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颜小宝
原文: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这几天我在看《明朝那些事》。我觉得挺好的,就想买一套给儿子读。
小时候,我读《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觉得挺好的,就买了全集给儿子读。
可是,儿子都不读。
四大名著挺好的,特别是《红楼梦》,我觉得特别好,而且学校也推荐了。我买给儿子,儿子还是不喜欢读。
《上下五千年》是我历史的启蒙,我也给儿子买了,儿子依然不喜欢。不读。
孩子自己喜欢‘听’凯叔讲的水浒,讲的三国,讲的西游记,可是不爱看原书。
我和他说:《红楼梦》非常非常好。可是儿子还是不爱读。
儿子爱打游戏,10岁的他现在喜欢《和平精英》,不知道他打得好不好,我猜大概打得不好。不过,他还是喜欢打。
这种情况应该是很多父母都遇到的吧:父母兴冲冲地给孩子选了他认为好的书、课、风景;而孩子的做法只是:放到一边。
父母觉得孩子不在意自己的心血,而孩子则认为父母完全不懂自己。
是孩子不在意父母的心血么?孩子能理解父母对《金庸》的喜欢么?孩子能理解《上下五千年》对父母的影响么?孩子能理解《红楼梦》的‘好’么?
孩子能理解《明朝那些事》的‘好’么?
或许能,却并不一定。
父母对书籍、电影、动画片等的审美,并不会自动迁移到孩子身上。而大脑这个玩意,如果不是‘主动’学习,‘主动’欣赏,那么‘学习’、‘欣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有反作用。
所以,你可以引导,可以推荐,但不要‘强迫’孩子读你认为好的书。
以前,我给朋友的建议是:买下你认为好的书,然后‘假装不经意间扔到孩子可以够到的地方’,等待孩子自己拿起来。
多了解孩子,多给他做选择题的机会。
如此而已。
每天的群内领读,由不同的同学领读,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欢迎参加) 每天的公号表达,主角是颜小宝,带你游历整个论语。(就是本文,欢迎阅读,转发) 还有一个《512天论语》的圈子,会以“考据、义理、词章”角度来理解、交流每一天的内容。(欢迎订阅,参加同读的同学,会自动加入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