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颜小宝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有两个哲学问题,作为父母的您空闲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
哲学问题1:您为什么要长大?支撑您长大,并且一直活下来的力量是什么?
哲学问题2:您为什么要生孩子?您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并不需要回答,只需要您闲的无聊时想一下就好了。
因为,这两个问题没有答案,或者说,思考本身就是答案。
今天咱们聊孔子的一个经历,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孔子周游十四国。
孔子的自我认知是‘政治家’,当然,这个名词是现代的。孔子把周公当偶像,认为自己应该做的是找一个国家,用周公的理念重新管理,然后以点带面,让整个世界形成大同。
这是孔子的梦想。
当孔子发现自己的母国,也就是鲁国不支持他,而且他也没有机会的时候,就决定出去看看,看看其他国家有没有机会。
孔子从鲁国的曲阜出发,经过卫国的帝丘(今河南濮阳附近),然后前往曹国(今山东定陶附近),接着到达宋国(今河南商丘),再前往齐国、郑国和晋国。之后,孔子前往陈国、蔡国和楚国,最终返回卫国。
整整一十四年,自己都没有捞到一展才华的机会。于是,孔子觉得,或许自己选错了方向。
在孔子的自我认知中,自己是一个政治家。自己渴望做的是‘从政’,改变这个世界。
可是,连一个小小的卫国,都不接受自己的理念。自己想做,渴望做的事情,完全没机会做。
怎么办?
68岁(从卫国再次回到鲁国时,孔子的年龄)的孔子这时认命了:既然你们都说我是人民教育家,那我就做一个人民教育家吧。那我就为我的弟子们准备一些教材吧。
一天天过去了,春去秋来,《乐》整理出来了,《诗》整理出来了,《书》整理出来了,《易》整理出来了......
看着堆了一院子的书简,72岁的孔子感觉从来没有的畅快:
是呀,周公的理想虽美,并不是我擅长的,我把这些整理出来,让我的弟子们传下去,这不也是我擅长的么?这么多年的经历,让我对《易》对《书》对《诗》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把这些做好,对当代,对未来,不是更好么?
“是呀,我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一个秋日的午后,孔子看着不是很刺目的阳光,不由地感慨到:这些,其实也很好呀。我也不全是个废人呀。
“加油,夫子!”孔子继续给自己打气。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不得意事十之八九,我们渴望的事情做不到,但我们擅长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做到最好的。
这应该是孔子看着满院子书简时的感悟吧。
其实,人就是如此,我们渴望,我们成就。
为了渴望,我们可以不要命,不要脸,却还需要运气和自己的能力匹配。
可是,为了渴望,我们投掷整个生命值得么?要不要给自己的‘擅长’的工作一些生命和精力么?
或许,我们自己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渴望买单;而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做的,我认为,就是陪他去找到,发现自己的渴望和擅长。
这或许才是我们,以及孩子的或者其他生命的意义吧。
有一个电影,叫做《心灵奇旅》,他告诉我们:你不需要成为任何人,只需要成为自己。
推荐每一位父母看一下。
每天的群内领读,由不同的同学领读,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欢迎参加) 每天的公号表达,主角是颜小宝,带你游历整个论语。(就是本文,欢迎阅读,转发) 还有一个《512天论语》的圈子,会以“考据、义理、词章”角度来理解、交流每一天的内容。(欢迎订阅,参加同读的同学,会自动加入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