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颜小宝
原文: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夏天过去了,夏天的故事慢慢地都成了回忆。比如小学、初中、高中没有空调的故事。
教育局和学校对于不安空调的解释是‘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
夏天还有一个电影,叫做《抓娃娃》,讲的是一个富豪家庭,为了培养孩子‘吃苦’的品质,假装穷人。
我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不知道这个孩子知道后有没有感激这对父母,也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学会‘吃苦’的精神,有没有在‘吃苦’中品质、能力得到升华。
现在恰逢盛世,老百姓都比较有钱。不过,有钱后的父母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个句子:穷养儿子,富养姑娘。
这下子,儿子可遭老罪了。本来就是刚刚小康,还要穷养。这日子,没法过了。
那么, 穷养孩子有道理么?
当然有。
比如,孔子就是穷养的。
孔子自己说,因为穷养,所以,自己学会了很多(讨生活的)技能,比如驾车,吹拉弹唱,比如给别人葬礼喊丧。
这些技能,聪明的孔子在穷养的加持下,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进而让孔子感悟了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则,创办了儒家。
你看,穷养很有效吧?!
当然,孔子家里是真穷,只能穷养。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孔子得到富养,大概也就是一个优秀的太宰罢了。
所以,穷养对于孩子的能力成长,是很有效的。
那么,咱们是不是要穷养孩子呢?
这个吧,要看你对孩子的期待。
如果,你期待你孩子成大事,比如成圣人,或者造个反当皇帝啥的,那就给他吃苦。这就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同时,你儿子还得有足够的天分,如果你孩子不是孔子,没有孔子的天分。穷养也不能逼出他的才能:毕竟,压根就没有嘛。
那么,如果你的孩子只是‘中人之资’,也就是普普通通的才能,那么别折腾孩子了。在你能力范围内,让孩子过几天舒服的日子吧。
反正你家也没有皇位继承,让他舒服一些吧。反正,他再烂,能丢掉的也无外乎枷锁。
不是么?
所以,不要给孩子‘硬吃苦’,如果条件许可,给孩子好一些的环境(当然,真穷除外。比如,你把钱都花到了邻居孩子身上,自己孩子没钱了,那么没办法,没有空调就没有空调吧)。
你说是么?
每天的群内领读,由不同的同学领读,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欢迎参加) 每天的公号表达,主角是颜小宝,带你游历整个论语。(就是本文,欢迎阅读,转发) 还有一个《512天论语》的圈子,会以“考据、义理、词章”角度来理解、交流每一天的内容。(欢迎订阅,参加同读的同学,会自动加入圈子)