这里  看注解和翻译 
👇🏻👇🏻👇🏻
孔子:只有颜回,从来不犟嘴

做父母的,要像做子女时一样,需要学会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并不是贬义词呀,咱们中医不也讲究望闻问切么?察言观色和望闻问切是一回事,就是通过别人自然状态下的表现来识别、理解别人,

这其实是‘仁’的一个基础。

为什么说做父母的‘更要’会察言观色呢?因为,孩子的情绪还没有发育完整,孩子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我们做父母的需要‘顺着’孩子的情绪来处理和孩子相关的事情。

察言观色,就是必须的了。不然,我们怎么能知道孩子的情绪呢?怎么能相应地做出应对呢?

好了,今天咱们说孩子的一个特别的情绪:惰。

惰,在现代的意思是懒惰,在古代是倦怠的意思,都差不多。也就是,懒懒的,不愿意动脑的意思。

孩子是最容易惰的,因为孩子的兴趣点,一会在这里,一会在那里。对于同一个话题,聊不来几分钟就‘惰’了。

孩子‘惰’了后,并不会说:妈妈,我对这个话题没兴趣了。而是会大声吼:不是这样的!你别管!等等等等。

所以,如果,你和孩子在聊一个话题,他突然‘发作’了,并不是孩子有问题,只是这个话题对他来说,已经过去了。

而在作为父母的你的意识中,这个话题还没过去,这是不同年龄人的差别,没有对错。

如果,你非要‘掰正’孩子,那么,你要知道,这时的孩子兴趣点已经变了,你需要的是顺着他的兴趣在‘掰’回来,而不是强行拉回来。

当然,更聪明的父母的做法是:顺着孩子的情绪,进入下一个事情。毕竟,刚才那个事情,并不重要,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这里  看注解和翻译 
👇🏻👇🏻👇🏻
孔子:不被二逼国家影响,也是一种能力




2024年3月1日,我们开始512天的论语同读。论语同读由三部分组成:
  1. 每天的群内领读,由不同的同学领读,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欢迎参加
  2. 每天的公号表达,主角是颜小宝,带你游历整个论语。(就是本文,欢迎阅读,转发)
  3. 还有一个《512天论语》的圈子,会以“考据、义理、词章”角度来理解、交流每一天的内容。(欢迎订阅,参加同读的同学,会自动加入圈子)



苏轼生活
像苏东坡一样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